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百科 » 為什麼重水平硬體設施而輕軟體

為什麼重水平硬體設施而輕軟體

發布時間: 2022-12-27 02:02:24

Ⅰ 提高安全生產水平是硬體重要還是軟體重要辯論賽

本質安全是安全生產終極目標。真正做到設備設施本質安全,欲死無門。沒有硬體,軟體再好也沒用。當然,硬體是按照軟體執行的。舉例:無人駕駛汽車本質安全,但它是按照交通規則設計的。

Ⅱ 大學里硬體設施和軟體設施哪個更重要

這個問題其實是相對的,當我們的硬體設施缺乏時硬體設施更重要,而當我們的硬體設施較先進時軟體設施更重要。

Ⅲ 學校建設中硬體設施比軟體設施重要!求論點啊

硬體設施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指關繫到公共利益、公共安全的基礎設施項目。大學是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層次,已經不是小學和初中高中等傳授基礎知識的時候了。我們所學習的東西已經具體化專業化,沒有試驗設備,沒有好的硬體設施再好的教授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其次硬體設施是軟體設施的基礎,試問一個大學沒有好的硬體設施沒有好的待遇,怎麼能吸引優秀的人才錢來任教呢?有了好多硬體設施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人才自然就來了。

Ⅳ 軟體和硬體的區別

硬體和軟體的區別:

一、軟體是一種邏輯的產品,與硬體產品有本質的區別

硬體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部件或設備。在研製硬體產品時,人的創造性活動表現在把原材料轉變成有形的物理產品。

而軟體產品是以程序和文檔的形式存在,通過在計算機上運行來體現他的作用。

在研製軟體產品的過程中,人們的生產活動表現在要創造性地抽象出問題的求解模型,然後根據求解模型寫出程序,最後經過調試、運行程序得到求解問題的結果。整個生產、開發過程是在無形化方式下完成的,其能見度極差,這給軟體開發、生產過程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困難。

二、軟體產品質量的體現方式與硬體產品不同

質量體現方式不同表現在兩個方面。硬體產品設計定型後可以批量生產,產品質量通過質量檢測體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生產、加工過程一旦失誤。

硬體產品可能就會因為質量問題而報廢。而軟體產品不能用傳統意義上的製造進行生產,就目前軟體開發技術而言,軟體生產還是「定製」的,只能針對特定問題進行設計或實現。但是軟體愛你產品一旦實現後,其生產過程只是復制而已,而復制生產出來的軟體質量是相同的。

設計出來的軟體即使出現質量問題,產品也不會報廢,通過修改、測試,還可以將「報廢」的軟體「修復」,投入正常運行。可見軟體的質量保證機制比硬體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三、軟體產品的成本構成與硬體產品不同

硬體產品的成本構成中有形的物質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就硬體產品生存周期而言,成本構成中設計、生產環節占絕大部分,而售後服務只佔少部分。

軟體生產主要靠腦力勞動。軟體產品的成本構成中人力資源佔了相當大的比重。軟體產品的生產成本主要在開發和研製。研製成功後,產品生產就簡單了,通過復制就能批量生產。

四、軟體產品的失敗曲線與硬體產品不同

硬體產品存在老化和折舊問題。當一個硬體部件磨損時可以用一個新部件去替換他。硬體會因為主要部件的磨損而最終被淘汰。

對於軟體而言,不存在折舊和磨損問題,如果需要的話可以永遠使用下去。但是軟體故障的排除要比硬體故障的排除復雜得多。軟體故障主要是因為軟體設計或編碼的錯誤所致,必須重新設計和編碼才能解決問題。

軟體在其開發初始階段在很高的失敗率,這主要是由於需求分析不切合實際或設計錯誤等引起的。當開發過程中的錯誤被糾正後,其失敗率便下降到一定水平並保持相對穩定,直到該軟體被廢棄不用。在軟體進行大的改動時,也會導致失敗率急劇上升。

五、大多數軟體仍然是定製產生的

硬體產品一旦設計定型,其生產技術、加工工藝和流程管理也就確定下來,這樣便於實現硬體產品的標准化、系列化成批生產。

由於硬體產品具有標準的框架和介面,不論哪個廠家的產品,用戶買來都可以集成、組裝和替換使用。

盡管軟體產品復用是軟體界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在某些局部范圍內幾家領軍軟體企業也建立了一些軟體組件復用的技術標准。

