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系统为什么容易被攻击
㈠ 黑客攻击苹果的计算系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如下:
1、环境因素,如环境温度、湿度过高,附近的强磁场、射线、高频电磁波等,灰尘过多,导致电路不稳定,外接电源的强烈波动,瞬时的电源浪涌;
2、BIOS中的电池出现电压过低
3、硬件之间的不兼容,如主板与内存(我就吃过这个苦)不兼容;
4、系统驱动与硬件之间的不兼容问题;
5、不良的使用习惯与不正确的使用方法,包括:对系统没有作必要的防护(打齐系统,安装杀毒软件、防火墙等),上不良的网站,下载没有认证或者来源不明的软件并进行安装等,对系统文件进行随意的改动和删除等操作
6、其他一些不确定因素,如黑客等
㈡ 病毒入侵 Mac 系统的方式有哪些
1、通过
AdobeFlash
Player
入侵并传播病毒
最近,有一些使用苹果电脑的用户发现,自己的电脑无缘无故地多了一个安装包,而且它像个牛皮癣一样,怎么删除都删除不掉,然而,这才刚刚开始,安全风险管理专家亚力克桑德·亚目博尔斯基曾经在
Window
遭到攻击时提醒道,苹果用户也不能掉以轻心,他们手上的设备也有可能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苹果设备不会被勒索病毒侵袭完全是个误解。”亚力克桑德·亚目博尔斯基说道,他是安全公司
SecurityScorecard
创始人兼
CEO。“这次苹果没受影响只是因为黑客针对的是
Windows
电脑,如果黑客愿意,他们也能用类似方式攻破苹果的漏洞。”
那么这次攻击苹果的病毒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一款长期以
Windows
用户为侵袭目标的恶意软件“Snake”(也被称为
Turla
或
Uroboros
)的病毒,它伪装成一个
Adobe
Flash
安装器程序,令用户上当受骗。
据安全网站
Malwarebytes
报道,更新后的代码让蠕虫病毒
Snake
伪装成为一个
Adobe
Flash
安装器程序,并打包在一个名为“Install
Adobe
Flash
Player.app.zip”的
ZIP
压缩文件中。
运行该压缩文件,安装程序的签名将改为“Addy
Symonds”而不是
Adobe。Mac
电脑所引入的
Gatekeeper
的安全技术,可以保证用户安装拥有开发者签名的应用,防止一些外来的恶意软件。苹果已经撤销了这一伪装证书。
如果系统
Gatekeeper
被设置成允许未签名App安装,那么受害用户将会像安装真的
Adobe
Flash
安装程序一样被要求输入管理员密码,而且该蠕虫病毒软件的外观设计与真正
Flash
安装器很相像。用户在安装该恶意软件后,攻击者将能够打开系统后门,窥探用户密码和未加密文件。
Mac
设备感染的可能性不太大,不过并非仅仅因为
Gatekeeper
的存在,而是因为这种病毒文件只有在被有意下载并运行时才会发作,比如其作为邮件附件被交付时。
2、通过电子邮件钓鱼链接来入侵并传播病毒
就在上周,另一种被称为
“Dok”、而且获得了开发者签名的恶意软件开始在
Mac
电脑上传播。该恶意代码通过电子邮件钓鱼来传播,并隐藏在虚假的
macOS
更新中。
用户中招后,Dok
恶意软件会获取计算机的管理权限,并安装一个新的根证书,然后完全截获受害者的所有网络流量,包括
SSL
加密流量。
3、通过安装虚拟机来入侵并传播病毒
很多
Mac
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其游戏软件太少,需要
windows
和
Mac
来回切换共享文件等操作,而转向
“Mac
里安装
Windows
系统”的想法,安装虚拟机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轻便小巧,还可以满足使用
Windows
的需求,但往往会忽视安全性问题。
有一位中病毒的用户反映,他使用了
Parallels
Desktop
虚拟机,而这个虚拟机中的
Windows
系统正好被
WannaCry
感染,并且
Mac
系统和虚拟机中的
Windows
有共享文件,那么这时这部分文件就被加密了。而虚拟机在很多
Mac
用户当中都被使用,所以还是存在较高危险性的。
所以说,大伙的
Mac
电脑的安全性问题应当引起重视。
我们应当知道,“Mac
电脑上没什么病毒”这个事情,现在已经正式成为过去时了。
以前是因为用的人少,
Mac
用户基数少,开发病毒软件的相对成本高收益少。但近几年在整个
PC
产业萎缩的大趋势下,Mac
电脑反而逆势而上,呈现明显的增长势头,此消彼涨下,Mac
电脑的市场份额会逐渐加大,因此,为利益而生的病毒也相应增多。
或许,“Mac
