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为什么讨厌人
㈠ 熊孩子为什么惹人反感讨厌
熊孩子,常形容调皮的孩子,岁数小不懂事,并且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例如,看到小孩做了一些不可理喻的、带有破坏性的事情时,可以叹一句:“这熊孩子”。当然孩子小不懂事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一称呼来源于北方,泛指那些惹人讨厌的孩子。也有昵称的意思,表示对调皮孩子的爱称。被网友们界定为那些乱翻东西、搞破坏、不守规矩的孩子。
他会删掉你的存档,摔坏你的模型,划烂你的屏幕,把你的家搞得一团糟,甚至还死乞白咧地要抢走你心爱的漫画、游戏、玩偶……他们的叫喊声回荡在每一家饭馆和每一节车厢里。有人说,“熊孩子”不只指可爱的小孩,还指讨厌的小孩。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因为现实生活中,大人们面对着自己屡教不改的小孩子捣蛋后的战场也会带着一脸无奈笑容说一句“熊孩子”,毕竟顽皮是一种天性,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只会“胡搅蛮缠”的。小孩子嘛,调皮不要紧,任性就是师之惰、父之过了。
㈡ 为什么熊孩子很让人反感
为什么很多人对熊孩子有深深的怨念
这位知友,近些年来我们的社会网络上,对熊孩子的怨恨,简直是比山高,比海深。那些教训熊孩子的文章,就是那种不听话的闯祸坏孩子如何招人讨厌,终于被某个大人出手收拾了一番的故事,大家都齐声叫好,也可以称为“爽”文。
有些故事还算合理:比如十多岁的大孩子故意把怀孕的亲戚推倒,看会不会流产,然后被大人用擀面杖狠揍一顿;有的大孩子把表兄一屋子昂贵的手办都故意损坏,他爸还蛮不讲理,结果被表兄告上法院,要赔一笔巨额。这些都是罪当所罚的,三观没有大问题。
不过,即便这些故事,我总感觉,写手编织的痕迹太重了,假的。就像天涯社区上无数的关于凤凰男、拜金女恶人有恶报的“真人秀”一样,都是故事会。熊孩子“恶人自有恶人磨”,大快人心,所以才有人专门编这种令人心情愉快的“爽文”;“打得好”,这样就能够吸粉。
但真实世界里,你要听那些人倾诉他们遇见的熊孩子,大多数都限于小孩跑来跑去、大声哭、很吵、不礼貌;甚至有些人连一两岁的幼童的哭喊,也能气得发飙,觉得孩子没教养,欠揍,爸妈没教育好。
他们仿佛忘了,情绪不够稳定、无法理性地判断场景,是所有的智人幼崽的特性;不然怎么叫孩子?
真像“爽文”里那种,既有自主意识、又带着明显反社会人格的“熊孩子”,没几个。
我就不明白了,他们对小孩这么普遍、又这么强烈的恨意,是从哪里来的?
除了“熊孩子”,你知道我们这个社会还有哪一种人谁讨人厌吗?老人。“老人变坏了”,是社会版新闻的高频词。他们抢坐位、插队、跳广场舞、公交车上强迫孩子或女孩让位,还碰瓷。甚至,经常上当受骗,也是老人被厌弃的原因。
这些事情当然是有的。但这也是一种聚焦效应:当你是孕妇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街上孕妇特别多;那是因为你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孕妇身上的。而类似于“碰瓷”这样的事,要是媒体总是关注,就觉得到处都是老人在碰瓷:“你不想碰瓷的话,你为什么会摔倒?”
实际上,真正“碰瓷”的,不是老人,不是真实摔倒并受伤的老人,而是专门碰瓷讹诈钱财的一伙犯罪分子,他们是团体作案,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或几十人,快,准,狠。危害程度,要大很多倍。
可惜,媒体觉得老人摔倒碰瓷,比犯罪团伙碰瓷,有新闻性得多。
作为媒体的从业者和研究者,看公众对新闻的关注点,能够号出这个社会的病脉。这个时代是很糟糕,老人怎么这么坏,小孩怎么这么熊;但这些,都没有暴力狂和为暴力狂鼓掌欢呼的人一半这么可怕。
那些狂欢的键盘侠们骨子里深深有着“慕强”意识,“欺软怕硬”已经刻进了他们的DNA里:一旦看到弱者、特别是不够完美的弱者倒大霉,他就开心,这已近乎一种本能反应。
这个社会真正的大恶,层出不穷的杀人放火、各种恶性事件的制造者,天天都出现在新闻上,99%都是壮年男性;那些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犯罪分子,给这个社会带来不幸的,绝大多数,也都是壮年男性。
他们有强力,有暴力,在不同层面上拥有相对的权力。但谁敢DISS这些人?他们是不会被污名化的一群人,因为他强任他强呀。
当然,这个案例当中,这个小男孩有错,所以大家理直气壮的鄙夷他,觉得打他是对的。
但是,不要忘了,大量的新闻当中,尤其是跟女性相关的新闻当中,被杀害的女性没有任何过错,也一定会被捏造出“接受求爱了/劈腿了/收礼物了/吊着他/不懂好好保护好自己”的子虚乌有的情节,来证明杀她、强奸她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而且你能明白,这些造谣者没有收过兇手的钱。
自动站在强者、凶悍者的一方,恃强凌弱,就能天天在键盘上过狂欢节了。有的,是想象着自己也能感受欺凌与毁损他人的快感;有的,则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与弱势者划清界限,好让自己相信,自己不可能成为受损者、受害者。
这有意思吗?