例如,OMG的CORBA,mICROSOFT的COM,sun的J2EE等,但是目前還做不到大范圍使用軟體替代品。大多數軟體任然是為特定任務或用戶定製的。

(4)為什麼重水平硬體設施而輕軟體擴展閱讀:

硬體:

計算機的硬體是計算機系統中各種設備的總稱。計算機的硬體應包括5個基本部分,即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上述各基本部件的功能各異。運算器應能進行加、減、乘、除等基本運算。存儲器不僅能存放數據,而且也能存放指令,計算機應能區分是數據還是指令。

控制器應能自動執行指令。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輸人、輸出設備與主機進行通信。計算機內部採用二進制來表示指令和數據。操作人員將編好的程序和原始數據送人主存儲器中,然後啟動計算機工作,計算機應在不需干預的情況下啟動完成逐條取出指令和執行指令的任務。

軟體:

電腦的外觀、主機內的元件都是看得見的東西,一般稱它們為電腦的「硬體」,那麼電腦的「軟體」是什麼呢?即使打開主機,也看不到軟體在哪裡。既看不見也摸不到,聽起來好像很抽象,但是,如果沒有軟體,就像植物人一樣,空有軀體卻無法行動。

當你啟動電腦時,電腦會執行開機程序,並且啟動系統」,然後你會啟動「Word」程序,並且打開「文件」來編輯文件,或是使用「Excel」來製作報表,和使用「IE」來上網等等,以上所提到的操作系統、打開的程序和文件,都屬於電腦的「軟體」。

軟體包括:

1、應用軟體:應用程序包,面向問題的程序設計語言等

2、系統軟體:操作系統,語言編譯解釋系統服務性程序

硬體與軟體的關系:

硬體和軟體是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互相依存的兩大部分,它們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硬體和軟體互相依存

硬體是軟體賴以工作的物質基礎,軟體的正常工作是硬體發揮作用的唯一途徑。計算機系統必須要配備完善的軟體系統才能正常工作,且充分發揮其硬體的各種功能。

2、硬體和軟體無嚴格界線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在許多情況下,計算機的某些功能既可以由硬體實現,也可以由軟體來實現。因此,硬體與軟體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絕對嚴格的界面。

3、硬體和軟體協同發展

計算機軟體隨硬體技術的迅速發展而發展,而軟體的不斷發展與完善又促進硬體的更新,兩者密切地交織發展,缺一不可。

參考資料:

軟體-網路

硬體-網路

Ⅳ ​軟體業與製造業雙向奔赴,共創智造黃金時代


數字化浪潮背景下,新時代的製造企業正經歷著「痛並快樂」的蛻變。

過去,企業做到信息化已經足夠,但如今時代已經大不同了,企業還要學會如何實現數字化。數字化升級要如何做?怎麼做才能夠真正達到降本增效的理想效果?很多企業還深陷於這些問題中,遲遲不能實現 「數字化自由」

而已經成功進入賽道的企業也切實嘗到了改革帶來的甜頭。某家冷軋公司的工廠在完成智能化升級改造後,當年運營成本降低了 28% ,報表統計效率提高了 35% ,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決策效率 加倍提升 。可以說,整體製造及管理水平突飛猛進,得到了質的飛躍。

通過使用科學的數字軟體工具,將底層物理設備與上層應用串聯在一起,打通數據壁壘,提高運營的靈活性、敏捷性和可持續性。 有了這些工具的加持,企業就有了降本增效的實力,就能實現人、機器、設備和網路的互聯,在時代的洪流下逆流發展。這就是智能製造的力量。


傳統工業主動擁抱軟體業


在傳統工業思維中,生產效率是第一目標,因此 「 重硬體、輕軟體」「重局部、輕整體」的觀念 普遍存在。軟體更多的是被當作硬體設備提升效能的輔助工具,在工業生產製造過程中雖然「有用」,但作用有限。

傳統的工業產業鏈是從設計、原材料、生產、檢測、運輸、物流,銷售到最終用戶,而工業軟體的介入讓這條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都加速走向了數字化。這也意味著數字化程度高的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越高,越有可能改變工業生態的整體格局,在行業智能製造生態鏈上掌握更多話語權。

「軟體」, 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工具,而是數據流通與作用的關鍵 ,它對現代製造企業的生產力、競爭力以及未來可持續發展的可能性產生決定性作用。

也正因如此,有強大技術團隊的傳統製造商,為了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實現工業技術和工業知識的價值轉化,支撐未來發展戰略,將與軟體廠商在工業軟體這條賽道上正面相遇。國外的西門子、波音、特斯拉等以及國內的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船舶集團、三一重工、格力、美的等大型製造商均涉足了工業軟體的研發。

