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没人反对女人缠足

为什么没人反对女人缠足

发布时间: 2022-07-21 12:30:41

㈠ 古代对女性极其残忍的裹脚,为何让大多数女子都不敢违背

其实裹脚这个习俗是从清朝才开始的,在清朝之前是没有裹脚习俗的。因为清朝推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拒绝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把资本主义萌芽扼杀在了摇篮里面。他们落后的治国观念,才导致了有裹脚的这么一个习俗。让女人裹脚就是为了限制女性的强大,让女性变得非常柔弱,好控制住女性。我个人认为这就是清朝男权主义对女性自由的扼杀。

但在古代嫁不出去的女人那可是受尽了苦难,不但要被家族的亲人嫌弃,还要被社会上的人所嫌弃。就算以后嫁人了,也会被婆婆训斥指责,所以以前旧社会的时候不总说媳妇终于熬成了婆吗,所以男人就是用这种方法,让女人们形成根深蒂固的被奴役的思想。

㈡ 为什么满清没有废除汉人女子裹小脚的习惯

大清王朝居然通过军事手段占领了中原地区,但是在很多方面并没有真正的融入中原地区。大清王朝享有真正的实现天下大一统的局面,真正稳定自己政权,需要得到中原地区民族人们的支持。所以大清王朝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习俗,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承认了中原地区民族的文化,这是他们想要融入中原地区文化的第一步,表明自己鲜明的态度,裹小脚是一种社会陋习,是一种审美畸形,但是当时社会当中所有人都承认这样的社会生活习俗,王朝并不想用强制手段改变人们生活方式。

裹小脚的社会习俗,一直伴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才消失。这种社会习俗是对女性人权的摧残,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摧残,可是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并没有人关心女性的呼声。

㈢ 清朝严令禁止女性裹脚为什么民间却还推崇至极

裹脚:即为缠足。是古代社会一种历史悠久的陋习,指女子的双脚用布帛缠裹起来,使其变成为又小又尖的“三寸金莲”。缠足严重限制女人的自由,摧残妇女的身心健康,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歧视、压迫女性、违反人道主义的典型象征。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对于中原地区的“剃发易服”等强行统治象征规定的推行严重伤害了汉民族;但有利于国民身心健康发展的“缠足禁令”却也落得一个无疾而终甚至愈演愈烈的结果。

缠足对于中国女性的严重伤害和在传统思想中的根深蒂固甚至延伸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好多80后的年轻人甚至都见过因为缠足而形成脚部畸形的女性长辈。缠足的陋习“合地球五大洲万国九万余里,仅有中国而已”。缠足几乎贯穿封建社会女性的一生,自幼时开始便强行用布帛将双脚紧紧缠住,强行限制其自由生长,以达到封建社会人们认为的“美足”状态。

清朝中后期,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也发起了对女性缠足的禁止,但也未能成功。清朝末期,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女性缠足对女性尊严和女性权利的严重践踏,康有为甚至专门就女性缠足向光绪皇帝上呈《请禁止妇女缠足折》:

从国家法度讲,缠足是对无罪女子滥用刑罚;从家庭关系讲,有伤父母对女儿的慈爱;从人体卫生讲,造成了不该有的病态;从民族利益讲,削弱了种族。

而后在光绪皇帝和民间团体的共同努力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反缠足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对当时女性缠足的习惯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冲击。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缠足的陋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依然存在,等到“男女平等”、“解放双足”等思想全面推广开来以后,女性缠足的陋习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直至今天完全消失。

㈣ 古代的女子,有没有人反抗过裹脚

在封建时期,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有时她们还要根据自己丈夫的喜好来改变自己,所以她们做出的让步是非常大的,例如说我们大家都知道的裹脚这一残忍方式。有人就会问古代的女子,有没有人反抗过裹脚?答案是当然是有反抗的,但是权力不够,群体也是比较少的。因为她们基本已经被封建思想所影响,以为这是每个女孩必备的阶段,但是裹脚只存在大户人家女孩的身上。贫穷人家的小孩都是不用裹脚的,因为她们还要下地干活、干家务、背柴等等,对于贫穷人家的小孩来说脚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可能全家的一日三餐的着落还要靠自己的辛苦挣钱、干农活而获取。并且贫穷人家的家长也不会让自己的小孩裹脚,因为不方便。很庆幸的是这种陋俗已经离我们远去。

㈤ 古代妇女裹脚有多痛苦难道没有人反对此事吗

在古代妇女裹脚是痛苦的,但也很少有反对的,因为古代裹脚的妇女按现在的话来比较,也算是一种时尚吧和现在的女生们穿着小短裙上街一个意思。

㈥ 为什么女人不缠足我喜欢小脚丫!

