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為什麼華為敵不過小米

為什麼華為敵不過小米

發布時間: 2023-03-21 01:14:16

A. 為什麼華為手機配置不如小米卻在銷量上趕超小米華為究竟好在哪

華為手機銷量趕超小米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可以說是碾壓小米。你說的華為手機配置不如小米,指的應該是高端機這一塊,同價位的小米硬體配置比華為的高,但到了高端這塊,根本就不是配置決定的,而是品牌力,用戶體驗,這些無形的東西佔了更大的作用。具體來說,華為手機銷量能碾壓小米,主要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華為高端機的技術創新突破很厲害,一直在引領,而小米是一直在跟隨。而且華為高端機產品特色鮮明,人群定位精準,賣點充分。市場宣傳也大氣磅礴。就是能營造出那種高級感,反觀小米,硬體配置能堆砌,但高級感堆不出來,這樣就落於下風。

其次,華為也出了一系列中低端機型來頂住小米。譬如NOVA系列,榮耀的數字系列,V系列等。這些手機共享了華為技術,而且刀法精準地切割了部分成本和功能。這樣這些系列手機也具備很強的性價比,加上華為品牌背書,搶下不少小米的客戶(注重性價比的消費群體)

其三,華為的線下渠道覆蓋面更廣,線上營銷這塊已經不弱於小米。

其四,華為的財力更加雄厚,成本和供應鏈管理能力強過小米。所以每次新機發布現貨充足,而小米過於摳成本,對待供應鏈很苛刻,所以經常會斷貨。

總結一下,那就是華為這頭大象在中國市場開始翩翩起舞,那麼其它對手就被全面碾壓,必須要為之讓路。而且現在的格局還是在華為很克制,不主動挑起價格戰的情況下形成的。

小米,華為都不錯,以前買小米,是因為小米在山寨機組裝機當中質量最好的,價格也不高,現在買華為,是因為支持華為高 科技 的研發,抵制美國對華為的打壓,手機性能夠用就行,不花冤枉錢

如果手機只看配置的話,那早就沒蘋果什麼事了,所以單靠手機配置就想一統手機市場那是不現實的,要是論配置看參數就能在銷量上趕超,那國產車早就把豐田大眾干趴下了,所以小米沒有足夠硬的看家本領,自然就被華為趕超了!

一、華為重視研發,用技術流獲得消費者好感
不可否認,華為是國產 科技 公司中最重視技術的一類,從一開始就是做通信起家,後面涉足伺服器、交換機等企業服務方案。進入手機行業後也不滿足於做運營商合約機,很早就開始投巨資研發自己的晶元,後來諾基亞潰敗後接手了Lumia的相機團隊,然後與索尼定製了手機鏡頭,以手機拍照為切入點,殺入手機高端市場。

並且華為還一心投入,想搞自己的操作系統,雖然現在還沒有問世,但這給自己「技術流」的形象加分不少。

二、川普的神助攻
從去年華為上第一次實體名單後,國內的情緒高漲,大家紛紛抵制M國產品,所以也出現一些不買HW是XX的言論,但這確實起到一定的宣傳作用,去年第三季度華為的銷量暴漲,佔比近50%,這是在太恐怖了。所以華為在去年海外市場遭受重挫的情況下,依然交出2.4億台成績。

隨著今年M國的進一步封鎖,又激發了一波這種支持情懷,所以今年4月份,華為的銷量直接把三星都給超過了,位居世界第一,所以不得不感嘆國內消費能力的恐怖。

在這一點上,小米跟當初的聯想類似,披上了高通打手,買辦企業、組裝廠一類的罵名,所以無法享受到這一波紅利。

三、小米千年不變的搶購有點敗人品
小米的產品確實有些不錯,但稍微火一點的產品就搶購,這是在很影響消費體驗。現在的生活節奏快,不管是學習的還是工作的,大家都很忙,為了買一部手機大家還再一再二的搶購,好搶的還行,不好搶的確實搞得心力交瘁,幾番折騰後,大家已經不想去參與了。

