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满月为什么要钻满圈
⑴ 做满月有什么风俗
古代,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生了男孩,除办满月酒外,还要办三朝、周岁等酒筵庆贺,生了女儿则不庆贺或降低档次。
现在许多人已经把孩子满月视为很平常的事,也没有特别举办满月酒,但在一些农村和旧观念比较强的老人还比较重视,往往要请满月酒。
婴儿要剃满月头,戴狗头帽,穿一口钟、虎头鞋,由长辈托着,撑着凉伞,串街走巷兜一圈,邻人互抱相看,戏称兜圈的男孩寻老婆、女孩寻老公等等。
满月这天,婴儿多用公鹅头冠瘤开荤,意谓儿童跌跤时会像鹅头一样昂起,不伤头面。
(1)孩子满月为什么要钻满圈扩展阅读:
注意饮食:
1.鸡蛋:鸡蛋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还含有卵磷脂、卵黄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容易消化,适合产妇食用。
2.红糖:由于红糖所含的萄葡糖比白糖多得多,所以饮服红糖后会使产妇全身温暖。红糖中铁的含量高可以给产妇补血,红糖中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利尿、防治产后尿失禁,促进恶露排出,红糖还有生乳、止痛的效果。
3.汤:鸡汤、鱼汤、排骨汤含有易于人体吸收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而且味道鲜美可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欲,还可促进泌乳。
4.小米:小米含量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能够帮助产妇恢复体力,刺激肠蠕动,增进食欲。但是专家提醒,小米粥不宜太稀薄,而且在产后也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5.莲藕:产妇多吃莲藕,能及早清除腹内积存的淤血,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使乳汁分泌,有助于对新生儿的喂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月子风俗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月子
⑵ 孩子满月为什么要挪窝
你好,其实就是一些老传统,一般都是过完满月就接到娘家去,说法就是做了一个月子很味,挪挪骚气窝。,每个地方的习俗都不一样,
⑶ 满月习俗有哪些
1、满月酒,婴儿出生后一个月设立酒宴,宴请亲戚朋友过来参与见证,为孩子祈祷祝福。
2、报喜,宝宝出生当天,爸爸一定要去岳父母家告知这个消息,并且拜祭祖先,放鞭炮庆贺。
3、送米酒,岳父母得知女儿生下孩子后,孩子的外婆就要开始酝酿准备鸡蛋、米酒等食物,待产后第三天前往看望。同时,还需要为孩子准备新衣裤、手推车、摇篮等婴儿用品,待孩子满月时送给他。
4、吃红蛋,生了孩子的家庭会提前将鸡蛋染成红色,待孩子办满月酒哪天,将鸡蛋送来来宾食用。
5、出窝,待宝宝满月后,要抱着孩子回娘家串门,外婆会给宝宝肩膀上搭花线、脖颈上挂银制品(银坠子)寓意祝福外孙活长命百岁,享荣华富贵。
⑷ 小朋友满月的习俗
小孩子满月有什么讲究
当小孩生下足一个月的时候,往往要举家庆贺。过满月就是这种庆贺的方式。过满月,是在庆祝“家有后人”、“添丁之喜”、“足月之喜”。
