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喜歡用微信錢包
『壹』 為什麼越來越多得人選擇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寶支付
微信是我們我們日常使用最頻繁的一款APP,不管是和好友聊天,發朋友圈,甚至是登錄游戲,我們都需要用到微信,我們的微信一般來說也是一整天都處於打開的狀態,當我們需要用到支付的時候,通過微信支付要比支付寶支付更方便,畢竟不用啟動,相對來說更快些。所以現在大家手機中都會裝有微信和支付寶兩個軟體,不管是社交還是電子支付,這兩款軟體都是非常不錯的。但是說起支付,不少網友表示,相比支付寶,他們更喜歡用微信支付。
微信使用人群比支付寶多得一個原因,就在於微信不光吸引了年輕人,還有一批中老年使用者。而支付寶則更年輕化,雖然使用人群不如微信廣泛,但是別人更願意存大錢在支付寶,這或許也是支付寶的一種優勢。
支付寶的收益甚至超過銀行的利息,且每天都可以看到收益,隨用隨取,非常方便。支付寶從推出開始,就是作為網上銀行,因此安全性相對做得非常好,所以很多人選擇把大金額的金錢轉入到支付寶中。支付寶中慢慢更新了一些投資理財類產品,且收益不低,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支付寶進行投資理財。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的實用性無需評價,它們都是互聯網劃時代革新的產物。
『貳』 馬雲很困惑,為什麼大部分人都用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寶支付
現在很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出門都不帶錢包,也不帶現金的,因為只要帶上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一切了。以前我們買東西基本上都是付現金,少部分人喜歡刷卡,而現在基本上都是用微信支付或是支付寶支付等這些第三方支付軟體,少部分人用現金或是刷卡,可以說你現在就是去街道旁邊小攤買個鑰匙扣都可以用手機支付,可以說是非常的方便。那你出門買東西是喜歡用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呢?很多人都會回答微信支付,對此馬雲可能也感到很困惑,是支付寶支付不好用嗎?為啥都喜歡微信支付呢?
小編覺得第三種原因可能是界面
界面問題可能對於年輕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對於老年人或者那種視力不咋樣的用戶來說就有差別了。微信支付界面會比較簡單便捷,支付寶則更為繁瑣一點,而且界面上其他軟體也較多,所以說微信和支付寶的界面不同也有可能是導致大部分人喜歡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寶支付的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為什麼多數人喜歡用微信支付而不是支付寶支付,這個問題連馬雲都困惑不解,筆者個人覺得可能是有以上三年因素,你覺得呢?但不管是微信支付還是支付寶支付,其本質上都是線上支付,這樣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蘿卜青菜各有所愛,這個也沒有必要去評判,我們還是想想明天能賺多少錢這種比較要緊的事情吧。你說呢?
『叄』 支付寶功能比微信強大又安全,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用微信支付
其實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要比微信更加專業一些。就拿客服來說,微信支付一旦出了什麼問題,是很難找到人工客服的,只能通過申訴系統一步一步提交問題,大概率得不到解決。而支付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在線客服和人工客服,有問題通常都能夠得到妥善的解決。再就是賬號的安全性問題,支付寶通常是不會隨便封禁用戶賬號的,因為支付寶是金融軟體,用戶的操作通常也不會違反支付寶的相關規定。而微信是社交軟體,平時我們使用的頻率就比較多了,有時候一不小心就違反了微信的規定,賬號給封個三五天是常事,而封禁期間是不能使用支付功能的。萬一不小心微信被永久封禁了,裡面的錢雖然可以提現,但社交圈子和人脈基本上就斷了。所以做生意的人更喜歡用支付寶交易,這樣更加安全一些。
目前就我個人的觀察,一些較大金額的移動支付還是用支付寶更多一些。比如生活繳費、員工工資、金融理財等,基本上都是通過支付寶來完成。主要也是因為支付寶的服務比較完善,出了問題能夠找到客服解決。微信則更加適用於小額支付,比如平時點個外賣,或者出門買杯奶茶,就是十幾二十塊錢,就算遇到問題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不過由於日常的小額支付場景要更多一些,所以就會給人感覺用微信支付的人比用支付寶支付的人更多一些。
『肆』 支付寶不僅有利息而且安全,為什麼使用微信支付的人還是這么多
其實在商圈流傳這樣一句話,「大額支付用支付寶,小額支付用微信」。
這怎麼說了,就說是幾萬,幾十萬的交易,大家選擇用支付寶交易的非常多,畢竟支付寶還是安全嘛!