另外則是小米的產品在用料和做工上相對較差一些,在精緻程度上超微差一點,故障率也比較高(相對來說高一點),這也算是一個制約因素。

總的來說,小米跟魅族一樣,把握住了智能手機的第一波風口,但錯過了最佳的增長時機,現在還想繼續,那難度不小。特別是華為這種注重狼性文化的狠企業,想要反超回來實在太難了。

小米因發燒而生,不吹不黑,鄙人曾買過米2,過程跟耍猴似的!現在小米因配置而生,就是類似聯想電腦的組裝機,核心技術能買就不研究,買不到就科普一下攻擊其它友商的技術無用論,總之雜貨鋪小米只有你想不到的產品,沒有他們貼不了標的產品!我支持國產,但請不要耍猴!我們是人!

我覺得在產能上,小米不如華為,所以賣得少。

小米就是一個大雜鋪匯總,有些不兼容的問題根本沒辦法解決;華為已經成系統了,邊發現問題邊改進成熟。。

華為配置不如小米,你怎麼對比的啊,那一點看出來的,請舉例讓我學習學習?

我在大約六年前用過米三,說實話太後悔了,再也不用小米手機了。後來換了華為,現在第三部華為了,明年打算再買一部華為手機。

配置誰都會堆,如果靠配置能讓大家買賬的話,那電腦手機都簡單了,堆配置就好了,優化技術都不用做了

什麼是品牌效應,華為品牌比小米高一個檔次,華為的專利創新能力甩小米幾條街,在國際上為國家爭光,樹立 科技 大國影像,作為普通國民,支持華為就是支持國家,這是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個人感覺!

B. 華為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小米嗎為什麼這么說

華為最大的敵人是美國;小米最大的敵人是華為。

小米?敵人算不上,不管我是不是花粉,對小米公司的企業文化天然反感。

阿迪達斯永遠不會使用氣墊技術

耐克永遠也不會使用boost

一個偉大的企業以創新 科技 服務於人民為榮

adiaos讓我羞愧!

大善既大惡,大惡既大善。善惡變換。

商戰同行是敵人,有時明面大戰,實際這兩家暗地裡都受益。

還有的商人利用愛國主義來博來鐵粉,俺是純國內私買俺的東西就是愛國,這就是概念上的洗腦。

這兩家私企都是核裂變的模式,癌細胞分裂戰術。對於買家的百姓來說就是沒有利場,我喜歡就值。根夲用不著感恩任何老闆。老闆為了賺錢,消費者只要得到可心的東西就可以了,

至於這兩家怎樣營銷,怎麼商戰。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

小米能成為華為的敵人?十年後也不可能!華為的敵人是蘋果丶三星以及美帝整個國家。至於小米,華為根本懶得理你。從技術角度上說,華為在走向星辰大海,小米還在開拖拉機。華為讓出的高端機市場,小米等國產手機拿到了多少?全部加起來不及蘋果的零頭。技術是需要積累的,小米即使現在加大投入研發,短時間內根本見不到效果,而且小米能有華為那麼多的、持之以恆的投入?雷軍說自己的偶像是柳傳志,他的理念註定了他成不了華為的對手,最多是個絆腳石!

華為最大的敵人是小米,這句話說反了,應該是小米最大的敵人是華為,如果了解比附營銷,就知道這不過是一種營銷手段。

比附營銷是一種比較有效的營銷手段,其操作思路是想方設法將自己的產品或品牌與行業內的知名品牌發生某種聯系(即攀附知名品牌),並與其進行比較,但承認自己比其稍遜一籌,能讓目標受眾迅速完成對我們的營銷標的物從認識到感興趣甚至到購買的過程。

