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小米為什麼這么缺芯

小米為什麼這么缺芯

發布時間: 2023-04-06 21:17:33

⑴ 全球缺芯至少影響未來一年,你知道為什麼會出現缺芯的情況嗎

全球缺芯至少影響未來一年,出現缺芯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

1.晶元需求不斷增加,特別是智能汽車對晶元的需要非常大;

2.疫情導致很多晶元企業沒有辦法正常生產,從而供應跟不上;

3.晶元門檻非常高,沒有企業能夠代工,從而導致沒有替代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未來的趨勢,智能化的設備都需要大量的晶元,特別是智能汽車對於晶元的需求非常高,每一輛智能汽車需要1000多顆晶元,這加劇了晶元的需求。全球缺芯至少影響未來一年,疫情也導致很多企業沒有辦法正常生產,從而供應跟不上。

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說到:預計全球手機缺芯至少影響未來一年。此外,每一輛智能汽車需要一千多顆晶元,未來的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晶元的缺貨會從全面性的缺貨進入結構性的缺貨,今年的第三季度可能會是最缺貨的一個季度,小米汽車也面臨著這一問題。

三、疫情導致很多企業沒有辦法正常生產從而加劇晶元短缺

疫情對全世界都帶來了很大的影響,晶元企業也不例外,晶元企業如果沒有辦法正常生產,市場又沒有替代品,那麼只會讓晶元越來越緊張,這也是市場缺芯的原因。

⑵ 小米為何深陷晶元泥潭

作者 | 牧之
編輯 | 小沐
出品 | 智哪兒 naer.cn

SoC,即SystemonChip,是移動端設備晶元的一種封裝形式,是集成了CPU、GPU、NPU、內存等一系列晶元元器件的計算單元。在移動端,CPU、GPU兩大核心晶元各大廠商採用的主要是ARM公司的產品,下游廠商需要在ARM的指令集和晶元架構的基礎上做二次開發,已適配自家的軟體系統,並做出差異化功能,同時集成更多自研或第三方晶元。

全世界范圍內,能自研 SoC 晶元的手機廠商寥寥無幾。蘋果、華為、三星、小米,是屈指可數的推出自研晶元的四家手機廠商。

而其中,小米在自研 SoC 的道路上,可以說是磕磕絆絆、步履蹣跚。在初期,雷軍與相應的晶元業務負責人,可能嚴重低估了自研 SoC 的難度。

2017 年的澎湃 S1 給國人帶來了驚喜,率先搭載於小米 5C 機型。但其性能與高通、聯發科等大廠的產品差距太大,無法進軍高端機型。而澎湃 S1 據說先後投入了 80 億人民幣的研發費用。投入與產出的嚴重不匹配,導致小米自研 SoC 之路一度中斷。

後來,萬眾矚目的澎湃 S2 五次流片均告失敗,小米自研 SoC 暫時畫上了句號。而在幾年後,小米重整旗鼓,主要精力放在了 ISP 晶元和電源管理晶元上,至少取得了不錯的宣傳效果。其實,不光是小米,包括 OV 在內的很多手機廠商,在自研 SoC 道路上都面臨很大阻礙,後來無奈都轉向了 ISP 、 NPU 等門檻相對較低的晶元上的。

而對於 SoC 晶元,國內手機廠商中,除了華為,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家拿得出手像樣的產品。知難而退,也是一種智慧。當年華為的 K3 問世時,與澎湃 S1 一樣出師不利,但後來華為並非放棄,而是加大了產研力度,最終拿出了麒麟系列處理器這樣的作品。

對於蘋果、三星、華為三個品牌,自研 SoC 的主要價值是為了不讓核心部件掌握在第三方手中。在手機 SoC 領域,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等上游廠商占據了絕對的主導權。為了提高毛利,同時讓底層硬體與上層軟體更加匹配、改善用戶體驗,各大廠商均開始 探索 自研 SoC 。

