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為什麼要學小米

為什麼要學小米

發布時間: 2023-03-16 13:44:53

① 華為應向小米學習什麼

大概要學習好的遲枯嘩審美,說真的小米的手機不一定好,但是它審美很不錯,從手機,到耳機,甚至到一個數據線都相當的有格調,而且好看,反觀華為碼行,就有點老土了,很直男敗握審美,要是華為學學小米的格調那就頂好了。

② 小米成功的原因

小米從11年成立起,到如今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名列前茅,成長之迅速令人咂舌。小米手機能夠成功,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小米成功的原因,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米成功的原因1: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標的——蘋果

國內的眾多公司特別是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美國的標的。比如攜程對標Priceline,Youku對標YouTube,網路對標Google,58對標Craigslist......小米也選擇了一個巨無霸的對標,那就是蘋果。對標模式的採用分兩種,一種是直接沿用國外模式,從戰術到戰略,什麼都抄,也不升級,比如愛日租,另一種則是師夷長技以制夷,有選擇的借鑒,小米無疑是後一種。

小米學習蘋果,不僅雷軍被稱為雷布斯(盡管該稱號來自於米黑,但雷軍的服裝,演講風格,PPT風格無一不是翻版的喬布斯),產品沿用期貨模式,學習蘋果的生態系統建設,學習蘋果的廣告模式,小米是一個十足的蘋果學徒,但就是這樣的一個學徒不僅改善化的學習,還創造性的學習。小米結合中國國情摒棄高端用戶和藝術性轉而採用發燒和性價比,同時借鑒魅族的粉絲社區,從而形成了一個中國特色的蘋果。蘋果一直如日中天,又為小米提供了更多的借鑒(選擇了錯誤的標的,凡客就被PPG坑掉了,無秘對標Secret前景黯淡)。

小米對蘋果的借鑒不僅僅是產品線的借鑒,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和生態的借鑒。小米對蘋果商業模式的對比如下,你會發現小米幾乎就是一個中國的蘋果。

當然,小米成功最主要的因子MIUI就是標的蘋果系統軟體iOS的良性發展結果,要知道MIUI之前的那些系統真是反人性到底了,而且UI難看得要死,即使有小型好用的系統也源於個人的喜好很難持續的修復bug,增加功能。MIUI為小米積累了第一批的原始粉絲,然後粉絲延展到小米手機和其他產品線,進而帶來口碑和品牌的發散影響,現在小米的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和智能家居連接解決方案就是借用了MIUI的整體系統。

小米成功的原因2:雷軍其人的影響力

雷軍是小米的靈魂人物,可以說雷軍從團隊和融資的方面締造了小米的成功,沒有雷軍就沒有小米。

雷軍深厚的行業積累。雷軍從92年加盟金山,98年成為CEO,後創辦卓越,成為天使投資人,雷軍對行業有非常深的積累,其一舉奠定了小米的業務模式和發展方向。

雷軍的人脈圈。不得不說,雷軍這一代的企業家大多是毛氏管理的擁躉,也踐行著毛主席的理論,比如奉行“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的雷軍就是一例。雷軍在金山和卓越以及之後的天使投資上都一步步的擴大了自己的人脈圈,這些人脈大多都成為了小米的助力。比如小米成立之初的5個創始人就是其人脈的絕佳體現,其中黎萬強還是雷軍在金山的老下屬,隨著小米爆發式的發展,原谷歌副總裁Hugo Barra、原新浪總編輯陳彤、原高通副總裁王翔等都加盟小米,成為了創業者中最豪華的高管團隊。而朋友對雷軍及小米的支持也是非常大的,比如2011年包括凡客誠品CEO 陳年、UCWEB首席執行官俞永福、多玩游戲總裁李學凌、尚品網創始人趙世誠、拉卡拉CEO 孫陶然、樂淘網創始人畢勝等為小米新品發布而怒摔iPhone來造勢。

雷軍的人脈圈還體現在央視多次報道,將小米作為禮物贈送給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等方面,當然雷軍在媒體的影響力體現更不用說了。

雷軍對小米投資人引進的助力。雷軍擁有巨大的行業人脈,其中也包括投資人,所以小米是含著金鑰匙完全不需要考慮資本的情況下成立的,比如雷軍的朋友晨興創投合夥人劉芹在獲得小米准備成立時即決定投資,後面也跟透了B輪,雷軍的順為基金也投資了小米A+B輪。甚至有投資者表示,因為信任雷軍從金山創立小米的野心(雷軍原因離職創業對企業的夢想和信心肯定很高,企業市值肯定不低),所以只要100億美金以下直接跟投。可以說,雷軍的地位直接決定了小米發展過程中完全不愁資金。