这种现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遭到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等人的猛烈批判,此后,才渐渐绝迹!
一、缠足起源的传说:
关于缠足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说始于隋朝,有说始于唐朝,还有说始于五代。有人甚至称夏、商时期的禹妻、妲己便是小脚。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确有此痕迹。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娶涂山氏女为后,生子启。而涂山氏女是狐精,其足小;又说殷末纣王的妃子妲己也是狐精变的,或说是雉精变的,但是她的脚没有变好,就用布帛裹了起来。由于妲己受宠,宫中女子便纷纷学她,把脚裹起来。当然,这些仅仅是民间神话传说,含有较多的演义附会成份,不足以成为当时女子缠足的凭证。
缠足始于隋,也源自民间传说。相传隋炀帝东游江都时,征选百名美女为其拉纤。一个名叫吴月娘的女子被选中。她痛恨炀帝暴虐,便让做铁匠的父亲打制了一把长三寸、宽一寸的莲瓣小刀,并用长布把刀裹在脚底下,同时也尽量把脚裹小。然后又在鞋底上刻了一朵莲花,走路时一步印出一朵漂亮的莲花。隋炀帝见后龙心大悦,召她近身,想玩赏她的小脚。吴月娘慢慢地解开裹脚布,突然抽出莲瓣刀向隋炀帝刺去。隋炀帝连忙闪过,但手臂已被刺伤。吴月娘见行刺不成,便投河自尽了。事后,隋炀帝下旨:日后选美,无论女子如何美丽,“裹足女子一律不选”。但民间女子为纪念月娘,便纷纷裹起脚来。至此,女子裹脚之风日盛。
缠足始于五代之说,则是源自南唐李后主的嫔妃 娘,美丽多才,能歌善舞,李后主专门制作了高六尺的金莲,用珠宝绸带缨络装饰,命 娘以帛缠足,使脚纤小屈上作新月状,再穿上素袜在莲花台上翩翩起舞,从而使舞姿更加优美。
二、宋代已有缠足记载:
而一些学者经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五代以前中国女子是不缠足的。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立宫样稳,并立双跌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也可称之为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应该看到,缠足诗的写作是以缠足习俗的出现为依存条件的,这说明,宋代确已出现缠足习俗。到南宋时,妇女缠足已比较多见,甚至南宋末年时,“小脚”已成为妇女的通称。但在南宋时代,妇女缠足还并不普及,缠足者主要限于上层社会,在社会观念上缠足尚未达到人人接受的地步。同时,缠足的风俗是由北方传到南方的,大约是在宋室南迁之时。
宋代的缠足与后世的三寸金莲有所区别。据史籍记载,宋代的缠足是把脚裹得“纤直”但不弓弯,当时称为“快上马”。所用鞋子被称为“错到底”,其鞋底尖锐,由二色合成。目前这种缠足鞋的实物已在考古中有所发现。从考古发现的实物推测,穿这种鞋所缠裹出来的小脚要比后来的大。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与此同时,女子小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崇拜与关注。这一时期,脚的形状、大小成了评判女子美与丑的重要标准,作为一个女人,是否缠足,缠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她个人的终身大事。在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娶妻,都以女子大脚为耻,小脚为荣。“三寸金莲”之说深入人心,甚至还有裹至不到三寸的。以至出现女子因脚太小行动不便,进进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而且这样的女子在当时还挺受欢迎的。
三、小脚为何称“金莲”:
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南朝齐东昏侯的潘妃步步生莲花的故事。东昏侯用金箔剪成莲花的形状,铺在地上,让潘妃赤脚在上面走过,从而形成“步步生莲花”美妙景象。但这里的“金莲”并不是指潘妃的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金莲得名于前述五代娘在莲花台上跳舞的故事。但这里的金莲指的是舞台的形状,也不是娘的脚。
对此,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称之为金莲,应该从佛教文化中的莲花方面加以考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在佛门中被视为清净高洁的象征。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作为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的象征也随之传入中国,并为中国百姓所接受。在中国人的吉祥话语和吉祥图案中,莲花占有相当的地位也说明了这一点。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是无疑的。另外,在佛教艺术中,菩萨多是赤着脚站在莲花上的,这可能也是把莲花与女子小脚联系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要在“莲”前加一个“金”字呢,这又是出于中国人传统的语言习惯。中国人喜欢以“金”修饰贵重或美好事物,如“金口”、“金睛”、“金銮殿”等。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当也属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因此,后来的小脚迷们往往又根据大小再来细分贵贱美丑,以三寸之内者为金莲,以四寸之内者为银莲,以大于四寸者为铁莲。于是言及金莲势必三寸,即所谓三寸金莲。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成了小脚的代名词。