典型的營銷案例就是Avis的宣傳推廣,「Avis is only No.2 in rent a cars」,當年暴風影音也說我們只比優酷差一點。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的圍堵,華為手機現在穩穩的是全球第一,三星和蘋果都會被超越。今天再來討論華為與小米的競爭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有意義的是小米能不能超過三星和蘋果,並且在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可能因為華為太「虛」,小米又太「實」吧;

華為和小米都號稱自己是國民品牌;花粉認為華為才是國民品牌,理由是華為手機用的國產零部件更多。而小米宣揚的國民品牌意思是:廣大國民(普通老百姓)都能買的起的手機品牌;所以小米的手機性價比都極高。到底誰才是國民品牌,當然是見仁見智的事了。就我個人而言,小米的性價比是眼見為實的事,而華為的國產化只是耳聽為虛。

其次,就手機配置而言,相同或相似配置,華為的價格明顯比小米的要高一半的樣子。小米賣4000的配置,華為必然要賣6000;而賣高價的理由主要是手機手感,還有信號?手感這東西,與我而言也是一個玄學,玄學當然就是「虛」,信號也差不多,我用了5-6個手機,無論聯想、小米,還是oppo,華為,都沒有為信號問題煩惱過,我相信99%的手機也不會有信號問題,那麼,信號也就是一個很「虛」的概念。而小米每次發布會都會提的CPU性能、震動馬達、快沖這些,都是實實在在能感受到看到的。這就是小米的另一個「實」;配置方面還可以補充一下攝像頭問題,華為攝像據說一直領先,但都是通過花粉口口相傳的,而小米的1億像素是可是直接檢測到的;

最後是品牌宣傳上面,華為經常用外國人拍 時尚 的廣告片,去歐洲開發布會,出保時捷聯名款,給人一種 時尚 高端的印象。而小米發布會經常和米粉互動,講小米創業經歷,解決的手機痛點,公司領導在互聯網上和網友互動,給人一種接地氣平易近人的印象;這就是宣傳上華為的「虛」和小米的「實」。

其他方面也可以找到很多兩個品牌的虛實對比,就因為小米的「實」經常戳破華為的「虛」,所以才說,華為最大的敵人是小米。我們做人其實也差不多,每個人都有實實在在和虛榮心的兩面,實實在在讓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虛榮心讓我們不斷進步,最求更好的生活,太實在和虛榮心太強都不是一個好的人生態度。

華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如果在各個領域華為都能突破,那華為將是無敵的。美國的打壓,其實從另一個角度講,也可以算是變態的激勵,只是一般企業面對這種打壓都是滅頂之災。只是美國的這種舉國打壓一個企業,從國家層面來說太失敗。

華為最大的敵人是海軍,如今華為的處境跟海軍的雙標和道德綁架多少有一定關鏈!

小米可沒把你當敵人,你那點銷量人家都不拿正眼看你

深謝老師邀約答題!敬老師

商場如戰場!

順勢而為!有前瞻性,合理引導並適應老百姓消費需求的,必定在商場立於不敗之地!!

華為與小米彼此不是敵人,

是良性競爭的商業朋友!!

是中國商品進入國際市場的國人驕傲!

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華為小米都是中國企業!支持國貨!

C. 小米比華為便宜,但最終市場上卻不如華為,這是為何

因為小米的品牌調性、系統穩定程度、手機品控三方面比不過華為。接下來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一下,小米到底為什麼在市場上不如華為。

D. 小米不如華為,到底差在哪是客觀事實,還是捕風捉影

就現在的旗艦款來說,小米確實不如華為。我現在一個小米11 ultra,一個華為mate 40,單從硬體配置來說,小米比華為高。但是從用戶體驗來說,小米不如華為。

對於現在的小米手機來說,需要有一點玩機技巧,才能發揮出小米系統硬體的優勢。而華為自從有了鴻蒙系統之後,整體的系統調度優化做得非常不錯,用起來穩定不費心。

我先說說我用11 ultra的情況,首先就是小米11系列的通病,發熱嚴重。只要是亮屏操作幾分鍾,機身背部的溫度就有明顯的上漲。

11 ultra主打的是影像拍照,在長時間錄制視頻的時候,不但機身溫度高,鏡頭模組的溫度也是非常燙手。我有好幾次在錄制視頻的時候,系統出現了高溫提醒,然後鏡頭模組停止工作。



