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子为什么长的不大
A. 红孩子CEO徐沛欣:搭上成长风火轮
红孩子CEO徐沛欣:搭上成长风火轮
王立伟
2004年6月份才进入B2C领域,还有机会吗?
红孩子的答案是,一定有。
这家公司成立6个月后,就开始实现盈利。成立2年后,年销售额达到2亿元人民币。而这个数字正在成几何倍数增长,借“金猪年”生育高峰,红孩子预计2007年的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
红孩子的成长让风投激动不已,2005年红孩子融资300万美元,2006年融资500万美元,2007年融资2500万美元。这个加速成长的“孩子”,距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
60万顾客与两亿销售额
在每年都涌出大量“跟从者”、每年都大量消失“跟从者”的B2C行业,红孩子的成长就像一个奇迹。
比起一般的创业者,CEO徐沛欣和他的创业伙伴李阳、郭涛更能体验到母婴用品的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创业初期,他们都初为人父。于是创业团队决定将母婴市场作为切入点。
而幸运的是,团队中有两个人曾经有在慧聪工作的经历,这家从目录起家的网站的运营模式给了红孩子不少启发。
后来红孩子以目录销售的方式开始试水母婴用品市场,这种方式很快又进行了演化,最终形成了目录+网站的销售模式。
“你想象不到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徐沛欣说。因此利润成了一个撒手锏,最初的时候红孩子的利润率为15%,而现在毛利仅为10%,对消费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看似简单的经营原则,却带来了巨大的回报。一个数字是,北京市场卖出的4罐奶粉中,就有一罐是通过红孩子售出的。在全国12个城市进行布点以后,其消费群的数字稳稳地攀上了60万。
让顾客形成购买
一个良好的平台将帮助B2C网站迅速建立起核心竞争力。徐沛欣细数家珍,呼叫中心系统、库存物流系统、供应商管理体系、财务结算体系等,IT系统的完善,使得服务变得快捷,客户体验更加舒适。“顾客形成购买的可能性加大。”
红孩子正在逐渐缩短送货时间。在北京市场,时间从72小时缩短到48小时,再缩短到24小时,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是12小时。
这并非易事。IT系统的互联互通帮了大忙。在红孩子,IT系统连接起了供应商、物流、结算和订单系统。
其上游的6000多家供应商中,有近四成与红孩子进行了系统的对接。红孩子向这些供应商开放了很多有价值的市场数据,比如市场占有率、用户分析等,这些数字对于供应商进行供货决策提供了支持。
红孩子的两级物流体系确保了进货和出货的速度。在这个体系中,红孩子总部的采购部门向供应商下订单,后者将所需货物送往红孩子的各个库房中,财务部门根据进货记录统一结算;红孩子自有的物流体系则根据顾客的订单,进行配货和运送,且负责收款。
对于用户而言,他们既可以通过网上订货,也可以通过红孩子自有的.呼叫中心进行订货,他们的订单不仅仅与红孩子的自有物流体系发生关系,同时也会被传送给财务和供应商管理系统。
这个过程确保物流系统向用户配送货,以及供应商进行供货响应,和财务部了解应收账款情况。
有意思的是,红孩子的物流人员承担的责任远远多于一般的物流人员,他们除了要送货以外,还要进行发刊和信息调查,这两项工作帮助红孩子准确把握用户需求,以及扩大用户群,但在总的成本上却没有增加。
另一个降低成本的做法是加快库存周转率。2005年,亚马逊的库存周转率是28天,而红孩子的库存周转率已经做到了25天。
红孩子建立的IT系统让复制与扩张成为可能,2005年底,红孩子开始在全国布点。
红孩子快长
“想想看,用户都敢于在我们这里买给婴儿吃的奶粉,他还有什么东西不放心在我们这里买?”徐沛欣的假设并非刚刚才有。
事实上,在最初的设想中,徐沛欣就已经考虑到了更广阔的市场。
他们想到,家庭大宗支出,比如房子、汽车可能决定权在于男性,而快速消费品的采购,一般是由女性完成的。女性的购买力完全能够支撑起一个新的战略规划,那就是打造一条家庭购物的“高速公路”。