小米成功的原因3:低價價格戰

可能有的人會用性價比來形容小米,當然小米也是一直宣稱自己有性價比的優勢,我之所以提小米是低價的價格戰而不是性價比,是因為性價比太過寬泛了,性價比有2個因子,性能和價格,而性能的衡量方面太多了,比如蘋果手機整體系統特別完善,操作簡捷,使用方便,性能和用戶滿足感遠遠高於其他手機,理論上蘋果應該是性價比最高的手機。但是實際上國內手機行業我們說的性價比都是指硬體配置和價格,將性價比直接赤裸裸的演變成硬體和價格。在同樣配置的硬體上來比價格,在同樣價格上來比配置的高低。

價格戰是無往而不利的利器,再強大的商業模式和護城河也抵擋不住,所以有很多觀察者認為中國電商只有一個利器,那就是價格戰。去哪兒靠價格戰咬住了攜程,滴滴靠價格戰乾死了快的,360靠價格戰屠掉了瑞星,淘寶用價格戰顛覆了ebay.......

小米也是一樣,憑借因砍掉渠道和品牌廣告節省下來的成本控制產品售價,最終以遠低於市場價的方式攻佔市場,打得傳統手機品牌找不著北,這也是小米迅速發展獲得用戶認可的最大因素之一,而隨著其他品牌的跟進,小米手機的增長也進一步放緩了,價格戰為小米帶來的優勢被削弱甚至被取代了,所以小米已經多久沒有用屌爆了,性價比這樣的詞彙了?

當然,價格戰本身不是什麼本事,誰都能做。但持續不斷的持之以恆的價格戰就是本事了,而這個本事是不容易學得來的,小米期貨類的價格戰又秒殺了對手一條街了,借用雷軍的話,小米價格戰就是《三體》里的降維攻擊了,完全讓對手不適應。

小米成功的原因4:極致單品帶來的口碑

在小米橫空出世前,手機要麼是價格便宜毫無品牌的山寨機,要麼是價格高品牌好的三星之流。小米填補了又便宜又有品牌的“高性價比”手機的定位空缺。小米口碑做的好完全是源於極致的單品,這個極致單品有兩點定位優勢:

被定位於最好用最牛逼的國產手機,佔領了消費者心智。小米的價格和性能服務於“發燒友”,且不斷夯實其“高性價比”的定位,加之小米巧妙的和友商做對比,所以在用戶心中小米已經成為了最好的國產手機品牌。

小米滿足了用戶能消費得起還有面子的心理滿足感。手機是最接近人體的連接設備,也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電子設備,這就決定了手機和服裝配飾一樣,不僅僅有使用價值,更是一個人品味和偏好的體現,所以手機更重要的是滿足用戶的心理預期,那就是體現用戶逼格的工具,什麼人用什麼手機,我牛逼所以我用的手機也牛逼,我文藝所以我用文藝手機,我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所以我也用能體現我格調的手機。

小米之前的手機除了蘋果、三星、初期的HTC能滿足用戶超期的心理預期外,其他中華酷聯或者步步高都只停留在一個好用的手機,但都未達到用戶愛炫耀的心理預期,而小米最初則滿足了用戶的心理需求——“我用的是最牛逼的國產手機而你沒有或者沒買到,所以我心理滿足感比你更高,我拿出手機能得到你羨慕的贊嘆”。特別是小米的期貨模式更加劇了這一心理滿足感,我秒到了而你沒有,要不要問問我是怎麼秒到的?

當然隨著小米結束期貨模式、小米發貨量增大帶來的爛大街街機和“性價比”被友商超過,小米用戶的心理滿足感已逐漸回落了。但即使如此,在滿足用戶“我用最好國產手機”的心理預期仍然秒殺中華酷聯一條街,特別是小米品牌自上(一二線城市)而下(三四五六七線城市)的延伸,當然更多諸如錘子、一加品牌在核心目標用戶心中也達到了用戶心理滿足感,但還有一定的路需要走。

小米成功的原因5:有邏輯地“黑”友商

周鴻禕有句調侃是“湖北人陳一舟最聰明雷軍第二我第三”充分說明了雷軍的聰明,雷軍的聰明體現在非常有邏輯的“黑”友商,達成在用戶心中小米最具性價比,是屌爆了的手機品牌的定位。

