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男人先死

为什么男人先死

发布时间: 2025-10-11 03:02:20

1. 男人为什么比女人死得早

美国密执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布了一项关于男性寿命的调查报告,这个报告说,男性远没有我们认为的那样强壮。由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男性寿命目前仍在不断地缩短,男性健康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这份最新调查没有给出男女寿命的差异是多少,只是说男性青壮年的死亡几率比女性高三倍。而按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组织多年的调查统计表明,男性寿命平均比女性短5至10年,而且在一些国家,这种差别还在逐年上升。

比如,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男性比女性寿命少一年,80年代少2年,90年代少了4年,进入21世纪则少5年。而在美国一般统计是男性比女性短寿7年,在俄国男性比女性短寿10年。

为什么男性寿命比女性短?

为什么男性寿命比女性短?这是自人类进化以来一个恒久不变的话题和事实。 有个顺口溜这样说: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爱说,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有家不愿回。其实,这些总结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在造成男性寿命比女性短的因素中还包括男人其他的一些性格、生理特征和社会压力。比如,男性基础代谢高,爱逞强,生活方式不太良好,争强好胜,爱冒险,火气大,酗酒等等。

1.吃得多会短命

两性天生就有一些生理上的差异,其中男性基础代谢要比女性高5%-7%,即能量消耗要比女性高。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营养学家克莱德�6�1麦卡用小白鼠做了一个实验,对一组白鼠不提供充足的食物,只保证它们生存所必需的营养。而对另一组白鼠则供应充足的食物,让它们自由摄食,能吃多少就吃多少。结果发现,自由摄食组的白鼠175天后骨骼就停止了生长,而限制摄食组的白鼠500天后骨骼仍在缓慢地生长。自由摄食小组的白鼠平均寿命仅2.5年,而限制摄食组的白鼠寿命则为3-4年。研究人员认为,少摄食后产生的损害性自由基相应减少,对人的DNA和细胞破坏也减少,因此衰老也会减慢。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吃得多的男性总是比吃得少的女性活得短。

2.不防晒也折寿

与女性相比,男性的生活方式既不科学也不健康。比如,男人喜欢抽烟喝酒,而烟和酒已经是现代社会人类生命和健康最凶恶的杀手,而且对男性的损害远远大于女性。俄罗斯男性远比女性寿命低,伏特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男性的饮食习惯常常是狼吞虎咽或经常暴饮暴食,由此男人胃病的发病率比女人平均高出6.2倍。而且男人一般进食脂肪和蛋白质类食物比女人多,研究表明,食用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是发生直肠癌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相当多的男人不注意防晒,不注意进行皮肤癌的检查,因此男人死于黑素瘤的可能性是女人的两倍。

3.男人太争强好斗

男人血液中的雄性激素是易怒好斗、争强好胜的重要原因。在战争年代,上战场的男人多,这自然好理解为什么男性短命的多,因为战争夺走了大量男性的生命。但是,在现代和平年代,男性争强好胜的性格同样是造成其死于非命的重要诱因,因而其寿命比女性要短。比如,由于争强好胜和酒后驾车,男性死于车祸的几率是女性的两倍。

瑞典的一项调查表明,高速公路上的伤亡事故70%是男性司机造成的,城市中的交通事故60%是男性司机造成的。西班牙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发生交通事故的男女性司机的比例为60%比40%。而欧盟另一些国家和美国的统计表明,男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率更高,约为70%,女司机只不过占30%左右。

原因在于,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在作怪,它经常刺激着男性逞能,在超车的同时其心理也得到一种满足:瞧,我的驾驶本领多高超,对方简直就是一个面瓜,技术不好,还非要占着路面。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在超车的同时与前方正常行驶的车辆相撞,结果是车毁人亡。在这方面,女性刚刚相反,几乎不可能出事。而车祸的直接受害者是司机,所以男性的短命者远远多于女性。

4.月经锻炼女人的耐受力

与男人相比,女性爱哭,而男性如果动辄流泪,则会被视为软弱,没有男人气,不刚强,因此男人有泪不敢流,由此对健康和寿命产生了巨大影响。流泪不仅能舒缓心头的压力并缓解情绪,而且在生理上有利于有毒物质从眼泪中排出。男儿有泪不敢流的结果当然是造成其健康状况的每况愈下,日积月累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还有,女性特殊的生理现象也决定了女性的耐受力高,生存能力强。比如,女性一月一次的月经练就了女性的耐受能力,尤其是在灾难中的生存能力。在不吃不喝和失血同样多的条件下,男性可能先于女性死亡几天甚至更早,而女性更容易坚持到营救人员的到来,从而成功地从灾难中生存下来。