电脑不会感染病毒”的观念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㈢ 求助,苹果系统怎样防止ARP攻击
将攻击IP地址记录下来,反攻击他,安卓系统就没有ARP(很坑爹。)
先定位IP
如何定位进行ARP攻击1.定位ARP攻击源头 主动定位方式:因为所有的ARP攻击源都会有其特征——网卡会处于混杂模式,可以通过ARPKiller这样的工具扫描网内有哪台机器的网卡是处于混杂模式的,从而判断这台机器有可能就是“元兇”。定位好机器后,再做病毒信息收集,提交给趋势科技做分析处理。标注:网卡可以置于一种模式叫混杂模式(promiscuous),在这种模式下工作的网卡能够收到一切通过它的数据,而不管实际上数据的目的地址是不是它。这实际就是Sniffer工作的基本原理:让网卡接收一切它所能接收的数据。 被动定位方式:在局域网发生ARP攻击时,查看交换机的动态ARP表中的内容,确定攻击源的MAC地址;也可以在局域居于网中部署Sniffer工具,定位ARP攻击源的MAC。 也可以直接Ping网关IP,完成Ping后,用ARP –a查看网关IP对应的MAC地址,此MAC地址应该为欺骗的,使用NBTSCAN可以取到PC的真实IP地址、机器名和MAC地址,如果有”ARP攻击”在做怪,可以找到装有ARP攻击的PC的IP、机器名和MAC地址。命令:“nbtscan -r 192.168.16.0/24”(搜索整个192.168.16.0/24网段, 即192.168.16.1-192.168.16.254);或“nbtscan 192.168.16.25-137”搜索192.168.16.25-137 网段,即192.168.16.25-192.168.16.137。输出结果第一列是IP地址,最后一列是MAC地址。 NBTSCAN的使用范例: 假设查找一台MAC地址为“000d870d585f”的病毒主机。 1)将压缩包中的nbtscan.exe 和cygwin1.dll解压缩放到c:下。 2)在Windows开始—运行—打开,输入cmd(windows98输入“command”),在出现的DOS窗口中输入:C: btscan -r 192.168.16.1/24(这里需要根据用户实际网段输入),回车。3)通过查询IP--MAC对应表,查出“000d870d585f”的病毒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16.223”。 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就能够快速的找到病毒源,确认其MAC——〉机器名和IP地址。 2.防御方法 a.使用可防御ARP攻击的三层交换机,绑定端口-MAC-IP,限制ARP流量,及时发现并自动阻断ARP攻击端口,合理划分VLAN,彻底阻止盗用IP、MAC地址,杜绝ARP的攻击。 b.对于经常爆发病毒的网络,进行Internet访问控制,限制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此类ARP攻击程序一般都是从Internet下载到用户终端,如果能够加强用户上网的访问控制,就能极大的减少该问题的发生。 c.在发生ARP攻击时,及时找到病毒攻击源头,并收集病毒信息,可以使用趋势科技的SIC2.0,同时收集可疑的病毒样本文件,一起提交到趋势科技的TrendLabs进行分析,TrendLabs将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病毒码文件,从而可以进行ARP病毒的防御
㈣ 苹果手机被黑客攻击了怎么办
苹果手机被监控后的解决:
一般监控需要依靠一些像ikeymonitor这样的软件来实现,而这样的软件都是隐匿运行的,很难检测到,如果你怀疑自己的手机被监控了,建议备份手机上的必要软件和数据,然后恢复手机至出厂设置,这样一些未知的或有潜在威胁的软件就会被处理掉,此外,给手机设置个解锁码来防止手机被再次安装这样的软件。
拓展:
一般如果没有越狱的话,苹果手机是不能被监控的,第三方软件没有那么大权限。如果你的qq聊天记录被他人知道,可能他知道你的密码或者你的qq号与其他账号进行关联了,有或者他看了你的手机。
防止苹果手机被监控的方法:
绝对不要暴露序列号、IMEI、ICCID等信息,因为黑客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将手机远程锁定,从而实施敲诈勒索。即便用户答应对方要求,对方也可能耍赖,玩失踪不给解锁,后果不堪设想(手机死翘翘了,只要不花钱解锁)。
如果是二手交易,一定要对方解除iCloud锁才能购买。若是不解除iCloud锁,一是手机无法刷机激活,二是手机会被实时监控。只要对方有账号和密码,手机连网,对方就可以通过查找iPhone对手机进行远程锁死或抹掉所有内容,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㈤ 苹果手机遭黑客网站拉黑是何原因
