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手機信息 » 為什麼小米比華為慢

為什麼小米比華為慢

發布時間: 2025-10-18 20:06:12

A. OPPO,小米始終達不到華為的高度,原因何在

首先確認一點是OPPO手機或者是小米手機,在目前國內手機發展以及在國際手機銷量中表現都非常的突出。

用戶認為OPPO手機或者是小米手機始終達不到華為的高度,主要是因為很多用戶對於華為的技術的進步以及發展確實會比較認同。

我們知道華為的技術主要體現在它的處理器以及它的鴻蒙系統方面。但實際上華為每年在技術方面的研發所具備的投入資金,都是在國內 科技 類公司中屬於數1數2的。

而技術的不斷進步,讓華為成為了很多用戶願意去認同的手機品牌,當然也包括它是通訊類企業在武器方面的特點也非常的明確。

OPPO手機或者是小米手機,消費者對於他們的認同主要還是在於手機。雖然說他們也在技術上不斷的投入,特別像小米手機這些年的技術投入,研發資金也相對較多,但是我們會下意識的認為,華為的技術研發資金還是要高於這兩個企業。

就是在技術投入上,我們對於這些企業的看法。同樣華為它主要的特點或者是消費者對於它的認同,是在於它開拓了國際市場,同樣在美國的受冷,反而促進了我們對於他的認同。所以我們叫華為為民族品牌,也確實是因為它的不容易。

當然,我認為目前的情況是OPPO手機或者是小米手機,他們在國內的手機市場中表現非常的凸顯,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和華為相比,他們還是有著突出的優勢的。

但是,華為已經打造出了高端旗艦品類消費者,對於這個品牌的認可度可能還是相對比較高。即使它的銷量受到了影響,但是並不影響我們消費者對於它高端品牌的認同!

國內手機品牌,不管是OPPO手機還是小米手機,我們會認為它們會有自己的發展之路,而且這條路可能會越來越好,我們也期待他們的表現。

OPPO,小米始終達不到華為的高度,原因何在?

實際我比較理解這樣的看法,華為作為國內手機廠商中自研佔比較高的企業,確實是其他廠商無法達到的,其中包括OPPO和小米,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百花齊放才能真正的讓消費者受益,或者是給我們更多的選擇權。為什麼OPPO和小米始終達不到華為的高度呢?



首先從客觀角度來說,把小米帶上去有些不應該。因為小米成立的時間要晚很多,而且本身對於一個企業來說,他實際就是為了盈利而生的。所以我們也能明白小米的想法,而且本身小米當初就是朝著性價比的路線來走的,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供應鏈方面下手,而不是自研發。



而且當時的形勢確實很明顯,智能手機初期市場需求量很大,加上互聯網的極速發展,再去自研發確實沒有意義,因為本身小米也不是科研企業,而且本身國內手機廠商中自研發的企業,至少在當時是沒有特別出色的,所以你如果當時站在雷軍的角度也不會進行自研發。



當然說起來小米的到來確實也改變了市場的一些格局,比如其他手機廠商的價格不會那麼高,而且很多人學習小米的模式。另外小米在成立5年的時候就研發了處理器,澎湃松果S1處理器,可能是見證了自研發的難度,所以後續基本上也沒有第二款處理器的消息了。

不過現在他的實力,確實已經不容小覷了,性價比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改變,特別是小米每進入一個行業,傳統的廠商確實都會暴露一些缺點。



而OPPO和vivo我們知道,當初確實都是隸屬於步步高旗下的,總裁是段永平。而之後分為了三大板塊,分別為教育電子黃一禾,通信以及視聽業務陳明永負責,包括通信業務,由沈煒負責,但是同屬於步步高旗下。而到了2001年的時間,段永平則是注冊了OPPO這個公司,同時有陳永明負責,因為當時的黃一禾和沈煒不想參與。而在2003年,陳明永為了向移動通信領域發展因此成立了OPPO手機。而當時負責通信業務的沈煒的,也就是步步高通信 科技 ,2011年則是直接成立vivo,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



雖然說OPPO主營是移動通信,但是實際在當時大家都是盈利為主,國外的 科技 很強,而且很多進入到國內,包括當時的魅族金立等等企業,都是想通過這個時間賺錢的,誰會想著去自研發呢?所以OPPO到現在並不算是很強,只是說相比之下積累了很多經驗,而且之前著重於線下市場,確實也算是派上了用場。



