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軟體百科 » 為什麼微信和qq沒有已讀

為什麼微信和qq沒有已讀

發布時間: 2023-02-22 14:20:04

㈠ IM即時通訊功能解析:為什麼微信里沒有消息「已讀」功能

為何其它IM里會有這個功能?

換句話說: 聊天消息的「已讀」和「未讀」狀態在什麼情況下該做呢?

這是一個典型的功能分析,遇到這種分析,我們應該如何用產品思維入手呢?

第一步:結構性思維

很多人遇到這種問題,不自覺地就從定位、場景、產品理念、用戶體驗等很多個角度來分析了,其實這就是結構性思維。

結構性思維就是: 需要從不同角度,全面、透徹的看待一個問題。

但是結構性思維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全面分析後,知道是哪些因素應該占據主導地位。

比如說上文說的微信這個功能,沒有與它的商業目標發生矛盾,那麼最核心點就是體驗了,最主要就是從體驗的角度出發。

但是,淘寶就不一樣了。

淘寶是電子商務,其核心目標是促成交易;所有的功能都是為了這個最重要的目的服務。

聊天是發生在買家與賣家之間的,他們雖然是有社交屬性,但是社交的目的主要也是為了買賣,所以買賣大於社交。

凡是能夠促成交易的,都需要考慮。

這個功能實際上最主要就是提升了溝通效率:買家知道消息狀態,不幹等,繼續逛,有利降低了買家乾等引發的焦慮;這種焦慮有可能會降低買家繼續了解下去或者購買的慾望,不利於促成交易。

這本質是什麼?

本質就是服務——平台協助賣家服務好買家。 即時通訊聊天軟體開發可以咨詢蔚可雲開發。

這里就用到了本源思維,本源思維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為什麼運用本源思維呢?

因為往往沒有所謂好功能和壞功能,只有合適的功能;功能總是有好處也有壞處,幫助我們做出選擇的,就是本源思維。

本源思維往往涉及到兩個核心點: 定位+場景。

第二步:本源思維:定位+場景

我們先來看看兩個網友,對於微信消息為什麼沒有「已讀」和「未讀」功能的優質回答。

回答1: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對於社交產品的IM功能,是有接收者和發送者2種人群,每個社交產品的傾向性是不一樣的,我記得陌陌是有「已讀/未讀」區分的,意在前期促進信息的產出,因此,會更偏向於發送者的體驗。

而微信,在滿足雙方基本通信需求的基礎上,是更傾向於接收者的體驗的,而非發送者。

因此,微信對於接收者,有了」對方正在輸入…..「這樣的狀態提示,告訴接收者:請不要著急,對方正在回復你,以此增強接收者的期望值。

而對於「已讀/未讀」這樣的功能,顯然是傾向於改善發送者的體驗的,讓發送者更直觀感覺到我的信息是否得到反饋。

假如增加這樣的功能,一定會降低接收者的體驗。

同時,微信作為熟人間社交,「已讀/未讀」這樣的功能不是沒有用;而是對於大部分用戶,這樣的反饋是毫無價值的。

對於熟人而言,對方回復我了,肯定就是已讀;對方沒有回復,可能就是沒看到或就是不想回。

而至於深層原因,作為熟人,我沒必要知道的那麼明白。

回答2: 微信做的是熟人社交,裡面的好友大多數都是熟悉的,試想想你上司給你發信息,你看了你又不回,會不會引起麻煩?

張小龍說過: 如果我們針對需求一個人去滿足,你可能獲取了這部分用戶,但是得罪了另外一部分用戶,最後可能迫於社交的壓力,流失掉相當一部分用戶。

我們先暫時不用理會觀點是否全部正確,實際上他們兩個都用到了最基本的定位+場景分析,即這個產品是在什麼場景下,通過什麼方式,解決什麼用戶的什麼需求。

回歸到微信「熟人社交」的產品本質,就能想通為何沒有這個功能了

無論微信發展的多大,它的核心功能仍然是基於熟人社交的即時通訊工具。

微信的聊天功能,解決的是熟人社交的即時通訊。即時通訊滿足了,關注點就是熟人社交了。

明確了這個場景和定位,將相關方找出來,這里的相關方就是發送者和接收者兩個。

分析這個功能對於發送者和接收者的體驗,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這個功能會改善發送者體驗,但是降低回復者體驗,如何抉擇呢?

