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軟體為什麼只有微信
Ⅰ 每天有10.9億人打開微信,微信為何成了人們的日常社交軟體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生活方式也是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尤其是手機的出現,使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手機就可以完成很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說手機聊微信之類的,相信大家在網上也是看到了每天有10.9億人打開微信的相關事件,所以很多人就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就是微信為何成了人們的日常社交軟體?對於這一問題的回答,這是因為微信不僅可以發信息,而且還可以免房費撥打語音和視頻電話,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之處,下面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
因此微信的功能是非常多的,而且還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便利之處,現在我們每天都是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解決我們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這些都是通過微信實現的,所以從這件事情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實際上微信的功能我們大家多事有目共睹的,現在我們可以通過手機微信去支付,這就給我們節省了很多的麻煩,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辦事的效率。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一些對於每天有10.9億人打開微信,微信成了人們的日常社交軟體的相關問題。
Ⅱ 為什麼現在微信已經成為主流但QQ還沒過時呢
當年騰訊公司旗下的科研人員研發出微信這款軟體,起初的時候並沒有大范圍推廣,但是由於軟體的社交功能較為強勁,得到了高層的認同,但是沒有想到這一個批示卻造成了自己另一個主流軟體QQ的沒落。作為高層領導應該認識到兩款軟體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同為聊天軟體,而微信之所以推廣也是歸功於後期手機支付功能的完善化。
因為微信確實非常的方便,而且微信的存在對於手機運營方都造成了沖擊,因為很多人用微信溝通,視頻聊天語音通話已經不再打電話,況且流量費又是非常的便宜,如果微信的功能和QQ的功能相結合的話,這樣的軟體才是真正方便於大眾的社交軟體。
Ⅲ 為什麼電商行業群雄逐鹿,而聊天社交卻只有微信一家獨大
有一個公式,社交軟體的價值與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這就使得微信地位難以撼動。前段時間老羅做了一個子彈簡訊,號稱功能比微信更人性化,你好友都不在上面,你會用嗎?你只有幾個好友在上面,你會用嗎?這就是社交產品最難做的原因,用戶量不達到一定規模產品就沒價值。
而淘寶和拼多多是一個雙邊平台,只有商家和用戶之間的連接,有商家就會有用戶,而且用戶粘性極弱,喚臘圓誰買東西都會貨比三家。
我認為這是由聊天社交軟體它本身所具有的屬性所決定的:
首先指出一點,聊天社交方面確實是騰訊一家獨大,但不止是微信,QQ目前依然有龐大的用戶群,QQ和微信占據了中國聊天社交的大部分市場。
電商行業可以群雄逐鹿,是因為用戶切換購物網站或APP的轉移成本並不高,可能只需要重新注冊一個賬號,然後幫一張銀行卡就完成了到新平台的切換。電商類APP是一種很私人的APP,自己可以完全決定是否更換一個購物類的網站。而聊天社交類的APP並不是這樣,他有一個轉移成本在裡面。
先說一下陌生人社交,由於陌生人社交受到監管的限制(為了防止犯罪分子以此進行犯罪活動),發展的並不是那麼好,聊天社交的主流還是熟人社交。
在熟人社交方面,熟人聊天社交重要的一點就是,如果你的朋友用了一款軟體,你也必須和他用一樣的軟體,否則你們不能進行交流。而在聊天社交方面,騰訊的QQ殺入戰場較早,並成功收獲了大量的用戶,之後騰訊推出了微信。在微信剛推出來時,是可以用QQ一鍵登錄的,這就為QQ用戶向微信用戶轉移打開了通道,然後微信慢慢也就被大眾接受。當你認識的人大部分在用同一款聊天軟體時,你為了與他們取得聯系就必須也下一個,如此一來,便形成了一個閉環。如此循環,越來越多的人都離不開微信和QQ了。
你如果發現了一個更好的聊天軟體,但是你的好友都不在上面,你的轉移成本是巨大的,你要去說服你認識的重要的人去下載並使用它,這幾乎不可能完成,你只能隨大眾使用更普遍更流行的微信和QQ。
綜上來說,騰訊公司沒什麼大的變故,只要大部分人還在使用微信和QQ,人們就必須因為慣性而繼續使用它們,不能像電商那樣做到群雄逐鹿。
因為電商不是社交。是個人和賣家之間的事,個人可以隨意換平台,不影響自己購物。
微信是社交,你的聊天,需要有很多朋友在同一個平台。如果你的朋友都用微信,你就不方便自己改用米聊,釘釘等等其他聊天工具。
各個電商平台,有各自的特色,吸引不同群體的消費者。微信是一家獨大,國人喜歡扎堆。
電商行業群雄涿鹿是對的,因為,電商局念打架,百姓得利。電商平台的阿里巴巴,天貓,淘寶,京東,拼多多,國美,蘇寧,每逢大促,比如618年中大促,雙十一,這個平台優惠百分之十,那個平台就優惠百分之十五,還有拼送貨速度和售後,所以,電商平台多了,對我們平常百姓是好事。
最近的電商套路多了,我也搞不懂,但是8年前的京東和國美的大家電之爭那是真金白銀的火拚,2012年5月份的時候,劉強東微博發布『全國招聘國美蘇寧價格觀察員,全國5000家門店,每個門店配備兩名蘇寧和國美的價格觀察員,不論哪款產品,都要比他們低百分之十,鼓勵進店的顧客,挑選電器前,先打開蘇寧和國美商城的app對比價格,一旦發現京東電器價格高,馬上發放優惠券,確保比國美低百分之十』
隨後,國美反擊,全國任何門店的大家電,都要比京東低百分之十五。
真是神仙打架,百姓受惠呀。
而社交,20年內,都是騰訊做第一把交椅,從2000年的QQ,到2013年的微信,再到QQ往微信輸灌用戶,到2020年期間,炮灰有smn,飛信,來往,等等等等都被碾壓。
微信的一家獨大優勢在於功能齊全,交流便利,資金管控嚴格,而被大家所認可。我們需要親戚朋友都用一個平台就行,如果社交平台多了,七大姑八大舅,同事朋友,有急事怎麼交流,先打電話問問你在用哪個社交軟體?下載,注冊,再交流?黃花菜都涼了。
這個我在其他的帖子里評論過,就從南山必勝客來說,你覺得騰訊會允許其他人動搖自己的霸主地位嗎?!一有點苗頭都會讓它和塌逮到扼殺在萌芽里,你覺得還會有新的社交軟體嗎?你沒關注這段時間老乾媽嗎?
