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賣的小米粥為什麼上面有米
A. 外面賣的粥為什麼都那麼黏稠呢,裡面放了什麼
想要粥熬得好喝又粘稠,其實關鍵在熬粥的烹飪技巧,掌握了下面方法,你也能做出粘稠美味的粥~
首先是浸泡,在煮粥前,先要浸泡大米,大米浸泡半小時以上,米粒充分吸飽水,更容易膨脹,煮粥的時候釋放出米漿,煮出來的粥口感更細膩。
2、大米、黃米、糯米淘洗干凈後,冷水下鍋煮開後,下入南瓜塊,蓋上蓋子再次煮開後轉小火熬制四十分鍾左右基本就好了。
(提示:這里米的選材很重要,一定要加適量的糯米,黃米也盡量選用黃糯米這樣熬出來的粥不僅湯汁濃稠,味道更是香甜軟糯;
然後,水的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根據食材的量來定。
最後,這些種類的米都比較容易熟,所以不用提前泡,做出來一樣順滑棉綢。
B. 小米粥為什麼米和水分離
熬的小米粥米是米,水是水一般有三個原因,一個是米和水的比例問題,米少水太多了,不起稠;另一個原因是熬的時間不夠,熬的時候沒有間隔性的攪拌;還有第三個原因,小米的選擇有可能是陳米,不是當年的新米即使熬的時間長也沒當年的新米濃稠。
煮小米粥的時候,如果出現米水分層的問題,往往是因為:小米品種、小米不夠新鮮,或者是在清洗的過程中,把小米表面的米油清洗掉了,再或者是煮粥的方法不對。這些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小米粥不夠濃,如果想要小米粥的口感好且有營養,還可以在煮粥時加入南瓜或者紅棗。南瓜粥有降糖安神的作用,紅棗粥具有補血安神的作用,對身體健康是很有益的。
小米粥怎麼熬不會水米分離:
1、小米的選擇:選擇當年新產的小米,色澤金黃,陳小米顏色淺泛白
2、小米與水的比例1:10比較濃稠,喜歡喝薄點的1:20,一般用的是50克小米,1000克水,6個灰棗,20粒枸杞熬的。
3、小米淘洗下入開水鍋,一定是開水,用勺子攪動,再次開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煮10分鍾
4、攪拌,每隔3--5分鍾用勺子順著一個方向攪動,再繼續煮20分鍾。順一個方向攪拌是小米粥熬出黏稠、出米油非常重要的動作,一是防止鍋內糊底,二是使小米粥更起稠、出米油。
5、關火開鍋蓋的時間:關火後燜5分鍾再打開鍋蓋,出鍋的是黏稠香甜、能挑起粥油的黃燦燦小米粥
6、搭配其它食材熬小米粥營養更豐富。加紅棗:紅棗洗凈對半剪開,與小米一塊下鍋,關火後放入枸杞,燜5分鍾再開鍋蓋。加紅薯、南瓜同煮都是很好的搭配。
小米粥煮成稠粥的方法:
1、清洗時不要使勁揉搓:清洗小米時,把谷糠清洗掉即可,把米油清洗掉了,影響粥的口感
2、不要長時間浸泡小米:長時間浸泡小米,也會造成米油流失、米和湯分層,影響粥的形態
3、不要在小米粥中加鹼:很多人喜歡煮粥的時候加鹼,因為小米本身就是鹼性的,加鹼會增加小米粥的鹼性,影響整個口感同時,還會破壞小米粥的營養成分
4、小米粥的煮制方法:煮小米粥較好不要用壓力鍋,在鍋里加入60℃左右溫水,再加入小米。然後大火燒開,接下來把火調至較小,小火再煮10分鍾,關火燜5分鍾,就可以出鍋了。
C. 高壓鍋煮小米粥為什麼鍋蓋上壁上都粘著小米
你好,小米中澱粉粒是由眾多的葡萄糖分子組成的「膠束」集合體,這些「膠束」集合體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很強,水分很進入膠束中,故澱粉不溶於冷水。當溫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時,由於溫度增高,膠束分子運動的功能超過了「膠束」分子間的引力時,膠束破裂,破裂的膠束分子便向各方面散亂展開,水分子大量的進入膠束中,擴展開來的膠束分子相互連接成一個網狀的含水膠體。
當小米粥中的膠體水被加熱,受熱面附近形成過熱水層,它將不斷地向小氣泡內蒸發水蒸汽,使泡內的壓強 不斷增大,使氣泡的體積不斷膨脹,氣泡所受的浮力也隨之增大, 當氣泡所受的浮力大於氣泡與壁間的附著力時,氣泡便沿著高壓鍋鍋壁開始上浮。
小米粥沸騰的時候,米摻雜在氣泡當中,沿著高壓鍋氣泡上升至高壓鍋上壁上,其粘性將小米附著於鍋蓋底部,從而出現你所說的小米粥粘在高壓鍋蓋上的情況。這種情況不只會在使用高壓鍋煮小米粥時出現,常用鍋具也時常出現。
D. 做出來的小米粥為什麼分層
應該是粥燜的時間短了,沒有稠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