公開資料顯示,研製波音787的這個過程中共使用了8000多種工業軟體,其中只有不到1000種是商業化軟體,剩下的7000多種都是波音多年積累的私有軟體。美的繼續沿用的軟體只有ERP的財務模塊,其他所有軟體都被自研模塊代替。


工業軟體重新定義製造


隨著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工業軟體從工業3.0時代的流程軟體和工具類軟體,發展到工業4.0時代的數據驅動類軟體,實現數字化生產要素,並基於數據分析、數據建模以及人工智慧來輔助生產決策。

通過深入了解工業思維,積累工業知識,軟體業將其這些工業經驗與軟體思維相結合,賦能軟體,彌補自身在工業技術方面的短板,充實軟體的實質內容與使用價值,以期得到製造業客戶的廣泛認可,在產業鏈上站穩腳跟。這些努力都是軟體業奔赴製造業的重要體現。

而軟體業與製造業雙向奔赴的過程中, 更關鍵的一步是軟體重新定義製造 。軟體思維支撐和定義智能製造,它定義產品,定義企業的流程,定義生產方式,也定義企業的智造能力。與此同時,「 重新定義」帶來的更是是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和生態體系的構建,以及企業管理思維的改變。

軟體是對信息組織、傳遞、加工。信息系統不斷地優化處理信息的手段,讓所有的設備和裝置以及操縱和使用系統的人員互聯互通,成為智能製造的 「大腦」 「靈魂」 。協同管理作為全新理念進入企業管理思維,開啟以人為中心的協同管理,能夠將人從繁重的信息中解放出來。

在軟體定義趨勢下,傳統製造業和軟體企業綁定的更加緊密 ,特別是開啟智能製造後,出現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無論是傳統製造企業通過不斷的數字化升級和改造積累了經驗後,將自身數字化業務剝離出來形成是工業互聯網企業,還是軟體企業在工業領域不斷的積累形成的工業互聯網企業。總之,生態體系正逐步構建與完善。


如今,是軟體業與製造業雙向奔赴的黃金時代,軟體企業和傳統製造企業之間的技術融合是大趨勢,對於傳統企業尤其是傳統中小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已經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生存題。 以我之奮斗,答製造之問,赴智造之約。

Ⅵ 硬體和軟體哪個更有發展前景

從目前國內的形式來說,軟體無疑更有發展前景。

互聯網軟體俗稱賣白粉的行業,發展快利潤率高,所以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相對於傳統行業更是一個暴利的行業。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

其實都有前途,但,目前國內做軟體工資更高。

其實硬體和軟體都是互相依存的,硬體和軟體本身就非常籠統。



硬體有很多種,比如網路設備,交換機路由器、伺服器等,這些是軟體無法所取代的,即使是雲計算基礎仍然是靠硬體伺服器等數據中心資源來支撐。



軟體也有很多種,有的軟體非常有發展前途,比如雲平台、物聯網運營平台等等,這些都是會有非常好的市場,同樣也有很多會被淘汰的軟體,比如原來單一服務的軟體,功能簡單落後,肯定會被淘汰掉。



所以不能簡單的把硬體和軟體的未來發展去比較,而是應該區分出哪些硬體和哪些軟體。

硬體基礎是國家重器,沒有硬體基礎軟體也只是曇花一現。

軟體系統,更是軟體重中之重的肥料,如果硬體是土壤,軟體系統就是養分,所有的應用軟體也只是果實。

這個問題,不能這么問,軟體范圍太廣,就拿系統軟體來說,他與硬體是相互依賴的機制,不能說誰重誰輕,但是應用軟體可以有此一問.

中國精密 科技 製造一直是軟肋,更別說國外相關技術國家對中國技術輸入的封鎖,舉例說明,比如cpu相關製造中核心設備技術對中國的封鎖,使的中國只能在低端製造業遊走,光刻機技術精密技術一直就是中國的痛,就算華為具備設計能力,但是也沒製造技術也只能假手於人,國家應在基礎領域大力發展,提高中國硬體智造能力,軟體的養分才能充分發揮,結出碩果.

中國手機製造商整天吹,自己拍照效果多牛,又有什麼用,技術掌握在日本,歐美手中,沒有這方面的尖端技術,永遠不能獨立造出類似哈勃望遠鏡來.

麒麟晶元設計能力再牛,沒有製造技術也是理論.通過委託製造也只是能在消費領域賺點錢.