而華為則是不同。華為成立的時間更早,當時的華為主營是通信,也就是交換機,而且還有進行了自研發,結果是銷量暴增,所以之後在2002年的時間開始分離出來手機業務,同時還有進行了自研發。這就是看法不同,一直到2009年第一款海思晶元才有發布,而且華為真正火起來是麒麟970的性能終於可以和高通媲美了,包括拍照的能力確實很強悍。



說白了華為的自研發從2002年到真正被人們所熟知用了十幾年的時間,而小米成立僅僅十年的時間,而OPPO雖然成立時間久,但是自研發晶元說白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會願意放棄現在的市場,甘願去慢慢自研發嗎?所以並不是達不到這樣的高度,而是時代不同,而且機遇也不同。



當然小米和OPPO,我覺得現在已經非常不錯了。OPPO在今年12月份發布了自研發的影像專用NPU晶元「馬里亞納X系列,而且還是6nm的工藝,確實實力很強,雖然比不上處理器的難度,但是對於自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而小米雖然成立的時間短,不過澎湃晶元,包括自研發的單電芯P1系列這些都是小米實力的展示,按照到來來說,相比現在的手機品牌,小米的自研發意識要更早一些,比其他品牌相比。



寫在最後

華為抓住了幾乎,自研發的時候,國內手機市場並不穩定,而且發展沒有那麼快,因為沒有依託於互聯網,而到了智能手機以及互聯網時代,他們的晶元基本上成形,雖然說有差距,但是一直在進步,所以最終讓人們見到了他的光芒。但是這樣漫長的過程,確實是其他廠商無法去學習的。

要承認華為在國際上確實享負盛名,但說OPPO和小米始終達不到華為的高度是不是太絕對了?

雖然我也不是那麼喜歡小米(特別某些高管的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言論,再加上一些很low的營銷手段),但小米能在短短幾年就成為世界500強,並且在銷量上還破天荒的超過了蘋果,這說明小米這個公司前途不可限量。

並且小米還有一個「王炸」,那就是小米 汽車 ,要是這個項目落地,在華為和蘋果都沒量產之前量產電動 汽車 ,那說不定真有可能在體量上超過華為。畢竟特斯拉、小鵬、蔚來這些都取得不錯成績,這個X因素不得不考慮進去。

再來說說OPPO,這個廠家一直很低調,雖然在體量上差一截,但也是個狠角色。銷量長期國內第二,全球也是前四、前五這個級別,今年的OPPOFind N把折疊屏打到7000多價格,算是一個不錯的契機。另外,也投入巨資搞晶元,馬里亞納X1這顆NPU晶元起步就是6nm,起點還是蠻高的。假以時日,這OPPO在晶元上有所突破也說不好。

老實說,我並沒有覺得華為在手機領域有著不可超越的優勢,拍照已經被各大廠家消化得差不多了,自研晶元算是一張王牌,但是現在華為出不了晶元,小米和OPPO也有研發,雖然還沒出成果,但至少從0到1有了突破。至於鴻蒙系統,這門檻跟晶元比起來低了一截,要是小米和OPPO能成功自研晶元,那下一步一定會自研系統,這是必經之路。

當然,華為的最大優勢就是通信,作為老牌通信廠家,經驗豐富,有很多專利和技術沉澱,這一領域小米跟OPPO確實比不了,但達到華為的高度並不一定要跟華為一個賽道,蘋果就只做手機,一樣做到全球市值第一。

總之一句話,現在的小米跟OPPO跟華為肯定有差距,但要說一直達不到這個高度,從概率學是極其不嚴謹的。

一個只想著賺錢捨不得投入的企業怎麼能沖向高度?當然有人說小米純利潤非常低,其實不是利潤低,是利潤被供應商拿走了。有人說小米已經是世界五百強了,其實誰都清楚,小米有品都是眾多小廠聚集一起,才使小米營收成為了世界五百強,不是技術專利世界五百強u。OPPO的研發和技術專利還是比小米多得多。OPPO有多年的技術沉澱和研發投入,雖然技術專利和研發投入沒有華為多,產品質量卻排在華為中端手機華為之上。

他們跟華為比較在各個方面都有差距,在研發投入上,他們都不如華為投入的多,華為的新技術應用已經能夠比肩蘋果甚至超越蘋果。在晶元設計方面他們都與華為有巨大差距。在質量管控方面,華為做的在行業里是最優秀的,在供應商產品管控方面,華為做的也是最好的,其他都是追隨者。在營銷方面,在美國沒有打壓華為之前,華為已經在全世界多個國家進行銷售,尤其是競爭激烈的歐洲市場。華為的本人用人機制是非常優秀的,做到了國際領先。華為的領導人的企業戰略的前瞻性視更是國際領先。華為在各個方面如此優秀,其他很多企業都望塵莫及,這是很正常的。

有核心技術

基因問題

缺乏工匠精神!