一个民族对女人和小孩的态度,就能看出它的文明的程度。我们何时才能文明起来?
㈢ 熊孩子之所以目中无人,是不是因为家长过度溺爱导致的
其实大多数的熊孩子真的就是家长过度溺爱导致的,因为很多的家长在孩子生出来之后。他们觉得如今这个社会拥有一个孩子就应该好好的爱自己的孩子,可我们要注意的是自己的爱也是要有度的。现如今很多的女性都只想要独生子,而很多的家庭也是赞同这样的说法。因为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个孩子上面的话,那么这个孩子肯定是能够照顾的很好。
也能够让这个孩子在有所为,也不会给家长太多的压力。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如家长所料的,就比如说如果独生子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变成熊孩子变得十分的自私。同样也是目中无人,因为在小的时候他们经常的被自己的父母溺爱,做错了事情,父母也是会帮助他们去解决。所以说在孩子的心目当中就目中无人,他们觉得不管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都没有要紧的事情。其实熊孩子真的是会遭受到别人的讨厌的,因为很多的人大多数都是不太的喜欢孩子。
还有就是父母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总是舍不得批评自己的孩子,认为孩子还小。在这个时候孩子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去原谅的,等到孩子长大了之后再去教育孩子。可我们要知道的是,如果从小没有把孩子的教育改过来的话,那么孩子在长大了之后也是很难改变的。很有可能在长大了之后,孩子也不会尊重自己的父母。再这样的话,你觉得父母还去管理孩子会有用处吗?
㈣ 熊孩子为什么这么惹人讨厌
因为这样的孩子其实非常的喜欢打破常规,所以总是让人感觉到有点惹人讨厌,但是对我们来说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需要去让自己好好的了解一下才是最好的,这样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㈤ 孩子生气把别人裙子撕烂了熊孩子为什么这么讨厌
孩子生气把别人裙子撕烂了,有时候孩子所出现的不良行为,没有教养的行为,都是因为家长教育存在问题。
㈥ 熊孩子为什么这么惹人讨厌扒皮
1、熊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但是也不能这么默默忍受,就算再讨厌熊孩子,如果他们来时你在家里,一定要陪他们玩!写作玩耍,读作监视,千万不要在熊孩子与你共处一室时将视线离开他!一定要借着一起玩耍的名义盯紧他!在熊孩子的邪恶触手伸向你的宝物之前,迅速用糖果零食分散他的注意力!
2、熊孩子其实你了解他的心情的话,他也一样会听话,关键是你用的方法对不对了,熊孩子很少独自登门,一定会有熊父母带领,让熊孩子就站在客厅中间,不停地说“幼儿园老师教你什么了?给我们表演一个好不好呀?”“期末考试多少分呀?会不会唱英语歌?给我们唱一首吧!”“真厉害,再来一个!”,总之就是别让熊孩子闲着,一定要让他表演节目
㈦ 为什么现在的熊孩子很讨厌
我个人觉得不能把熊孩子的产生归结为一个家长溺爱就敷衍了事。
出现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从八零后(父母多事六十年代之后的人)九零后(父母多是七零年代的人)家庭教育本身就是缺失的。而教育子女的一些相关经验很多都是父辈们言传身教来的。而八零九零这批人的祖父辈有很多都经历过五六十年代国家的那些动荡。在人格养成上多多少少都会有点问题。在教育他们父母时观念上有很大的偏差。
再加上我们推倒了我国自古以来的一些优良传统(比如教导孩子温良恭俭让),给孩子灌输的都是功利思想(本身独生子女就很多没有竞争,不懂得分享。)导致很多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平时家里面不会去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孩子小不懂事长大就好了,你们都是这么过来的等等)。孩子虽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形成什么样的后果,但他们心里清楚自己无论犯什么错都会被原谅或者被父母挡下来。
所以我不认为是家长在溺爱孩子,而是家长们的父母和祖父母们传达给他们的错误观念才是主要原因。
㈧ “熊孩子”的“熊事”惹人烦, “熊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熊孩子真的是越来越多,总是给他人带来各种困扰。其实,正是家长的教育不当造就了现在的这些“熊孩子”。
一、“熊孩子”在别的家长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5、做孩子的好榜样
家长要做孩子的优秀榜样,为孩子制定的规则,家长也要遵守,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做好示范。否则孩子会产生不平衡心理,我不可以做,你们却可以做,这一点都不公平,孩子当然会排斥。
家长如果觉得自己的孩子可能是熊孩子,也不要惊慌失措,孩子可能只是贪玩、好动而已。真正的熊孩子都是父母眼中的宝贝,却是他人眼中的熊孩子,这也说明了熊家长的教育失职。家长一定要努力教育好自己家的孩子,不要让他成为下一个熊孩子。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和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