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為什麼一直跌
㈠ 小米為什麼跌得那麼厲害
小米股票跌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研發費用比較低,可持續性的增長潛力不足,簡而言之就是公司估值太貴,需要用下跌來使其公司估值合理。小米公司所構築的小米生態鏈技術含量比較低,在面對華為、蘋果等一些大廠商的時候產品除了價格外並無新的競爭力,這就導致了銷售利潤不高,自然利潤受限,增長潛力不足。
【拓展資料】
作為一家國內頂尖的科技公司,和華為相比,小米在研發費用上差了一大截。並且尤為關鍵的是,小米的忠實顧客都是一批追求性價比的人,小米一漲價那麼就意味著這批客戶會轉投別的廠商,不漲價那麼利潤率不高。若是消費升級的浪潮一出現,那麼小米公司因為其研發力的薄弱而核心競爭力不強,所以產品賣不出去導致銷量減少,利潤減少。
在當前的國內市場,整個智能手機廠商形成了華為,OPPO,VIVO,小米的穩定格局,但是華為的優勢已經越來越明顯。從原來的四強爭霸變成了如今的一超三強,華為有自主研發的晶元以及長期在通信領域紮根所積累的技術壁壘,這種領先優勢是其他三家短時間難以趕上的,並且尤為關鍵的是小米線下渠道非常薄弱。小米的手機一直追求極致性價比,因此沒有多餘的利潤能分給中間商,這樣就沒辦法在銷量上形成突破。
在國外市場,雖然小米連續8個季度是在印度的手機市場佔有率排名第一,但是它的市佔率是在下滑的。這主要是因為小米在印度市場是以中低端手機為主力機型,而印度市場在用戶規模大幅度提升之後同樣進入了消費升級階段,中高端機型的份額比重在快速的提升。而這部分高端市場是由蘋果,三星,以及國內的oneplus所牢牢把持。從市場端來說,小米當前的現狀是不太理想的,傳統的手機業務前景堪憂,所以當前它更加像一個手機製造廠而不是一個手機研發大廠。這樣的定位,導致小米公司的估值只能適用於製造行業(5-15)附近的估值而不是科技行業數百的估值,所以當前小米的下跌過程就是其殺估值的過程。
總而言之,小米公司還是一個發展的非常快的公司的,前不久還是能和格力電器這一製造業龍頭公司打個賭,但是一個科技公司和一個製造業公司相對比而不是和行業內其他手機商做對比,這是有點讓人質疑的。
㈡ 前恆大副總裁:買了小米股票後,財務越來越不自由!小米股市為何大跌
我個人認為小米股市大跌有兩個原因。一是手機市場疲軟,二是小米手機沖擊高端失敗。
總的來說,小米股市大跌在意料之中。因為現在國內的手機市場是需求量驟降,基本上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受到了沖擊,小米也不例外。
㈢ 小米市值一夜蒸發4000億,有哪些原因
就在昨日,1月27日消息,小米集團港股盤大跌超5%報16.5港元/股,總市值4100港元,刷新了一年來最低紀錄,同時再次跌破發行價。
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夜驚魂「,讓很多人徹夜難眠,大多數都未能避免大反彈,多家機構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俄羅斯、烏克蘭的局勢,俄方表示,烏克蘭軍隊在頓巴斯地區大規模集結,准備發動襲擊,受此影響,美東時間周一當天的黃金和原油價格明顯波動,A股市場中的黃金板塊成了當天少數翻紅的板塊,而在全球資本流動加快的背景下,A股和美股存在著一定的共同弱化的風險。
華夏基金認為,從全球范圍看,投資者開始遵循避險原則,地區危機正在影響農產品、工業金屬、股票等資產價格,對A股市場風險造成負面沖擊。
有專家認為,春節還有幾天要到了,情緒因素還會影響市場表現,但未來隨著各種政策、指標等穩定下來,市場也有望修復,會迎來一段時間的穩增長,各位投資者怎麼看?
