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生女生 » 为什么孩子怕痛苦

为什么孩子怕痛苦

发布时间: 2022-06-15 19:04:07

A. 孩子的恐惧感怎样消除

一、 孩子的恐惧感从何而来 孩子降生时对这个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他们期待得到爱、温情和理解。父母会给孩子尽可能多的关怀与温情,但往往不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当某些他们不能理解的事情发生时,或经常受到冷落,就容易使他们感到恐惧。孩子有时比成年人更敏感,许多成年人感到无所谓的事情都会惊吓孩子。孩子尤其对突发的、痛苦的或缺乏亲情的情况没有思想准备。幼年和母亲或父亲分离,未对孩子解释就突然更换保姆,家里人情绪激动的谈话,被好事的亲戚拿来取笑逗乐,电视节目中的暴力等,都能使孩子受到惊吓。 此外,有些孩子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受到过直接的身体伤害。难产、早产、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等,都可能惊吓婴儿,扰乱他出生后第一个月的宁静。严重的伤害会使某些孩子由于潜在的恐惧而经常处于紧张的情绪之中。 感到恐惧的孩子会很难与他亲近的人保持密切接触。他不能承受你长久的注视,也不很快去试探并依赖他人,而是经常处于一种“戒备”状态,不能松弛下来平静地享受亲友的陪伴。惧怕也会使孩子变得急躁和难得满意,稍不如意就可能由于不耐烦或生气而大光其火。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完全摆脱恐惧。我们很少有人见到过孩子生来就会尝试使用的康复过程,因为它往往是我们所难以忍受的。孩子在宣泄恐惧感时,会深深地体验到恐惧,他们的恐惧感会随着发抖、干嚎、出汗和发脾气宣泄出来。在整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我们在身边给予关注,正如他们在哭泣时需要我们在身边给予关注一样。……孩子为消除惧怕所作的努力真是令人困惑不解:谁会想到让他们在你的怀抱里表现出恐惧感竟会有助于他们获得自信呢? 三、 孩子经常间接地表现自己的恐惧 以下是帮助孩子摆脱恐惧的几个原则。一旦你的孩子在恐惧中大哭起来,你赶到他的身边想帮助他时,这些原则会告诉你基本的做法。 1、 搂紧孩子。确保只要他愿意,他就能清楚地看到你 你应当说尽可能地显示出你确信一切都好。你应轻柔而坚决地把他紧搂向你,鼓励他看着你,告诉他你就在他身边,他随时都可以看到你。 2、 即使孩子拼命要推开你,你也要坚持靠近他 要使康复机制起作用,孩子需要一个宣泄恐惧的对象。而你通常就是他近旁最安全可靠的这样一个对象。他会突然害怕你靠近他,仿佛你一靠近就会置他于致命的危险之中。他把从前某次可怕经历留下的恐惧感与你联系起来,因为他无法与从前那个抽象的阴影抗争,但可以与你抗争。如果你心平气和地允许他挣扎、哭泣和发抖,就能加快他摆脱恐惧的康复过程。 4、 如果孩子攻击你,你要防止自己受伤 5、 让孩子知道现在他是安全的 不断地用话语安抚孩子,有助于他们宣泄恐惧。你的声调很重要,平衡的声调比话语本身更能令人安心。你的声调越充满自信,他越能面对恐惧。 6、 拥抱孩子 7、 一旦你感到害怕或愤怒,请立即中止帮助孩子的尝试 四、 当孩子逃避令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时 当孩子跑到你身边,试图躲避他们害怕的事物时,你可以当即启动治愈过程。首先要保证他的安全,去除不安全因素。然后,温和地鼓励他面对使他害怕的事物。