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格力為什麼造手機和小米有關嗎

格力為什麼造手機和小米有關嗎

發布時間: 2023-03-15 08:08:59

A. 董明珠的手機夢,探秘

格力又悄悄發布了一款新手機六年六部手機董明珠的手機夢究竟還能做多久?為啥說是悄悄呢?因為別人做手機都是大張旗鼓,提前幾個月就營銷造勢,生怕人不知道,和董小姐做手機像是偷偷摸摸,生怕別人知道。營銷方面,新品發布會和廣告投放從來沒有,只有董明珠一個人搖旗吶喊。渠道方面,除了格力董明珠店,其他線上線下渠道幾乎看不到格力手機的身影。我要不說啊,估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格力手機改名叫大鬆手機了。到底是什麼支撐了董明珠的手機嗎?格力做手機,分分鍾滅掉小米,董明珠第一次說要造手機,是2013年和雷軍約10億賭局的時候,我給他表達時代的意義,那時候大家都以為這是賭氣的玩笑話。2014年,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國內掀起一陣造手機浪潮,小米以6080萬部。銷量首度奪得國內市場冠軍,華為推出轉折性產品mate7手機業務蓄勢待發,Oppo和VIVO在三到六線城市遍地開花,董明珠終於坐不住了2015年3月,正在演講的董明珠突然宣布,格力手機已經做出來了,我要做手機是分分鍾鍾的事情,太容易了,這款銷售1699元,用董明珠做開機畫面的神機沒賣出幾台,牛皮倒是吹的不小二015年6月,董明珠在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放出豪言,格力手機供不應求,銷售五千萬到1億部不是問題。在大松GT,之前的銷售超過3000元的格力二代,格力色界、格力三代和大松5G手機市場表現都很慘淡。面對質疑,董明珠從不服輸,其實我手機沒收,我手機到今天也沒到市場上公開賣過,你能怎麼定我成功與失敗呢?格力手機二代完爆iphone6。S華為手機世界第一,格力手機世界第二等,懂事豪言更是層出不窮,也很難理解,董明珠的這出獨角戲,到底是皇帝的新裝,還是叫不醒裝睡的人。但拋開董明珠本人評價格力手機卻很簡單,只需要一個問題,你會買格力手機嗎?一般手機品牌都有自己的目標受眾,有的是用戶發燒友,有的是 游戲 的,有的是拍照的。格力手機的目標受眾到底是誰。董明珠一開始想的是格力電器的所有用戶,他想做的是一款智能物聯手機,當作I ot設備入口,既可以控制家裡的電器,還能在上面買格力的產品,結果用戶們都不買單。抄襲董明珠手機夢的最後成了格力的員工和供應商。新浪 科技 曾報道,格力手機目前多是格力員工、經銷商、供應商等內部人員在。使用用的最多的是空調安裝工人,因為要安裝格力內部的派工軟體,解碼需要用,大部分手機都壓貨給了供應商。因為不好用,這些格力手機大都被以老年機的價格掛在了閑魚等二手平台上。只能說,董明珠對手機這個賽道的預判是正確的。這幾年華為、小米、oppo VIVO等LT生態的崛起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他最大的悲劇是低估了做好手機的難度。對企業經營者而言,最怕的就是因為某一領域的成功而誤以為是自己無所不能。任正非說過,完美的人就是沒用的人,不可能完美,同樣,華為也不可能完美。所以,華為一直堅持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從造晶元、造 汽車 、造造手機,可能只有董明珠無所不能的幻想被徹底擊碎的時候,他的手機夢才能徹底結束嗎?