㈦ 古代的缠足陋习盛行,那为什么满族女子不缠足

清朝时汉人女子需要裹脚,满族女子私下也裹小脚。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缠足之风已根深蒂固,到公元1668年(康熙七年)只好罢禁。也正因为此,妇女缠足在清代可谓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甚至远在西北、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染上了缠足习俗。


㈧ 蒙古人、满洲人统治中国时,怎么不禁止女人缠足

蒙古贵族入主中原建元之后,他们本来不缠足,但并不反对汉人的缠足习惯,相反还持赞赏的态度。这样,使得元代的缠足之风继续发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现了以不缠足为耻的观念。元代妇女缠足继续向纤小的方向发展,但这时不缠足者仍很多,特别是南方江浙、岭南地区。明代,妇女缠足之风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明末张献忠进占四川时,大刖妇女小脚,及至堆积成山,名曰金莲峰,可见四川地区妇女缠足之盛。这时期,对裹足的形状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脚不但要小,要缩至三寸,而且还要弓,要裹成角黍形状等种种讲究。
满清统治者入主中原后,起初极力反对汉人的缠足风俗,一再下令禁止女子缠足。但此时缠足之风已是难以停止了,到康熙七年(1668年)只好罢禁。这件事,一度被人们渲染为“男降女不服”——清兵入关,有“剃发令”,在武力高压下,汉族男子最后不得不屈服执行,故而男子剃发,被视为向清廷屈服的象征。与此同时,女子缠足虽也同样为清廷下令停止,但后来并未达到禁止的目的,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说。由此可见缠足之风的根深蒂固。

㈨ 古时女子从什么朝代开始缠足,为什么要缠足,直到民国才禁绝

据考证:这是由南唐后主李煜引起来的.这位儒弱无能的皇帝,复国无望,成天在那儿"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天与妃子宫女混在一起,等着灭亡的到来.宫中妃子,争相向皇帝献媚.其中有一位妃子,别出心裁地把自已的脚用布缠起来,缠得很紧,一双脚看上去似三寸金莲,走起路来一摇三摆,因为疼痛,又紧皱双眉,见了皇帝,又相勉强笑一笑,那李煜见了,真是又疼又怜,于是就特别地宠爱这位妃子,后来竟让她当了皇后.这事一出来,宫中所有的女子,全都学着她的样,也裹起小脚来.后来,凡寻找民间美女,均要看脚是不是小的.这样就造成了当时一种时尚,凡大脚女人就是难看的妇人.全国的女子,不得不也全裹起小脚来.后来的宋,元,明,清各个朝代,也都推崇小脚,那些明主贤相,文人墨客,从王安石到曹雪芹,满腹经论,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反对.历经一千年,害了多少人啊!

这种现象,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遭到以陈独秀,胡适,鲁迅与周作人等人的猛烈批判,此后,才渐渐绝迹!

热点内容
为什么大众车内饰都不好看 发布:2025-05-30 01:49:50 浏览:194
猫的眼睛上方为什么长毛 发布:2025-05-30 01:44:57 浏览:320
苹果切掉为什么会变色 发布:2025-05-30 01:39:53 浏览:37
为什么淘宝上显示国通快递发货 发布:2025-05-30 01:05:01 浏览:273
为什么吃了辣的东西吃盐就不辣了 发布:2025-05-30 01:04:59 浏览:142
为什么光遇禁阁有一个先祖找不到 发布:2025-05-30 01:03:20 浏览:299
为什么我手机微信视频不能录制 发布:2025-05-30 01:00:52 浏览:64
脾气暴躁的人为什么不好相处 发布:2025-05-30 00:55:13 浏览:323
为什么手游大神都用苹果 发布:2025-05-30 00:53:29 浏览:905
买单吧买东西为什么加不了购物车 发布:2025-05-30 00:46:50 浏览: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