格力手機為什麼沒有賣
『壹』 董明珠稱格力手機不比蘋果差,為何銷量卻遠遠提不上來
董明珠表示:格力手機不比蘋果差,但是銷量只有蘋果的千分之一。格力做手機已經有7年的歷史了,但是並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2020年推出的大鬆手機G5及之後的G7,有網友說基本上全部是格力的員工在買。其實2015年進入手機行業並不算晚,藍綠廠的子品牌,很多成立時間不比格力手機長,但是它們都各有特長,可圈可點。格力手機,一開始的定位就有問題,再加上品牌力也很低,別說跟蘋果比了,就是跟已經消失的錘子手機比,也剛不過。
要知道,3K預算就能拿下的小米12,搭載的是全新一代驍龍8處理器,性能表現完全可以碾壓驍龍870,搭載滿血版LPDDR5和UFS3.1,且該機還配備了6.28英寸視感屏,內置4500mAh大電池,支持67W快充,同時還配備了索尼IMX707旗艦廣角主攝,格力手機怎麼比?做成了之後放狠話是能耐,沒做成就放狠話是無知.手機這行可能還真沒那麼好做,或許董小姐可以跟雷軍、任正非取取經。有挑戰蘋果的勇氣是好事,但也得用實力說話。對此,你怎麼看呢?
『貳』 董明珠也無奈,格力首款5G手機上架幾天就下架,銷量不過百
每次提到格力,筆者會想到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格力的「鐵娘子」董明珠,第二個就是格力空調。畢竟當初格力空調的廣告詞就已經刻在筆者的腦袋裡面,「好空調,格力造」,不得不承認,格力空調確實是行業領先的。 但是「術業有專攻」這句話是沒有說錯的,格力在空調領域很強是毋庸置疑的,可是這並不代表格力在手機行業也是沒問題的。 「鐵娘子」董明珠也有帶不動貨的時候了!
就在前不久,格力發布了首款5G手機,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格力在手機行業已經摸爬滾打5年了。從2015年開始,格力就已經發布了格力的第一代手機,後來第二代、第三代也陸續發布。 但是格力在手機行業的發展一直不溫不火,甚至在手機行業都沒有擁有自己的名字,在各大手機行業的排行榜中都只能被列入「其他」裡面。
隨著5G時代的來臨,5G手機市場的競爭也變得越發激烈,董明珠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蘋果也在2020年發布了首款5G手機,格力現在發布5G手機的時機並不算太晚,然而格力首款5G的銷量確實讓人沒有想到,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 慘不忍睹 。格力首款5G手機發布當天,一共只賣出了 70+ 台。而其中可能大部分都是格力內部員工購買的,這樣的銷量真的太慘了!而且沒過幾天,很多平台都已經下架了這款手機,格力首款5G手機慘淡收場。
格力首款5G手機之所以賣不動,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現在5G手機市場幾乎是百花齊放的狀態,作為頭部的幾個手機品牌,都已經有自己風格和特色,不管是華為的P系列還是Mate系列,不管是小米的旗艦機還是千元機,外觀都是有一定的辨識度和個人風格的。 但是格力的首款5G手機看起來毫無新意和亮點,給人的感覺並不是發布的新機,反而有種舊款的感覺。
蘋果、華為和三星都已經在使用5nm晶元了,小米馬上也要發布搭載5nm驍龍888的小米11,但是格力的首款5G手機的處理器竟然還在使用驍龍765G。現在國內的一些千元機都已經沒有使用驍龍765G了。再加上18W快充,紅米Note9 Pro的鏡頭,配置方面也沒有吸引力。 可能在小米或者華為、ov等國產品牌,千元機中就可以找到替代品,但是格力首款5G手機的售價卻要2699元起步,這也是賣不動的原因。
格力在造手機方面就跟一個「組裝廠「一樣,東拼西湊,拼出來一台手機,但是這部手機所有的零部件和技術都是別人的。 別人也能造,別人成本更低,所以格力手機是沒有競爭力的。