让他看着他所怕的人或物,也可以试着朝那人或物靠近一点点。如果孩子吓得发呆,你就带他走得远一点再让他看。也许你得轻推他一下,把他的脸从你的膝盖上移开,或你们一起朝着那人或物挪近一点点。你在努力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爱护与安全,加上让孩子感受到些许恐惧。如果你表现得有些冷淡和不耐烦,孩子觉得不得不服从,就无法放松地宣泄自己的恐惧感。如果你给予过多的同情,他会失去体验自己恐惧的机会,而这种体验是治愈过程的重要组成。 五、 笑声有助于孩子消除恐惧感 如果孩子的恐惧不很严重,你可以先鼓励他发笑来帮助他消除恐惧,这样可以释放出恐惧所引起的较轻的紧张情绪。如果在他感到安全时,你能装出自己也害怕他所怕的事物的样子,他就会笑起来。当你用笨拙可笑的动作表现恐惧时,孩子会开心地大笑不止,甚至可能会以强者的姿态加入游戏,对你说,“我能告诉你怎么办,你得听我的!”这种新的力量平衡——大人吓得束手无策,孩子反而胆大有为——是对孩子的日常体验的难得的补偿,随着他串串笑声,紧张情绪会渐渐消除。 六、 害怕黑夜 许多孩子都有晚上难入睡或者天亮之前被吓醒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是在睡前安排一些活泼的游戏,要有欢笑,可以有打打闹闹(不要胳肢),但要让孩子占上风。这样的游戏能使你和孩子肌肤相触,这是孩子的安全感的主要来源。这样的游戏还能让孩子感到被人理解。当孩子与父母共同度过的时光以游戏和欢笑为主时,他们会感到与父母很亲近。到了睡觉时,孩子就会比较容易面对主齿感到不安全的问题和感觉。他可能会开始反对去睡觉,或不肯刷牙,或不停地要你讲故事。你要做的是保持好情绪、自信心,继续引导他去睡觉。 七、 当恐惧导致攻击行为时 不管是什么年龄,人在害怕时都无法正常思维。当孩子由于害怕而无法正常思维时,他们就会因为自己受到的伤害去同样伤害别人。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操场上被人推了一下,在紧张或惧怕之中,他就可能去推别的什么人。受到辱骂或见到过别的孩子遭受辱骂的孩子,在情绪紧张或感到孤立时会脱口骂人,不论他是否懂得所用词的含义。使孩子感到恐惧的事件常常会原原本本地再现于孩子的行为之中。 要帮助一个可能会由于恐惧而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孩子,父亲或母亲应该预见到会发生的麻烦,在孩子做出攻击性行为之前及时制止,以免造成伤害。如果在孩子已经弄伤了别人之后你才赶到,孩子此时通常会沉浸在内疚之中,无法体验任何其他感受。他也不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使自己能痛快哭泣或发抖以排除恐惧。 八、 倾听感到恐惧的儿童 犹如走钢丝 我们常看到成年人以严厉、羞辱或反感的态度对待恐惧中的孩子。“马上给我停止这一套!要不我就揍你屁股啦!”“行啦,别像个小孩子似的。现在赶快进教室,要不我就告诉老师说你想留在家里守在你妈身边!”“你再敢……我就把你锁在你的房间里,教训教训你!”人们需要时间和练习以及充分的支持,才能在孩子因恐惧而产生不当行为时,不按照老习惯去对待他们。我们正在尽力学习如何帮助孩子排除恐惧,找出致使他们胆怯及有攻击性行为的根源。就像走钢丝的人,我们必须小心地保持平衡,不让自己倒向老习惯。在建立起全新的对孩子的复原能力的信任的基础上,我们循序渐进:当他们感到害怕,躺在我们怀里时,我们给予倾听;在他们害怕时,我们始终留在他们身边,轻轻搂着他们,直到他们重新获得安全感;于是,在最终走完钢丝后,我们将看到他们又能欣赏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勇敢,更坚强。