全球人才部署,華為的5G技術也是俄羅斯人搞出來。技術專利儲備。深耕系統。雖然還未達到100%自研但與其他設計機殼UI的組裝品牌道路不同,確實拉開距離。

理性來講,達到華為的高度概率較低,技術沉澱不夠,只能期望接下來幾年裡面兩家的表現,技工貿才有出頭之日,聯想這種貿工技註定被 歷史 淘汰。

B. 小米和華為有何不同發展的方向就不一樣

因為華為和小米手機初期發展的目標不一樣。

甚至說小米和其他手機品牌發展路徑不一樣。

小米剛開始是帶著互聯網大法入局智能手機領域,極致性價比基本上把其他手機廠商打懵了。

而小米當時對手機的定位就是一個入口或連接點,主要是連接互聯網和小米生態產品。

也就是說,小米當初並不是要靠手機盈利,而靠以手機為中心的互聯網業務盈利,如小米 游戲 、互聯網廣告、米聊以及雷軍之前就職的金山系產品。

可以說,現在互聯網公司做的事情,大多數小米都在做。

至於生態鏈方面,雷軍也是最先提出和發展起來的,對比蘋果、華為、OPPO、vivo、三星等品牌,小米的生態鏈產品最多。

小米的智能手機基本上就是用供應商有的東西,在研發和線下發的力比其他手機廠商小多了。

在產品規劃上,小米也比較亂,很多產品都沒有連續性,你無法猜到它一款產品有什麼優勢和短板,只知道性價比極高。

華為不同。

華為等品牌入局智能手機領域,基本上都是想靠手機盈利的,生態鏈方面比小米慢很多。

所以華為基本上什麼價位段或細分領域的產品都做,高端機、中端機、低端機都有。

在經營方面,線上品牌榮耀、線下店以及自研方面全面發力。

尤其是自研方面,華為不說研發實力有多強,但研發的時間就比小米早很多。

在產品上,華為有很清晰的定位,產品也很有連續性,優勢和不足也比較清晰,而且幾乎每一代都有改進,再加上強大的研發實力加持,華為產品很自然的就在國內手機中脫穎而出。

C. 小米和華為哪個容易卡

手機卡頓是現代人經常會遇見的事情,並且當手機遇見很嚴重的卡頓之後一般是不能通過單純的刪軟體來恢復到原本的順暢嗎,只能通過刷機或者是直接更換一部手機來達到手機順暢的目的。小米和華為都是市場上很常見的手機品牌,這兩個手機品牌的受眾也很廣泛,手機的設置也是相似的。小米和華為相比較而言,兩者的程度差不多,同價位的相比較來說卡頓都差不多。價格越高,配置越好的手機就耐用一點,安卓系統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卡頓這是正常現象。

希望能幫助你,還請及時採納謝謝!

祝你生活愉快!

熱點內容
為什麼男生和好兄弟在一起會抽煙 發布:2025-10-18 21:39:56 瀏覽:564
為什麼網上有賣的桂圓很便宜 發布:2025-10-18 21:06:05 瀏覽:273
膏滋兩次顏色濃稠度不一樣為什麼 發布:2025-10-18 20:24:45 瀏覽:535
為什麼小米比華為慢 發布:2025-10-18 20:06:12 瀏覽:82
冷的眼睛為什麼會痛 發布:2025-10-18 20:01:57 瀏覽:419
淘寶為什麼沒有換貨入口了 發布:2025-10-18 19:57:43 瀏覽:682
為什麼睡覺時間太久 發布:2025-10-18 19:55:02 瀏覽:656
為什麼感覺額頭有東西爬 發布:2025-10-18 19:45:37 瀏覽:947
雲電腦為什麼不是win7 發布:2025-10-18 19:31:21 瀏覽:436
淘寶收貨後為什麼要輸密碼付款 發布:2025-10-18 19:30:18 瀏覽: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