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什麼不會卡脖子
① 為什麼小米等手機廠商對鴻蒙反應冷淡
6月2日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華為各大新老機型將會逐步適配,但除了華為手機,並沒有看到其他廠家的手機。那麼為什麼小米等手機廠商不接受鴻蒙呢?
鴻蒙系統簡單而言,就像秦統一六國一樣,要統一家電的系統語言。使用「鴻蒙化」家電的一大好處,就是手機無需下載任何App,有NFC功能,即可跨設備操控。
最初開始這個項目的時候,華為本來是希望針對手機之外的大小家電等各種產品做一套操作系統,自研了一套叫做LiteOS的內核。
但後來遭遇被美國「卡脖子」的事件,乾脆就把這個系統升級為一個包括手機操作系統在內的「進階版」操作系統,於是才有了現在的鴻蒙系統。
手機操作系統顯然是一個龐大的系統,華為不可能短時間內再造一個安卓,所以使用了和安卓相同的Linux內核,達到兼容現有安卓App的目的。
再加上華為自研的微內核和LiteOS內核,鴻蒙系統共有三個內核,負責調用不同的設備。
但基於自研內核的應用生態目前剛剛起步,還不夠完善,這也是早期的鴻蒙系統看起來像是「安卓套殼」的原因。這次發布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讓更多人意識到華為自研的微內核和LiteOS內核,能夠產生什麼樣的具體應用場景。
從整場發布會的效果來看,應用上鴻蒙系統的產品其實還比較有限。真正落地的產品主要是美的烤箱、九陽豆漿機等幾款廚房家居產品。
鴻蒙系統真正發揮萬物互聯的分布式構想,還需要得到更多產品支持。
要更好地理解鴻蒙系統,其實可以和小米的物聯網系統米家做比較。
小米從2014年就開始布局生態鏈了。2020年11月5日,小米在開發者大會上,正式宣布小米Vela問世。小米Velad的定位是平台,還不是一個操作系統。
而在那之前,小米2017年推出的「小米水滴平台」,2018年推出的「小愛開放平台」,都是小米Vela的前身。
小米Vela和鴻蒙系統有什麼區別?
從實現物聯網的路徑來看,以前小米的物聯網很簡單,就是通過在米家產品中嵌入一個IoT模組,實現手機和設備的互聯。
具體用法是,在智能設備中內置該模塊,用戶在手機上下載相關App,通過路由器連接WiFi或者藍牙,讓手機與智能設備建立連接,獲得控制權。即便人不在家,只要家中設備連著WiFi,就能通過手機控制家裡的各種設備。
2020年小米將Vela升級為一個平台之後,落地計劃的第一步,就是先支持小米IoT模組,然後擴展到智能音箱、手環和手錶等品類。
從系統層面來看,小米Vela底層是NuttX,鴻蒙系統的底層是包括Linux、LiteOS和微內核在內的三個系統內核。
而系統底層的不同,決定了系統載體的不同。
由於Nuttx的各種特性,小米Vela一開始針對的就不是手機、PC、電視、路由器這些高算力的產品,而是類似於手環、手錶、智能音箱這樣的低功耗和低算力需求的產品。至於手機本身,使用的還是基於安卓系統的MIUI。
鴻蒙系統由於涵蓋了Linux內核,所以也能夠用於手機操作系統。而將鴻蒙系統用在電視、音響、手錶等產品上的時候,其調用的就是系統中自研的模塊和內核。
從使用體驗上看,任何手機都能通過下載米家App,實現對支持小米生態的多端設備的控制。而與「鴻蒙化」設備連接的功能雖然也可以在非華為的手機上,通過下載「智慧生活App」來實現,但是更強調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手錶和pad,直接和設備之間實現系統級別的互動。
鴻蒙系統的底層還表現在安全上。華為鴻蒙的生態業務負責人楊海松向市界透露,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每小時會向谷歌伺服器報送20次左右的數據,而掌握鴻蒙系統數據的自然是華為。鴻蒙雖然會使用開源的安卓代碼,但是即使是使用,華為也會先識別一下谷歌的監測代碼,進而刪去。
那麼,小米、OPPO們未來可能將鴻蒙作為自己的操作系統嗎?