B. 孩子害怕的6件事情是什么呢

恐惧事件之一:怕较大的噪音

“这么响的声音,一定是很可怕的东西发出来的……”

恐惧背后:

婴儿在早期会比较害怕听到噪音。如果听到打雷声、鞭炮声、警笛声等,婴儿会被惊醒甚至哭泣。这是因为1-6 个月的婴儿对声音是比较敏感的,较大的噪音会使婴儿产生恐惧。

赶走恐惧:

婴儿因为噪音刺激而哭泣时,父母应马上抱起他(她),给予足够的安抚,而且要避免连续让婴儿接受令他们恐惧的噪音继续强化。当宝宝长大一些后,为了消除宝宝对较大噪音的恐惧,可以一一给宝宝解释各种较大强度的声音,如雷声、汽车警报声等等,并用温柔的话语安抚宝宝,鼓励他,并不时让宝宝接触这些声音,消除因为陌生感而引发的恐惧。

恐惧事件之二:怕打针

“那冰凉的、尖尖的东西会咬我,咬得好疼啊! ”

恐惧背后:

对宝宝而言,打针算是一件最实实在在的痛苦事。那小小的针头戳进皮肤的一刹那,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放声大哭。从此他只要一看到针管、针头,甚至看到 穿白大褂的医生和护士,都会感到无比恐惧。其实这种恐惧的根源一方面来源于肉体的疼痛,一方面来源于对冰冷的针管和陌生事物的恐惧。

赶走恐惧:

宝宝害怕疼痛害怕打针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父母可以适当减少宝宝的这种恐惧。比如可以买一套医生的玩具送给宝宝,玩具里有听诊器、体温计、针头、针管,然后告诉宝宝,当他心爱的玩具娃娃生病时,他可以自己动手给娃娃量体温,听心跳,打针。让宝宝在游戏中接受和熟悉这些医疗器械,减少因陌生而加剧疼痛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三:分离焦虑

“妈咪走了,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来了?”

恐惧背后:

妈咪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时候,壮壮正跟姥姥玩得高兴呢,所以妈咪悄悄地出门,他居然一点都没有哭闹。等他想起要找妈咪才发现她突然不见了,壮壮好一阵哭闹,最后哭累了,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怀里睡着了。从此,壮壮每天都把妈咪盯得死死的,只要她一准备出门,壮壮一双小手便铁钩似地揪着妈咪的衣服,死活 不肯松手。

赶走恐惧:

在宝贝分离焦虑开始形成之前就开始训练他学习适应和妈咪之间短暂的分离,每次妈咪离开时都要教他和妈咪道别。每次外出的时候,要明确地告诉宝贝,妈咪要去哪,并以宝贝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什么时候回来,比如到下一次吃饭的时候。不管他懂不懂,都要坚持这样做。和宝贝玩分离的游戏,在跟宝贝告别时给他一个喜爱的玩具,给他一些他感兴趣的许诺等等,让这些带给他一些愉快的情绪体验,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消除与妈咪分离给他带来的恐惧感。

恐惧事件之四:怕陌生人

“一个不认识我的人非要抱我亲我,他一定是想把我从妈咪手里抢走吧?”

恐惧背后:

当当在家活泼调皮,常常惹得一家子笑个不停。这个在家活跃非凡的小家伙,出了门可就蔫了。奶奶想抱抱他,他赶紧把头藏妈咪怀里,双手紧紧地拽着妈咪的衣服,生怕被抢了走。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脑袋,他哇一声就哭了。家里来个客人,他一定拽着妈咪不松手,碰到长得强悍点的叔叔,他还吓得不停地哭闹,不把人 哭走绝不善罢甘休。

赶走恐惧:

怕生是大多数宝贝都会经历的一个阶段,一般到2岁左右,这种现象会得到缓解直至最后消失。对待怕生的宝贝,千万要尊重他的选择。他不想让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强他。父母可以将宝贝抱在怀里,在他离陌生人有一定距离的情况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让他慢慢适应那些陌生的面孔,一点点地接受陌生人。平时可以多带宝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动跟邻居朋友打个招呼,让他有更多机会接触陌生人,帮助他逐渐消除对陌生人的恐惧心理。

恐惧事件之五:怕动物

“小狗快走开,别靠近我,你会咬我,会吃掉我的……”

恐惧背后:

对动物的恐惧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宝宝可能因为成长经历中有过被动物玩具或真实动物伤害的经历,所以会特别害怕某一种动物或几种动物。而有的宝宝则是因为被父母平日的恐吓“宝宝不乖乖吃饭就会被隔壁的猫咪叼走”等产生对动物的恐惧。这时的宝宝正处于智力迅速发育阶段,思维很活跃,想象力也很丰富。在他们看来,可爱而友善的小动物随时可能变成吃人的怪兽,他们在面对动物时会有种威胁感。

赶走恐惧:

