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压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的一下开朗

压抑的孩子为什么会变的一下开朗

发布时间: 2022-05-15 17:05:26

1. 怎样就可以让内向的孩子变得外向起来

孩子内向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他整天不爱说话,性格太过内向,那么父母就要注意对他的引导了,让他渐渐变得开朗起来。那么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说,怎么样能让他性格变得外向起来呢?

三、不要对孩子过于严格

现在的孩子学习压力也很大,很多父母就对他们期望很高,所以他们渐渐的感觉到压力大就会变得内向。他们自己也要求也很严格,因为他们觉得某件事情自己如果达不到就不会去参加,因为害怕别人嘲笑他才导致了自己内向的原因,因此家长要给这些孩子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家庭中觉得不压抑。

2. 如何让孤僻的孩子变成乐观的性格

性格孤僻的孩子,会因为对周围的人产生一种不信任感而向父母、老师及同学关闭心灵之窗。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而任其发展,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不利。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纠正孤僻的性格呢? 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如果父母不和,经常争吵,孩子就得不到应有的关怀和培养,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就会因此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从而养成了孤僻。因此,家长应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和睦、融洽、民主的家庭,让孩子真正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让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体验到家庭的欢乐。 扩大孩子的生活空间 当前,由于家居条件、家庭结构等原因,家长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家长应让孩子从“自我”的小圈子走出来,让孩子多与邻居的孩子一起玩耍、游戏、生活。家长有必要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带孩子到游乐园、动物园、公园等场所玩,带孩子去串门、走亲戚,减少孩子对不同人、不同情境的陌生感,增强其交往需要与兴趣,形成活泼、开朗大方的性格。 增强体质 孩子性格孤僻与体质弱密切联系。孩子体质弱,就会缺乏活动的耐性和持久性。这样就容易被同伴奚落和蔑视,处于这种状态的孩子会采取回避社会、回避人际交往,用孤僻来保护自己。所以,家长应多带领孩子投身到大自然去,去旅游参观、登山攀登、游泳、锻炼等。一来可以培养孩子勇敢、乐观的精神和持久性,二者可以增强孩子体质,使孩子能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同伴间的游戏、体育活动。 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自我封闭,无良好的人际关系,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孩子会因此而产生孤独感,形成孤僻的性格。因此,作为孩子的第一位启蒙教师,家长应以身作则,在言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应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孩子耳濡目染,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一个良好的性格。 注意评价和态度 家长经常随意批评、否定孩子,甚至指责训斥孩子,孩子就会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会感到自己很笨和行为不好,这种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固定下来,就会使孩子形成自卑孤僻的性格,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都不行,谁都不如,从而一个人缩在一旁不敢出声、心情压抑。家长不妨采用一些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仍要表扬你,因为你已经努力了。”“你一直在努力,再加把劲,一定做得更好!”这样注意评价和态度,多肯定和鼓励孩子,如爱抚、点头、微笑、夸奖等,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孩子自信、开朗起来。 增加孩子“参与”意识 孤僻的孩子多着迷于一些缺乏社会交往、社会交流的兴趣。如玩游戏机、看电视等,对周围的东西不闻不问,对社会、周围的人和事采取不参与的态度。家长有必要中断孩子的这些着迷的爱好,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孩子陪同父母外出采购、参与做饭或帮邻居取报、取奶、送信等,以让其与人进行交往及培养其助人为乐的品德