小米相關人士委婉地向市界表示:個人認為並不太可能。
OPPO方面則不再表態。
小米有自己的系統和比較穩定的生態,不像魅族一樣需要借著鴻蒙系統的東風重新回到消費者視線。
其次,只要小米把注意力放在終端產品,而不過多涉及底層包括晶元和系統的技術層面,對美國就沒有威脅。小米也不會像華為一樣,面臨被美國政府「卡脖子」的風險。
再者,谷歌已經和小米建立了比較深度的合作關系,對於系統的最新版本,會給小米最優先的認證支持,讓其享受操作系統更新的紅利,小米沒有充分理由拋棄安卓。
基於以上兩者模式的不同,現在讓小米用鴻蒙系統幾乎不可能。
很多人不知道,華為在手機上搭載鴻蒙系統,從來不是因為華為手機不能用安卓了。安卓是個開源系統,谷歌僅僅只能掌控谷歌全家桶,而不能禁止華為使用安卓系統。
華為開發鴻蒙,更多是為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因此,短時間內,小米、OV等國產手機廠商的手機產品,基本沒啥理由搭載鴻蒙系統,華為手機對於他們的威脅,比美國還大。
現在華為還在做手機,那其他的廠家就不敢用鴻蒙系統的,畢竟他們不敢把自己的大腦交給別人控制,尤其還是存在競爭的對手。
小米的智能家居,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搭載鴻蒙。
米家和鴻蒙處於更激烈的競爭中,都想爭取更多的家電廠商加入自己的物聯網陣營,都想要做物聯網界的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文字。兩者都有一套自己的標准和理念,由此衍生出來非常多令人眼花繚亂、甚至難以理解的概念。
但鴻蒙的物聯網更徹底,從手機到家居全部是一套操作系統,日後如果能實現大一統,或者生態繁榮,理論上會有更好的用戶體驗。
米家也不弱,有先發優勢,有成熟的渠道。去年在小米開發者大會上,小米補足了操作系統的劣勢,發布了小米Vela操作系統。
不止是上述兩家,盯上物聯網操作系統這塊蛋糕的玩家,還有很多。
谷歌Fuchsia、阿里AliOS、鴻蒙OS、騰訊TencentOS tiny、小米Vela OS、三星SmartTings、蘋果SiriOS,還有美的、格力、OPPO、TCL、科沃斯、陽光照明、極米 科技 等廠商,技術厲害的自己搞OS,技術不行的就聯合起來推出統一的聯網標准。各家都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提出很多頗有噱頭的概念來跑馬圈地,降低開發門檻,力推自己更有利的IOT系統。
越大的公司,想法越復雜,利益考量越多,越大的公司越想自己成為那個「秦始皇」,從軟體到硬體都牢牢抓在自己手裡。
現階段和鴻蒙合作的品牌,應該大多還是屬於二三線的,它們借著鴻蒙的系統進入這個生態,是一個全新的機會,但已經成熟的家電廠商,利益的考量多,合作起來並不容易。
大家都說自己有一個萬物互聯的目標,要抓住5G的機會、物聯網的機會,但如何讓別家用自己協議,用自己系統?利益如何分配?用戶數據是共享還是歸家電廠商?沒有統一定論。
鴻蒙系統的優勢,在於技術更強。
鴻蒙總負責人王成錄表示,華為用1萬人,在鴻蒙系統中開發了9000多個模塊,9000多個模塊可以進行組合,根據硬體的配置和需要的組合。無論有網路還是沒網路,都能把各種驅動和系統配置好,這是非常大的工作量。除了谷歌和蘋果外,很難有其他公司能夠完成。
發布會上,鴻蒙手機能調用多種模塊外設組合成超級終端的技術,這在別家真沒看到過,這是目前鴻蒙最大的賣點之一。
鴻蒙姿態也更開放,其一開始就並不想成為硬體的主體製造商或者代工方、據市界了解,搭載鴻蒙設備的美的家電,產生的數據都歸美的所有。
小米雖然有自己的物聯網系統,也開放了介面,但是小米自己也做各種各樣的家電,和第三方家電廠商處於硬體競爭關系。其他廠商用小米的物聯網系統,會有更多考量。