綜上所述,硬體是國之重器,軟體是肥料,可以有很多品牌,但是得先有地才能播種.

隨著5G網路的覆蓋,傳統行業,產業多少都開始不自覺的轉型。對於非相關技術工作者來說,第一個感覺就是 社會 變得越來越不需要簡單操作工了。就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然而對於嵌入式、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相關從業者來說,似乎並沒有這方面的壓力,反而是覺得這幾年技術迭代更新更快了。

對於擇業者來說,計算機相關技術方向在近幾年薪資一直較高。對於計算機相關技術我們可以將其簡單的分為硬體和軟體兩個方向。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談談硬體和軟體哪個更吃香的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我個人覺得並沒有太大意義,我一直秉承:「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原則。但是,現實往往給人的印象並不是如此,尤其是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現在的年輕人剛畢業就要面對工作,結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尤其是結婚,簡直成為年輕人內心最為焦慮的問題。

因為結婚意味著,買房,買車,穩定的工作等一些硬性要求,所以硬體和軟體哪一個更吃香,更穩定,發展更好便成了一個較為重要的事情。接下來我們從以下幾點來剖析一下硬體和軟體哪個更吃香:

1.入行薪資

以上是西安和廣州的兩家公司招聘PCB工程師的招聘要求,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們不難發現,PCB工程師對於剛入行的年輕人並不友好。

以上是深圳和西安的兩家公司招聘初級嵌入式軟體開發工程師的招聘要求和薪資待遇,可以看到軟體開發的底薪是比硬體初級工程師要略高,且平均薪資略高。可以看出,在這個維度來看軟體開發略勝一籌。


2.發展前景

說到就業前景,無非是這個行業處於什麼階段,未來的發展趨勢。個人覺得嵌入式硬體的發展是比較穩定的,一般不會改動太大。晶元和外圍電路設計都是較為穩定的。但是新型AI晶元和新的感測器一般對於外圍電路影響不大,硬體主要還是憑借長時間工作積累下來的經驗和能夠設計的集成開發板的層數。不能說它是夕陽行業,但是平心而論創新點不多。

軟體這幾年發展還是相當迅速,尤其是人工智慧、網路接入、智能化設備的發展還是有目共睹的。

就發展前景來說,個人覺得軟體是更勝一籌。

3.薪資與工作年限的相關度

從上面的招聘信息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軟體更容易拿上高薪資。

4.崗位年齡

就10年往後,長期打工者的思路來看,硬體工程師的需求是高於軟體工程師的,因此就工作年限,以及長久工作來看,硬體就略勝一籌。

最後,我們綜合的來看一下,數據表示大多數嵌入式從業者軟體方向更為吃香。每個人的選擇不同,所以,也希望每個從業者能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來選擇到底是從事硬體研發還是軟體研發。

軟體方面更為有前景,主要原因是硬體研發行業都被幾個大的 科技 公司壟斷,沒有太大發展機會,並不是說硬體不重要。軟體方面就多種多樣了,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會興起很多行業,因為4G時代就改變了生活,從pc到移動,接下來移動更加先進,網速更快,人們需求更多。比如人工智慧開發,無人駕駛開發,各種服務型APP,超清轉播,實時監控提醒,太多太多需要軟體工程師去開發,硬體的提升需要更高精尖的科研人員研發。

相對來講,我覺得軟體更有前途一點。



僅供參考吧。

其實都可以,硬體前期工資沒軟體高,後期比軟體高,剛剛相反,軟體工作了五六年很容易進去瓶頸期,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飢荒瘋豬吃東西為什麼拉不出來 發布:2024-05-02 12:17:30 瀏覽:943
為什麼我的直播時間很短 發布:2024-05-02 11:30:59 瀏覽:26
為什麼夏天晚上容易做夢 發布:2024-05-02 11:23:36 瀏覽:917
彩虹為什麼是幾種顏色 發布:2024-05-02 11:18:09 瀏覽:127
為什麼現在的人都不能買蘋果手機 發布:2024-05-02 11:08:53 瀏覽:929
有孩子後為什麼夫妻感情會變淡 發布:2024-05-02 11:01:50 瀏覽:230
蘋果手機為什麼禁止激活 發布:2024-05-02 11:01:34 瀏覽:488
蘋果為什麼朗讀崩潰 發布:2024-05-02 10:52:26 瀏覽:416
為什麼一到晚上就開始熱 發布:2024-05-02 10:28:25 瀏覽:863
現在大蔥為什麼這么便宜 發布:2024-05-02 10:19:22 瀏覽: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