這個時候就從平台的產品目標出發,它的產品目標決定了它鼓勵什麼。

微信要優先照顧的是它的熟人社交關系:

1)這個功能如果只是單純改善了發送者體驗,那麼可以做;

2)但是在改善發送者體驗的同時,它有可能降低回復者的體驗,這是可能會破壞微信的社交關系的,所以乾脆不做。

實質上,越是高級的產品經理做決策最重要的依據往往是本源思維,就像張小龍在闡述為什麼不做這個功能時只說了要給人撒謊、符合人性這個原因,實際上用的就是本源思維。

要記住: 重點可能有很多,核心往往只有一個。

㈡ 為什麼微信沒有已讀功能

根據騰訊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微信及WeChat的用戶總數已經高達10.4億,幾乎每一個擁有智能機的中國人都有一個微信號。

我們知道微信在功能開放方面極其克制,比如不支持充值會員,聊天記錄不能雲端備份,沒有開屏廣告等等。

伴隨我們8年,微信表示,其每一步成長背後,都遵循著一些恆定的價值觀:

讓產品化繁為簡

做一個好的工具,把用戶當成朋友

讓創造價值的人,得到價值的回報

盡管如此,大家仍會有許多好奇分子的問題。比如微信為什麼沒有已讀功能,沒有上線、離線功能,沒有分組功能等等。

今天微信公開課對部分問題進行了答復:

1、為什麼微信沒有已讀功能?

因為我們希望更多人在微信里感受到沒有負擔的用戶體驗。如果被人知道了你已讀不回,難道不會壓力山大嗎?

2、為什麼微信沒有上線和離線功能?

我們希望能保持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而且,沒有上線和離線的區分,你才能毫無壓力地把消息發出去,而不用對著一個灰色的頭像嘆氣呀。

3、為什麼微信啟動頁是一個小人站在月球上看地球?

橫看成嶺側成峰,用上你的想像力,這是一道你想的都對的送分題。官方答案提示:孤獨與想像力。

至於為什麼微信沒有聯系人分組功能,微信賣了個關子,1月9日-10日,在2019年微信公開課PRO現場,微信官方准備了一件特殊的「裝置」,來解答大家關於微信的十萬個為什麼。

㈢ 怎麼知道別人看了微信信息沒有

莫黎君
07-22
微信是不能知道對方是否看到了我們的消息的,但是有其他的辦法去試探。

微信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社交軟體,但是微信並沒有「已讀」功能,不是微信做不到這個功能,而是這個功能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矛盾。

像很多軟體都有「已讀」功能,像電商客服界面、外賣聊天界面,這些都是要及時回復的,「已讀」功能也在提醒我們要及時回復消息。

除了這些軟體,很多交友軟體也有相應的功能,如果對方「已讀」但沒有回復,這可能是因為對方對我們不感興趣。

別人在微信上不回復我們的消息也是這樣的一個道理,還是那句話,手機人人都帶在身邊,微信每個人都在用,看沒看到其實我們心裡有數,只是不想承認罷了。

所以知道為什麼微信和QQ這么常用的社交軟體沒有「已讀」功能了吧,這會給我們心裡安慰,而且也有不回復的借口。

如果我們能知道,那麼會有很多矛盾發生,上司與下屬之間,情侶之間,同學之間都會產生隔閡,已讀讓我們有種必須要馬上回復的感覺。

那麼有什麼可以知道的辦法嗎?