蘋果擁有 A 系列處理器,已經發展到 A15 。 A 系列不僅鞏奠定了 iPhone 的市場地位,也為後來的桌面端 M 系列處理器打下了基礎。而三星本身就是半導體廠商,其在晶元領域的技術儲備是所有手機廠商中最豐富的。

包括蘋果在內,以及國內的 OPPO 、 VIVO 等多家手機廠商,最早自研 SoC 也都是與三星建立了研發合作。

對於小米來說,自研 SoC 的意義更加深刻。曾經的小米手機以性價比橫掃市場,但隨著銷量攀升,小米發現其毛利空間被極度壓縮。在銷量突破 5000 萬台時,小米手機毛利僅為 1.8% ,而同時期靠廣告打天下的 OV ,可以做到 10% 甚至更高。

研發 SoC 就如同建一座摩天大樓。有的人在一個 10 層的地基上要蓋 33 層大樓,結果就是搖搖欲墜;有的人打好了 33 層的地基,但中間爛尾了,因為確實低估了難度之大。而那些真正能建起 33 層大樓的,除了有必要的資金注入,本身在蓋樓方面的經驗和資源整合,已經磨合了很長時間。

澎湃 S1 雖然喚起了米粉的驕傲,但其性能表現的平淡與存在的諸多問題,讓其折戟沙場。而後來的澎湃 S2 多次流片失敗,燒掉了巨額資金,也讓小米無奈放棄。痛定思痛,小米終於認識到 SoC 的挑戰性,轉而開始研發 ISP 晶元,即圖像信號處理晶元。

澎湃 C1 問世。 ISP 可以理解為是手機攝像頭模組的大腦,對於 CMOS 捕獲的畫面進行數字處理,以改善對焦性能、畫質表現等。小米出此下策的原因,一方面是 SoC 之路暫時不通;另一方面是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拍攝性能依然是核心賣點,所以小米乾脆做了一個獨立於 SoC 之外的 ISP 晶元,來最大程度優化拍照體驗。

其後,小米又發布了澎湃 P1 ,一款充電晶元,可以加快充電速度,改善充電體驗。這也是針對目前手機領域的快充革命提出了產品改進思路。近期,媒體又曝出小米將發布新的電池管理晶元,以進一步優化續航表現。

其實,小米繞開 SoC 主攻這些獨立晶元的大背景是,小米近年來在瘋狂布局半導體產業。僅在 2021 年,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就投資了 12 家以上的半導體企業,涉及 AI 晶元、通信晶元、車規晶元、手機 SoC 、 FPGA 、 MEMS 、 MLCC 、數模轉換晶元、功率器件、分立器件等多個領域。

澎湃 C1 、 P1 等晶元,跟小米在半導體領域所做的布局不無關系。比如有媒體透露,澎湃 P1 是小米與南芯共同研發的成果。

而如今,原來松果電子,也分拆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團隊繼續開發澎湃系列晶元的研發,其中也包括 SoC ;而另一部分則獨立成為大魚半導體,主要研發 AIoT 晶元。這與雷軍的手機 +AIoT 雙線戰略相呼應。

這一布局釋放的信號是,在手機業務中,小米可能戰略性放棄了 SoC 的研發,而是從獨立晶元入手,強化個別用戶體驗;待時機成熟後再次進軍 SoC 。另一方面,以智能家居為代表的 AIoT 板塊已經成為小米的另一個現金奶牛,布局物聯網底層技術也是小米的必修課。

為什麼小米如此痴迷晶元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根源在於小米的品牌定位問題。長期起來,小米手機一直未能突破高端產品的結界,產品毛利一直處於較低水平。雖然小米手機銷量巨大,但毛利遲遲未能改善,以及高端市場的空白,讓資本市場對小米模式逐步提出質疑。