这个“对快速消费品消费进行决策”的女性,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会决定孩子的奶粉的购买,而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她可能会为自己选购化妆品,为孩子的爷爷奶奶选择保健品,为家庭选购家居用品。
老用户的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再加上网站对新用户有极高的黏性,用户总量的迅速增长就有了实现的可能性,最终使得销售额出现巨大的增长。
在北京,红孩子的产品线已经开始从母婴用品延伸到化妆品、家居用品和保健品。徐沛欣知道,广泛的用户基础以及细致周到的服务保证了红孩子能够开拓新的产品线。但这不代表所有事[FS:PAGE]情都能够一步到位,那些标准化的产品、顾客认知度强的产品被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而除此之外,做全产品线也被认为是重中之重。
而红孩子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幼教、礼品也将是其发展的重点。“3年之内,我们希望用户能够达到300万。”徐沛欣说。
B. 8岁凭“红孩儿”红遍全国,42岁坐拥上亿资产,现在长相怎么样
86版《西游记》一经播出就引起大家的关注,如红孩儿,他的戏虽然并没有在整个电视剧中完整贯穿,但是他的出现还是让人很容易就记住了,一个瘦瘦的小男孩却演出了红孩儿的野蛮和跋扈。
他的扮演者是赵欣培,这部剧距离播出至今已经过去了34年了,而赵欣培的模样也变得无人识,如今他已经成为了身价上亿的总裁。
如今42岁的赵欣培,早已经成为了一位泯然众人的中年大叔,对于发福、苍老的模样,网友难以接受的调侃道,心中的“红孩儿”不复存在了。
希望赵欣培未来的事业道路发展得越来越好!
C. 红孩子商城的行业风波
2012年7月30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媒体爆料称,苏宁易购收购红孩子一事有了新的进展。苏宁易购的财务人员已经进驻红孩子近一个月,双方的合作正处于审计核算阶段,一旦核算出具体报价,应该就会正式对外公布。
上市无望,红孩子投资人的变现希望只能寄托于将公司全盘出售。曾经宣称要在2011年实现IPO的母婴电商企业红孩子,被传正在四处寻求被并购的机会。正在洽谈的对象,与在电商行业异军突起的苏宁易购有关。
2012年7月16日,红孩子被爆出亏损严重,几大投资方被套牢。先前三位投资方北极光、NEA以及凯旋创投均被套牢其中。7月18日,苏宁易购否认将收购红孩子。
对此,苏宁易购市场负责人表示并未听说收购红孩子的消息,红孩子现任CEO徐沛欣否认了种种猜测,并披露红孩子月内将完成新一轮2000万融资 ,而融资的对象恰恰仍是之前投资的三家VC。
不过,种种迹象仍然表明,红孩子这家曾经红火一时的电商正在成为彻底套牢VC、完全体现投资创业者分歧并转型失败的电商样本。
面对外界关于苏宁易购整合母婴电商红孩子不利,红孩子裁员15%的传闻,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2013年1月20日首次在一次易购与红孩子的联合促销活动做出了回应。
李斌表示:“红孩子2013年将加速扩张,其保底销售收入目标将几乎翻番至30亿元,而为此苏宁红孩子团队的人数要从目前的1000人左右扩张到3000人。” 2008年10月6日,红孩子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阳在国庆节假期后回到公司上班,投资方之一凯鹏华盈(KPCB)派驻红孩子的代表金鹏到他的办公室里开门见山地告诉他,董事会决定,让他立即离开这家由他创立的公司。
事先没有任何征兆。李阳感到非常意外,红孩子2007年的销售收入已达4亿元,并于2008年3月跃过盈亏平衡线,成为当年风头最劲的电子商务公司。他向另一位创业伙伴—公司董事长兼CEO徐沛欣问询,得到的答复亦是:“这是董事会的决定。”接下来,李阳没能联系上任何一个大股东,因为“有人不接电话,有人说出国了”。
与李阳一起离开的,还有和他一起创业的妻子王爽。徐沛欣给出解释是董事会认为夫妻二人不能同时在公司内任职,而他们又不愿分开,所以双双离去。但在当事人看来,这不啻是一场政变。