說實話,格力造手機這件事情雖然持續了5年,但是成績真的一般,這五年的時間,格力手機的總銷售量可能也只有幾十萬台的水平,跟其他的國產手機品牌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但是董明珠也說過了,雖然很多人認為格力手機是失敗的,但是對於格力自己來講,格力手機並沒有失敗。 既然鐵娘子這么有信心,那麼國人還是要支持的。 畢竟製造手機本來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如果格力能夠在科研方面下下功夫,誰能保證格力手機未來不能在手機行業闖出一片天呢?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叄』 格力手機銷量慘淡,格力有多大的損失
近日,格力公司「網紅」董事長董明珠做客新華網《思客講堂》。董明珠結合格力電器多年的發展歷程,表達了自己對創新與中國「質」造的理解。其實她在采訪中的一番話已經說出了爭議不斷的格力手機市場表現不佳的原因,但是董明珠自己可能還沒有意識到。
格力手機的銷量不好,並不是某一個人可以決定的,而是要靠大眾的愛好程度與產品的功用能力。格力手機的失敗並不難說明他有很大的損失,而且他也沒有公布他的財報,我們是無法得知的,所以我們要理性的去看待格力手機。
據運營商世界網觀察,從格力手機官網給出的最新款手機格力「色界」的數據來看,基本是一部由國外廠商提供零件拼成的「組裝機」。屏幕是夏普的,音頻晶元和處理器是高通的,圖形處理器是Adreno的。總的來說,配置簡介里沒有任何一項技術和配件標明是格力自主研製的。
雖然其他國產品牌也基本處於「組裝機」的階段,但是價格都要比格力手機更實惠。顯然,董明珠憑著這樣一款手機就想做國產手機的老二是不現實的,希望有一天「董小姐」的手機能夠像空調一樣,帶領中國企業走向自主研發的道路。
『肆』 格力首款5G手機官網兩天賣75台,你認為格力的手機失敗了嗎
格力首款5G手機官網兩天賣了75台,我認為格力手機失敗了,原因如下:
第一:兩天75台的銷量太低,可能都是內部人員購買的格力首款5G手機的銷量實在太差了,兩天只賣出了75台,這個數據實在拿不出手,如果董明珠等格力的高管購買,可能也不止這個數。所以大概率這75台的銷量也是內部人員購買的,這也就說明市場對格力手機並不買單,一開始沒有人購買,後面肯定就更沒有人購買了,銷量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格力手機的失敗。
所謂的術業有專攻就是如此,跨界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很多消費者心中格力就是造空調的,但是格力造手機的能力就是存疑的狀態,所以消費者是不願意購買格力手機的,沒銷量的手機肯定就是失敗的產品。
『伍』 空調「熱賣榜」出爐!為何小米空調很多人買,格力手機卻沒人要
炎熱夏日,空調的需求量也明顯提升了,近期就有很多消費者購買空調,但在選擇空調的時候也很糾結,因為現在的空調行業不像以前那樣只能選擇幾個老品牌了。
現如今空調行業除了有老牌的格力、美的、海爾等品牌以外,還涌現出了一批以互聯網為銷售模式的品牌,像小米、智米、雲米、華凌等品牌,都得到了一部分消費者的認可。
那麼在炎熱的夏季,究竟哪些品牌的空調銷量最好呢?筆者查詢了京東空調銷量榜,最終得到了這樣一份結果。
從銷量總榜單來看, 格力不愧是空調行業絕對的龍頭,旗下的暢銷型號格力雲佳空調盡管價格相對昂貴一些,但其銷量表現卻是相當穩的,近15日銷量達到了14萬台。
格力空調能夠如此暢銷,主要是因為 其有過硬的品質,而且格力還率先實行了10年超長整機包修, 讓消費者在購買後沒有後顧之憂,也能放心地使用這款手機。
緊隨格力之後是 美的風酷空調,這款產品也在近半個月賣出了12萬台, 作為目前國內家電第一品牌,美的不僅在空調行業有著穩固的地位,其它家電產品的銷量也同樣很高。
對於格力來說,美的空調已經成為了其最大的對手,不僅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而且價格也要比格力空調更低,能夠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也就不意外了。
不過讓我感到意外的是, 小米推出的1.5匹巨省電空調也登上了榜單前三,近半個月以超過6萬台的銷量, 成為了空調銷量榜第三名。
其實小米做空調的時間還不是很久,推出第一款空調還是在2018年的時候,短短4年時間,小米就把空調產品做成了市場主流。
