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母亲只会呵斥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母亲只会呵斥自己的孩子

发布时间: 2022-08-01 13:24:00

❶ 为什么妈妈的都喜欢唠叨自己的孩子

好像妈妈都很爱唠叨哦,但是不管妈妈怎么唠叨他的孩子,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想让孩子过得更好,也许是因为太害怕失去才会特别的在乎吧,孩子对于他的父母来说可谓是一切力量的精神来源,是出于一种保护孩子的心态的。有时候的唠叨也是为了让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少走弯路。我是这样认为的

❷ 为什么在很多家庭里母亲只敢对女儿发脾气 只会欺压女儿

尽管我妈妈自诩和我是朋友关系,尽管她认为自己是个开明的父母。(我觉得她确实还算开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种)。但是我仍然也承受过很多她的怒火和脾气。
她和我爸吵架时会冷战,彼此都不理人,但是会把怒火撒在我身上,倒也没有说脏话什么的。但确实她心情不好时对别人照常,对我就会凶一些。
首先吧,女性大多是感性的生物,对情绪的控制会比较差。
而且如果妈妈在家里的经济地位或者其他不能爸爸对等的话,她们就会是依附男性的,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对方争吵。我妈和我爸工资差不多,不存在这种情况,但我觉得她可能觉得自己吵不过,或者是不想跟他吵。
而在家庭之外的社会,母亲的经济条件或者工作什么的都比不上别人,也不能冲着自己的同事或者上司发脾气。或者即使,她本人就是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但是她需要维持自己的形象,所以也不能对着他人发脾气。
长期的压抑,就会情绪失控。
而在我们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常常是比孩子高一个阶层的。尽管很多家长都说他们和孩子做朋友,是平等的关系。但亲子间的地位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
父母会觉得孩子是自己的所有物,觉得孩子可以承担自己的怒火。毕竟他们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孩子是享受者。而母亲会觉得女儿与自己的联结更强,这个确实,我妈跟我吵架我就很容易原谅她。
总之,母亲确实会对孩子有控制、命令的态度。比如我开一些玩笑“你去找别人的孩子当孩子啊”。我妈就会生气。而当她说“那你认别人当妈呀”。我生气的话她就会说她在开玩笑,我不应该生气。
老双标了。
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还是需要好好沟通的。我会告诉她,她可以把不开心的事告诉我,我愿意和她分担。但我不希望我成为发泄怒气的垃圾桶,而且相信她朝我撒气之后其实自己也没有好过很多,每次都拿“吃饭了”来作为跟我吵架后的“下台阶”。

❸ 为什么有的父母爱贬低孩子

很多父母在和自己孩子相处的过程中,都特别喜欢贬低自己的孩子,比如孩子一旦做错了什么事情,本来是非常小的一件事情,结果父母就会否定孩子的全部,甚至进行人身攻击,有的父母甚至之后还会像没有事一样对待孩子。那么,为什么有很多父母贬低自己的孩子?

下面是我在生活中所经历和看到的事情,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1. 父母自身就是自卑的

父母因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低,没有重要的话语权,就会产生自卑的心理,那么这一类父母就想要自己的孩子更加的优秀,就会用反话去激励孩子,可是孩子不会明白,孩子会认为父母这是在骂自己。

3.家长用语言引导

语言的引导也分为正确和错误两方面。那么我们就需要求父母用正确的语言引导孩子,在有关孩子的事情上,不要只是贬低孩子,还应该和孩子交流,用语言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怎样做虽然是重要的,但是父母和孩子在交流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很多。

所以,做为家长,不要再继续贬低孩子了,你应该做的是鼓励与引导,并非数落和侮辱。

❹ 为什么父母总是要骂自己的孩子

爱的方式有很多种,只是你把父母骂自己记得太深了,剩下的都忘了
他们那一带所继承上一代教育方式,你不理解,还认为你不懂事----那么骂的事情还会发生
在反过来,我现在是一位母亲,而其在身在它乡,想父母骂都听不到,那种思恋是从骂中----现在体会出来的,想想原来自己有时太不灵敏。
哎!不要想那么多,父母是爱你的,记住着,骂你也是赞美!