5.态度决定寿命

男儿有家不愿回的最大原因是社会要求男人顶天立地,为了成功,为了养家糊口,男性必须超负荷地工作和付出,而且无论在单位还是家里,男人都被要求支撑门面,因此男人工作较女人更紧张,所要承受的压力比女人还是更大,因此男人患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疗的比例是女人的7-10倍。

最后,男性对自己健康和身体的态度影响了他们的寿命。美国的一个调查表明,82%的男性会定期为他们的爱车进行保养,但仅有50%的男性会定期做身体检查。如此,便造成了男人小病不察觉,中病熬着干,大病突然死。如果男性能够及时发现自己身体的异样,及时诊治,就可以大大降低患病率和病死率。

尽管男性寿命短于女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只要今天的男性遵循健康生活的四大原则,就有可能延年益寿,甚至活得比女性长。这四个原则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据世界上许多国的人口统计,女性一般寿命比男性长5~10年。为什么女性寿命会比男性长呢?人们从下列几方面进行分析:

与性染色位的关系:男性23对染色体中,性染色体是XY,面女性为XX,有些遗传病是通过性染色体传给下代的,叫伴性遗传,如血友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如果仅在一个 X染色体上,这就呈隐性,另一个X染色体的同位基因就可保护女性不患此病。此外,若干免疫调节基因也存在于X染色体上。那么,女性就具备双倍这类基因,一套受到损伤后,另一套可以补偿。因而,女子免疫系统衰退较迟,死于癌症及传染病的较男人少。据日本统计,女人患癌症的比男人低1.33倍,因而,女子平均寿命也长。

与女子的生理状态的关系:女性分娩和月经定期失血能作为一种生理刺激,使女子造血机能比男子旺盛,而且保持时间相当长。

与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关系:雌激素具有保护血管壁的作用,防止其变硬、变脆,而男性机体对肾上腺素及其他缩血管活性物质反应较女性为强烈,因而男性发生心血管病机会多于女性。据日本统计,女性患心脏病的比男性低1.07倍,患脑溢血的比男人低1.04倍。

另有资料表明,一组90岁以上老妇尸检,发现每人平均有6种病,而同年龄男子,每人平均有8~9种病。

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男人吸烟、饮酒的比女人多。加上男人所从事的工作危险性高,如高空、高温作业,及冶金、电力等工种,工伤及意外事故较女性多。

与基础代谢的关系:女性在25岁以后基础代谢率低于男性,直至闭经后才与男性相仿,总的说,一生中代谢率低于男性。据估计,能量代谢可少30~40%,高能量代谢可促使减寿已为实验所证实。

看来女性寿命高于男性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动物界也是雌性动物比雄性寿命长。例如雄性大白鼠平均寿命为483天,而雌性大白鼠为801天;大型蚤(在18℃环境)雄性活38.6天,雌性为44.7天;黑蜘蛛雄性平均寿命为100天,雌性为271天,玉米虫寿命雄性60天,雌性111天。这说明雌性寿命比雄性长是动物界的普遍规律。而人类还要加上社会因素与生活方式的差别。

2. 为什么大多数夫妻往往都是男人死得早很多年

这有可能是因为男人为一家之主,主外,劳累的程度比妻子要大很多。家庭,社会,生活大部分让男性背负,长期的精神压力,身体问题都有可能在年老时集中体现。加上有的男性易受诱惑,对美女,美酒,烟等不良嗜好对男性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科学上女性寿命本就比男性长五年左右,所以,男性一般比女性先死。