這導致小米的中高端機型與競品存在嚴重的同質化,定價策略被束手束腳,無法破局。而國內的手機市場,也已經從原來大談特談手機操作系統的差異化,轉向了軟硬融合的競爭階段。

因此,小米必須突破晶元這一關。只有底層晶元掌握在自己手裡,小米手機才能更進一步打出差異化的賣點,與友商拉開明顯的差距。這一點, OV 同樣也在 探索 。有消息稱, OPPO 最快將在 2024 年左右推出自研的 SoC 。

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小米是所有手機品牌中, AIoT 布局最廣、群眾基礎最大的一個品牌。換句話說,智能家居,是小米手中除了手機以外之外的另一張王牌。相比手機,智能家居對於晶元的需求量是在另一個量級。

2022 年 Q1 財報顯示,小米 AIoT 平台設備數達 4.78 億台,同時擁有 5 件及以上設備的用戶數達 950 萬人。而隨著小米 AIoT 生態的持續建設,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擺在了面前:面對智能家居等物聯網場景,小米還未 探索 出一條可行的、更具差異化的商業模式。

而賺取硬體毛利,依然是小米 AIoT 的不二法門。至此,小米為何加大半導體布局就顯而易見了。如果小米能掌握 AIoT 晶元的產研,那麼智能家居等以億計算出貨量的板塊將成為巨大的利潤來源。在當前國內外的嚴峻形勢下,晶元的制約不僅影響了一眾智能家電品牌,對於小米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換句話說,多重事件的影響下,更加堅定了小米布局半導體的決心。半導體產業對於小米來說,不僅是自身筋骨的修煉,同時也是長遠的戰略投資。一系列事件說明,掌握半導體技術,對於一個消費電子品牌來說至關重要。

最後,聯想到雷軍宣稱對標蘋果這件事,也能看出一點:只有掌握硬 科技 ,才能實現真正的轉型。

⑶ 小米 11 、紅米 K40 極度缺貨,原因找到了

朋友們,你們買到原價的小米 11 了嗎?

當初小米 11 剛發布的時候,老狐看發布會激動的喲,本想著買一台回來用用。

在發售初期,想著不跟黃牛搶,等過段時間供貨穩定後再買來把玩把玩。

可怎知...小米商城 缺貨

京東也 缺貨

你別說非官方店可以買到,那些都得加錢買的。

咱們買手機自己用,為什麼要便宜了那幫黃牛,當個 等等黨 不香嗎?

不僅小米沒貨,就連紅米的 Redmi K30 至尊紀念版、Redmi K30S 至尊紀念版等都 嚴重缺貨

Redmi 品牌總經理盧偉冰也 不敢承諾 今年手機不會缺貨,這就不禁讓人懷疑新發布的 K40 能不能正常買到。

原本小米的「飢餓營銷」模式一直受人詬病,隨著小米這么多年過去了,飢餓營銷這個詞也漸漸淡出許多人的視線,但不知為何,在這兩年裡面,這個詞彷彿又冒了出來,買不到手機就是飢餓營銷。

在這老狐先給小米證個清白,這次的小米缺貨,真 不賴飢餓營銷

據第一 財經 報道,作為半導體晶元用量最大的市場,手機晶元正在處於 「全面缺貨」 狀態。

另外還有消息稱,高通全系列物料交貨期已經排期排到了 30 周以後,CRS 藍牙晶元更是排到了 33 周以後。

如果再算上其他用高通晶元的廠商...那需求量就無法估算了。

這也印證了盧偉冰說的那句「 今年晶元缺貨,不是缺,而是極缺。

造成這種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疫情跟美國禁令 有關。

現在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晶元的支持,一旦晶元的供應量減少,或者因為某些不可抗拒力的原因導致缺貨的話,那麼無論是哪個行業都會迎來一次巨大的影響。

而這次全行業性的晶元缺貨,似乎在 2020 年的 9 月份就已經開始有些苗頭了。

從那會開始,如果供應鏈想要正常給客戶供貨,就得得到 美國的許可 ,如果沒拿到呢?