3. 孩子压抑自己的情绪怎么办

孩子哭,是大多数父母难以接受,或者说是不知如何应对的一种状况。正因为如此,我们就往往用简单粗暴的“不”字诀来对待孩子,甚至呵斥、恐吓乃至体罚。但父母们知道吗?一再压抑孩子的情绪会给他带来6大危害!父母应细心体察孩子的感受,以4种巧妙安全的方式帮孩子释放情绪,孩子才能很快变得轻松愉快。
孩子压抑情绪的6大危害
一看到家里的孩子哭,父母的第一反应常常是“别哭,你要做个勇敢的孩子”。如果孩子继续哭,我们就可能恐吓他:“再哭,妈妈不喜欢你了!”“再哭,我就不理你了!”“再哭,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甚至是以呵斥乃至体罚待之。
在父母的重压下,孩子不得不勉为其难让自己安静下来。可是,孩子如此压抑自己情绪,找不到合适的出口释放,情绪就会越积越多,引起情绪阻滞。当孩子情绪阻滞时,他往往纠缠于这些不愉悦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出现以下状况:
1、内心恐慌,失去安全感,变得退缩、封闭。
2、情绪越积越多,到了hold不住的那一刻,最终以父母不可预知的更具破坏力的方式爆发。
3、纠结在情绪之中,看不到其他,或者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妨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如好奇心削弱,对新鲜事物失去兴趣,学习的热情下降甚至完全消失,变得胆小、黏人、脾气暴躁……
4、从父母身上学到同样粗暴的处理情绪的办法,对他人及自身情绪缺乏了解,无法敏锐地察觉他人感受,或漠视他人的感受,情绪感受力弱,情商低。
5、迫于压力,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隐忍,试图以此搏得父母欢心。一旦脱离父母,遇到合适的机会,则将负面情绪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对象身上。如攻击小伙伴,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面前表现得蛮横不讲理等。
6、压抑自己情绪,习惯以“刚强”的假面具示人。当遭遇无法承受的挫折时,反而更缺乏韧性。

哭是孩子表达需求、释放情绪最好的方式
实际上,哭是孩子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可以用来有效地表达他的各种需求。
1、在没有掌握更多处理情绪的技巧之前,哭是孩子释放情绪最方便快捷的方式。
如果我们用“别哭了”去阻止孩子时,等于在告诉孩子,哭不是一种好的行为,他的情绪不重要,他的感受不重要,他被一票否决了,想想这有多糟糕!
而如果我们不强求孩子止住哭声,而是陪在他身边,用简单的一两句话表达对他的理解,之后安静地等待他哭一两分钟,我们会很惊讶地发现,小家伙的哭声会越来越小,并逐渐归于平静。一旦平静下来,孩子的脸上就会露出满意的神情,甚至还可能破涕为笑,转而开开心心去做别的事情。
2、孩子越大哭的几率越低。允许孩子哭一会儿,孩子才会更加充满力量,更坚强。
也许有些父母会担忧:若不阻止他哭,他岂不变成一个小小“爱哭鬼”?实际上,这种担忧是多余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哭的几率会逐渐降低。允许孩子想哭的时候哭一会儿,他的需求得到满足,内在才会更加充满力量,他才能变得更坚强,爱哭的可能性反而越小。
3、平和淡定地面对孩子的情绪,适度共情,适度安抚,并不被孩子的情绪所左右。
当然,如果我们没完没了用言语去安慰孩子,或者给他讲道理,这样的方式相当于在不断地将孩子拉回不愉悦的体验之中。那么,孩子越是被安慰,越是听到各种道理,他就越难以安抚。因此,父母应适当地以情绪应对情绪,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云淡风轻。
4大方式帮孩子尽情释放情绪
除了允许孩子哭,我们还可以有所作为,引导孩子掌握更多处理情绪的技巧。当孩子反应激烈时,不妨试试以下的方法:
1、涂鸦
跟孩子一起,用纸笔将他的不高兴画出来。为了更贴近孩子,我们也可以找一个令我们自己不高兴的理由,跟他一起画,一边画一边讲述,在这个画与讲述的过
程中,孩子的情绪很自然就流淌出来。事后,我们还可以将画出来的不高兴做个了结。如将它撕碎、烧掉,或者埋进土里,关进黑屋子里……
2、编故事
故事比说教更能打动孩子。找一些跟情绪处理相关的绘本,跟孩子一起阅读、讨论,他自然就在没有压力的前提下习得了更多处理情绪的方式。如果没有合适的
绘本,可以随口编一个故事讲给孩子听。甚至可以讲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让孩子意识到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些没什么大不了,总会有恰当的
方式可以解决问题。
3、设立情绪发泄角
给孩子买个塑胶不倒翁,或者准备一个大枕头、废弃的报刊等,放在某个角落。每当他不高兴的时候,可以去这个固定的隐秘角落发泄一番。如果孩子能通过拳击、踢打、撕扯等方式将情绪发泄出去,自然就不会通过伤害自己、他人与影响环境的方式释放情绪。
4、其他方式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可以平静地抱孩子一会儿,抚摸他的小身子,提供给他玩水的机会……许许多多的方式都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释放情绪。
总之,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我们应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必然反应,无所谓好坏。只要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细心体察他的感受,以他能够接受,又安全的方式帮助他提供更多释放情绪的技巧。面对那个脾气暴躁,爱哭闹的小家伙,我们自可以气定神闲,少了很多纠结。