將手機性能等比為手機硬體高低。小米成功的教育了用戶手機硬體配置越高手機性能越好,一系列成功的對比讓用戶深刻的認識到了小米與友商的距離,期貨模式、無線下成本的小米完全在硬體上秒殺對手,同時這也為眾多媒體提供了小米領先友商的最直接證據,用戶從媒體報道上更加深了小米比友商的領先的認知。

盡管我們知道單獨硬體配置並不一定帶來好的使用體驗和功能體驗,但這種體驗只能是邏輯性的表述,和配置的直觀對比相比說服人是多麼的蒼白,這也是為什麼老羅要在錘子T1發布時用一句話來帶過每個主要硬體(如SmartisanT1採用高通驍龍801四核處理器,主頻2.5GHz,老羅歸結來說這是一顆“目前量產的全球最快移動CPU”)。

首創性的使用跑分工具對比友商。小米是首創性使用跑分工具來對比友商產品的功能,這種方式會因使用的跑分工具不同而得出不同的結果,但對消費者來說是最直觀的,因為它將枯燥的無法直接明確的性能對比演化成一個個數字,用戶也更易記憶。不服跑個分,所以直接導致了部分廠商不得不針對跑分工具來優化跑分數據,遇到跑分軟體自動超頻。

小米是否有超頻我不知道,但是小米的跑分主要工具安兔兔就是雷軍投資的。

御用媒體捧小米黑友商。雷軍的順為基金不僅僅投資有前景的項目,更傾向於投資可以服務小米生態的有前景的項目,而這些被投資媒體或企業就自然而然會站隊,進而不得不或者有預謀的捧小米黑友商。比如雷軍就投資了手機測評機構Zealer,後期有了Zealer和錘子的罵戰(當然可能並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順為基金投資雷鋒網後雷鋒網捧小米的文章多了,黑友商的文章層出不窮是事實。當然順為基金還投資了Techweb、知乎、樂訊社區等眾多互聯網媒體或社區,具備高度公信力的媒體我不知道有多少,反正這些媒體上友商的負面可是不少。

定位精準,找准了新興市場。小米成立之初的國產手機要麼定位高端3000元以上價位,要麼定位低端1000元以下價位,但1000~2000的價位是個藍海。小米定位的屌絲群體同樣也是個藍海,他們不願意將就又希望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有逼格的產品。而小米的一些策略也緊緊服務於屌絲群體,比如講究性價比,因為只有屌絲才注重性價比,高富帥要麼看性、要麼看價,絕對不看比,矮窮矬則只能什麼都不看。

英文博客HungerMarketinginChina對米粉群體做了一個典型用戶畫像:年輕男性,受教育較差,中小城市居多,收入在同齡中較低,難受同齡女青年青睞,愛宅在家裡上網打游戲,容易對偶像盲目崇拜等..……

社會化媒體應用(全員皆客服)。小米真正用社會化媒體對品牌成功有促進的不是社會化媒體營銷,不是有獎轉發,而是真正的全員皆客服和傾聽用戶反饋。筆者曾在微博反饋小米路由器信號弱,最後得到小米新媒體工程師鄒龍俊的解決,全員利用社會化媒體帶來的結果是用戶的投訴或使用問題可以得到迅速的解決,這比客服乾巴巴的耗時長的投訴機制更迅速有效,更能獲得用戶好感。全員客服目前除了小米,恐怕其他公司都沒法跟進,只能反饋,因為在大多數公司沒有任何人能代表公司發言。

當然,小米恐怕也要注意的是全員客服也帶來了風險,比如今年7月,劉作虎就喊話雷軍:管好小米員工不要無端攻擊友商。

③ 在家電領域學小米,很危險


花錢買的大屏冰箱,卻自動播廣告,讓消費者在家裡享受電梯間待遇。

雲米冰箱這個神功能引起眾多消費者吐槽,和智能電視的強制30秒開機廣告一樣惹來巨大爭議。而雲米冰箱背後,正是曾經前途光明的智能家居新秀、小米生態鏈佼佼者雲米 科技 。

從出生之日起,它就帶著深深的「小米模式」烙印。

2014年,小米正在推進和美的12.66億的戰略合作,陳小平時任美的生活電器事業部技術副總兼電飯煲公司總經理。

合作達成前後,小米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劉德率領團隊拜訪美的集團,與陳小平不期而遇。

彼時陳小平已在美的集團工作了15年,從基層一步步走到高管位置,對許多家電門類都形成了深刻見解。

閑談間,劉德與陳小平聊到當時市場上幾乎所有的凈水器產品都存在漏水問題。劉德認為,漏水是一個典型的產業級痛點,如果能將其攻破,小米就能打進凈水器產業。

陳小平突然對劉德說道:「德哥,你來投資我吧,我來干。」

盡管陳小平並沒有凈水器研耐畢談發經驗,但畢竟是一位有15年家電從業經驗的老將,劉德幾乎沒有猶豫就同意了投資。雲米 科技 就此在2014年昌碰5月成立,成為了小米智能家居版圖中的一個螺絲釘。