Ⅳ 為什麼至今沒有能代替微信的軟體
從整體情況看,騰訊從98年做社交軟體到現在,做成了國民社交應用QQ和微信,基本上已經壟斷了國內社交領域的用戶和流量,加上騰訊投資了無數的下游創新公司給騰訊提供未來技術儲備和市場動態研究,所以如果說微信沒落後,代替微信的會是另一個互聯網公司做出來的產品,那大概率是不太現實的,用戶、數據、錢、流量、人脈等一切重要資源都在騰訊手中,你要顛覆一個頂級巨頭的王牌產品,真的是不太可能。或者說你剛有顛覆的苗頭時,就被騰訊入股貨收購了,這個錢你不得不拿。
有人說,今日頭條不就是獨立發展並打得騰訊措手不及嗎?不也是搶了騰訊很多流量嗎?今日頭條這個事,我跟騰訊的產品經理聊過,騰訊確實怎麼也沒想到今日頭條會發展得這么快,流量攝取會這么強力,但我們也要注意到,今日頭條拿走的是騰訊資訊方面的流量,直接打擊的也是騰訊的公眾號等各個內容資訊平台,讓騰訊的廣告收入減少,而不是直接威脅騰訊社交板塊。這個問題我們只談以微信為主題的社交領域,不談其他的,我覺得今日頭條也並不會威脅到騰訊的社交。像今日頭發這樣的奇才,多少年能見到一次?盡管它也很想做社交,但它都還沒動到騰訊社交的筋骨,更何況其他公司?
所以,微信可能會沒落,但那會是騰訊自己推出新產品來對微信進行革新。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微信可能會被什麼軟體取代?
這個問題涉及到用戶社交習慣的變化,就好像微信取代QQ成為王牌產品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到來,用戶需要一個簡潔的、適用於手機的社交產品,加上騰訊對熟人社交趨勢的把握,所以微信大獲成功
那下一個社交的趨勢是什麼?
我們從微信社交生態里的一些現象說起。第一個現象,朋友圈的分組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現在很多人都會對不同好友設置不同的標簽,以便發特定的朋友圈對特定的好友可見。你們觀察一下周邊朋友的微信就知道了。第二個現象,微信群的重要性和使用頻率越來越高,以前還是家庭群、朋友群、工作群為主,現在基於各種話題、各種圈子、各種不同興趣愛好,都會建立一個微信群,在群內的,成員普遍基於一種基本的認同感,也會圍繞不同的群主題討論不同的話題,同時,繼公眾號和朋友圈之後,微信群已經成為微信用戶獲取信息一個比較有效率的渠道了。
這些現象都說明一個問題,就是圈層化社交的趨勢越來越明顯,QQ是廣泛的社交,好友來源很廣,微信在此基礎上把社交范圍縮減了一圈,而在這個信息過載,許多人疲於應對大量信息的背景下,社交圈進一步精簡、獲取信息效率提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這也符合移動互聯網「多中心化」的趨勢,即流量不再集中於某個統一入口,而是根據人的不同偏好,分散在各個小中心,每一個中心就是一個社群,就是一個圈子,人們的交流和信息的傳遞會慢慢集中在一些特定的圈子內,形成圈層社交。
所以,未來如果微信地位下降,隨之崛起的會是針對圈層社交所做的軟體,方向是更好地幫助用戶維護和融入社群,比如群聊天記錄管理,群直播工具優化,群內成員社交引導,群內「朋友圈」功能開發等,附能於各個線上社交小中心。
目前國內在這個方向上有類似的軟體,比如知識星球,比如小紅圈,都是用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入的一個個小圈子,並在這些圈子裡獲得自己想要的大部分信息。只是這些軟體最後引流落地的還是在微信群,未來隨著社交圈層化趨勢進一步發展,用戶可能會越來越傾向於在這些平台上直接組成日常交流的群組。
我突然想起幾年前有人說過一句話,未來你獲取的信息,將大部分源自你的好友,這句話現在看來,很大可能成為現實。
但是,相對廣泛的社交不會消失,我們不止需要圈層社交,還需要一個基本面的社交,所以在未來挺長一段時間內,就算其他的圈層社交軟體發展壯大,我們可能還是需要兩個軟體一起用,只是留在微信上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對了,順便說一下電商,社交電商這個概念,拼多多是第一代,第二代很可能就會出現在圈層社交軟體上了。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