㈣ 雷軍猛推120億港元回購,上市14個月市值蒸發3300億小米,到底是怎麼回事
雷軍這回可能是真的急了!9月3日,小米集團(01810)發布自願公告稱,小米董事會將行使此前股東大會授予的股份回購權利,在權利有效時間段內,將按照不超過120億港元總價,不定期從公開市場回購股份。
小米集團表示,在互聯網商業模式及「智能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以股份購回表達對現時及長期業務前景充滿信心。本公司將繼續提供「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相信該價值定位在現時市場狀況下會更具競爭力。
除了林斌出售股票,根據港交所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小米主要股東晨興資本也於7月4日向基金各GP及LP配發小米集團合計約1.11億股B類股份,此次配股可視為各GP及LP將其在基金權益兌換為小米集團的股票。有專業人士認為,晨興資本在此次交易中獲得基金權益,此舉是股票轉讓的行為。也許正是出於對股價前景的擔心,雷軍才會在此刻推出重磅回購計劃。
㈤ 奇怪,小米為什麼被制裁我整理了兩個原因
1月14日,這是小米近兩年半來最得意的節點,華為被制裁,小米手機銷量也因此高漲,股價順勢抬升,一度突破9000億港元。
小米高管在社交賬號上發了一張圖片。
這是立於小米總部的一座「飛豬」大家不由得想起了雷軍曾經說的一句話「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1月15日,小米的股價暫時受挫,截止收盤,小米股價跌10.26%,最大跌幅超11%。
小米股價突然受挫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小米和一些中國企業被美國國防部列入「涉軍企業名單」了。但這個涉軍企業名單和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還是有很大不同的。小米被列入黑名單並不會影響該小米公司的供應鏈,只是不在允許美國機構和個人購買或持有此類公司的股票,或對持有這些公司股票的基金進行新的投資。所以並不會對小米的業務造成較大影響。
海通國際發表報告,鑒於目前僅是投資禁令,不對小米運營產生任何影響,該行認為小米在智能手機上的市場份額增長依然是主流,建議投資者應該在小米股價走疲時買入。
小米為什麼被列入黑名單?
美國的黑名單也被網友稱為「表揚名單」,是美國對企業實力的「認證」。
有網友嘲諷,美國制裁小米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小米沒有像華為那樣能夠威脅到美國利益的核心技術、產品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成本流到了美國,美國為什麼要制裁小米?
有網友調侃:
當然了我也在網上看到了兩條理性的分析:
企業查17日的信息顯示,小米旗下的長江產業基金新增一家投資企業——北京晶視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
早在2018年1月順為資本通過南芯半導體進行了A輪投資,這是小米投資半導體產業的第一槍。而在半導體投資領域大家耳熟能詳的華為哈勃投資在2019年4月才正式成立。
目前小米以及旗下長江基金已投資幾十家半導體相關企業。
近些年,小米持續在晶元投資領域加碼,覆蓋包括Wi-Fi晶元、射頻(RF)晶元、MCU感測器和FPGA在內的多個晶元產品。
總體來說,投資的這些半導體公司和小米的業務還是有一定關聯性的 。
2019年12月10日銀河航天宣布,將發射5G衛星。該衛星採用Q/V和Ka等通信頻段,具備10Gbps速率的透明轉發通信能力,可通過衛星終端為用戶提供寬頻通信服務。
2020年1月16日11時2分,這顆衛星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這是中國首顆通信能力達10Gbps的低軌寬頻通信衛星。
你可能不知道銀河航天和小米、雷軍的關系,但你應該知道順為資本、獵豹移動和小米、雷軍的關系吧?
獵豹移動和銀河航天:
順為資本和銀河航天:
在中國「首顆5G衛星」發射成功後,雷軍隨即發文祝賀。
據雷軍介紹,順為資本是銀河航天和主要投資者。
2020年雷軍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提了四份建議,其中第一項就是「推動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雷軍提議將「衛星互聯網產業」納入「十四五」發展規劃,將商業航天企業納入國家航天事業組成部分。
現在你應該知道小米為什麼被表揚了吧。
㈥ 小米股票發行價
小米股票發行價為:港股: 17港元 ,位於17至22港元招股區間低端。 小米集團(1810HK)於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17港元,期間最高曾達到22.2港元。