凈水器行業基本上每五年會進行一次革新。但另一邊,雲米幾十人規模的創始團隊並沒有凈水器研發經驗,如果不能盡快拿出解決方案,就極有可能被市場迭代的速度拋下、錯失風口。

這樣的焦慮之下,陳小平帶著一幫員工商討出三套技術方案,並選定了「三押」的策略。由於雲米承擔不起失敗後從頭再來的風險,研發人員「咬牙」同時推進三套方案、平行試錯。

幾十位員工加班加點之下,雲米代工的第一代小米凈水器在2015年7月正式亮相,前後僅花費一年多時間。

這種緊追產業風口的做法,恰恰貼合著雷軍早期提倡的 風口論:「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順勢而為」。

《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這本書中寫道,小米凈水器採用了創新的「集成水路」設計,在設計過程中形成了400多項專利,其中包括100多項發明專利,零部件的創新率達到90%以上,被譽為推動了整個行業五年一次的大革新。

此外,這款凈水器定價1299元,售價遠低於當時市面上的同類產品,比如售價2499元的美的凈水器、售價2999元的沁園凈水器。

憑借良好的使用體驗和低廉的價格,雲米一戰成名。

但短短六年之後,消費者對雲米的印象大反轉: 從 科技 感十足的凈水器新貴變成了「恰廣告爛錢」的大忽悠。

目前,各類論壇上對雲米產品的投訴數不清;2021年至今,公司股價已經跌去了7成、在5美元左右徘徊;最近的冰箱廣告門,又讓雲米被鞭撻了一波。

(雲米5G互聯網冰箱)

劉德以前喜歡用「竹林效應」來形容小米和生態鏈企業的關系。

「今天的互聯網公司更像竹子,只要時間對,一夜春雨就能長起來。」

小米生態鏈的企業在生長初期,以小米的模式、流量和渠道為依託,互相蔓延生長。許多企業的確是像竹林一樣,一夜之間成長起來。

但竹林生長雖快,卻嬌氣。竹子的根通常橫向生長,而非向下紮根抵抗風雨,且入土較淺,後期成長更慢,對土壤和水分的要求都比較高。

一旦脫離了群體和適宜的環境,竹子們就會出問題。

2015年凈水器一戰成名後不久,雲米就走上了一條「去小米化」之路。不僅試圖擺脫「為小米代工」的單一身份,甚至想要變成另一個小米。

2016年、2017年、2018年,雲米 科技數哪 分別推出了17、18、11條產品線,產品從廚房凈水器延伸至客廳、衛生間等生活空間。

2018年9月25日,一聲鍾響,雲米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宣告「中國家庭物聯網第一股」誕生。

台上春風得意的創始人陳小平說要向兩個人致謝:第一個是小米雷軍先生,第二個是美的方洪波先生。雷軍讓他系統地學會了互聯網方法,方洪波多年的工作經歷培養了他的產業經驗。「這兩者的結合開創了今天的雲米全屋互聯網家電。」

到2019年,雲米乾脆發布了一個開放式IoT(物聯網)系統,把業務模式從賣家電轉型為提供家庭物聯網解決方案,還發布了一款代號「悟空」的物聯網晶元。

簡單來說,單從業務布局范圍來看,幾年間雲米除了沒做手機,幾乎已經變身為另一個小米。 如果說米家是小米推出的智能家居「雜貨鋪」,那麼雲米則堪稱「雜貨鋪中的雜貨鋪」。

陳小平想要擺脫小米的原因也十分好理解。

根據雲米與小米簽訂的協議,雲米提供給小米的凈水器及其配套產品專為小米設計且只能出售給小米,此外相關產品的零售價由小米和雲米按照高性價比戰略共同設定,並按50:50的比例由雙方分享銷售毛利。另一邊,如前文提到,雲米代工的凈水器售價又低於同類產品。

一進一出間,雲米凈水器的盈利被削薄。雲米 科技 2018年發布的招股書顯示,2016、2017、2018年上半年,其智能凈水系統的毛利率分別為23.4%、30%、33.2%。相比之下,碧水源、日出東方等國內凈水器廠商的毛利率超過了40%。