家電廠家如果選擇搭載鴻蒙,直接目的之一是賣貨。
其他廠商也一樣,搭載鴻蒙系統必須要看見利益,帶得動貨。
6月2日的發布會上,華為演示鴻蒙應用的所有場景,幾乎都離不開手機終端。而買鴻蒙系統的手機,才會更有動力買搭載鴻蒙系統的家居產品。
華為手機晶元問題如何解決,現在沒有定論,榮耀或許是個好的備選項。
前述榮耀經銷商告訴市界:「榮耀很大概率可能會適配(但是目前還沒任何消息),融合沒問題,手機估計也沒問題。雖然分家了,畢竟還是有感情的,大哥的產業我們還得支持。」
鴻蒙來了,它很強,從底層到理念都具有創造性。但情懷之下,它還是要在這個充分競爭的市場中硬趟出一條路。讓人們真切感知到它的應用場景。
那時,再討論小米為什麼搭載鴻蒙或許才是時候。
② 誰說小米手機都是代工來看看小米智能工廠,車間無人卻年產百萬
說起小米,很多網友的印象都是沒技術,全靠參數拼湊和代工。我想說的是,時代早已經變了,小米手機如今已經站穩了5000元檔位的手機市場,這個價位段的手機,對於做工、用料、細節和裝配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因此普通代工廠已經很難滿足小米對於品質的要求了。
事實上小米早早就開始布局智能製造,打造高端智能製造產業鏈。據悉小米的高端製造工廠:「小米智能工廠」從去年就開始了運作,這家工廠僅投資額就高達6億元人民幣,由於生產過程中不需要一個人參與,因此可以做到完全的黑燈生產,所以這家工廠又稱為「黑燈工廠」。
不過做到全自動化智能化生產並不簡單,背後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撐,小米也為此自研了很多核心的技術,包括自研板測系統、中央調度控制平台、自動標定視覺演算法等,正是由於這些技術的加入,使得小米智能工廠的自動化生產成為了可能。
而小米智能工廠的效果也開始顯現,據悉去年的高端旗艦機小米10至尊紀念版就是全程由小米智能工廠生產的,而今年的完全旗艦小米MIX FOLD也是由小米智能工廠生產的。小米智能工廠的投產,也打破了「小米手機都是代工」的謠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為了解決晶元卡脖子的問題,早在幾年前就默默地開始了晶元研發。前段時間,小米發布了自研的澎湃C1晶元,這顆晶元雖小,但是作用卻十分關鍵,它是一顆ISP晶元,ISP簡單來說就是影像系統的「大腦」,採集的光學信息全部由ISP進行處理然後輸出,可以說ISP是成像質量的重要一環。而小米也成為了,國內唯二能夠自研ISP的手機廠商。
科技 創新永遠是第一生產力,支撐小米走向高端的,是小米在 科技 創新發面的不斷發力,你們是如何看待小米智能製造的?
③ 為什麼小米手機不用麒麟處理器,是華為不給用嗎
小米手機,性能,外觀是很好的。符合大眾的消費,欣賞標准。華為手機更是很大牌,優秀,有很好的性能,有龐大的用戶群體。這兩個品牌,各有特點。對於手機處理器,是一款手機的核心,王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小米手機,作為一個大品牌手機,有自己強勁的競爭力,當然,有自己獨有的技術核心。小米有自己的處理器,這樣才不會被卡脖子,現在,還在持續投入研發,壯大自己,使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華為的處理器,麒麟就是自己獨立研發的,是王牌,也同樣不斷的投入研發,提高競爭力。真心希望,小米,華為,更加強大,讓中國品牌,名揚世界,增強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