小米現在跟華為的主要差距,就是差在系統優化以及品牌路線上面。

華為的系統一直都是比較穩定的情況,尤其是升級了鴻蒙之後,不管是在老機型的維護上面,還是在新機型以及新產品的協同上面,華為都交出了一份讓消費者滿意的答卷。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現在華為的旗艦發布會,跟友商對比的情況正在變少,大多數都是在說我們這個新產品有哪些新功能新技術,這些功能技術可以帶給消費者什麼樣的好處。

而小米現在的旗艦發布會,除了說說自家的新硬體配置,其他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跟友商的產品作對比。對於MIUI系統的優化問題,只是讓金凡出來大概說一下就過去了。好像小米現在只想著一門心思在配置上面堆料,提升售價去搶占高端市場。

小米11因為搶驍龍888首發賣點的原因,忽略了產品做工和系統優化,導致首批用戶出現了大面積的燒WiFi情況。雖然後續官方也推出了一系列售後政策,但是受影響的終歸還是消費者。

小米現在應該在品牌路線上面有一個清晰的規劃,不能一味地盲目沖擊高端市場。先把系統以及產品的品控提升上去,然後通過米家生態鏈的優勢,逐步擴大產品路線,讓消費者感受到技術帶給他們的好處,這樣才能在其他友商的產品中搶到市場份額。

E. 小米和華為的差距究竟有多大業內人士:這4點區別太明顯了

小米和華為都是我們國內知名度比較高的手機品牌,都有著自己的優勢。而在網路上,兩邊的粉絲也一直想要爭斗個高下。那麼小米和華為到底誰厲害?我們下面就來看看兩者的差距。

第一點:處理器

小米在高端手機上用的一向是驍龍最好的處理器,而衫正華為在高端機型上用的是自己最好的麒麟處理器。兩者在體驗上都能夠保持在一致的程度。不過我們要是放在同等的位置來比較,小米明顯就落後,因為華為的晶元是自己研發的,有這樣的實力,而小米沒有自己研發的實力,一切都要依靠高通。如果說未來高通不再給小米提供(誠然,這好像不太可能,畢竟高通和小米的關系挺不錯),小米就會受到限制。屆時就沒有和華為在晶元上一較高下的實力了。

第二點:系統

從兩者的系統設計風格來說,小米占據上風,華為的系統風格太過成熟死板,沒有小米那樣跳脫。而從流暢的程度上來說,兩者的差距並不大,都一樣的很流暢,且可能華為還要更為的流暢或絕悔一些。至於其他的系統方面,也都是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綜合來說,在系統上並不能分出宏或一個勝負,兩者都有自己的優勢。

第三點:拍照

應該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華為的拍照實力更強,雖說小米的拍照實力也不是很弱,但是和華為一比就很遜色了,而且小米很多機型在拍照上都有些減配,比如說光學防抖功能的減少等等。當然了,小米也跟華為一樣用上了高像素的堆積,只是就綜合實力來講,小米處於弱勢。不過,從現在小米發布的機型來看,小米也是開辟了不一樣的拍照天地,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在這一上面超越華為。

第四點:性價比

可能很多的人覺得性價比提出來說,有些對華為不公平。不過這也是我們購買手機一大關注的重點,論起性價比,華為是真的比不上小米,不管是在中端手機上,還是在高端的手機上,小米都給到了我們很好的性價比體驗。而華為的手機價格,尤其在高端手機上,價格都和蘋果齊頭並進了,要說性價比,真的談不上。

總結:這就是小米和華為之間的差距,論起綜合實力小米是比不上華為,而要說起性價比,華為也比不上小米。總的來說也都是很優秀的手機品牌,我們要選擇哪一個品牌只要看自己的使用習慣就可以了不是嗎?