藉助小米渠道打出名氣後,憑借自有品牌提升利潤率的做法,在小米生態鏈企業中也並不少見。但與九號機器人、石頭 科技 這些生態鏈企業圍繞原本產品設立新品牌不同,陳小平多次強調雲米的定位是做「全屋智能互聯網」,單單做一個凈水器顯然難以實現這個目標。

於是,像雷軍一樣瞄準整個智慧家居賽道、在產品線上全面出擊,成了雲米唯一的選擇。不過,這條路並不好走。

目前, 雲米旗下有共計60餘條產品線。單從產品品類齊全度上看,幾乎已經可以比肩陳小平的老東家美的集團。但從消費者反饋的視角,雲米則有「樣樣通樣樣松」之嫌。

在消費者服務平台「黑貓投訴」上搜索雲米冰箱、雲米洗衣機、雲米油煙機,截至10月26日投訴量分別為190、106、57條,其中大部分是對冰箱內膽破裂、空調發出異響、油煙機跑煙等各類質量問題的投訴,還夾雜著對售後服務不到位的不滿。

消費者白文思向市界描述,其購置的雲米大屏冰箱在使用一個月後就出現了語音助手無指令對話等問題。售後過程中,官方承諾的24小時或48小時上門維修往往要滯後約一個星期,師傅兩次上門後也沒有完全解決問題,無奈之下只能換新。「售後很慢,這種智能的東西很難修,我家現在用的是換新的冰箱,後續再有問題我也不想再售後了,太麻煩。」她說道。

家電行業資深從業者顏嶼分析,雲米產品頻現質量問題與其採取的代工模式分不開。雲米 科技 將自己的經營模式描述為輕資產模式,即不同於美的、格力的研產銷一體,而是將產品生產的絕大部分外包給代工廠,並且將產品的運輸、物流以及安裝和售後服務外包給第三方服務提供商。

(雲米洗碗機)

顏嶼對市界說道:「代工是一種創新的生產方式,本身並沒有什麼問題。企業不用投入龐大的資金投入建廠,可以專注產品研發,像手機領域,國內有好幾家知名的代工廠,他們做得也非常專業。但在 家電領域,國內並沒專門的代工企業,做代工往往是那些三線企業,他們自己做的產品都沒辦法在市場上獲得較大的銷量和口碑,幫別人代工,在工藝和品控方面並沒有嚴格的標准,而委託方也不一定能做到監管到位。

顏嶼提到, 雲米洗衣機是交給南京創維代工的、雲米油煙機是合勝(廣東合勝電氣)代工、雲米冰箱的代工商有合肥雪祺電氣、佛山小鮮互聯電器、南京創維。

檢索市場數據,2020年上述四家代工商在各產品領域中的排名,均在前十名之後。

代工模式帶來了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售後服務不到位的問題,但雲米仍舊憑借價格優勢找到了一批自己的忠實用戶。

剛剛購置了雲米冰箱的消費者李正奇正是因此被圈粉,他提到:「綜合考量下來,同樣配置和空間的前提下,沒有其他家的冰箱比雲米更便宜。」

從數據來看,認可雲米性價比策略的人並不在少數。2020年的疫情催動智能家居市場爆發,提前布局的雲米趕上了風口,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5.3%,家庭用戶總數量突破510萬。雲米陳小平曾公開表示,雲米品牌的用戶轉介紹率高達28%,也就是說雲米28%的新用戶都是通過口口相傳進行轉化。

實際上, 這種憑借性價比讓消費者買單、將消費者轉化為粉絲、進而通過粉絲推薦獲取銷量增長的模式,正是小米所熟諳的方式之一。

《銷售與市場》雜志曾將早期的「小米模式」總結為5點,分別是發展粉絲經濟、線上線下互聯、打造「爆品」模式、 社會 化營銷、事件營銷。

不可否認的是,早期的小米的確憑借上述5點快速打開了市場。但《銷售與市場》雜志亦提到,小米是在「精準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也下足了功夫」的前提下進行花樣營銷。相比之下, 缺乏現象級爆品、廣告冰箱敗壞「路人緣」的雲米,顯然還缺乏比肩小米的「功力」。

智能家居行業研發人員李慧認為,帶屏廚電其實有著切實的市場需求,「比如你炒菜時有人按門鈴,這時候如果油煙機上有屏幕,就可以把可視門鈴上的圖像遷移過來。」但是,相比作為門鈴,刷抖音、看視頻是非剛需功能,而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