B. 格力為何堅持做手機

格力做手機還要從格力掌舵人董明珠與小米雷軍的一場賭約說起。2013年12月,在第十四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雷軍與董明珠就發展模式展開激辯,並打下10億元的天價賭局。雷軍稱5年內小米營業額將超過格力。如果超過的話,雷軍希望董明珠能賠償自己一元錢,董明珠則霸氣回應,如果超過願意賠10億元。董明珠還曾豪言「格力做手機,分分鍾滅掉小米」。

醞釀一年後,2015年6月的格力電器股東大會上正式宣布格力手機開賣,售價為1600元,由於外觀、處理器及攝像等配置對比同期其他品牌手機不佔優勢,同時因為開機屏幕就是董明珠引發爭議,消費者們並不買單。隨後的2016年、2017年、2019年格力陸續推出二代色界及三代手機,銷量一直不盡人意。有媒體報道稱,最終格力第一代手機的銷量定格在10萬部上下,第二代手機兩年只賣了2.5萬部。

在知名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看來,做了5年手機卻一直打不開市場,一般理性的選擇就是退出手機市場了,格力堅持做手機和董明珠的個人意志和不服輸性格有很大關系。「董明珠對格力製造是非常自信的,所以才會有10億元賭局,她也確實需要證明在朱江洪時代留下的空調業務外,能做好一些新的業務。」劉步塵對記者表示。

(2)格力為什麼造手機和小米有關嗎擴展閱讀

格力手機改名「大松」

日前,格力旗下首款5G手機悄然上架格力商城,不過這次並未打出格力的品牌,而是叫「大松5G手機」。

格力品牌手機悄然改名,格力手機未來還有戲嗎?對此,格力電器日前在回應采訪時表示,推出5G手機是集團層面的部署,格力品牌換成大松品牌是為了將格力旗下的二級子品牌更好地推向前台。

大松5G手機搭載的是驍龍765G處理器,支持4頻段雙模5G全網通,內置6.81英寸打孔屏(解析度為1080×2400)和5000mAh容量電池。6GB+128GB版本2699元,8GB+256GB版本2999元。

不過格力手機改名後銷量依然不佳,截至目前,大松5G手機在格力商城的銷量合計僅760台。

C. 小米格力在一起了是怎麼回事

9月3日晚,格力集團與小米、中信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格力集團將出資35.45億元參與投資和管理由小米集團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核心裝備、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小米生態鏈和供應商進行深度布局。

藉助小米集團在產業領域的豐厚積累以及格力集團作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台的資金和平台優勢,深入對接和引進小米生態鏈企業。

格力集團董事長周樂偉表示,此次與小米的合作,是打造一流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的戰略部署,主要目的在於引導珠海智能製造產業升級。之所以與小米合作,是因為看中對方的品牌優勢、投資策略、團隊經驗。

未來,格力將以小米產業基金為抓手,重點加強對智能製造領域新技術、新應用、製造升級等優質項目的投資與引進,推動先進產業落地珠海、引領珠海智能製造產業提質升級。

(3)格力為什麼造手機和小米有關嗎擴展閱讀

此格力非彼格力:

需要注意的是,此格力非彼格力,一些眼尖的網友發現,這次與小米合作的是格力集團而非董明珠掌管的格力電器,雖然都叫格力,但有著本質區別。

格力集團由珠海國資委全資持有,原為格力電器大股東。而格力電器之前無疑也是格力集團旗下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資產。但可能是出於子公司實力要強於母公司的顧慮,為了減少格力集團始終對格力電器的依賴,格力集團多年來一直在不斷減持格力電器的股權,從最初的50.28%的持股比例,一路降到18.22%。

而去年格力集團更是發布公告稱,將轉讓格力電器15%的股權。所以今年年初,格力電器完成混改,格力集團將其持有的15%的格力電器股權轉讓給了高瓴資本,格力電器的第一大股東已然發生了變更。

因此小米這次合作的並不是與之相愛相殺的格力,而格力空調加入小米生態的願望也暫時落空。不過,還是希望這兩個充滿話題性的企業最終也能夠合作,畢竟格力的空調與小米手機形成的生態結合在一起確實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多的便利。

D. 從資本裹挾下的小米,看格力堅守傳統製造業的難能可貴

文:我是菜鳥徒弟

2022年1月28日,網友通過天眼查發現雷軍卸任小米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引發 財經 界輿論嘩然,隨後雷軍發聲:小米電子有限公司為集團子公司,此次調整董事長為正常調整。