F. 很好奇,小米為什麼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

這有什麼好奇的!一個踏踏實實研發做產品,一個天天忽悠用戶,懟友商!消費者都不傻!

華為還在以「合約機」為主的時候,小米手機的銷量確實很高,國產機銷量第一的光環伴隨著小米很久,那華為是怎麼崛起,「反超」小米的呢?

通過以上三點,我總結了一下,華為把三星這樣的巨頭視作對手,並一步步追趕甚至超越,研發晶元這條道路也是三星走過的,產品線也有三星的影子,說明華為的野心很大,眼界很高,如果初期就跟小米去拼性價比,華為會敗的很慘。

華為超越小米是必然的,華為的做法讓我想到了一段話:「 你的對手決定你的層次 」,如果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獲得成功,那麼朝著巨頭的方向追趕將會大大降低你的失敗率,華為不但沒有失敗,反而特別成功,這跟華為這個企業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所以華為「反超」小米不是偶然,這其中經歷了多少磨難只有華為清楚,這條道路雖然可以通往成功,但是其中的艱險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承擔的, 小米晶元為什麼停滯不前?華為重壓之下為什麼不放棄晶元研發?兩個企業的差距太大,所以任何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小米敗的不冤。

因為原來很多懂手機的米粉變成不懂手機的了,改買華為蘋果OV了。

華為有自己的晶元,手機上最核心最重要的晶元全部自產,小米有什麼呢?

剛開始,小米是用互聯網營銷的方法來獲得成功的,但是大家都明白怎麼回事後,軟體都是android改的,那麼產品的硬體技術底蘊就成核心競爭力了。

小米為什麼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這件事在五年前完全是不敢相信的,要知道當年的小米可謂如日中天,雷軍甚至跟格力的董明珠立下十億賭約,但誰沒想到最後還是格力以微弱的優勢獲勝了,那麼小米是怎麼把自己的優勢一點點玩沒的?


都知道小米是以主打性價比的「線上銷售」殺入手機市場,每一款新機都會引起一股搶購浪潮,十年如一日,一直沒有改變這種情況,甚至連紅米的千元機都需要搶購,我也是醉了。

要說是一個初創公司,那沒有完善的供應鏈和足夠的資金進行大批量的備貨也能理解,但小米5、小米6時代,那時候的小米可是國內第一大廠,完全有這樣的實力,但小米為了自己的利潤,故意把產品往後拖,把上有供應鏈的價格壓下來,一波又一波的搶購,米粉的那點熱情終於被消磨殆盡,累了也倦了。

試想一下,第一批米粉,多數是90後,十年後已經30歲上下了,大多數已經步入 社會 ,開始工作,誰會有那麼多時間陪你玩,一輪又一輪的搶購,我有錢為什麼不買有現貨的品牌呢?


華為從一開始就把自己定位成高端旗艦機,所以也就大筆投入,甚至連晶元都自己研發。

也因為有了自研晶元,華為利用這點優勢進行大肆宣揚,加上老美的制裁,助攻了華為的成長,順勢也營銷了一波,說什麼不買華為手機是XX,支持國產買華為一類的言論。我承認這有一些是自發的花粉,但一開始,絕對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帶節奏。

而小米漸漸開始迷失自己,性價比做不好,高端又上不去。久而久之,成為了一個「屌絲」品牌(這句話是雷軍說的),這也意味著小米很難入那些中年用戶,只能在年輕用戶中打轉,這顯然是不夠的,畢竟收入穩定,消費自由的都是有點年紀的。所以小米用互聯網經濟成就了自己,也絆住了自己。