山西境内、从南到北过满月的过法比较普遍。一般情况,是由亲朋好友给孩子带上礼品,到家里作客,吃一顿“满月宴”,然后离去。给孩子所带礼品,有小儿衣物、食品,或是小银锁和留点零花钱,但饭是一定要吃。
在山西晋南农村,像闻喜县等地,在过满月时,颇有讲究,要有许多家互相有亲戚关系的人联合起来,给过满月的主家买好三百尺的布料,再把各家买好的小孩衣服:上衣、裤子用别针或是用线简单地缝在上面,这三百尺的布料,可以容纳多少件衣服是可想而知的。
到过满月时,把这块别好的布料连同上面的衣服带到过满月的人家,作为礼物,挂在院子上方,表示庆祝。然后,客人中的妇女,往往要到房中看望一下过满月的孩子及其母亲,还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红线挂在孩子的脖子上,红线上拴着送给孩子的零花线,并问长问短,以示祝贺。
如今,随着开放改革,农村过满月也有新变化,有一些人改变了过去的做法,带些装饰品,或是给孩子带上玩具,这些情况已经逐渐多起来。过满月,既是添丁之喜,同时也是希望孩子长寿。
⑸ 小孩满月为什么要挪窝有什么讲究吗
宝宝有几个重要时期,第一为十二朝,第二为满月,第三为百日,第四为一年零一个月。 十二朝前需要用苦(即为:初为人世,先苦后甜),可以用莲子心+金银花代替“苦”,此苦可清婴儿的体内内热,减少以后发烧感冒。 满月宝宝已经“脱胎成人”,见到天明,这时不叫朝,叫天,所以人们要为其庆祝,就叫“满月”,满月人生中只有一次,一定要做,满月当天最好带婴儿经过学校转一圈,代表学习读书进步。
⑹ 弥月的习俗常识
新生报喜 弄瓦欢愉、弄璋成庆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家中有婴儿出生是一件大事,表示家庭中有着延续的意义,且婴儿出生后至周岁期间,都有相关的民俗礼仪来为这个家庭新成员庆祝,为婴儿祈福、消灾,希望婴儿能够平平安安、充满喜悦的成长,祈求婴儿将来做大官,发大财,一生顺遂,光宗耀祖。
相关的民俗礼仪其中又以“三朝”、“报酒”、“满月”较为重要。
民俗礼仪-三朝之礼
在传统习俗中,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称为三朝。要将桂花心、柑叶
、龙眼、小石头放入水中煮沸,为婴儿洗拭身体,洗完再用小石头在婴儿胸前轻轻拍三下,希望婴儿长大后有好胆识,在成长过程中能够有像石头般坚毅,然后再穿上新衣服。这就叫“三朝之礼”,洗完澡后,准备鸡酒、油饭祭拜祖先及呵护神。
民俗礼仪-报酒
三朝之礼这一日或婴儿出生第十二天,产家要准备油饭、麻油鸡酒来供奉神佛、祖先并要烧香、烧金纸,以求神佛保佑、祖先庇佑,期望小婴儿圆圆满满、顺顺利利的长大,祭拜完后,用谢篮装满将油饭、麻油鸡酒送回娘家,报平安产子,及分享小孩子出世的喜气,这称为报酒。
这时,亲朋好友也会送礼祝贺,给婴儿多些平安的祝福,产家则于三日、六日、十二日、廿四日、满月做油饭、麻油鸡酒回礼。
这一天,要做油饭和麻油鸡酒,外家也在这一天致送各种贺礼,叫‘送头尾’,一般叫‘送庚’。‘头尾’是指婴儿从头到脚所要穿戴的全部衣物,如满月帽、婴儿衫、手环、脚环、鞋袜、蒙被、胸饰等,并加上香蕉、红龟粿、外妈圆、红桃、礼烛等物品,所以做油饭和麻油鸡酒为答礼,另外,有的人也会备酒席宴客,答谢亲朋好友。
民俗礼仪-剃头
在 24 日或满月这天要为婴儿剃胎发,在剃发时所用的水中放入小石头数颗,但愿小宝宝永远健健康康,壮如硬石!
放入铜钱数枚,期望宝宝拥有不尽财源,终身大富大贵,享用不尽之意!
剃发后,由母亲或祖母抱到门外,绕院子走一圈并边用竹竿敲地,希望宝宝平安长大、百尺竿头、安享人生!
