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孩子负责为什么要生孩子
① 人生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要生孩
第一个原因:孩子是爱情的结晶。
以前我接触过一个读者,让我印象很深刻,读者给我留言说:“真的,我下次再也不生孩子了”。
一句话说得很肯定,甚至是非常的坚定,没生孩子以前,读者其实已经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感觉自己可以承担其中的所有辛苦和艰辛,然而才刚怀孕三个月,读者肠子便悔青了。
每天面对那种要把肠子都要吐出来的孕吐,每天面对那种要把胃里的酸液都要突出的孕吐,简直生不如死。
更恐怖的是后期全身的浮肿,你能想象每天就连睡觉都要数着秒过的日子吗?那模样,惨不忍睹,有时候就连读者自己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会忍不住的想要吐,因为镜子里的那个女人太“丑”了。
纵然以前做好了思想准备,但直到进入产房接生的那一刻,读者才深深的意识到,自己把所谓的十级阵痛想象的太简单了,就连开宫缝的疼差点都没有熬过去,特别是生了孩子以后坐月子,然后一天天把孩子带大,哪一样都是一种煎熬。
其实这些所有的煎熬,读者怀孕以前都知道,如果不是因为爱情,读者是万万鼓不起这个勇气的,也不是自己想要孩子,就只是看到自己心爱的男人那种渴望的眼神时,打心里不想拒绝,因为爱情,所以想要生一个爱情的结晶。
第二个原因:有孩子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
有人说,有孩子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有孩子的家庭,才是完整的家庭,所以女人结婚以后,就必须要生孩子。
大概去年的时候,我在医院里见到的一幕,一个42岁的女人去产检,然后被医生语重心长的嘱咐,不是我偷听,当时这一幕就发生在走廊里面,所以根本就不用刻意就可以听得很清楚。
怀孕的中年女人已经有了一个儿子了,也都已经成年了,以前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所以一直想生但没有机会,最后眼看着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便有些迫不及待了。
听得出来女人是自愿的,尽管面对医生的千叮咛万嘱咐和建议,但最后还是斩钉截铁的说了一句:“我就是要生下来,我就是要生一个女儿,凑成一个好字”。
当时给我的感觉就是,可能在她的眼里,儿女双全就是人生的意义!
类似的例子不指这一个,就拿我自己身边的例子来说,我一远房亲戚,也是去年的时候,成功生下第4胎,当然了,也都是自愿的,就因为前三胎都是女孩,不要婆婆和丈夫逼迫,就是亲戚自己想生,她就觉得没有儿子的人生,是一种遗憾,光有女儿也不算是完整的人生。
第三个原因:为了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续。
可能很多女人在生孩子的时候,并没有仔细的考虑过自己
② 生而不养将被惩罚,为什么不愿意养还要生
有时候也真不是他们自己真正愿意生的。很多女孩子都是因为年纪小,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怀孕了,甚至有些人是到生的时候才知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家庭对于孩子的性教育方面不是很到位。这就导致他们一方面不懂,另外一方面则对这块很好奇,所以相当一部分少男少女们偷尝禁果。
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采取保护措施,所以很多女性怀孕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有很多未成年的。她们又不敢告诉家里人,要不就是跟着自己的男朋友生下来,要不就是自己偷偷做流产。
这种情况实际是他们对自己人生没有规划的一种表现,也是家庭责任心缺失的一种表现。他们没做好迎接小生命的到来,所以当孩子降临的时候,他们惊慌失措,却又想尽办法逃离。
如果他们的父母在看到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能进行正确的引导的话,那么或许一切都会变得不一样,至少他们不会遗弃自己的孩子。
建立惩罚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规避这种情况,但更多的还是需要家庭正确的引导,才能避免越来越多的这种生而不养的情况。
③ 明明一个孩子都教育不好,为何有的人还要生很多孩子
我们可以发现现在很多的家长都会选择去多要几个孩子,但是我们在生了孩子之后会发现自己就有一些疲惫了。因为一个孩子都照顾不好,如果生出了太多的孩子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也是一件非常不负责任的事情。我认为在一个孩子上了初中以后,是可以选择在要下一个孩子的。
或者是孩子的一些情况比较稳定了,再去要下一个孩子,这样对于每一个孩子也都不是十分的负责任,如果说我们很快的就要了两个孩子的话,那么自己也是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陪伴这两个孩子的。而在后来的时候也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教育不好,而我们如果是要了很多的孩子,那么不可能说把自己的精力全部都放在一个孩子身上。也不可能做到两碗水都端平的事情,因此也是会让孩子的心里面有一些不痛快。
有很多的人也是认为自己要这么多孩子,即使有孩子不是特别的成功的话,那么生了这么多孩子,总有一个人是成功的,但是这样也是一种非常自私的行为。孩子在出生到这个社会上,作为父母就是有权利,也是有义务去照顾好一个孩子,并且教育好一个孩子的,这也是父母不可推脱的责任。如果说要了很多的孩子不去教育好这些孩子的话,那么跟生育机器有什么区别呢?