小米的產品一年一個樣,完全沒有自己的設計,不是抄這個,就是借鑒哪個,沒有自己的設計基因(這都是為了省成本),並且做工上也是一言難盡。

就目前的華米OV來說,做工最差的手機就是小米,即使今年的小米10,邁進了高端的旗艦機,但差距依然有。看看華為,人家一個做合約機的用戶,一直在打磨質感,從細節上入手。早些年的Mate系列就開始有精緻感了,今年的P40Pro,其驚喜程度已經不輸一流的大牌旗艦了。


我始終認為小米這群高管不應該想一些潑婦一樣在網上罵街,罵輸了品牌受損,臉上無光,罵贏了給人小人得志的樣子,一點也起不到正向作用,最大的優勢也就帶點話題,有點熱度罷了。

但是長期如此下去,大家就會審美疲勞,甚至因為這種陰陽怪氣的說辭反感,這一點從小米在國內份額不斷下降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相信很多人買部手機還被動劃陣營,心裡還是很排斥的。


其實華為的高管說話也有一些陰陽怪氣的,但人家能掌握好這個度,打蛇打七寸,在關鍵時刻點一句,殺傷力強大。而盧偉冰這種隨時都在開炮的,大家更多是當成樂子在看,這對一個品牌來說,這絕對是致命的點。換句話說,你見過哪個一流品牌是活躍在大眾眼中的?言多必失,越是活躍越容易被挑刺,加上小米的活躍本就是有爭議的。

這段時間,小米也有意識到這一點,紅米獨立後,盧偉冰承擔了炮手的角色,雷軍則很少打嘴仗了,但這還遠遠不夠,潛下心來修煉內功才是正確方式,不然這種情況還會越來愈烈。

你是抬高小米。小米只是和手機組裝廠和雜貨部,華為在10年前就是通信巨頭,何來華為超越小米呢?

以全球總出貨量來看,小米的手機業務從來沒有贏過華為,何來被超越一說。

猴米= 山寨 + 網路營銷。 山寨不是猴米發明的,但猴米發明了網路營銷。就是大量投資互聯網媒體公司,對消費者網路轟炸。好處是?能把貼牌山寨大廠快速包裝成自主研發企業,不需要真正用戶口碑,假冒用戶替自家企業炒作,還能節省廣告費。所以,都說猴米low,它不是沒有原因的。

2013年的時候,我買的人生中第一部小米手機——小米2s。在當時小米是當之無愧的國民新品,1999也成了智能手機市場最強有力的符號,兩年以後小米成功問鼎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銷量排行榜第1名。

然而不幸的是,後來的小米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

為什麼小米會被華為一步步反超?為什麼小米在穩定中國手機市場以後一落千丈?很多人說是因為華為的k3v2,麒麟970/980/990,其實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的。

多數人熟知麒麟處理器是從麒麟960和麒麟970以後的時期。因為在此之前,麒麟系列處理器並不夠優秀,Gpu層面的落後更是讓其喪失了一大批群體。然而,一部採用萊卡演算法的華為P9,徹底幫助華為打開了中國市場。也正是因為萊卡演算法,為華為帶來的拍照領域的領先,華為一步步將小米甩在了身後。現如今,隨著華為國民熱度的不斷提升,小米再次超越華為的希望已經十分渺茫。

在當時,華為超越小米看似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這種超越卻早有預兆。

小米從0到全國第一,靠的是1999的價格。在這台手機不斷趨於同質化,在國內其他廠商紛紛引入高通處理器之後,小米的國內市場被一步步蠶食。到2016年,小米已經開始逐漸跌落神壇。失去了1999,也就失去了制勝市場的法寶。沒有強大的研發投入,小米在當下的智能手機市場步履維艱。

以上,就是小米被華為超越的主要理由。如果您有其他意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G. 小米為什麼被華為一步步反超了原因出在哪裡

我覺得主要是因為小米跟華為的發展重點不同,小米的企業規模也沒有辦法跟華為相提並論。

在我們提到手機品牌的時候,我們首先會想到蘋果和三星這樣的國外品牌,同時也會想到小米和華為這樣的本土品牌。隨著我們本土品牌的不斷發展,我們會發現本土品牌的手機其實已經逐漸形成了相應的領先優勢,特別是對於華為手機來說,雖然華為本身屬於半路出家,但華為的中高端手機的性價比非常好,性能也非常卓越。如果和小米做比較的話,華為的很多機型可以反超小米手機。