而小額紅包,比如幾元,幾十元的,或者幾百的等等還是用微信的非常多。兜里幾百元或者幾千元放哪裡還是差不多,利息也就幾分幾毛而已,所以說大家不在乎,放微信或者支付寶都一樣嘍。
而支付寶起源淘寶,和網購掛鉤,基本以年輕人為主,以及三四十歲的商家為主。而微信風靡之後,把廣大老年人朋友佔光了,就是五六十年代的那批群眾,地球人都知道,「人多力量大」就是那個時候的事情,誕生了數億的人口,一下子把使用微信的使用比例提高了,而這批群眾主要以聊天為主,就主要用微信嘍,而且他們主要在群里也是發發小紅包, 娛樂 開心為主。商用基本就少多了。
但支付寶有個保障險,都是百萬級別的,但微信目前沒有,所以就安全系數來說,還是支付寶更可靠一些,就目前爆出的新聞來說,也是微信詐騙的居多,支付寶被掃碼騙走錢,很快就破案的新聞倒是有不少。
所以說,微信支付雖然人數不少,但是總金額不見得比支付寶多,畢竟大家都是明白人,支付寶有利息還安全,大額都存支付寶了。雖然現在微信也開通了零錢通來攢點利息,但是提現要手續費呀。而支付寶提現到銀行就有積分取代,手續費沒有了,所以大額還是放支付寶(或者銀行)的多。
實體店微信支付與支付寶支付率比例大概是10:1(本店),為什麼線下消費微信這么高?也問過不少顧客為什不使用支付寶支付呢,原因是:
1.沒支付寶。這類人基本上是20歲以下35歲以上的人群。
2.很多小店都不用支付寶收費。很多上40歲以上的小老闆是拒絕使用支付寶收費的,我看了一下微信支付的賬單,去年六月份都很少人用微信支付寥寥無幾,而現在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使用微信支付,其他幾乎是現金,微信支付頻率這一年中大概增長了20倍,而支付寶頻率大概是漲4倍吧。
3.微信是零花錢錢包,支付寶是整錢小金庫。很多人基本上小錢用微信花,幾百上千的用支付寶花。
4.微信的粘性太強。對於很多人來說支付寶可有可無,微信可不行,但是想網購的話,沒支付寶在淘寶也交易不了,只能用其他購物網站。所以線下還是微信支付比較火。
支付寶這幾個月在推廣線下支付活動,感覺收獲一般,增長量不大,每次使用支付寶消費都能隨機減免0.5-1.8元,但是對於很多商家和消費者還是不太喜歡接受支付寶。
主要是用戶習慣和支付額度所導致。
一:用戶習慣
微信是一個聊天工具,而且微信的使用頻率是非常高的,現在不管是在坐車,吃飯,走路,甚至於上廁所都有很多人在使用微信,如果在買東西的時候由於微信的使用習慣,大家肯定首先是選擇使用微信支付的。因為我在買東西的時候有時間也想用支付寶使用,但是總感覺一點麻煩,其實它們付款的步驟都是差不多的,主要是我經常使用微信,所以打開微信感覺速度比較快,已經成為了習慣。讓人養成一種習慣是非常可怕的,這也是為什麼微信的用戶活躍度比較高,因為習慣了。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電影,就是謝霆鋒和高圓圓主演的一部愛情電影,他們的最終也沒有在一起,裡面有一句話,高圓圓問謝霆鋒:你為什麼老是跟在我後面。謝霆鋒答:因為習慣跟在你後面。這一句話感動了我,相信也感動了很多人。想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慣是非常難的。
二:小額支付
我想這個還是佔了不少的。不管是到外面吃飯或者是超市買東西,乘車等等,支付的費用都是比較上的,很少有超過500或者1000的。所以這個小額的大家都比較喜歡使用微信付款,這點錢放在支付寶一個月也沒有多少利息,大家都習慣於把整數的錢放在支付寶,比如放個5萬,10萬的。
三:收款方決定
這個也是一個重要的因數,因為很多的老闆他們都是選擇使用微信支付的,那些商店的老闆大多數都是年紀比較大一點的,他們可能沒有支付寶或者支付寶使用率都是比較低的,因為微信是一款社交軟體,幾乎是上有老下有小,如果老闆要求你使用微信付款,你肯定不能用支付寶付款, 這樣也造成了一部分人無奈選擇微信付款款。