那不好意思,你不能繼續生產跟出貨。

再加上疫情的原因,居家辦公、學習帶動了對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需求。同時,醫療器械等技術的發展,如手術機器人等智能化的醫療產品,也催生了行業對晶元的需求。

原本在初見缺貨端倪的 2020 年末,許多人都寄望與在 2021 年疫情過去後,晶元產能可以有所回升。

但事與願違,2021 年先是日本遭遇 7.3 級大地震,東芝、富士通等半導體工廠受創;再是美國得州罕見暴風雪導致大面積停電, 數個半導體製造廠紛紛暫停生產

在這多重打擊下,讓原本產能就已經受限的晶元,更加雪上加霜。

這樣的情況,映射在以季度更新的手機上,自然就會造成缺貨的情況發生。

你要說你因為晶元缺貨而選擇不發布手機,那你的同行就能搶先一步占據消費者的心理,等到晶元有貨的時候,消費者早已不再關心你發的什麼手機什麼配置,他們關心的只有現在能拿到的手機。

現在不僅是手機因為晶元缺貨,就連 汽車 行業 ,也因為全球晶元產能問題,而出現生產停滯問題。

目前無論是大眾、福特、通用、雷諾、本田等國際車企巨頭,還是長安等自主車企,皆受到缺芯的困擾,甚至是大量採用自研晶元的特斯拉,其位於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也因為缺芯 一度停產

估計這場這場晶元荒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 短時間內是不會緩解 了。

由於上面提到的各種原因,現在還在生產的晶元廠商,幾乎都已經是 訂單爆倉 的程度,強如三星都不得不向聯華電子(UMC)和格芯(GlobalFoundaries)尋求 外包業務

而台積電,就更嚴重了。

據台灣經濟日報稱,台積電打算在 5 月份起,新訂單 報價上調 15% ,5 月份生產的晶圓體價格也要上調。

原本在 1 、2 月份時,台積電就已經價格上調過一次,如今到 5 月份再漲一次,也就相當於同一批貨 漲價兩次 ,看來訂單的壓力已經讓台積電承受不住,以加價來鼓勵員工加班加點完成生產了。

盡管,半導體行業一直在努力 提高產量 ,以滿足需求的急劇上升,但目前這種情況並不能馬上解決。

恢復市場平衡需要時間。目前,包括台積電和 GlobalFoundries 等在內的晶元代工廠都宣布在今年擴張的計劃,封裝廠也會跟進。

例如台積電就在計劃在今年內擴大 5 納米晶元的產能,以滿足主要客戶日益增長的需求。

2021 年上半年內,台積電的生產規模將從 2020 年第四季度的 9 萬塊提升至每月 10.5 萬塊,並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將產能進一步擴大至 12 萬塊。

雖然現在全球都在承受著晶元難產的困境,但是!但是終於來了。

但是!在這場困境中,中國的晶元行業卻有著另一方景象。

雖然在國家近幾年的支持下,咱們的半導體行業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但相比於市場來說,還是顯得不足,在全球晶元消耗的總數下,我國就占據了 50%,其中國內自主自給率不到 30% ,從長遠來看,國內晶元會長時間受限於國外晶元企業。

好在現在國內晶元企業正在不斷完善自身,也慢慢讓我們脫離國外晶元廠商的制約。

未來,中國半導體產業將進入到高速發展階段,國產替代,未來可期。

最後的最後,老狐想說,對於國內晶元行業而言,目前的穩步前進雖好,但還希望能找到技術突破點,不然不能自主供給,就會被他人束手束腳,只有達到人無我有,才能做到不畏懼任何困難。

加油,奧利給!