李慧向市界透露道,美的推出的一款高端定位的帶屏油煙機,其中小屏的成本在幾十元人民幣左右,不會大幅拉升油煙機的整體成本。

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則認為,雲米採取的大力營銷策略,已經不合時宜,「雲米早期處處模仿小米互聯網營銷,但是今天,小米已經逐步拋棄早期的觀念向 科技 公司轉型,而作為小米模仿者的雲米,仍然停留在小米早期的操作觀念及操作方式上」。

這也反映在了雲米的業績上,2020年,雲米 科技 研發費用為2.66億元,分攤到60餘條產品線上,每種品類約能分得400餘萬的資金。曾在智能家居行業從事研發工作的王磊告訴市界,這個研發規模相對較小,「不僅與美的、格力等巨頭相比存在較大差距,與長虹等排名靠後的企業也有差距。」

而2018年、2019年、2020年,雲米的銷售及營銷費用分別是研發費用的3.06倍、2.59倍、2.24倍。

大力營銷的背景下,2017年 2020年,雲米 科技 的毛利率呈現出「三連降」的趨勢,分別為31.5%、28%、23.3%、18.6%。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了, 對雲米而言,小米的老路走不好、也難走通。

《數字化生存》的作者、麻省理工教授尼葛洛龐帝曾經說道:「物聯網時代的創新應該是往微波爐里放一隻雞,微波爐自己知道如何烹飪這只雞,而不是可以通過手機打開微波爐的開關。」

在家電的紅海市場中,智能家居的確是一個好的切入口。但是,市場中先有老牌強勢玩家格力、美的,後有供應鏈整合能力一流的小米,想要成為破局者,雲米還需要做到「可以烹雞的微波爐」那樣的技術創新。

(文中白文思、李正奇、王磊、李慧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小米生態鏈戰地筆記》,小米生態鏈谷倉學院

2、《小米模式3:雲米 科技 ,多點開花》,方正證券

3、《雲米大屏冰箱變大屏廣告機惹爭議,帶屏家電是「偽智能」?》,界面新聞

(作者 董溫淑 編輯 李曙光)

④ 從經濟學角度,解讀小米模式

2007年金山上市,隨後不久雷軍退出江湖,每天睡到自然醒。直到不惑之年突然覺得不能就這樣過一輩子,加上且他本身已經實現了財務自由,於是下定決心在2010年創辦小米公司。但正所謂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小米公司成立之際勢必要面對早已在國內互聯網圈裡沉澱很久的「三座大山」,即網路、阿里巴巴和騰訊,所以小米要走一條跟它們不一樣的路才能夠有機會繞過去。

小米作為一個平台孵化了許多創業公司,這些公司的產品很多是主攻智能硬體設備,使其可連接到手機,未來各種智能硬體產品之間也能互聯互通。於是乎,小米生態鏈成了一種類似於竹林生態的體系。當小米之家把這些智能產品一個個展示出來時,大家或許將理解小米聯合創始人劉德所說的這是個自動生成的未來家居。故,要問劉德小米會不會倒下,德哥會說有根系發達,自我更新的竹林生態,理論上小米是不會倒的。進而,小米之家開到1000家的時候,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便能夠體驗小米用精益求精的精神探索出來的新國貨之路是怎樣一條路。

雷軍任重道遠

筆者記得雷軍回答關於自己的夢想是什麼時說,我的夢想有點誇張,推動中國製造業進步,讓消費者用很便宜的價格享受到科技的樂趣。不管你們是否認同,我就是要一條路走到黑,就是要做感動人心但價格公道的產品。

為此,小米探索新國貨之路之餘還組建了可能是國內第一個有大量粉絲參與的新經濟研究中心。毫無疑問,不難看出小米在奔跑中是不斷調整自己的姿態,但若想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實在任重道遠。

(文/BQ文創小組@極客雄偉)

⑤ 錘子發布多款智能家居產品,羅永浩為何要學小米

小米成立於2010年,在2011年便推出了智能手機產品,可是在此之前小米就已經進行了MIUI系統的研發,可以說小米的成功有很大一部的原因是來自於MIUI的成功而錘子科技成立於2012年,比小米晚了兩年,可是其推出產品的時候已經到了2014年10月,中間又差了兩年的時間,而這個時間段剛好是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發展最好的幾年,同時也說明錘子科技在產品研發和推廣銷售上都比小米遜色了不少。


錘子目前的處境並不樂觀,就算是企業內部運作沒有問題,可是其仍然缺乏有足夠競爭力的產品,在對比其他實力派國產廠商時也是力不從心。在這個時候推出非主營業務的智能家居產品雖然有可能為其帶來新的發展機會,但同時也會給其主營業務帶來運作風險。除非,羅永浩決定放棄智能手機業務,轉而成為專注於其他智能硬體的廠商。羅永浩想學小米,但萬不可「邯鄲學步」,把自己拿手的智能手機業務也丟了。