但與格力空調相比,小米空調無論是價格還是銷量都明顯落後於格力,特別是格力雲佳空調,一直以來就非常暢銷, 數據顯示已有超過231萬人購買格力空調,相比之下小米只有34.1萬人購買過。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畢竟 格力的主營業務就是空調,而小米的主營業務是智能手機,空調只是生態鏈的一部分, 藉助生態鏈的優勢,小米更是把空調產品做成了市場主流,確實是實力的彰顯。
小米作為手機廠商能夠把空調業務盤活,吸引眾多消費者購買,反觀格力就沒那麼好運了,雖然格力也推出過手機產品,但願意購買格力手機的消費者卻非常少。
為什麼小米空調有很多人買,格力手機卻沒人要呢? 我認為主要原因就在於產品屬性上,手機和空調都是技術非常成熟的產品,硬體有成熟穩定的供應鏈提供。
但有一個本質的區別就是, 空調只是一個硬體產品,解決用戶對製冷制熱的需求即可, 人們對它的要求並沒有那麼高,只要用料好、售後有保證,願意購買的人自然不少。
相比之下, 手機不僅是一個硬體產品,它還需要軟體的協同, 在智能化時代,手機正在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軟體生態是否完善,都會影響到用戶的體驗。
而軟體生態的成熟,必須建立在市場規模上,沒有用戶做基礎一切都是空話, 小米MIUI月活用戶超過5.3億,所建成的生態鏈已經形成了成熟穩定的規模。
反觀格力在手機行業雖然做出了幾款硬體,但沒有用戶做基礎,在軟體體驗上根本無法跟小米相比,這也是格力手機沒有人願意購買的原因。
『陸』 格力手機為什麼不受購買者的歡迎
當年董小姐曾和做手機的小米有過一場豪賭,賭金是10億元人民幣,並且高調放言格力將開始做手機!很快格力手機就橫空出世了,讓我們來看看格力手機吧!
董小姐並沒有跟其他國產手機廠商學,找高顏值的女明星代言手機,而是自己的產品自己代言,因此如果你購買了格力的手機,打開手機就浮現出董小姐的照片。數碼酷只想說:「畫風唯美,令人盪氣回腸,熱淚盈眶,久久不能自拔。」
董小姐做手機是認真的,絕對不是圖一時爽快。他曾多次在發布會上,代言其手機產品,並且做出了一些非常滑稽的事情。比如在央視的一道采訪節目中,將自己的格力手機從高處摔下,撿起來,你瞧瞧這手機,多耐摔呀!
是的,格力員工們整整虧了兩千多元!不過,這一切怪不得別人,要怪就只能怪自己……格力手機難道真的不好用嗎?當然也不見得,尤其是今年在各大廠商開始在配色上花功夫的時候,格力手機也不甘落後。新增了配色,這一做法終於讓格力手機在電商平台的銷量猛增了三倍,達300多部,果然厲害!
言歸正傳,格力為什麼做不好手機呢?在數碼酷看來,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手機不同於家電產品,手機是定位於未來的產品,他的每一項設計不是立足於當下的需求。而格力手機在模仿之餘,竟給人感覺一股濃濃的家電風格。
董小姐是個非常不錯的實幹家,企業家,但或許並不是藝術家。但開發手機除了考慮功能外,藝術欣賞性同樣不可獲取。至於為什麼董小姐要把自己的圖像放在格力手機開機頁面,數碼酷現在還想不通。。。。
最後還是希望格力手機越做越好,越賣越旺,董小姐是數碼酷最尊敬的企業家!
我不買格力手機既不是配置和款式問題,也不是價格問題,是惡心董明珠的惡劣人品問題!她象個潑婦一樣到處自吹: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電器;完全是胡說八道.前任董事長朱江洪一手打造了格力所有基礎和平台,是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模!可見他的功績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承認!他還發現並培養了董明珠,最後大公無私的把格力交完整地交給了董明珠;可以說沒有朱江洪就沒有董明珠!我們既沒有聽到董明珠對培養提拔她的朱江洪一句感恩的話,也沒有聽到一句公道的話,更沒聽她董明珠象朱江洪一樣去發現培養出什麼大將來;我們聽到的都是她貶低培養提拔她的老領導,把格力電器的成績全部吹成是自已的,以致她一個外來的打工妹創造了格力"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象董明珠這樣忘恩負義,自私自利,無恥卑鄙的小人,用她企業造的手機,你不感到惡心嗎?