首先父母在教育中不要有任何威胁恐吓宝宝的话,避免让宝宝遐想出动物的凶残。其次,可以给宝宝买一些小动物的绒毛玩具,比如小狗、小猫等,让宝宝先接触玩具,然后再接触活生生的小动物。等宝宝胆子大些后,可以和宝宝一起尝试给小动物喂食,观察小动物玩耍、睡觉等习性,在宝宝感觉足够安全的情况下让他 试着去抚摸(不要强迫,如果宝宝不愿意不必勉强)。还可以买一些关于动物的盘片和宝宝一起欣赏,说不定从此会激发宝宝对小动物的热爱和兴趣哦。

恐惧事件之六:怕黑

“别丢下我一个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了,黑暗里有什么?会不会有凶猛的野兽,可怕的怪物?”

恐惧背后: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宝宝怕黑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三岁前的宝宝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即会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 的东西。这种心理现象的负面表现就是宝宝会对黑暗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惧怕。他们很难区分现实与虚构,于是往往把画册、影视、故事里经常在黑暗中出现的鬼怪、

猛兽、机器人的情节或形象与现实生活混淆。再加上有的父母采用了一些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如“宝宝不听话,晚上就让鬼怪捉去”等威吓的语言吓唬宝宝,甚至把宝宝关在黑房间里作为惩罚的手段,结果导致宝宝对黑暗产生恐惧。

C. 孩子把痛苦的事藏在心里,不跟家长说,这是为什么

可能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缺少沟通,无法帮小孩分析事情,小孩觉得给大人说了也不起作用,所以他才会把事情闷在心里,不告诉家长。

D. 小孩子怕生、怕黑、怕痛,为什么触觉如此的敏感

触觉敏感越早改善越好,不然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影响孩子的探索、社交甚至学习。


4、脚底按摩

这个游戏通过各种不同的质料刺激敏感的脚底,能够强化触觉辨识能力和感觉功能分化能力。

适用于情绪不稳、轻微自闭、触觉防御过强或迟钝的孩子。

游戏方式:

父母可以将沙子、碎石子、树叶、羽毛、塑料垫子等铺在地上,然后带领孩子光着脚从上面走过。但切忌强迫孩子,以免造成严重的情绪反应。

E. 家长在孩子害怕面对挫折的时候,要怎么从根源找到原因

当今有非常多的人觉得生活压力太大,烦恼不断,不是气愤难平就是疲于应付,生活中,无时无刻都是会有挫折和困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的家长面对着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家人之间的冷言冷语,亲戚的冷嘲热讽等等,这样的压力太多了。而孩子也是如此,面对着学习上的学业压力,面对着生活中家长给的压力,很多时候在遇到一点不如意的事情,遇到挫折,就选择放弃,选择躲避。



减少胜负欲

很多家长都渴望孩子能够成功,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中,都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佼佼者,但是这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害怕失败,害怕面对挫折。

挫折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能够正确的面对生活中的挫折,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快乐成长,通过挫折,让孩子养成独立思考、不轻言放弃的能力。可见,正确面对挫折是多么总要的事情!

F. 儿童为什么会害怕他们都害怕什么

儿童为什么会形成害怕心理?一般而言,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成人过分担心出事而限制孩子的行动。有些父母由于担心孩子会被烫伤或从高处摔下等等,往往过分地限制孩子的行动。例如,当孩子爬到高处时,便惊慌地大声制止:“啊呀,怎么爬得那么高,摔下来可就没命啦!”这样对孩子进行强刺激,无形中就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对爬高的恐惧感。
2、人为地吓唬孩子。有的人故意扮出怪相、做吓人的动作或突然发出尖声怪叫,使孩子受惊而产生恐惧;也有一些家长为了达到使孩子听话的目的,而经常采用一些言语吓唬孩子,给孩子人为制造了一种恐怖气氛,使孩子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3、鬼怪迷信故事和惊险恐怖影视作品的不良作用。父母及其他人让孩子听鬼怪迷信故事和带孩子看恐怖色彩浓重的影视片或图书等,由于孩子年幼无知,分不清真假是非,加上感情脆弱,又富于想象,常会因此产生恐惧心理。
4、父母胆怯影响孩子。孩子一般都信赖父母,模仿父母,父母的一举一动,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对黑暗、对某些昆虫或对鬼怪神仙及某些人物流露出胆怯害怕的神情,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5、孩子自身有过惊吓的经验。如被虫子咬了,被某种动物吓了,或者被火、开水等烫痛过,以后再一次见到虫子、某种动物、火或开水时,便会联想起这种体验而产生恐惧情绪。
6、孩子缺乏适应能力,有的孩子处在比较特殊的环境中,如大人离开了,突然听到一点什么响动,就会产生恐惧情绪而哭起来,因为他们不知道处在这种情境下自己应该怎么办,或者说因为没有学会应付各种环境的技能,而产生胆怯和恐惧的情绪。