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1.微信和支付寶的屬性不同。微信側重於社交,而支付寶側重於金融。2.微信和支付寶的使用便捷性不同。微信更易於每個人使用,而支付寶一般人玩轉不起來,這就導致微信的覆蓋人群更廣,你可以沒有支付寶,但是你肯定有微信,因為你要社交。3.微信和支付寶的零錢提現規則不同。微信免費額度終身才1000元,而支付寶可以通過消費換取積分,而積分可以兌換成免費提現額度。4.微信和支付寶的零錢額度不同。微信側重於小額高頻,因此微信里都是小錢,而支付寶側重於大額低頻,余額里都是大錢,余額寶的興起著實讓支付寶過了一把。5.微信和支付寶的支付場景不同。微信與很多便利店,商店都有合作,但是都是停留在線下場景,而支付寶背靠淘寶和天貓這兩個線上商城,加上與線下很多商店和超市都有合作,所以支付寶的金融屬性更強,支付場景更豐富。微信覆蓋率很大,但是無法匹及支付寶在支付的地位,微信有些蚍蜉撼大樹的感覺。6.微信和支付寶里的錢都可以去理財,但是微信若是將零錢理財後,無法用零錢理財的錢去支付,而支付寶的余額寶則有很大的優勢,可以用來支付。
更正一下,微信支付里的零錢通也是有利息的,與支付寶的余額寶兩者受益上看是差不多的。那為什麼微信還是有與支付寶一比高下的實力呢?
這一點作為電商巨頭的支付寶望塵莫及,支付寶曾經通過收集五福,試圖打開使用者的社交網路,仍然收效甚微。原因一是qq作為與互聯網應用相伴相生的產物,早已經深入人心了,而在qq和手機號衍生出來的微信,可能方便快捷鎖定社交群體,建立社交群。原因二是支付寶是以第三方支付和電商起家的,人們固有的印象更像是一張活期銀行卡,相對微信金額大,私密性強。而微信里社交群活躍,發紅包收紅包方便省事,放著小錢也安心。
另外微信也能應用於京東商城,購買騰訊 游戲 等特殊場景,如果微信里沒點千兒百塊的,也是覺得不安心。
舉個不恰當的比喻,支付寶像是傳統意義的活期銀行卡,微信更像是放在口袋裡的零錢。仔細區別還是有一些不同的應用場景的。
家族財富密碼:金鐮刀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都是很安全而且都是有利率的,大家所說的利息一般指的是購買余額寶得到的理財收益,但是微信理財通裡面也是有利息的啊,而且微信也是同樣很安全的,這些都是有保障的。
當初,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余額寶是一家獨大的,成為了屌絲理財神奇,收益率遠遠超過同時期的銀行的定期存款,但是由於微信作為社交的霸主,後來也插入了互聯網金融這一塊,尤其是理財這一塊。
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微信以及WeChat的用戶總數為10.59億,而支付寶的用戶數量是8.7億,相比之下,微信的用戶還是多了將近2億用戶,再加上微信處於社交的優勢地位,每天使用微信的頻次也是很高的。
而微信的功能可以為微信帶來很多的用戶,當年的春晚期間的紅包功能讓微信綁定了數量龐大的銀行卡,這些也就是後來微信支付的基礎用戶,所以來說,使用微信支付的人還是很多的。
其實,使用微信支付或者是支付寶支付都是屬於移動支付,而移動支付領域還有其他的玩家,比如京東閃付或者是美團閃付,但是這些移動支付領域的玩家的市場份額是很少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占據了移動支付領域的9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微信支付和支付寶也分別占據著相同的市場份額。
支付寶瘋狂發賞金做活動也是為了提高自己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補貼力度之大也是很罕見的,也說明了微信支付給支付寶支付帶來的巨大的沖擊,而微信支付也只是簡單做了一些的補貼的活動,不如支付寶做的活動力度之大。
支付寶偏向互聯網金融,而微信更加偏向社交,二者在業務上面有交叉,但是都是屬於高頻次使用的產品,再加上微信支付龐大的用戶群體作為基礎,使用微信支付的人也是很多的。
這都是軟體的底層邏輯差異造成的必然結果。
微信好找,支付寶不好找。
微信是一個社交軟體,這決定了微信是一個高頻使用的APP。
我觀察過身邊大多數人的手機,微信都會放在手機圖標的第一頁顯眼位置,不然叮的一聲來了消息,你還得找半天微信圖標。為了避免麻煩,所以微信一般都在第一頁。
而支付寶是一個支付和理財的軟體,典型的低頻使用APP。
很多人的支付寶都在手機圖標的第二頁,肯定沒有微信好找。
對比之下,用微信支付,在一堆圖標中更便於尋找,而且比支付寶付款少了一個翻頁的操作,這一小小的便利性就決定了微信支付必將在支付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微信和支付寶的打開速度是不一樣的。
微信作為一款社交軟體,高頻使用,這意味著,你每次打開微信,都是熱啟動,直接進入頁面,而不需要在啟動界面等幾秒。