簡單說說,格力這個品牌,做空調專業,但是沿用到手機上,就不能給別人專業感了。這個是品牌定位的一個誤區。理論上來講,格力做空調,品牌延展在家電類型,都是可以獲益的,但是手機屬於跨得比較遠的另一個板塊了,格力在家電上的專業感並不足以加持給他們的手機團隊。
打個比方,豐田 汽車 早期在歐美是以價廉物美的特點進去的,那麼給消費者形成了很強的價格定位。所以在後來為了做中高端的客戶,才有了現在的雷克薩斯。說近一點的,吉利,哈弗價格品牌定位也是形成了定式了,所以才需要推出現在的領克和魏。
格力手機定位很尷尬,說實用比不過小米樂視這些低價手機,說裝逼比不過華為蘋果,說功能特點比不過ov,講故事又比不上錘子的老羅。當然我說的不是硬體和技術,而是給人感覺定位一直不清晰。說簡單了也就是別人不知道你的賣點是在哪裡。
最根本的原因是很一般的手機卻賣很高的價格!董小姐的性格就是自以為是!她自己人為好的必須是好的!說什麼華為第一,格力手機第二。口口聲聲說重技術,但格力手機組件沒看出那一樣是格力生產的!一樣買人家的處理器,屏幕,攝像頭!還有個逼臉說雷軍是小偷。這樣不知羞恥得女人處處惡言攻擊別人,還振振有詞!
說起格力手機就不能不談格力和小米的恩怨,當初格力手機問世前夕董明珠可是放出「售出一億台的豪言壯語」,並且嗆聲雷軍,說如果格力做手機分分鍾秒殺小米。一轉眼,幾年時間過去了,雷軍的小米手機在市場上以超高的性價比和各種黑 科技 大獲全勝,而當初的格力呢卻沒有激起半點水花,格力手機貌似剛剛上線就過氣了,董小姐真是實力打臉呀。
實事求是,格力手機賣不出去要怪也只能怪格力自己不爭氣,手機做成那樣誰能買啊。
第一、顏值
格力空調做的挺好看的,為啥一到手機這里,就換風格了呢?格力手機怎一個丑字了得。拿去年發布的格力三代來說,取名為[色界],說是要發現活色生香的世界。聽起來以為要向李安導演的電影看齊,走那種高級禁慾風,但是呢?說實話這笨重的外觀,這毫無美感的攝像頭和這迷之配色……我覺得格力不是想讓我發現活色生香的世界而是想刺瞎我的雙眼。
第二、配置
這一點是我最不明白的一點,格力要想秒掉小米那配置一定不能差吧,可事實呢?格力手機•色界搭載了5.5英寸1080p屏幕驍龍820處理器,4GB+64GB內存,前800萬/後1600萬攝像頭,3000mAh電池。同時期的小米6搭載驍龍835處理器,後置雙攝,光這兩點就反秒格力。
第三、價格
這樣一台硬體配置落後,顏值外觀挑戰用戶審美底線的手機,售價竟然要3200元,我還能說什麼呢,據說格力手機二代色界總共生產了30萬台,實際上賣掉了 1萬台,剩下全都強制賣給格力的員工,真是心疼格力員工。
董老女人強勢,你可以打爆你老公(根據你那臭狗屎脾氣,離婚了你還是可以追到他家去打的),你可以打殘你兒子,你也可以踹死你的任何一個員工,你還可以劈死你的上級。但是,你用你的臭臉和你醜陋的形象,惡臭消費者公眾群體,那是萬萬做不到的。董明珠的沒有自知之明,是很多中國女人渣爛的一個縮影!