1、第1個原因是品牌的定位問題。

我們可以嘗試這樣理解,因為小米手機本身就主打性價比,所以小米手機的品牌定位主要是中低端市場。與此同時,因為華為本身有著足夠強的研發實力,所以華為在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反而會更強一些。在我們談到手機評測的時候,我們一般會拿高端機型來做比較,所以很多人會認為上面已經被華為超越了。

H. 為什麼多數人覺得華為的系統不及小米MIUI

為什麼多數人覺得華為的系統不及小米MIUI

有句話叫萬物基於MIUI,因為做小米系統適配的人比較多,而華為相對來說系統不想小米那麼受那麼多人喜歡,所以相對較少,望採納!

你好,
小米本來就是做系統出來的。
所以感覺華為的系統不如小米,那當然也是正常的。

為什麼華為的系統比MIUI流暢

4.0以前的EMUI功能少界面還丑,4.0變化就很大了。5.0的話看目前宣傳圖則更漂亮了。功能的話miui是國內安卓定製系統裡面最豐富的,也是做的最好的。功能多了代碼多了就相對容易出bug。miui的bug還是很多的。小米華為兩個用戶群有些差異。為什麼華為有的叫商務機,就是因為要硬體可靠穩定信號好,系統不能有太多bug。如果過段時間來個bug,那還怎麼用?小米不一樣。用戶主要學生為主,學生預算少不會介意這些。而且miui一開始的對象就是刷機發燒友。他們樂於刷機,找bug,提供意見建議讓小米去改的更好。emui功能現在雖沒小米多,但是該有的功慶擾能都是有的,而且穩定性比miui好很多。

小米的系統和華為的系統哪個好?

MIUI系統穩定性好,人性化,推薦使用MIUI系統。miui.

為什幺小米的系統比華為好?

大家都是安卓系統,本質上是一樣的,只不過品牌深度定製化的東西不同罷了。喜歡哪個就買哪個

小米能刷華為的系統嗎?求ROM包

你好。

這個肯定是不能用的,機型不一樣,譽森旦硬體也不一樣,刷機包也是不一樣的,亂刷是會變成磚的哦,刷機有風險,刷機需謹慎。
如果還有其它問題你可以上MIUI官方論壇:miui./forum.php發帖求助,熱心的米粉會為你解答你的很多問題的。

為什麼多數人覺得拖平均工資後腿

  1. 高薪崗位是客觀存在的

  2. 高薪崗位有高要求,只是少數拔尖的人才有高薪

  3. 高薪的員工基數小於中等薪酬和普通薪酬人群,所以多數普通薪酬人群認為自己工資低於平均工資是正常的

求大神支招,刷了小米MIUI,怎麼刷回華為的系統

去找個華為的rom,然後就能刷回華為的系統了,你怎麼刷的小米的miui,就怎麼刷回去

為什幺小米和華為的系統自稱UI,而魅族和錘子自

可能因為錘子系統是深度春並定製的,所以他們叫os。錘子手機的系統確實和其它安卓有很大的不一樣。

華為的系統和小米系統哪個更好

由於品牌、機型不同,產品的設計理念、適用人群等也是不一樣的,各有優勢,建議您根據需求及喜好選擇合適的機型,同時也可以登錄華為商城來參考選購自己喜愛的機型。

I. 為什麼小米比華為便宜,但最終市場上卻不如華為

因為買華為成了愛國的標簽。

小米是把人家的東西拿過來後,進行一下拼裝,因為都是人家做的東西,難免有些地方會難盡人意,想提高些質量,人家未必會聽你的。華為則不同,華為所有的零件,都是自己研發的,從外觀形狀到內在的質量,哪些是杠杠的,哪些還有改進的空間,不但心中有數,而且還能說改就改。所以華為二字,就是高質量的代名字,華為是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消費者喜愛他生產的產品,是很自然的事。