事實真的如此正常嗎?其實這背後並不那麼簡單。我從來不是一個陰謀論者,但我們可以通過雷軍的公開采訪演講以及小米這公司近年來的在商業市場的表現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說起雷軍,相信不管是年輕人還是年紀偏大的小米投資人對他都有所耳聞,我在這里先給大家對雷軍做個簡短的介紹,普通家庭出身的雷軍,他是幸運且聰明的,高考以高分考進了武漢大學,在大學里兩年不到的時間就修完了大學四年學分畢業,讀書的時候就開始自學技術出來創業,期間認識了求伯君這樣的貴人加入金山公司,29歲就位列金山公司總經理,40不到就以總裁身份帶領金山成功上市,隨後不久便主動辭職急流勇退在家賦閑,而此時也不過才2007年,賦閑在家用他的話來講那段時間除了有錢,他窮的什麼都沒有,感覺就像被世界拋棄。而雷軍賦閑的那幾年互聯網高速發展風起雲涌,以蘋果手機為代表的智能機推向市場便一舉擊潰功能手機霸主諾基亞,然而市面上智能手機價格動輒3,4千,讓整體收入水平不高的中國消費者望而卻步,三年之後,不甘寂寞的雷軍拉來了谷歌中國工程院的林斌負責系統軟體開發,摩托羅拉北京研發組高級總監周廣平設計外形,並在珠海和魅族黃章密切接觸考察了大半年,了解清楚了整個手機行業從生產到銷售全部環節之後,毅然成立小米公司,以手機為跳板開始向製造業進軍。

事實證明,小米初期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小米最開始的商業模式十分獨特,戰術打法很見效果,總結起來無非16字箴言,寄生代工,整合廉價,飢餓營銷,注重線上。具體解釋起來就是,雷軍最開始進軍製造業非常聰明,他初始資金只有1000萬現金,以這點資金搞製造業恐怕連個生產線都搞不來,遑論生產,但是他則搞起了OEM模式來生產,生產方面自己不直接參與,只出設計圖紙下單給有生產線的手機廠家代加工,營銷方面通過自建的米粉自家平台下單提前一個月預約發貨,採取期貨交易延期交貨方式購買手機,先獲取消費者訂單資金延緩自身資金壓力,由於采購的硬體零件統一批發規模較大因此邊際成本較低,初期利潤不足5%,標價1999元小米手機一經推出便被搶購售罄。由於自身產能嚴重不足的尷尬,只能在營銷口號中打出名額有限欲搶從速的飢餓營銷策略。當手機廠商還沒有布局,小米早已在低端下沉市場搶灘登陸,隨後開始了自己公司的「製造業」之路。不得不說,因為小米這條「鯰魚」的存在,某種程度上倒逼了我國手機廠商在中低端價格市場的布局。

「消費市場就是得屌絲者得天下」,這是小米高管曾經在某一次發布會上不慎喊出的口號,小米在幾年的下沉市場深耕經營里,小米手機在國內營業額悶聲不響的幹掉了一眾手機巨頭,營業額悄然爬進了第四,僅次於蘋果,三星,華為,海外市場在印度則大受青睞,而在非洲的布局也也在擴張版圖,然而與商業上的成功相比,同為製造業的友商對小米的評價則不那麼友好。

華為對小米不屑一顧,魅族則說小米是個剽竊專利的騙子,而向來耿直的格力董明珠在央視直播中國經濟人物當著全國人民面前不留情面的直言,小米一個連生產線都沒有的公司,談什麼製造業。被刺痛的的雷軍,只能硬著頭皮反駁:「你們格力只是中國製造,而我們小米是中國創造!並隨後開玩笑的口吻跟董明珠要賭1元錢,聲稱小米5年營業額後擊敗格力。董明珠則絲毫不懼,並揚言要將賭注增加到了10億,雷軍面對董明珠的強勢則悻悻然不敢再接話。但是相信此時的雷軍早已暗自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要在5年之後營業額趕超格力為小米商業模式成功來正名。