支付寶就不一樣了,他是冷啟動,每次都要在進入的界面上停留。
我們付錢的時候,心理肯定是趕緊給錢走人,越快越好。
否則你望著老闆等待的眼神,總感覺自己像一個從塑料袋裡掏出一堆毛票開始數的窮人一樣。
微信多好,拿出來就付,有一種古代大少丟完銀子大喊一聲「不用找了」的暢快淋漓,就是這么的猝不及防。
微信有個很神奇的功能,就是發紅包。
同學群里聊個天,發紅包。
同事群里聊個天,發紅包。
親戚群里聊個天,發紅包。
跟老婆聊天,還特么發紅包。
所以哪個人的微信里沒有點「零錢」呢。
支付寶就不一樣了,有很多人的支付寶裡面是沒有餘額的,每次付款都從綁定的銀行賬戶扣,這感覺就像是一張百元大鈔被花出去了,心疼。
就好比你左手是零錢,右手是百元大鈔,你更願意用哪個?
肯定更願意用零錢啊。
所以每當你微信錢包里有零錢的時候,你都會優先使用微信付款。
總而言之,到底是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這場戰爭估計還得繼續打下去,最好打到天荒地老,這樣他們為了競爭,就會推出更好的服務來方便大眾的生活,多好呀。
記得之前瀏覽網頁,看到一個問題說,為啥美團不能用支付寶了?我才想起平日用美團都是微信支付,裡面確實沒看到支付寶選項
然後我試了一下,微信下面是更多支付方式,點開一看是支付寶!原來套路這么深,這小小折疊一下我就以為支付寶不能用了……
有一陣子京東微信支付寶都不行,現在京東是可以用微信了,支付寶估計不會被使用。不過支付寶有淘寶這個大戶,是人們避不開的套路。
現在街頭賣水果、鴨脖、煎餅果子啥的大叔大媽們,基本也都可以電子支付了。不過就我發現的范圍里,有一部分是微信支付寶都行,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只有微信。仔細想一想,微信首先是個通訊軟體,基本上有智能手機的人就有一個,直接支付起來很方便。而讓那些大叔大媽再去搞個支付寶,有部分人會覺得太復雜,搞不來。
更關鍵一點,一般人如果做網上理財,拋開那些高利率的機構,大額資金基本都會放支付寶的余額寶中。微信基本是一些小錢,有時候別人轉賬,發個紅包啥的。在裡面的錢作為儲蓄或理財都太少,不如趁早花掉的好。所以會優先微信支付。
現在,存入余額寶的錢只有十萬算利息,微信如果有什麼更有利的政策,估計會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和客戶。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去年發生的網路支付業務達81639筆,總金額達99.27萬億元。
要知道,中國整個國家去年全年的GDP才74.4萬億,微信和支付寶兩者在網路移動支付方面的流水超過了全國的GDP產值,這昭示著無現金時代全面到來了。
而在這個無現金時代,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無疑是最大的玩家。
但它們兩者在優勢、功能定位、使用場景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這使得用戶使用它們的用途也不同,隨著這兩個產品越來越成熟,它們對場景的區分也越來越明顯,所以不存在題主所說的,支付寶的強大會阻礙微信支付用戶的規模。
首先說支付寶。
支付寶依靠阿里金融的龐大體系,阿里是做B端商業出身的,所以在金融方面的布局大而全,不僅有主力機構螞蟻金服,還有招財寶、一達通、阿里小貸等,而且阿里還與國內很多銀行合作,其規模效應無人能比。
支付寶是一款比較純粹的支付工具產品,裡麵包括了支付、轉賬、繳費、借款、信用積分等功能,這樣的定位使得用戶一想到一些「專項」、「正式」的支付,就會使用支付寶。支付寶在用戶的心智中,是「金融專業戶」的代名詞,相當於一個全功能的手機銀行。
什麼樣的定位決定用戶怎麼使用它,日常來說,當我們需要給朋友轉一筆比較大的錢款,或者需要理財、繳費、充值等,自然而然就會使用支付寶。
而微信支付則完全不同。
與騰訊系其他產品一樣,微信支付一出世就帶有「社交」的屬性。微信支付,顧名思義就是在微信的基礎上打造的支付工具,海量的用戶每天在微信上活躍,他們之前會發生許多錢款方面的往來,比如中午大家一起出去吃飯,飯後AA,大家習慣性地就在原有的微信聊天窗口把錢轉給結賬的朋友,而不是專門打開支付寶,把錢轉過去,再讓朋友去支付寶查看。