4. 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形成开朗的性格

一, 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活泼开朗的性格与健康的体魄关系密切。精神饱满、体魄健康是活泼开朗性格的体质基础,因此要保证孩子丰富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合理的运动,使孩子拥有一个好体魄。家长会发现,孩子在健康的时候情绪是非常好的,如果生病了就会影响他的情绪和活动,爱哭闹,爱发脾气。也有的家长说,怎么孩子生了一场病,性格就变了呢,做事情不规矩了,还特别任性。

让孩子对合理的要求有选择的权利。当然,孩子年龄小,判断和选择的能力都是很弱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他做选择,这样我们可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很好发挥。这里特别要强调,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只有这样,这种兴趣才能成为孩子真正持久的爱好,为活泼开朗的性格提供精神动力。 要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还要注意调整孩子的心态。孩子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很弱,自我调节能力也很弱,家长要教给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保证孩子心情舒畅。特别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别忘了要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去克服。

5. 怎么让内向的孩子变开朗

如何使内向的孩子变开朗

平时,总见一些家长在抱怨:"我的孩子太内向了“。其实,内向也不见得是件坏事,内向的孩子心思细腻,善于体贴人,内向的孩子有耐性。俗话说”百花使得园芬芳“吗。不过,你的确想让孩子稍微变得开朗些的话,可以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看能不能有所改善。
方法/步骤
1/7 分步阅读
平时和孩子交谈语气要和蔼,不要总用命令的语气。这样不利于孩子思考,久而久之思维会形成一种惰性,并会产生恐惧心理。还要对对孩子学会尊重,不要总拿家长的气势来压制孩子,这样容易使孩子对外界产生抵抗心理。要学会给孩子一个民主的环境。

2/7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严格,不要企图使他变得完美无缺。因为孩子如果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会感到精神压抑,还会对自己苛刻起来。如果某件事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或自己不能稳操胜券,就羞于去参与,或不与人展示。

3/7
平时要多与孩子交谈,引导他把心里的真实想法或感觉表达出来。这样,孩子会慢慢学会并习惯于向你倾诉。从而自然而然地向周围的同学倾诉。

4/7
如果有条件的话,周六日可以多带孩子出去玩玩。不要小看大自然的力量,孩子的性情很容易被大自然所陶冶。平时不愿意在家里交谈的话题,也许会在这里主动向你倾诉。

5/7
不要忘了,平时多邀他的同学或小区附近的同龄人到家里聚聚。在家里毕竟和在学校不同,孩子们都能放得开,谈论的话题也广泛,感情自然而然会增进。从而使彼此心灵的距离缩短。

6/7
还可以利用节假日带上孩子回家探亲,多走几处亲戚朋友家。这样既能使孩子与亲戚间变得熟悉起来,又能使孩子的人际交往得以拓宽。而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孩子的性格会不自觉的变得开朗起来。

7/7
我想,通过以上几点,孩子的性格会不自觉的慢慢变得开朗起来。不用过分担心,人的心境随环境而变,孩子的性格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周围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最好的,都是独一无二的。

6. 怎样就可以让内向的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起来父母该怎么做

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经常就会跟别人说自己的孩子太内向了,不爱说话,见到人也害羞。其实孩子内向并不是一件坏事,内向的孩子一般心思都比较细腻,也比较会体贴人,做事情的时候也比较耐心。但是一般内向的孩子确实不怎么活泼,甚至有的时候会不合群,所以家长一定要想办法让孩子的性格稍微变得活泼一些。