④ 养孩子那么累,我们为什么还要生儿育女
做父母的,都希望对孩子尽心尽力,但常常是对孩子的事务插手太多,培养出从小到大都不能自主的孩子。
孩子上学,帮着背书包、记作业;孩子写作业,爸爸妈妈在一旁陪着、盯着;老师布置了什么任务,常常是孩子还没搞清楚要做什么,爸爸妈妈已经奋不顾身地扑上去,帮着孩子完成了。更不用说盯着孩子吃饭、穿衣、洗澡、上厕所这些日常的吃喝拉撒。
这样被“照顾”着的孩子,生活中几乎只剩下了上课、上兴趣班这两件事,既发展不出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发展不出自主生活的能力,爸爸妈妈就只好一直照顾着、伺候着、累着了。
只有从小培养孩子自主,包括自主生活、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情感,爸爸妈妈才能做到真正的轻松。这样不是为了偷懒,而是让孩子真正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自由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经济压力
养孩子累,最后一个,同时也是最不可回避的一个原因,是经济压力。部分爸妈片面地认为要倾尽全力,给孩子最好的,消费不够理性,造成过大的经济压力。
有这样一个个案:一位普通工薪族爸爸,给自己三四岁的女儿买一条裙子,就花了700块。700块一条的裙子,当然很可能是品质和设计都很不错的,而且孩子穿起来,可能确实非常漂亮。
但是,爸爸妈妈不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一味地如此消费,又能坚持多久,怎么能不感到压力巨大呢?
俗话说“一个孩子十亩地”,把孩子从呱呱坠地的小婴儿养育成人,要说一点都不辛苦,肯定不现实,但辛苦不等于压力、疲惫。我们见过带孩子累得不行的父母,也见过不少带娃倍感轻松、愉悦的父母。
养孩子到底累不累?还是要看爸爸妈妈怎么选。如果爸爸妈妈能剔除那些让育儿生活疲惫不堪的因素,相信养育孩子会变成一段相当愉快、美好、轻松的人生旅程。
⑤ 生孩子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为什么还要生孩子
凡是孕育孩子的母亲、家庭,都是伟大的,值得赞美的。
无论不生养孩子的理由,多么充分,都是出于一己之私。
出于一己之私的选择,虽然是不受人指责的,这是人的基本权利。
但这样的行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国家、民族、社会、家庭,都需要有后继人口,才能存续,才能发展。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选择生养孩子,在新的生命诞生的那一刹那,
就奠定了一个母亲的伟大,一个生命的可贵,一个希望的诞生。
生养孩子的行为,无论怎么赞美都不为过。
其实,不管是出于生育后代,还是出于一个家庭责任,还是出于任何想法,
生养孩子的行为,都是应该受到保护和鼓励的。
在目前生育意愿低迷,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当下,这样的生育行为更加弥足珍贵。
有的家庭为了生养孩子,还要冒着被开除,被罚款的风险,把孩子生下来,
给家庭带来希望,给生活带来乐趣,即便是累,也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