在业内人士看来,红孩子主要是由于投资人的过多干预,才导致红孩子的混乱局面。有消息称红孩子另外一位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徐沛欣退居二线,由VC们推选的高管负责红孩子的日常运营。 2012年9月25日下午消息,苏宁电器正式宣布以6600万美金收购母婴电商品牌红孩子,苏宁公司副董事长孙为民会上表示,力争2015年苏宁易购母婴品类营收达100亿。孙为民表示,苏宁6600万美金并购在中国母婴行业创业八年的电商红孩子,红孩子成为苏宁易购并购的第一家垂直电商,并购后将保留红孩子的品牌和域名。
孙为民称,此次苏宁并购红孩子,苏宁最看重的是红孩子的运营团队,因为红孩子有着非常丰富的母婴类运营经验,未来苏宁将通过多种手段展开电商整合,实现线上线下的整合。
对于苏宁收购红孩子的意义,孙为民称,此次收购将加速电商行业朝向成熟化发展,加速苏宁团队的建设。据悉苏宁易购目前有员工4000人,希望通过行业的并购整合,引领电商行业的理性发展,也标志着网上零售竞争焦点全面转移到开放平台。
对于双方并购后的战略,孙为民表示,第一,苏宁和红孩子整合后,从未来发展考虑,红孩子将保留现有的团队和状态进行运作;第二,苏宁易购的母婴品类和红孩子旗下的网站将进一步整合,尤其是苏宁易购的母婴品类将作为一个频道由红孩子来运营;第三,红孩子的物流部门将纳入苏宁体系,苏宁将进一步充实红孩子的人员,提高红孩子的市场份额和地位;第四,通过红孩子的品牌来加速母婴市场的整合,通过线下、电话营销等多渠道拓展红孩子的发展。
苏宁电器副董事长孙为民还表示,苏宁收购红孩子也是为了引领行业整合、理性发展,让电商行业最终回归零售本质。“收购完成后,红孩子的品牌与运营仍将保持相对独立,但在物流配送方面将与苏宁现有网络进行整合。”
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称,苏宁易购在家电3C上有着丰厚的运营经验,在非电器的运营上缺乏经验,而红孩子在母婴上的运营可以为苏宁易购提供经验。此外,红孩子发展前期受制于资金困乏,苏宁易购能寄予资金和人力的支持;在运营上,苏宁易购开展母婴频道,同时保留红孩子的品牌和域名,在团队上进行整合和垂直市场运作,优化供应链管理,共享流量和市场推广资源。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苏宁收购红孩子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配合苏宁易购开放平台战略,快速获得扩充品类的各种资源;二是卖家长期坚守无果,流血退出,收购红孩子确实很便宜。苏宁从自己角度来讲,需要一个专业的电商团队,进行母婴货品的扩张;第二,红孩子在母婴电商中有着很好的品牌影响力,第三,红孩子有一定的规模基础,苏宁可以借助红孩子的规模来进军电商。苏宁易购收购红孩子后短期内对其他电商平台形不成直接的大冲击,但是有两个标志,一是网上零售竞争焦点全面转移到开放平台,二是B2C并购市场会更活跃。
对于红孩子在母婴电商领域的经验,能为苏宁带来哪些新变化,业内人士认为,主要还是供应商和用户资源上的贡献,运营经验短期内很难被苏宁易购采纳借鉴,此次收购,将可能使红孩子有机会扭转亏损局面,但不会有太大变化。红孩子只是苏宁战略大架构中的一个部分,起到弥补的作用,只是从业务原因上改变需求。
红孩子作为母婴品类的知名B2C电商,其从母婴类产品的目录销售起家,逐渐发展到化妆品、日用品、服装等综合性百货领域,并于后期全面转型电子商务。几年间,红孩子完成数轮融资,融资金额巨大。但在2011年,受激烈的价格战影响,营收受到严重影响。且负面消息不断,创始人离职、资本方控制公司、多元化战略失败、亏损严重等等问题都困扰着红孩子。
红孩子衰败探因:放弃母婴大本营 创投斗争两败俱伤 2013年3月1日,红孩子创始人股权纠纷引发外界关注:创始人之一王爽将其他创始人告上法庭,称在自己不知情情况下股权被转让,而对于这一纠纷是否会影响到苏宁并购红孩子问题上,律师则认为苏宁未来面临风险。
该纠纷起始于红孩子几个创始人股权纠纷,李阳、王爽、杨涛、徐沛欣等人创立红孩子后,除徐沛欣外都纷纷离开了红孩子公司的一线。而根据股权转发协议书,王爽在2009年6月23日向蒋凤云、杨涛转让了自己的股份。
而到了今天,王爽对外表示自己并不知情这份转让书,并认为协议书上的签名是伪造的,并非其人签署,并以此开始对现有的创始人提出诉讼。
对于2013年3月1日传出的红孩子创始人就股权问题起诉公司一事,红孩子的收购方苏宁向网易科技回应称,公司收购事项严格按照法规办理,并已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而对于提及的诉讼事件,公司将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