G.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怕吃苦

原因如下:

1、家长造温室,让孩子成娇贵娃。

的孩子很容易变成家里的小公主或小王子,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孩子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个老辈人照顾,一群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在家里完全就是公主、王子的待遇。

2、无微不至的照顾,无法培养独自生活的能力。

为了让孩子在更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家长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穿衣服要帮,吃饭要喂,家长能抱着就绝不让孩子自己走等等。有些家长依旧奉行‘温室成长’的教育观点,舍不得让孩子动一点手。吃饭穿衣这样的事都干涉,只会逐渐磨灭孩子的本能,无法培养独自生活的能力。

3、不相信孩子,不会放手。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放手,该引导孩子的时候要伸出手,不该伸手的时候绝不干涉。经历过风雨洗礼的花朵才能长久地绽放,经历过吃苦教育的孩子才能体会到成长的甜,从而变成一个坚强又独立的个体。



(7)为什么孩子怕痛苦扩展阅读:

国外进行吃苦教育的方式:

1、瑞士:父母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比如,女孩子从初中一毕业就被送到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2、美国: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美国南部一些州立学校为培养学生独立生存的适应社会能力,规定“学生必须不带分文,独立谋生一周方能予以毕业”。

3、德国:家长从不包办孩子的事情。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人擦皮鞋等。

4、日本: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去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来挣自己的学费。

H. 孩子心里总是感到恐惧,这是为什么

引言:有些孩子的心里总是能够感到恐惧,他渴望能够得到父母的关心,渴望能够在父母的保护下长大。小编今天就来跟大家说一说,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产生这种心理,作为父母应该要怎么办?

三、多陪伴自己的孩子

改变孩子的这种状态,最好的方法就是要让孩子感觉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觉得温暖。父母可能平常不注意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总会让孩子感觉到不舒服,或者说有一些压力。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就一定要跟孩子经常沟通,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理。不要总是让孩子观看一些暴力厮打的电视,这样的话孩子会变得非常的胆小,不敢跟别人说话。

I. 七岁小孩晚上睡觉总是很痛苦,很害怕的样子,是因为什么原因

您好,小孩半夜容易惊醒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1.缺乏微量元素,家长可以带孩子去做下微量元素的检查; 2.过度疲劳,可能是由于孩子白天玩的太多了,晚上睡觉是,精神还处于兴奋状态,很难入睡; 3.积食、或者消化不良也有可能造成孩子容易惊醒等。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相关科目接受详细检查,确诊病因,再按照医...嘱对症用药即可。

J. 儿童恐惧心理,其表现方式是怎样的呢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生完孩子9年还漏尿 发布:2024-05-11 21:54:05 浏览:928
为什么淘宝上有乔丹标志 发布:2024-05-11 20:39:50 浏览:981
女生为什么喜欢双眼皮 发布:2024-05-11 20:35:28 浏览:15
为什么手机贴膜后会有斜杠 发布:2024-05-11 20:22:29 浏览:621
为什么俄罗斯单身女人不娶中国人 发布:2024-05-11 20:08:52 浏览:978
豌豆米炒好后为什么会变颜色 发布:2024-05-11 20:07:19 浏览:733
为什么jpg变文件夹 发布:2024-05-11 19:46:25 浏览:853
为什么医院的单子划一下会有颜色 发布:2024-05-11 19:45:27 浏览:787
为什么眼睛黑了什么都看不到 发布:2024-05-11 19:32:19 浏览:994
为什么5个月还吐因为胃不好 发布:2024-05-11 19:05:12 浏览: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