3. 为什么男人要比女人先死

当然作为科普文章,笔者今天不准备讨论女权主义,只关注“为什么女性活得更久”这一两性话题的科学解释。其实这个标题并不严谨,非要较真的话,应该问“相对于男人,为什么女性活得越来越长”才对。要知道,在并不久远的过去,除了战争使得大量男性成批死亡之外,女性的寿命优势并不十分明显。由于医学落后,怀孕生产成了女性生存的一大威胁,由此造成的死亡不可胜数。在人类社会进入和平年代、现代医学飞速发展之后,人类寿命才有了大大提高。从世界范围来看,人均寿命已经从一个世纪以前的不到45岁猛增至当前的70岁以上,孕产妇的死亡率也显着下降,在此过程中,女性的寿命优势才变得越来越明显:据2002年的调查,全球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4.2年,学者们估计,到了2050年,女性的寿命将比男性平均多出4.8年。从长寿老人的情况来看就更清楚了:到了85岁,女性与男性的比例大约为6:4, 100岁时这个比例已经上升为2:1,到了122岁,剩下的几乎全都是女性了。
这个差距究竟如何解释历来说法不一。从社会和行为学的角度,有人认为是繁忙的工作和社会的重压使得男性寿命更短,不过这无法解释在两性角色越来越平等的今天,男女寿命的差距没有减小反而越来越大的现状——何况,谁说上班工作的男人就一定比居家全职的女人压力更大呢?调查显示,已婚男人要比独身男人的寿命长不少,而类似的优势在已婚女人和独身女人身上却没有那么明显,由此可见,男性在婚姻中的收益比女性还要大一些。另一些人则试图在生活习惯上加以区分:一般来说女性较少吸烟、饮酒,卫生习惯也更好。不过这种猜想也被推翻了:且不论日益增长的女性吸烟率和酗酒率并没有拉近两性的寿命差距;单说在患病之后,女性在病痛中坚持的岁月也要比男性更长,这显然是生活方式不能完全解释的。
医学家们则从探寻两性生理差异的角度入手。性激素水平是两性最大的生理差异之一,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是被研究得较为透彻的一个方面。为什么男性冠心病的发病率是女性的3倍?为什么男性死于冠心病的人数要比女性多5倍?动脉粥样硬化的前期改变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而这一事件在男性要比女性早发生10年。研究者认为,正是由于雌激素类物质能够促进内皮血管的扩张,保护内皮细胞的血氧供应,使得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男性低得多。冠心病风险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两性寿命长短的差异。而另一方面,睾酮就不是那么有助于长寿了。这一点宠物主人们可能有所感受:做过绝育手术的公猫和狗寿命往往比没做过手术的要长;至于人类......有人曾以中国的太监做例子,不过由于缺乏事实资料支撑,使得这个论据看上去有点可疑。
从遗传物质的差异来看,女性X染色体比起男性的Y染色体也更具优势:X染色体占所有核DNA的5%,Y染色体只有4.6%;X染色体含有900-1200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不到1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由于Y染色体的95%不能与X染色体发生重组,使得有害突变更容易发生在非重组的Y染色体上,也就是说男性承担了更多有害突变的压力,更易罹患某些突变相关的疾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男女寿命的差异。
女性的怀孕和生产也可能对寿命长短施以影响。在孕期,体内激素水平有显着变化,雌孕激素的血清浓度会比正常月经时升高几十倍之多。在多种因素影响下,身体外周循环阻力降低,微血管顺应性增加,心脏输出量增大,这些心血管改变某种程度上可媲美运动员。毫无疑问,这些良好的刺激均与男性无缘。
人们注意到,不止人类,在动物界,雌性动物也往往比雄性动物活得更久。这促使研究者从普遍的生物学原理角度探讨人类两性寿命差异的原因。在此之前,人们需要首先对“衰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科学尚未明确阐明衰老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关于衰老的假说在学者之间也存在争议。近来,有一种名为“一次性体细胞理论(Disposable Soma Theory,DST)”的假说影响较大。
简单地说,DST认为衰老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随机损害(Random Damage)与修复(Repair)。在生命过程中,机体受到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各种伤害,衰老的过程就是损害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体细胞修复不能满足需要时,过多的损害终将导致细胞死亡。与此同时,修复则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事实上,我们的身体修复功能很强大,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其实可以永远生存下去——可事实并不是这样,人终难免一死。生物体为什么要选择死亡而不是永生,是因为意外死亡难以避免,且维持永恒的Repair代价过于高昂。迫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和相对有限的能量,生命需要以死亡和生殖的形式来进行适应和进化,“基因是永恒的,但身体是一次性的”( Genes are immortal, but the body is disposable)。