自然是有的,但是也不能急,雖然我們不知道是不是看到了,但是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微信狀態來判斷,如果他在這期間發了朋友圈或者在你們共同好友的朋友圈有過點贊和評論,那基本就是看到了但是沒有回復。

另外還可以請自己的朋友幫忙,注意一定是和自己熟的朋友,但也不能次數太多,在你發消息之後發消息,如果對方回復了朋友沒有回復你那結果很顯然了。

這里不建議大家去使用自己的小號。

手機人人都離不開,自己有好感的人發的消息自己也會秒回,如果經常長時間未回,其實原因就已經很明顯了。

如果遇見這樣的事情,那真的要反思自己

㈣ qq會顯示已讀未讀嗎2022

還沒有這個功能。
約有一半的用戶選擇了「你出我就卸載QQ」選項,可見大部分人是討厭這個功能的。截止2022年,我們仍然沒有看到QQ上線已讀和未讀的功能。
張小龍說過:「微信消息不做『已讀』和『未讀』的功能,是因為要給人撒謊的機會,這才符合人性。」以至於不論是QQ還是微信,都不沒有上線已讀的功能。

㈤ 為什麼別人登我QQ加我為好友,QQ主頁上那個人的聊天往後拉,沒有標為為讀這個詞

QQ上本來就沒有,已讀和未讀這個功能。現在市面上有已讀未讀功能的這個軟體不少,但是qq和微信是沒有這個功能的,所以說你肯定是記混了,這個軟體的。別人能登上你的QQ,說明他知道你的密碼呀,這個只說明你跟他關系還非常好。

㈥ QQ被曝或推出已讀功能,為何微博微信卻沒有這種功能

QQ自己做了一個投票,內容是如果QQ推出“已讀”功能,你會支持嗎?結果投票樣本是500人,將近一半的人選擇了一旦QQ推出這個功能,將會卸載QQ。

為什麼QQ用戶會這么反感“已讀”功能?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已讀,就是消息發出去之後顯示對方的閱讀狀態,是未讀消息還是已讀消息,目前這個功能廣泛應用在一些工作軟體上。

當時這個功能被推出來的時候引起了很大的爭議,有人說終於可以讓那些部門老大沒辦法裝聾作啞了,也有人說這個功能推出之後工作節奏快了很多,沒辦法繼續偷懶了。雖然褒貶不一,但是這個功能也一直被沿用下來,逐漸成為職場的一種常態。

那麼作為微博和微信,本身就擁有龐大的客戶體量,為什麼不使用這個功能呢?我認為是他們的定位是社交軟體,這個功能會給用戶不好的體驗,會失去大量的用戶。對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他們的定位是社交軟體

不同於工作軟體,他們的定位是私密性較強的社交軟體,很多功能的開發是依賴於用戶的需求,而不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去開發一個功能。

對此,你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

㈦ 為什麼微信沒有「已發送」「已讀」功能

微信暫時沒有提供設置已讀的功能。如果你是不想看到紅點的新消息提醒,
可以嘗試以下操作
1、打開微信
2、微信界面下點擊 」我「
3、點擊設置,進入新消息通知 ,把裡面的選型都關閉。