⑥ 「小米」為什麼能成功他是怎麼做運營的

小米的迅速做大,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也因此雷軍與我們分享了小米創業至今的心得:

  • 創業的第一步:尋找「台風口」

雷軍認為自己能夠帶領小米成功的關鍵是——順勢而為,站在了「台風口」。2010年,小米一出道就趕上了微博大爆炸的黃金時期,很多年輕人都扔掉舊手機而換上智能手機,引領智能手機的大爆發;2011年,小米又趕上了智能手機更新換代的大浪潮,以及互聯網電商爆發式增長的順風車,讓其不設渠道的互聯網銷售模式大行其道。他強調,「要想大成的話,必須要站在『台風口』,台風來了,就是一頭豬都能飛得起來。」

  • 用互聯網哲學來做硬體

在移動互聯網爆發浪潮之上的,想要飛起來的不只是小米公司,為什麼小米可以飛得這么高,這么快?答案很簡單,因為只有小米是真正一開始就在用互聯網的方式,更確切地說,是用互聯網的哲學在發展的公司。互聯網哲學包含很多的內容,雷軍認為其中最最重要的內容是藉助互聯網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的優勢,讓數百萬人跟你一起干。在互聯網的哲學下,雷軍找到引領小米快速發展的5個核心點:1.藉助電子商務的力量。小米用足電子商務的模式直接面向消費者營銷,與傳統手機公司相比,這大大節省了渠道成本和銷售成本。2.利用社交媒體的力量。小米利用新媒體和自媒體進行營銷,並且利用人群進行口碑營銷,大大節省了營銷成本。3.按照電腦的思維做手機。結合互聯網用戶對手機的功能需求進行產品研發,為用戶實現互聯網生活提供最佳硬體解決方案,基於Android深度優化、定製、開發了自己的第三方手機操作系統——MIUI。2010年4月,小米公司的前身「小米工作室」成立,同年8月第一版的MIUI開始內測,第二年8月小米手機發布。2014年8月16日,隨著MIUI6的發布,官方數據顯示,MIUI已經成為一個擁有7000萬用戶的手機系統。4.注重建立自己的用戶局域,並以此發起粉絲群眾運動。建立的各種社交和社區系統建立起強大的粉絲群和擁躉者隊伍,這在當時是完全是顛覆性的想法,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5.把自己的支持者變成自己的消費者,也把自己的消費者變成自己的擁躉者。小米給自己的用戶群進行了獨特的定位,且由此衍生出獨特的用戶群建立和維護方式,並最早規模化運營,進而把很多人在惦記但沒有落地的「粉絲經濟」從夢想變成現實,贏得超出預期的效應。

  • 成功哲學總結為7字:專注、極致、口碑、快

雷軍結合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出成功的哲學。用專注、極致、口碑、快來做硬體、做軟體、做互聯網服務,把「專注、極致、口碑、快」貫穿到整個小米作業的鏈條,使其成為小米的習慣和性格特徵。

  • 取勝關鍵:把最高端的產品做到最低端的價格

至今,還有人以為小米是以低價和營銷取勝。這是對小米最大的誤會,也是一些以此為出發點去模仿小米的人並不能成功的原因。事實上小米真正的核心思想是,用更低的價格作出更好的產品,或者說,把最高端的產品做到最低端的價格。小米2013年剛剛發布的定價為799元人民幣的紅米手機可以算是其中的一個例證,90秒內就賣掉了首批推出的10萬部,而預約人數超過了745萬人,這成功的背後正是極致的作用—小米用不可能的價格做出了不可能的產品。高性能,酷,高性價比。這款799元的紅米被人形容為像一把刀一樣插在中國智能機行業心坎兒的產品,讓整個千元價格以下的智能手機市場在性能和品質上不得不整體進步。

  • 節約渠道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小米之所以可以最高端產品做出最低價格,很大程度上得於其互聯網直銷模式。他們省掉了渠道、批發、零售的成本以及這些實體存在的利潤,而且他們把這些節約的成本很大程度上讓給了消費者,而不是變成自己的利潤。但這並不代表小米要做商業上的活雷鋒,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對利潤的其它追求方式。雷軍的互聯網哲學,另外一個核心是,不只經營產品,更加經營用戶。

  • 口碑:最好的產品就是最好的營銷

憑借專注做出極致的產品與服務,以及由此獲得的口碑,雷軍把他的群眾路線演繹到中國商界史無前例的精彩。每次小米的發布會,都是萬眾歡騰的場面,而且很多米粉都是購票入場。