⑺ 小孩满月都有哪些习俗
小宝宝的出生是一个家庭新希望的开始,爸爸妈妈对宝宝的抚养也是细心呵护的,所以在宝宝的满月、周岁、成人礼等传统节日上,就会特别的在意。
那么,婴儿满月有哪些习俗?1.满月酒
所谓的满月酒就是宝宝满月了(30天),在这一天里,宝宝的家人要摆酒告知家里的其他亲人,我家宝宝从软绵绵的小婴儿升级到满30天的小宝宝了,这是非常值得庆祝的。
宝宝的满月酒要摆的隆重些,越隆重就代表大家越在乎宝宝,宝宝的将来也是越好的。所以在摆满月酒这天,大家会包好多的利是给宝宝,红彤彤的真是一片喜气。
总之,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特色,宝宝满月就是好的开始,大家只要不太铺张,帮宝宝庆祝下还是不错的。
⑻ 小孩满月习俗
满月,又称“弥月之喜”,是婴儿出生后一个月,民间认为婴儿出生后存活一个月就是过了一个难关,为了庆祝孩子度过难关,通常会举行满月礼仪式,祝愿婴儿健康成长。
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风俗传统,给宝宝做满月也有不同的仪式,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习俗吧~
1、满月酒
满月酒是最为常见的习俗,很多地方都会给宝宝办满月酒,招待亲朋好友,有的满月酒上会吃“圆子”,寓意宝宝将来“中状元”;也有的会吃“喜面”寓意宝宝“长命百岁”。
2、送红蛋
吃完满月酒后,主家会给宾客送红蛋和红长生果(花生),不仅是宾客,满月酒当天或第二天家里还要向街坊邻里分送红蛋、“红长生果”和“长寿面”,和众人分享喜悦。
3、挂钱
吃过满月酒,母亲要抱着婴儿回娘家,离家时鼻尖点黑点,回家时鼻尖点白点,外婆要给红包,称“挂钱”,表示将钱挂在身上,寓意一生富贵。
4、剃胎毛
剃胎毛也是比较常见的满月习俗,民间认为剃胎毛会给孩子带来福气,以后的头发也会长的比较茂密乌黑,所以会特意去挑选黄道吉日,找德高望重的长辈,给宝宝剃胎毛。
“剃满月头”是不能把婴儿的头发全部剃光,会在头顶前部中央留一小块“聪明发”,在后脑留一绺“撑根发”,寓意孩子聪明伶俐,扎根长寿。有的还会把刚剃下的头发,做成胎毛笔,或者是将胎发搓成小辫子,用红绸布包起来。
有的地方是女方的娘家人为孩子剪胎发,叫“铰头”,还有“一铰金,二铰银,三铰骡马一大群”的说法,并象征性地铰耳、目、口、鼻及手脚尖,意在婴儿长大后耳聪目明嘴不馋,手脚干净作“完人”。
5、请送庚
某些地区会在满月前挑选黄道吉日,届时新生儿外家送婴孩衣服、襁褓,还有银项圈、天官牌、八卦图、脚环、手镯等避邪金银饰品,意在锁住小孩,不让受灾受难,永保长命,这种仪式叫“请送庚”。
6、挂旗
山西某些地区,孩子过满月时,互相有亲戚关系的人会联合起来,给过满月的主家买好三百尺的布料,再把各家买好的小孩衣服,比如上衣、裤子,用别针或是用线简单地缝在上面,到过满月时,把这块别好的布料连同上面的衣服带到过满月的人家,作为礼物,挂在院子上方,表示庆祝。
7、转娃娃
满月这天,有些地方会把婴儿的眉心和脸蛋染红,用小被子包严实,再在小儿怀中放根葱和蒜,由家族中辈份最高的老人抱出大门,在村中转一圈,表示婴儿已经见了天日,父母可以抱着婴儿出门走亲串友了。
8、开腥礼
有的地方满月当日主家会准备鸡、鱼、蛋三牲,妈妈抱着宝宝跪拜“公婆神”,祭拜完之后,妈妈用筷子夹一点点鱼肉给婴儿舐一下。
9、出窝
孩子满月以后,外婆家还要接外孙和自己的女儿回娘家,称为“出窝”,有的地方叫“走月满”。
不管是什么习俗,其实都是家人和亲朋对宝宝美好的祝愿,不过爸爸妈妈切记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毕竟宝宝也才一个月大,身体还很脆弱,不要影响了宝宝的正常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