而且支付寶的用戶基數遠遠沒有微信那麼大,許多人他們之前是微信好友關系,卻不是支付寶好友關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更不會先去添加支付寶好友,再轉帳。除非數額很大。
插播一句,當時微信支付是因為微信紅包而流行開來的,微信紅包一對一的金額上限是200元,所以一開始微信支付在用戶心智中佔領的定位就是「小額而日常的支付」。
再者,微信特別強調場景化,把線上線下的支付鏈條打造得十分完整,加上微信是我們日常打開和使用最頻繁的軟體,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所以在線下需要付款的場景中,我們就會習慣性地順手打開微信進行掃碼支付。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嘗試過互相滲透對方的業務,但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微信的用戶規模巨大、粘性強且十分活躍,支付寶也想通過做社交來獲取更多優質的用戶,但一直做不起來;微信支付雖然用戶多,交替頻繁,但平均金額規模遠比支付寶小,它也想做理財和借款業務,但由於阿里早早卡好了位,這一塊騰訊無法佔領。
所以,現在它們兩者都想通了,在各自的路上越走越遠,定位越來越清晰:
阿里走「大金融」路線,包括現在也聯合了很多資金,成立了一系列的資金公司,包攬了很多中小企業出口貿易的金額業務,同時也推出更多理財產品,聯合阿里生態內的電商、 旅遊 、文娛等業務,「大金融」體系如魚得水。
微信支付走「日常場景支付」路線,滿足了絕大多數微信用戶的日常支付需求。而且在支付場景的搭建上也不斷完善,例如推出「群內AA收款」、「面對面紅包」等,都是基於用戶日常的使用場景進行設計的,十分受歡迎。
從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也可以看出阿里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發展風格的不同,阿里一開始就是高舉高打,做生態,做產業鏈,所以旗下的業務都偏向大宗和專業業務;騰訊一開始就以爆款產品起家,每一款產品都有海量用戶的優勢,加上騰訊產品為王的企業文化和優勢,其業務都是貼近用戶日常生活的,活躍度無可匹敵。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我都離不開,也希望這兩個支付產品能越來越完善,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
『伍』 為什麼現在人都願意用微信支付
其實相比於傳統的支付來說,微信支付的有點很多,並且十分明顯,首先就是支付靈活性方面十分強,只要是你帶著一個手機,無論是去到任何一個地方,你都能夠進行支付,其實這個是移動支付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當中占據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無論是什麼東西,歸根結底,如果是想要盈利或者是想要被市場接納的話,首先是要有一定的應用人數,當人數到達一定的基礎之後,盈利目標隨即就可以達成。
另外一方面,微信支付相對於傳統支付來講,其實方便性方面也是完勝,其實對於大多消費者來講,消費是時候,最看重的東西就是方便,傳統消費行為,在進行消費的時候,通常會經歷帶錢包、支付、找零等一系列行為,而微信支付,直接一掃碼就完成了支付,十分方便。而且相信很多人以前帶著錢買東西的時候,經常發生的一件事情就是掉錢吧,那種好不容易以為自己懷揣現金,等到消費的時候才發現手中空無一物的感覺,確實讓人十分抓狂。而微信支付,只要你密碼不忘,隨時都能夠進行消費行為。
在零售行業,本來買東西,挑選產品都是一個十分消耗精力的行為,相信很少有人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消費自己的精力用在支付上,所以基於以上原因,微信支付迅速崛起,並且快速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時至今日,大家支付的時候,幾乎很少有人用現金了,前些年有人還曾提出過移動錢包的概念,在移動支出出來之後,其實就涵蓋了這種移動錢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