  • 小米銷售的是參與感,這才是小米秘密背後的真正秘密

小米已經擁有2000多萬用戶以及這些用戶在互聯網新生活上的消費潛力,一定會是雷軍跟投資人闡述小米為什麼可以值100億美元時不忘強調的原因。緊密依靠用戶,雷軍發起「人民戰爭」幫助小米快速騰飛。「小米就是發揮了我黨的優良傳統做成的。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相信群眾,依賴群眾。」這其實才是雷軍心目中小米成功的真正原因。「說得直白一點,小米銷售的是參與感。這才是小米秘密背後的真正秘密。」

⑦ 小米怎麼發展起來的

  1. 第一階段:私下經營「MIUI」團隊,把握安卓東風,迅速以MIUI為基石,積聚用戶,通過一年的發展,MIUI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安卓第三方團隊;

  2. 第二階段:小米公司亮相,2010年小米公司成立,然後迅速以一款超高性價比的小米1攻佔各大媒體和網站top,然後搭載MIUI的小米1憑借之前MIUI建立的用戶黏度和後期宣傳造勢積聚的人氣,攻佔國內2000元檔期的這個手機市場,彼時同等配置手機都在三四千往上;

  3. 第三階段:持續發力高性價比手機,擴充產品線,繼續經營「粉絲經濟」,以口碑和互聯網病毒式營銷的方式繼續擴大影響力;

  4. 第四階段:以MIUI為中心建立起「生態系統」,拉攏硬體廠商和團隊,在手機之外涉足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產品,比如凈化器、小米電視、路由器、小米手環等等產品;

  5. 第五階段:推出更高配置更精良做工的手機,向上浮價,以期慢慢提高品牌的溢價能力,比如現在在售的小米note頂配版就是為了這個目標;

  6. 其他的:此外小米為了發展也是很注重人才的拉攏的,比如小米創業之初就是凝聚了來自微軟、谷歌、摩托羅拉、金山等國內外知名公司的高管和人才。後期更是汲取了更多的來自相關行業的高管,比如負責國際業務的巴拉、負責運營的陳彤等這些人都也是來自於國內外一流或者知名公司的高管。前三個階段都是處於「營銷階段」,當然現在也在營銷,後兩個階段屬於攻佔市場後的「瓶頸」期的舉措,比如面臨產品同質化、提升品牌質量等等。小米最重要的幾點:營銷、產品、生態。

⑧ 華為要學小米線下轉型嗎

10月26日消息,近日有網友拍到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現身深圳萬象城小米之家旗艦店,他面帶微笑,看起來與店員聊得還挺開心。

雷軍此前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現在小米之家已經基本布局完成,到明年會開始放量。

手機發展的好不好跟發展理念有很大的關系。

⑨ 小米手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叫小米

小米手機是小米公司(全稱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一款高性能發燒級智能手機。手機2011年8月發布,售價1999元,主要針對手機發燒友,採用線上銷售模式。小米手機使用了高通Snapdragon S3 MSM8260手機處理器,也是世界上首款雙核1.5GHz的智能手機。並宣稱其搭載的Scorpion雙核引擎比其它單核1GHz處理器手機的性能提升了200%,和雙核智能手機相比也提升了25%。經過系統優化後還能提高30%的性能。小米手機配備的266MHz Adreno220 GPU圖形處理器搭配1G RAM的手機內存可以完美運行大型3D游戲以及播放1080P高清視頻。

熱點內容
為什麼電腦修過後卡 發布:2025-09-02 02:05:13 瀏覽:188
凍的刀魚眼睛為什麼是黃色的 發布:2025-09-02 02:03:48 瀏覽:829
steam錢包充值為什麼更便宜 發布:2025-09-02 01:58:45 瀏覽:9
為什麼晚上好多人微信加我 發布:2025-09-02 01:50:17 瀏覽:449
電腦時間為什麼會出現錯亂的情況 發布:2025-09-02 01:45:52 瀏覽:231
手機為什麼總是卡狀態 發布:2025-09-02 01:40:09 瀏覽:320
為什麼我東西沒有到菜鳥顯示簽收 發布:2025-09-02 01:37:57 瀏覽:347
為什麼女人越到中年越出軌 發布:2025-09-02 01:37:11 瀏覽:356
為什麼有的軟體點進去網速會很慢 發布:2025-09-02 01:37:10 瀏覽:232
為什麼微信設置了鈴聲沒有顯示語音電話 發布:2025-09-02 01:32:26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