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來股價就一直屬於下跌狀態,甚至剛發行就直接破發,但是時隔了兩年後的現在,小米的股價處於抑制在上漲的狀態,7月9號在向更正式掛牌上市,成為了一家上市公司,在開盤之初就慘遭破發,相比發行價直接下跌了2.35%達到了16.6港元,且在兩年間頻繁下跌,而最近小米又重回發行價,小米的股價也迎來了回暖。小米在疫情發生後的3月19日觸達9.2港元底部,自6月30日收盤12.84港元以來,小米連續8個交易日累計漲幅超30%。
另外,跌破發行價最大的因素是手機市場小米的表現並不好,占據大部分營收的手機硬體業務拖累了股價。當時小米9等新機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小米MIX AlphaPPT發布一年後也沒了消息,米家都撤下了展示櫃。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國內智能機市場整體低迷,但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指出,雖然第一季度全球手機市場受到疫情影響整體下滑,但小米逆勢增長,且出貨量在全球五大廠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拓展資料:此前,中信證券上調了小米目標價至36港元,這是小米上市以來,獲得的全市場最高目標價。以小米目前的增長趨勢來看,躋身萬億市值俱樂部不是問題。小米股價漲3.92%報價34.5港元,目前總市值為8674.71億港元。至此,小米股價較發行價17港元已翻倍,實現了上市承諾。小米更新的招股書顯示,其向全球發售21.8億股(其中包括14.34億股新B類股份和7.45億股銷售股份),發售結構為95%國際發售(20.7億股),5%香港公開發售(1.09億股),發行價格區間為17港元-22港元。
㈦ 小米跌破發行價,市值蒸發4000億,小米為何會走到今天
小米再次跌破發行價,於是就有網友喊話雷總趕緊還錢,不得不說,小米現在既不像蘋果,也不像華為,而是變得越來越格力了。炒股這個事情有賠有賺,你肯定不能光靠情懷炒股,小米是個好公司,雷總也很勤奮,但是投資歸投資,一碼歸一碼,小米走到今天,我感覺離不開這3個原因:
一、產品利潤率極低,供應鏈不積極
雷總自己也說了,他的產品利潤率極低,所以供應鏈也不積極,自己不賺錢的情況下,供應鏈也跟著不賺錢,導致很多供應鏈都不願意接小米的活,更不會把好東西先給到小米。
但我個人覺得小米造車還是有點晚了,應該早點下手,股價就不會是現在的樣子。所以雷總是否還能繼續十年磨一劍,資本還是抱著觀望的態度,而小米造車進程也正在提速,等造車團隊搭建完畢和供應鏈准備充分後,我相信小米汽車必將步入發展快車道!
㈧ 小米市值出現大幅縮水怎麼回事 雷軍的承諾是否能夠兌現
作為香港市場中第一家同股不同權的上市公司——小米,它的上市引起了各界媒體和相關投資者的關注。2018年7月9日,小米風風光光的在香港交易所的主板上市了。但是,如今三個月過去了,小米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又是如何呢?下面我們一塊看一下。
自從7月份上市到如今,小米相對於最高價的市值已經出現了2000億港元的縮水。許多的投資者感嘆:真是跌慘了。在7月9日小米上市的時候,發行價為17港元,上市之後股價一度沖到了22.2港元。就在投資者對小米充滿了希望的時候,小米的股價就像一個泄了氣的氣球一樣。一路的下滑,直到昨天的收盤價為12.66港元,市值為2858億港元。
不知道看到這里,作為小米董事長的雷軍會作何感想。當初曾經誇下海口說:「上市首日買入小米的投資者能夠賺一倍。」在此時來看,雷軍又要食言了。
股票的價格是市場給出的,股價的跌跌不休。也引起了許多券商和機構的關注。最近作為美國知名投資銀行的摩根大通就下調了對小米的估值,將小米的目標價格下調至18港元,並將第三季度的盈利調低了6%。
在港股市場的表現固然不佳,但是,小米必然少不了自己的營銷。在10月9日,作為小米董事長的雷軍就在微博上炫耀稱,小米8旗艦版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600萬台。但是,針對這一消息,摩根大通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小米的出貨量並不會出現太大的提升。因為目前的中國市場正處於4G到5G過渡的階段,對手機的需求量不會出現明顯的上升。
其次,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小米為了出貨量,把自己的利潤降到了最低。因此,這樣很難幫助小米實現較高的利潤。在互聯網的服務方面,小米網路游戲的轉化能力又較差,同樣也難以幫助小米實現業績的增長。
如今,小米的產品可以說讓消費者看得眼花繚亂。手機、電視、無人機、平衡車、台燈、插排等,凡是與人們生活有關的,小米幾乎都會有所涉及。甚至目前的小米已經跨界到服裝貿易和食品類的領域,讓許多的人感到匪夷所思。我們到底把小米看做手機製造商呢?還是一家電商平台呢?作為外人的我們已經越來越看不懂小米了。
當然,我們不需要看懂小米。因為這都是小米每一步的戰略。我們也希望小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看清對方,看清自己。明確自己的目標,把自己的產品做好。讓自己的業績能夠得到更快的增長。到那時,小米的股價翻倍也將會成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