除了華為老本行通信,哪方面不被小米吊打。

手機銷量:小米世界第二(2021二季度),華為屬於「其它」。

電視銷量:小米中國市場第一,華為屬於「其它」。

其它,包括移動電源、平衡車等等,小米都甩華為十萬八千里。你這問題很遇到人,華為真會營銷。

只需要一張圖,不用過多解釋

便宜就要大賣?照這么說,拼多多就應該超過淘寶了,二線城市房價就應該比一線高了,貴有貴的道理,買淘寶的和買拼多多的都有各自的想法。

原因很多,簡單來說,我認為是這幾點:一,使用習慣。二,情懷。三,年齡段、性別喜好。四,品牌信譽。五,滿足感。

因為有愛國標簽

很容易,小米把自己的晶元或操作系統搞出來就行了。

用了小米和華為才知道,我用過紅米、華為榮耀、華為Mate20。

華為Mate20與紅米沒有可比性,畢竟價格要高許多!

1.紅米在使用後期(一年半),運行還算穩定,但溫度高,一些應用程序的載入和退出緩慢,經常死機。一次在國道上導航,中途出現死機,強行退出後再進入,一直顯示緩存標識,這是急死人。沒辦法,最後還是用其他人的手機才完成導航。

2.聽人介紹華為手機,買了榮耀V8,使用一直都很好,再沒有出現死機卡頓現象。從這個角度上講,榮耀勝出,至於發熱,榮耀都在可接受范圍,沒有出現因發熱死機現象。手機使用了兩年半後,實在是因為電池不給力才換為Mate20。

最後說一句,單就華為榮耀和Mate的比較,Mate20要貴許多,使用體驗也滑順許多,除了顯示器較高端外,另一個優點是信號接入快,同一地點榮耀V8的信號與Mate9相比較,M系列野外信號強很多,有條件還是建議使用Mate系列。

有些 科技 只有華為手機有

J. 為什麼總有人拿華為技術公司跟小米科技公司比較原因是什麼

想必大家都發現過這樣一個現象,總是會有人拿華為技術公司和小米科技公司進行比較,這是因為這兩個品牌是國產手機的兩大巨頭。而且兩個手機的銷售率都是數一數二的,所以放在一起比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除此之外,在最先開始的時候,小米手機是非常火的,但是現在被華為比下去,所以也成為了大家口中的話題。

不管是華為,還是小米,都能夠體現出國內手機品牌的一個進步。另外這兩款手機也充分讓大家認識到了品牌背後團隊的主要力量,不管做不做比較,這兩款手機都有相應的忠實粉絲。而且大家購買手機,也都會有自己喜歡的品牌,再加上這兩款手機都非常的不錯,因此才能夠走在前二的位置。

熱點內容
為什麼蠟筆小新的眼睛是黑的 發布:2025-07-05 17:55:34 瀏覽:285
為什麼我一到晚上臉上就發熱 發布:2025-07-05 16:59:05 瀏覽:665
為什麼做軟體交付 發布:2025-07-05 16:27:42 瀏覽:336
買顯卡為什麼京東比淘寶貴 發布:2025-07-05 16:22:04 瀏覽:748
孩子為什麼會吃還這么瘦 發布:2025-07-05 15:17:54 瀏覽:531
為什麼電腦下載火狐用不了 發布:2025-07-05 15:17:47 瀏覽:46
為什麼海底會有奇怪的東西 發布:2025-07-05 15:14:59 瀏覽:553
為什麼到晚上就會興奮 發布:2025-07-05 14:08:39 瀏覽:937
新眼鏡為什麼看東西變小了 發布:2025-07-05 13:05:34 瀏覽:957
打發泥為什麼頭發會有白東西 發布:2025-07-05 13:04:03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