隨後的五年就是大家熟悉的劇情,10億天價賭局還沒到期之前,就時常被媒體提起,這5年裡,小米可沒有閑著,開始了跨界多元化經營,成立了小米電子公司開始出售小家電,甚至還聯合美的代工,高調進軍空調,冰箱行業,赤裸裸的像格力電器和董明珠宣戰,直逼得董明珠大罵小米加美的是騙子加小偷聯盟,一個自主研發不行就走捷徑瘋狂高價挖技術人才,一個產品質量不行就妄圖復制手機模式搞低質低價來坑消費者。

2015年是我國巨富最風光的一年,馬雲憑借著電商平台一舉封神,被人昵稱為馬爸爸,而小米公司還在吭哧吭哧苦幹中琢磨過味來,創業五年,雷軍發現製造業的錢好像沒並沒有那麼好賺,首先利潤不高,而且競爭門檻也不低,除了手機還在增長,個別品種的家電有較好的口碑外,好像消費者在對空調洗衣機冰箱這樣的電子耐用品上也不是很感冒小米低質低價的銷售套路。想來也是,畢竟手機這東西發熱燙手或者卡頓,但關個機就好了,畢竟三兩年消費者就換了,消費者還可以容忍,可是空調冰箱之類的要是動不動出故障不製冷罷個工消費者那那可是讓人煩躁到要抓狂的。於是小米電子折騰了幾年之後,低質低價的家電在家電市場無人感冒,整體競爭力在家電市場中根本無力叫板其他巨頭。

與此同時雷軍在掛印小米和接過金山公司帥印之後開始反思自己,明明自家的公司比馬雲的公司還要早成功上市,可看人家馬雲,明明啥技術也不懂,就靠一張嘴,天天瀟瀟灑灑雲游四海東拜訪下王林,西接待下杭州書記,偶爾跟著郭廣昌搞個浙商大會大聯盟聚聚餐,雖說這鬼精在政商關繫上一直是說不清道不明,但人阿里巴巴上市就是短短幾年時間,營收利潤的規模成了自家公司的幾十倍,而自己帶著手下一票精英每天每夜苦哈哈加班加點干,創業始終是不溫不火,於是當看到支付寶之後搞出個「金融創新」之後,開始頓悟,公司沒起色,並不是他的團隊不夠優秀不夠努力,不過是不在風口上,於是最後當著媒體采訪的機會說出了「在風口上豬都能上天」的醒世名言,同年為了找風口他開始重點經營能帶給他榮耀的「順為資本投資公司」。

2015年後對小米公司而言是個分水嶺,小米公司的經營理念從製造業轉型,開始轉變重心深耕順為資本,之後順為資本引入了多輪資本之後,董事會成員發現比起傳統製造業,在中國能賺錢的行業實在是太多了,而有些賽道賺到的錢也太容易了,順為資本成立第一件事,開始四處投資投資標的涵蓋多個領域,最得意的是投資了名為小米金融 科技 公司,雖然名為 科技 公司做得卻是放貸行業,業務范圍涵蓋,消費信貸,第三方支付,互聯網理財,互聯網保險等等等等,截止2018年上市前夕,短短三年不到,通過財報可以發現,小米金融光靠放網貸賺的錢就已經超過了當初苦哈哈干製造業的利潤。如果再算上互聯網理財靠中介傭金躺著賺錢,互聯網保險連蒙帶騙的坑來的錢,估摸著雷軍看著財報回首看小米成立之初估計心裡都在暗罵:搞金融,錢真TM好賺,當初辛辛苦苦搞實業真傻B。

至此小米走上了一條被資本裹挾的道路,在資本的促進下,小米營業規模凈利潤都突飛猛進,雖然18年年底公布結果10億賭約小米最終輸給了格力,但隨後2019年小米在港股成功上市,業務范圍也開始越來越擴大,而此時小米的手機也越來越貴,最初的主打的高性價比比開始也被國內的oppo,vivo之流用同樣的打法搶佔下沉市場,小米公司製造業已被同行認定為做不長久,但是在小米公司投資人的話語權也越來越強,小米的股價在港股上市半年之後跌破發行價,雷軍曾親口描述,那段時間最不願接見投資人,能躲就躲,但有一次不幸沒躲開,硬生生的被投資人堵在辦公室像訓孫子一樣數落了幾個小時,當投資人離開的時候自己沮喪地癱坐在辦公室,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