比如最下面的」朋友圈照片更新「 關閉
關閉這個功能後,有朋友更新照片時,界面下面的」發現「切換按鈕上不再出現紅點提示。

㈧ 為什麼QQ、微信不能像釘釘一樣看到消息是否已讀

到目前為止,微信沒有增加「消息已讀」的功能,我覺得這是一件挺明智的事。為什麼這么說呢,我們可以看看釘釘。很多職場人不喜歡釘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消息已讀」功能。
為什麼反感這個「已讀」呢?因為有些時候,當我們收到一條消息時,不管是忙、還是沒想好、再或者是根本就不想回復,我都可以用「沒看到啊」去應付。盡管它是一個謊話,但不可否認,這種謊言,確實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釘釘的「已讀」卻破壞了這樣的一種氛圍,他直接讓人從「對方是否收到直接」的懷疑跨到了「對方否回復、是否及時回復」的關注,讓人有了一種莫名的壓力。所以我們都不太喜歡釘釘。
而微信就沒有這樣的壓力,其實不光是微信,騰訊的QQ同樣也沒有安排上「已讀」的功能。但他們沒上並不代表他們不想,QQ曾經在2020年的10月14日發起過關於」是否出已讀功能」的調研,結果是什麼,大家自行看圖...
當然,如果騰訊真的決定要上,這個調研結果是不會起到什麼作用的。所以,我想真正的原因在於微信支付張小龍的這段話里吧:
「不撒謊的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無疑是對人性最直接的揭露。但仔細一想,還真是這么回事。生活當中有太多的不如意和情非得已,我們需要用謊言去維持。我們可以設想這樣一個場景:
當你托著疲憊的身體,終於在凌晨一點將剛剛改好的第5版PPT發給老闆,關上電腦准備上床擁入被窩的一剎那,你的微信亮了…一看又是老闆發來的消息。如果你手欠的點了一下你們的對話框,「這里邊第5頁,再加一點xxx的說明」的消息立時變為「已讀」的話,接下來該做什麼你懂吧,洗洗臉接著改第5頁吧...
但如果沒有「已讀」這個功能,盡管老闆的消息同樣傳輸了過來,我們也可以裝作沒看到。這個時候老闆可能就會想:他是不是沒看到我的信息?是不是睡了...這樣,對我們而言,是不是挺好的?
張小龍也曾經說過:信息已讀的這個需求挺多的,但是如果針對這種需求去滿足,你可能會獲得這部分用戶,但你同時可能會得罪另一部分用戶。這個時候我就看我自己怎麼想的。我也不喜歡把自己的已讀狀態暴露給別人,所以微信要給別人撒謊的機會...」
也許,這也是微信能留住廣大用戶的原因之一吧,話說如果有一天,如果微信真的增加了已讀的功能,你還會像現在這樣愛它嗎?

㈨ 微信有已讀功能嗎

微信現在沒有已讀功能。目前微信發送消息是無法查看對方是否已讀,該功能目前微信沒有,因此無法查看。

微信的特點

交流是微信的第一要務,也是其誕生的宗旨。微信誕生時的定位就是一款「即時通訊」軟體,這是無法改變的,無法否認的。微信誕生的目的就是交流,而且未來的。

微信作為一款交流工具有別子傳播性強大的微博。 微博是公開的傳播,微信則是私密的交流 ,微信是人與人交流的工具。 既然是人與人的,所以私密性也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微信公眾平台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的功能模塊。 通過這一平台,個人和企業都可以打造一個微信公眾號,可以群發文字、圖片、語音、視頻、圖文消息五個類別的內容。

熱點內容
為什麼腋下長黑色的東西 發布:2025-05-21 03:50:16 瀏覽:834
為什麼電腦微信要ctrl才發送 發布:2025-05-21 03:50:10 瀏覽:896
吉他為什麼過段時間音就不準了 發布:2025-05-21 03:45:19 瀏覽:236
為什麼微信圖片大了發不出去 發布:2025-05-21 03:33:12 瀏覽:791
手機重啟為什麼要手動輸入密碼 發布:2025-05-21 03:24:33 瀏覽:530
小米智能門鎖為什麼不能用南孚電池 發布:2025-05-21 03:21:38 瀏覽:873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風扇轉的很慢 發布:2025-05-21 03:20:09 瀏覽:164
為什麼拿手機自拍很醜 發布:2025-05-21 03:19:30 瀏覽:440
為什麼早晨是學習的最好時間呢 發布:2025-05-21 03:13:10 瀏覽:603
蘋果手機關鬧鍾為什麼還響 發布:2025-05-21 03:12:24 瀏覽: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