❺ 为什么作为母亲会用很恶毒的话来攻击或者贬低孩子

我觉得这种母亲的心理应该分两类吧,一种是真的不喜欢孩子,当孩子不能成为为之可以骄傲的人时,会用恶毒或鄙视的话语伤害他们,这类人是极度自我和自私的,一切都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还有一种是不会表达,这可能跟文化程度有点关系。

中国妈妈往往是对自己最苛刻、对孩子最愧疚的妈妈。我们公众号后台经常会收到这样的留言:“今天宝宝不吃饭,我打了她屁股。”“哎,又没控制住脾气,吼了孩子!”“早上上学磨磨蹭蹭,我骂了她几句,哭着上学去了,我后悔了一天。”“我不是一个温柔的妈妈!”当妈后。

谁没有这样狂躁之后的内疚时刻?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新闻:北京有个7岁的小男孩被确诊为噬血细胞综合征,造血干细胞手术移植花光家中积蓄,后续仍需花费50万元。高昂的手术费用,压垮了这个家庭。

更糟糕的是,小男孩因为长期呆在医院,烦了,也绝望了,医生给他做检查的时候,他开始不配合治疗。妈妈心里着急,说了孩子几句,没想到孩子回答却是:"别给我治了,我也不想活了。“妈妈一怒之下,打了他两个耳光。这巴掌,打在孩子身上,却疼在妈妈心里,妈妈为此事后悔不已,不停抹泪。在长期的焦虑中。

一件小事、一句话能很快地压垮自己。这其中的绝望和愧疚,只有当父母的人才能懂。

❻ 一个母亲经常咒骂自己的孩子 这样的人怎样看待如题 谢谢了

一个母亲经常咒骂自己的孩子,这样的人说明她很没素质的。作为一个好的母亲,要好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是经常咒骂。有的孩子你越咒骂他,他的性格就会变得越叛逆的,慢慢会形成他的一种很偏激的性格,这对孩子有很大的坏处的。
一般经常咒骂自己的孩子的母亲,估计她受过的教育也不高,做人的素质很低,并且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 这样的母亲可能脾气也不好, 除了骂孩子就还是骂孩子 ,面对孩子的不听话束手无策,除了骂就是骂,这样的母亲其实活的很痛苦的,不但她自己痛苦,并且她会把她自己的痛苦带给孩子的。
如果遇到这样的母亲,建议给这样的母亲多买几本教育孩子的书好好看看,让这个母亲用一个正确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不过,一个素质低下的母亲,可能也不是很爱看书的,一般爱看书的母亲 她的素质也不会很低的,她也不会轻易打骂孩子的,要么就推荐她看一些育儿方面的视频,现在很多有关育儿方面的视频也很有教育意义的。

❼ 为什么妈妈天天只会骂自己的女儿客人客人一家人都骂是骂女儿呢

因为这是老辈的传统思想,他们认为女儿将来嫁出去是人家的人,所以讲女儿是客人,这是一种守旧的思想。

❽ 为什么有些父母要用恶毒的话攻击自己的子女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❾ 为什么妈妈们都喜欢当众骂自己的孩子

孩子最害怕什么?玩具丢失了?还是好吃的没有了?都不是,孩子最担心最害怕的都与父母有关,你们才是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多看看孩子担心的事,然后以后注意不要再犯,别再伤害了孩子的心。
爸爸妈妈吵架了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
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爸爸妈妈又发脾气了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
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
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
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
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
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

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前几年热播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忆犹新: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
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
父母失信、撒谎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
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
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

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
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
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
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
忽视孩子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
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
从以上七件孩子害怕父母做的事中不难看出,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好家庭,应该有友爱、轻松、宽容、民主和活泼的气氛。相反,他们最头痛的是气氛冷淡、紧张、沉闷、专横、毫无生气的家庭。

热点内容
为什么交友软件那么多女的处对象 发布:2025-05-20 13:44:39 浏览:298
电脑按键打字为什么没反应 发布:2025-05-20 13:41:47 浏览:802
ubuntuhome文件为什么没有 发布:2025-05-20 13:41:46 浏览:475
国子脸女人为什么克夫 发布:2025-05-20 13:32:35 浏览:308
天猫精灵为什么不能打开软件 发布:2025-05-20 13:32:25 浏览:163
苹果手机为什么屏幕暗了一会亮了 发布:2025-05-20 12:50:35 浏览:143
收惊的小米为什么会少 发布:2025-05-20 12:40:02 浏览:70
蚂蚱为什么白天不出晚上出没 发布:2025-05-20 12:39:53 浏览:582
手机凌晨的时候为什么连不上网 发布:2025-05-20 12:09:24 浏览:744
为什么电脑文件不能直接预览 发布:2025-05-20 12:04:29 浏览: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