隨後幾年小米持續發力,雷軍也還算爭氣,2020年,小米在資本的裹挾下開始盈利,相應地股價則在港股市場節節攀升最巔峰時期市值6000多億成功翻倍,遠超任何一家製造業同行,雷軍總算算揚眉吐氣了一把。然而靠資本裹挾出來的高光終究只能是曇花一現,隨著中央對以螞蟻金融上市的叫停,小貸業務已難以為繼,一系列越來越嚴苛的金融監管政策出台,讓互聯網金融賺的爛錢回歸正常,資本潮水退去之後,小米金融則開始由盈轉虧,而小米的股價則由盛轉衰開始走下坡路直到最近再一次跌破發行價,現如今雷軍說未來要把全部精力放在造車上,要做好進軍新能源的門票。因為精力有限決定卸任小米電子董事長,可是一個連手機國內市場份額都快守不住的小米,面對遠比手機門檻更高,競爭更激烈的乘用車市場,除去某些瘋狂燒昏頭的過熱資本,還有誰敢相信他能夠成功呢?

小米的成敗暫且按下不論,說回格力,當初上海首富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聽聞格力賬面上有超過千億的現金且沒有任何貸款的情況下在某個峰會論壇上公開演講勸說董明珠搞金融,他說今天不做未來遲早要做,隨後在澳珠企業家峰會耿直的董明珠直接當著他的面說點名:郭廣昌曾經勸過我說,董明珠治下的格力也可以搞金融,但是我上場以後我說不,我不會去做,我做的就是製造,永遠堅守製造,絕對不賺金融輕巧錢來違背初心,製造業講究的就是抵制誘惑不賺快錢,賺快錢的就不是格力。我們企業家要有 社會 責任,做製造業就要有犧牲精神,製造業是最辛苦的,利潤是最微薄的。但是也就是這樣堅守才能為 社會 產生最大效益。

這番人前拂面的話,也就鐵娘子這般正直的人敢說會說,董總真心不愧是一身正氣。最終郭廣昌也只能隨後悻悻然地心裡含著恨嘴上咬著牙地評價董姐是個犀利又可愛的企業家。

現在回過頭來看,如果格力雖然只有2200億市值,即便比起跌破發行價的小米也還相差2000億,可是即便是對比累計小米巔峰凈利潤也就格力的一半左右,累計凈利潤和賬面資金實力更是無法可比,一個還在瘋狂燒錢籌資,另一個已經是高分紅的現金奶牛,有時候看到雪球上總會有些鼠輩對董總,對格力的無腦開噴,個個都自以為比高瓴還要有眼光,比董總還有見識,我也只能感慨資本市場紛擾魔幻,能真正看懂好公司好股票的的人終歸是不多!不知道此刻被投資人再度堵住辦公室訓孫子的雷軍看到此文會不會認同我說話的!

熱點內容
為什麼要對男人很好 發布:2025-09-04 21:44:52 瀏覽:490
為什麼都是晚上便便 發布:2025-09-04 21:40:41 瀏覽:96
為什麼我電腦用不了虞姬 發布:2025-09-04 21:40:30 瀏覽:279
為什麼湖南移動微信不能充值 發布:2025-09-04 21:34:15 瀏覽:685
為什麼找不到風吹 發布:2025-09-04 21:03:12 瀏覽:307
男人為什麼對善良賢惠的情人動心 發布:2025-09-04 20:19:22 瀏覽:16
晚上照鏡子為什麼白天很醜 發布:2025-09-04 20:08:26 瀏覽:731
為什麼泰迪會藏東西 發布:2025-09-04 20:07:43 瀏覽:566
淘寶天天領錢為什麼我的號不可以 發布:2025-09-04 19:59:47 瀏覽:535
為什麼淘寶拍視頻沒聲音 發布:2025-09-04 19:29:21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