DST同时提出了支持自己的证据:在自然界,寿命较长的动物修复能力也更好。寿命长的动物往往是更聪明的,体型更大的,能够飞行的(可以有效避免意外死亡);也只有这样的动物,才会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到生命的维持——修复上去。现在我们可以用DST来解释为什么女性的寿命比男性更长了:一切都因为女性担负着生殖的任务。由于怀孕、生产和哺乳的需要,女性对于身体修复的要求更高,这造成了女性比男性有更好的修复能力,而更好的修复能力自然会带来寿命的延长。
这个理论是不是很漂亮?的确,DST甫一推出就受到了许多支持,但许多学者却对它不屑一顾:在他们看来,DST理论漏洞百出。DST的流行,完全是因为“文章写得天花乱坠,并且发表在有影响力的期刊(指《科学美国人》)上”;并且“理解DST不需要任何生物学和医学知识,这使它看上去很有吸引力”。这种评论可谓不留情面。那么,这些行内人的具体意见是怎样的呢?
用DST解释女性寿命面临的第一个困境就是能量问题——女性既然需要耗费大量能量去维持和完成生殖活动,那么理论上来讲用于机体修复的能量应该更少才对,这是DST理论的自相矛盾之处。事实上,当前针对影响寿命长短因素的研究只有一个较为确定的成果:节食。科学家发现,限制卡路里摄入(即节食)有明显的延年益寿的效果,从小鼠、大鼠到犬类,这一现象都存在。限制能量摄入后,动物不但活得更久,而且活得更健康;另外,在人类,节食被证明能避免一些衰老相关的疾病。然而,这一现象也无法用DST来解释:既然机体修复需要能量,那么多摄入能量应当更有助于修复,吃饱喝足的动物应该更长寿才对,显然事实并非如此。另外,DST也与进化论似有抵触之处。根据DST观点,机体会在资源丰富、能量充足的时候倾向于不修复,而在资源不足、能量匮乏的时候选择修复以使得生命存续得更久;DST从节省能量的角度推得,女性绝经会是一个有益的事情——不过目前普遍认为,绝经并不是一件好事:与动脉硬化、衰老一样,绝经不会使女性受益。总体说来,DST并不是一个基于实验的理论,而只是一个基于纯逻辑的猜想。
那么实验室里的生物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又是怎样的呢?近些年针对衰老机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雷帕霉素标靶(Target Of Rapamycin,TOR)的信号传导通路是一个比较热门的领域。哺乳动物的TOR通路又称为mTOR通路。当然,在这个信号通路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因子参与,在此不一一详述,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mTOR的功能:mTOR的活化调控着人体的发育和衰老。发育和衰老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机体发育完成之后,TOR的作用就是将生命带向衰老。可见,衰老并非是随机损害累积的结果,而是深藏在我们基因内的一个准编程程序。在动物界各个物种之间,有一条规律是普遍存在的:意外死亡率越高,则衰老也就越快,人类也是如此。在人类,男性由于意外、暴力、斗争、抢夺配偶等因素,死亡率要高于女性(在过去尤是如此),故此男性mTOR的活化程度也要高于女性。在mTOR的作用下,男性变得体型更大,肌肉更强壮。这种体力上的高发育赋予了男性善于战斗和竞争的本能并使其在早期占据优势——然而mTOR的高活性同样也会带来加速衰老的后果,换句话说,男人的短寿实际上是早期体力发育优势的副产品,女性则正好相反。这就是目前科学家们对男女寿命差距的答案。
这样一来,节食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食物会刺激营养素敏感的TOR通路,使得动物在早期加速发育并在发育完成后加速衰老;食物越多,衰老越快。针对TOR通路的研究和干预也许会在未来为我们带来延年益寿的神奇药丸。

热点内容
新石狮为什么用红布蒙眼睛 发布:2025-10-11 06:04:28 浏览:138
为什么追女孩子要卑微 发布:2025-10-11 06:03:39 浏览:977
为什么原相机里的眼睛很小 发布:2025-10-11 05:57:41 浏览:703
女孩子为什么老是想吃辣 发布:2025-10-11 05:42:30 浏览:546
华为手机双卡为什么只显示一个卡 发布:2025-10-11 05:21:00 浏览:770
微信运动为什么卡 发布:2025-10-11 05:06:38 浏览:518
隔离乳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 发布:2025-10-11 04:52:33 浏览:842
高三为什么有时间做题不顺 发布:2025-10-11 04:37:27 浏览:499
小孩子小时候为什么怎么可爱 发布:2025-10-11 04:36:54 浏览:655
电筒火照小狗眼睛为什么会发蓝光 发布:2025-10-11 04:31:42 浏览: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