三、多带孩子出门

对于内向的孩子来说,一般特别喜欢宅在家里,家长如果想让孩子的性格活泼起来,就要多带孩子出去玩一玩,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让孩子的性格变得开朗。孩子在和大自然亲近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大自然的陶冶,很多,平时不愿意在家里和家长说的话,这个时候可能会主动的和家长说。家长平时也可以多带孩子去和亲戚朋友聚一聚,让孩子和其他的朋友亲戚之间熟悉起来,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而且在亲朋好友融洽的氛围下,孩子的性格也会自觉的开朗起来。

7. 如何让性格内向的孩子变开朗

孩子的成长中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性格内向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用心陪伴和多加鼓励,父母们应该对孩子多花心思,常与孩子玩他们所喜爱的游戏,可以给孩子挑选适合亲子一起玩的玩具,玩具对每个孩子都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父母可以在亲子游戏中引导孩子与人互动和分享,让孩子获得其中的快乐,慢慢地就会喜欢上和小伙伴互动与分享。

2、多组织孩子间的活动
有空的时候,父母应该多给孩子创造条件,邀请其他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或者多组织小朋友之间的活动,让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玩耍,增加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让孩子喜欢上集体活动,让孩子习惯性融入集体,慢慢就会主动与人交往。

3、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一个有兴趣爱好的孩子是不会内向的,父母们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比如孩子喜欢看书,可以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阅读,帮助孩子挑选有阅读意义的书籍,如果孩子喜欢唱歌跳舞,可以给孩子报兴趣班等等,这样对孩子的积极乐观起到很大的作用!

4、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不管是大人孩子,内向其中有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认可,有自卑心理导致,在平时生活中,父母应该努力发掘孩子的优势加以肯定,多多主动夸奖孩子树立孩子的信心,切记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孩子,不要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8. 怎样让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一点

找准孩子的兴趣点,找跟孩子喜欢的话题去聊。

在跟孩子交流时,一定要找到孩子喜欢的事情,那么这一点需要家长平时多去观察孩子,看看孩子先天对什么感兴趣。当孩子说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务必要多鼓励认可,千万不能把孩子的话给“噎回去”,否则孩子会害怕担心,认为自己说错,下次就不敢说了。在这里,是要排除孩子说一些消极的话题,例如“凶杀”“暴力”等话题。

在幼儿园里经常有老师会噎住孩子的发言权,导致孩子不敢说话,一说话总是要先看老师一下,这样的孩子在我的授课中是很常见的,天性受到了一些压抑。所以,提醒大家一定不要噎住孩子的发言权,要多倾听多鼓励。

桃花分割线

把自己当孩子,和孩子平等的交流。

很多孩子因为不敢和大人交流,是因为大人总觉得自己是大人,其实跟孩子最好的交流方法就是把自己当成孩子,这样孩子会很喜欢和你交流,不会因为你是大人而疏远你,那么结合第一点,我经常和第一次见面的孩子也很能聊得来,就是聊他们的话题,找他们喜欢的事情。比如看动画片,吃好吃的,去哪里玩什么的。少儿朗诵主持的授课中,让孩子去表演小诗歌跟孩子一起玩,孩子是很愿意和你交流的。当孩子不把你当外人的时候,他自然会越来越喜欢你,也愿意跟你交流。

多去拥抱孩子,给孩子安全感。

孩子很小,给予孩子最好的安全感就是抱着她,让他觉得很安全,他的心里才会踏实。很多家长和老师不喜欢抱孩子,其实是不对的。多运用你的身体去接触孩子,孩子也很愿意和你亲近。说道少儿影视表演理念,那么所有的动作刺激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心里感受。不要让孩子害怕和人接触,总是躲得远远的看着别人,那么这样的孩子在家里我敢肯定,家长绝对不喜欢抱她,或者总是以命令式的语气去说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害怕,从此不愿意和你亲近。