⑷ 手機晶元全面緊缺是怎麼回事

記者從手機廠商了解到,作為半導體晶元用量最大的市場,手機晶元正在處於「全面缺貨」狀態。有手機供應鏈人士對記者表示,高通的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長至30周以上,CSR藍牙音頻晶元交付周期已達33周以上。

此外,包括華為、OPPO以及vivo、一加在內的手機廠商都在加大手機產品的備貨數量,這無疑加大了晶元供需的不平衡。

(4)小米為什麼這么缺芯擴展閱讀

小米、realme證實智能手機晶元全面緊缺:

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在Redmi K40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晶元缺貨,不是缺,而是極缺。今年不是一般的缺芯,因此也不立下 Flag 了,不敢承諾今年手機會不缺貨。」而 realme 相關負責人則表示,「高通主晶元、小料都缺貨,包括電源類和射頻類的器件。」

手機供應鏈人士稱,高通全系列物料交期延長至 30 周以上,CSR 藍牙音頻晶元交付周期已達 33 周以上,此外,包括華為、OPPO 以及 vivo、一加在內手機廠商都在加大手機產品的備貨數量,這無疑加大了晶元供需不平衡。

⑸ 雷軍2021年度演講,近一年期間小米都經歷了哪些坎坷

小米這一年經歷了很多挫折,不僅在上市的時候破發了,同時也遭遇到了晶元的供應危機和產品銷售危機。

對於小米這樣的企業來說,他們本身只是一家小公司,但目前已經做到了全球第二的規模。小米的初心從來沒有發生改變,雷軍的演講也非常振奮人心,讓人覺得非常真誠。我本人也是小米的愛好者之一,我也衷心祝福小米之後的發展越來越好。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在小米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上,雷軍做了一次讓人非常振奮人心的演講。在這一場發布會上,雷軍不僅介紹了小米的新產品,同時也對小米之前的發展情況做了總結,更對最近幾年的小米的基本情況做了歸納。我們發現小米雖然發展速度特別快,但小米其實經歷了非常多的坎坷和危機。

最後,不管是對於雷軍來說,對於小米企業來講,最近一年都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希望小米公司越來越好。

⑹ 雷軍那麼懂研發,為什麼沒有研發出小米手機的晶元

小米2014年的時候,就成立了松果電子,先後投入了20個億,在2017年2月底已經推出過自己的手機晶元澎湃S1了,這一點我想大家應該都熟悉吧,不過因為剛剛入局晶元行業,所以澎湃S1在性能方面還有很大的不足,也就沒有在小米手機上得到運用。

小米曾經也開發過晶元,叫澎湃S1,但是性能實在上不了檯面,讓人澎湃不起來。今年把晶元分出去成立一家新公司,還不知道效能怎麼樣。但是根據小米的研發水準和投入,很難在晶元上有所作為。高通是手機晶元的老大,研發投入接近凈利潤的四分之一,華為的投入是營收的14%左右,單單晶元十年投入了3900億左右,這樣的投入不是一般的公司能承受的。

熱點內容
失去的東西為什麼會失去 發布:2025-07-04 12:07:36 瀏覽:771
中年男人冷漠妻子為什麼 發布:2025-07-04 12:01:41 瀏覽:157
小米為什麼干不過美的 發布:2025-07-04 12:00:53 瀏覽:605
泳池水為什麼會有顏色 發布:2025-07-04 11:59:28 瀏覽:850
我的電腦為什麼老是滴滴響 發布:2025-07-04 11:38:50 瀏覽:91
為什麼電腦視頻畫質不清楚 發布:2025-07-04 11:34:11 瀏覽:42
寶寶斷了奶老要吃東西為什麼 發布:2025-07-04 11:19:15 瀏覽:261
胃腸炎為什麼總是晚上疼 發布:2025-07-04 10:58:31 瀏覽:739
為什麼可口可樂能賣得那麼便宜 發布:2025-07-04 10:49:11 瀏覽:604
小米六x耗電為什麼那麼快 發布:2025-07-04 10:39:30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