1、首先格力不是一個專業的手機品牌企業,做手機只是一個很小的業務,也或許就是董阿姨的一時興起?和小米置氣呢?大家都知道格力的手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營銷和宣傳的,也沒有鋪貨線下手機市場,甚至現在好多人都不知道格力出手機了。
2、格力手機2的配置雖然跟上了時代採用了高通820CPU,但是由於售價過高也無人問津,況且不出意外格力手機就是隨便找的一個代工廠貼牌生產的,毫無核心競爭力可言。
3、當初格力第一代手機開機就有董阿姨的照片也是被大家吐槽的點,之前還爆出格力強迫拿貨格力手機的情況,還有要格力的員工購買格力手機的條例。格力手機的口碑和互聯網形象也不是很好啊。
從官網的截圖大家可以看的到,格力色界手機銷量才6000多台,還不排除是刷的銷量...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前兩年格力手機,因為董明珠的造勢和代言,名聲倒是響遍全中國了,但是手機卻是基本沒有賣出去幾台的。
很多人就有疑問,格力手機為啥賣不出去呢?是格力手機不受購買者歡迎嗎?其實說不受歡迎也對,最重要的是,格力手機沒有實力在國產手機的紅海中殺出一條縫隙來。
1、從手機的本身來看。單單從手機的外觀來看,其實我覺得是挺丑的,感覺有點難以接受,不知道是因為看多了格力電器的緣故,還是因為習慣了使用其他手機,總覺得格力手機有點像老人機。
而且,格力手機的配置非常值得商榷。不可否認,格力電器做的不錯,但是格力手機的性價比讓人望而卻步,格力手機的定價都可以買一台高配版的華為旗艦機。試問,誰願意去買一台名不見經傳的格力手機?
2、從格力的企業文化來看。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格力,其實更多的都是電器而已,這種企業的文化,無疑是已經形成了的。突然說要做手機,其實一聽就不可能成功。
這應該也是格力手機一出來就為很多人所詬病的原因了。
3、從董明珠的角度倆看。董明珠當時其實對格力手機的吹捧,不可謂不強勢啊,而且董明珠本身的性格就非常的強勢,各種公開場合對格力手機的造勢,過於誇張了點,什麼賣出要多少台之類的。
而事實是,格力手機從來就沒有公開賣過,全部銷售都是捆綁式銷售的,比如說我欠你供應商的錢,那我用手機來抵錢,比如一台格力手機據說可以抵上 5000 多塊錢。
而我們在網上看到的,大多數格力手機是別人通過等價抵押的方式拿到的手機,然後二手轉賣出來的。價格也是好幾千,可以說是極其昂貴了。
打個比方,現在都用LFD燈了,你還在研究最好白灼燈,有用嗎?那就是設計成時已經死了,3000元的手機,為什麼買後原裝在一千左右賣,這70000隻手機,都是那些人,賠錢2000賣,這應不是土豪,最可能是土鱉們!
我打開格力手機官網,驚訝的發現:格力的三部手機赫然在列。在我想像中,不應該是下降了嗎!當然,就拿格力手機2代來說,價格3599元,難道使用的是驍龍855處理器嗎?我定睛一看:驍龍820處理器。我恍然大悟,為何說格力手機不受歡迎了。這似乎能說明問題了。
比如,這款3599元的格力2代手機,配置如下:
驍龍820處理器;4000mah的電池;前置800萬,後置1600萬;支持WCD9335 音頻解碼晶元,支持HIFI晶元;支持6英寸的2K夏普屏幕。
你別說,它處理在設計上保守了一點之外,處理器差一些之外,總體來說,這款手機的配置,目前來看,有些地方還是頂級配置,比如2K屏;4000mah電池;HIFI晶元等等,當然,在董明珠看來格力手機的目的,是為了配合格力的智能家居系統,比如在手機中內置多種感測器,加入智能物理按鍵等等。其實,這和小米的智能家居想法如出一轍。
但是,處理器的劣勢、價格的昂貴,系統的優化等等問題,都制約了這款手機的發展;而且,格力的手機,更像董明珠賭氣的產物。雖然,在智能家居上,她的思路正確,可是手機本身的一些硬體和軟體配置,極大的影響了它的銷售。關鍵的一點是:它讓消費者感覺不到保障,並非一家專門的手機類 科技 公司,很難獲得認可。
『柒』 格力手機生產了30萬台,卻只賣出1萬台,那剩下的29萬台到底去哪了
出發比較遲的格力手機,由於價格比較高而導致生產剩餘的29萬台都用於內部消耗去了,也就是說用於內部的工作中去。格力竟然出了手機?沒錯,確實在2017年手機火爆的那段日子裡面格力生產過屬於自己品牌的手機,或許是因為基本的配置無法跟其他品牌進行對抗,或許是因為手機的價錢比較高,導致銷售了1萬台後就沒有了下文。
剩下的29萬台格力手機留在在格力公司,成為了公司溝通的紐帶。
『捌』 格力手機賣不動,為何是因為董明珠
因為董明珠老是詆毀別人家的商品,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