9. 怎样让孩子性格开朗大方

这是因为孩子不适应外面的环境造成的,孩子会在自己认为安全的领域很放得开,由于外面的环境对孩子来说比较陌生,他会产生戒备心,所以会有点放不开,不过没关系,只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家长放手给孩子信任,让孩子有足够的自信,孩子的状况会慢慢改变的。 通常状况下,在家里活泼,到外面人生的原因主要是一个,就是家长太过于关爱,照顾太多。 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因为父母过于关注,照顾过于周到细致,并且对孩子的危险举动限制太多,害怕孩子受伤。并且对孩子可能夸奖很多。这会想孩子传递两个信息:一是,孩子还小,自己不能照顾自己,让孩子不自信。还有就是外面是危险的,只有父母才能照顾好你,让孩子对外界产生警惕心,畏惧感,害怕外面的人和环境。过于夸奖孩子,会让孩子不自信,害怕自己不够好,害怕自己失败,父母不再爱自己。所以,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可能会很活泼,但是到了外面胆小内向,认生,不合群,不会主动交朋友。 要改变的方法就是要给孩子自主权,减少对孩子的限制,让孩子慢慢学会承担责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过于爱护关注孩子,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平时要扩大孩子的交友圈子,让孩子有机会接触跟多的人。要减少对孩子的夸奖赞美,对孩子的表现就事论事,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此外,还有少部分孩子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于苛刻,不太允许孩子犯错误,对孩子做事情的细节规定过多,造成的。不过我觉得你的孩子不是这个原因,应该还是过于关注造成的。 严格下长大的孩子,不善交流,不爱表达,很少和小朋友一起玩,喜欢自己琢磨,记忆力好,遇到事情,会默默流泪,很少会大哭大闹的爆发。这样的孩子,容易出高考状元。但是,他们的内心会比较压抑,不太会和人打交道,对人对自己都很苛刻,不会放松。 这样的孩子,也是要从家长改变,家长要多和孩子沟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容忍孩子的错误,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对孩子不要太苛刻,不要用夸奖绑架孩子的进步和提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哭闹发泄出来,鼓励孩子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10. 从小压抑长大的性格

性格可能就比较古怪 。
从小气氛都是很压抑的话,父母亲都是那种暴躁严格要求的人的话,或是自恋的父母亲不允许你跟他们不同,否则就攻击你的本来独有的特质,孩子想说话又怕被骂只能压抑下去,在孤独恐惧中度过,除了长大被压抑出神经症,还能怎么活,抑郁、社恐、恐惧、焦虑,疑病,强迫的来源,原答案:长大以后会是讨好型人格,过度压抑自己,从小在很压抑的环境下长大会丧失了真实的自己

父母看不到孩子的真实自己,他的真实感受、意愿,想法通通视而不见,只把他当成另一个人来对待(想象中的 理想中的)或只喜欢孩子的假我,

父母自认为有特权,中国自古以来很认为孩子要听父母的话 父母的强势压制了孩子真我,孩子的真实自己一直得不到表达。
同时又伴有一些暴躁 急躁 ,以后的生活中会体现出来 。

热点内容
为什么女生第一次没血 发布:2025-05-14 11:48:10 浏览:912
桉树种在田里为什么反而长不好 发布:2025-05-14 11:36:00 浏览:790
为什么北极狐有不同颜色 发布:2025-05-14 11:25:24 浏览:665
洛阳绿都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5-14 11:23:49 浏览:362
为什么孩子总在纸上写某某不好 发布:2025-05-14 11:23:14 浏览:923
为什么苹果自带壁纸好看 发布:2025-05-14 11:17:24 浏览:887
李宁篮球鞋为什么那么便宜 发布:2025-05-14 11:17:19 浏览:275
最近荷兰奶粉为什么这么便宜 发布:2025-05-14 11:15:49 浏览:788
淘宝上一样的篮球鞋为什么有差价 发布:2025-05-14 11:12:11 浏览:174
为什么孩子的大门牙是圆的 发布:2025-05-14 11:08:05 浏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