没有挑战。
是因为苹果手机多次遭受到黑客的攻击,所以苹果手机的安全系统,对黑客来说不是那么的有挑战,所以不愿意再尝试。
苹果手机的安全性能确实不是特别的靠谱,有很多时候容易把个人的隐私信息泄露出去。
㈥ 苹果手机会被黑客入侵吗
1、手机连接陌生免费无线网络。一些盗号者在公共场合放出免费的无线网络让大家用。一般市民没有防备心,殊不知,当你连接上这些网络后,有人正慢慢入侵你的手机;
2、手机越狱。很多苹果手机用户,为了下载更多免费软件,将手机越狱,插入第三方软件。还有些用户买的是境外带锁的苹果手机,需要刷机。这两种行为,很容易让危险软件入侵你的手机。
3、直接通过其他方式盗窃ID。一些人可以通过软件访问你的苹果手机,通过远程请求,对你的手机输入错误密码。密码几次输入错误后,手机会锁屏。“实际上对方也没有偷你的密码,只是通过这个方式来骗钱。”
4、旧手机泄密。一般情况下,一部苹果手机的ID可以几部机器共用。一些喜欢苹果系统的朋友,平板、电脑、手机都用同一个ID。许多朋友将旧手机、电脑等处理后,可能没有将手机的个人信息清除,这种情况很容易被懂行的人修改密码;
㈦ 苹果手机被入侵的表现
苹果手机入侵是要在有网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的,并且会在手机后台运行大量的数据,所以如果手机后台数据突然增多,有可能就是苹果手机遭遇入侵了。
苹果手机平时用手机自带的浏览器上网,几乎没有广告弹出,但是如果哪一天突然会弹出很多广告,那就说明苹果手机很有可能被入侵了。
相对越狱的手机来讲,没有越狱的手机会更安全。正规储道买来的苹果手机,最好不要越狱,苹果手机禁止所有具有欺骗性的软件,在IOS系统中,核心操作系统是独立的,它和任何第三方应用是隔离开的,所以相对越狱的手机来讲,没有越狱的手机会更安全,这也是预防手机中毒的方法之一。
(7)苹果系统为什么容易被攻击扩展阅读
防止iPhone被入侵的5个小技巧:
1、保持系统更新,iOS系统更新可以修复前一版本遗留的安全隐患,在硬件支持的情况下,请保持检查iOS更新的习惯。
2、避免广告追踪,虽然打开限制广告追踪后接收到的广告数量并不会减少,但是广告推送将不会再以个人使用习惯作为基准,有效个人隐私的泄露。
3、避免 iPhone 暴露行踪,从iOS7开始,iPhone加入了常去地点的自动记录功能,虽然可以帮助一些用户实时回顾自己去过的地点,但切实包含了隐私泄露的风险,不利于个人信息安全。
4、尽量避免使用来源不明或安全性较低的免费 Wi-Fi。现在无线网络已经非常普及,大街小巷遍各式各样的 Wi-Fi,不少餐厅、便利店也提供免费的 Wi-Fi 网络,但这样的网络安全程度相对较低,甚至很多网络无需密码可以直接登录。
很多人会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直接进行支付消费,由于没有密码的保护,很容易被居心叵测的黑客轻易通过网络入侵支付账户信息。
5、更改 iPhone 名称,很多人购买 iPhone 之后,会将设备名称更改为自己的全名,日常使用时如果在公共场合没有关闭隔空投送(AirDrop)功能,非常容易泄露个人信息,致使他人更轻易获取机主的更多信息。
㈧ 苹果被黑客入侵的表现
苹果手机被入侵的表现有哪些
第一点是手机在你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安装了不知道的软件,这些软件你并没有允许的安装,你也没有下载,那么就可以十分肯定的告诉你,你的手机,被黑客给袭击了。
第二点就是有一些应用,在开始使用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影响,越使用,它就运行的越不稳定,就像是你的手机被干扰了一样,这也证明你的手机已经被黑客袭击了。
第三点就是,你的手机,刚买不久,或者是刚换的电池,你的手机突然就是续航能力变差了,或者发现电池越来越不耐用,是突然之间的,那么你就要提高警惕性了,看看你的后台运行有没有这些软件,这些软件就会在你不知道的时候进入后台运行,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又给你消耗大量的电量,它能运行这些软件,肯定要消耗你的电量,所以你的手机电池就会不耐用了。
第四点就是手机运行速度变慢了,有些人认为手机运行速度变慢,是因为东西太多了,再加上使用过一段时间,使得手机越来越慢,再加上不少的手机,它的性能并不是特别好,许多人就会,忽略了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后台软件运行,造成的,他们会将我们的一些数据偷偷的传送出去,再让我们的手机性能受到了干扰。
㈨ 清除你的iphone免受可能的恶意攻击
你好楼主,如果手机已经提示你清除一些数据,然后免除攻击,这个时候要谨慎操作,如果有可能会将你的数据进行删除的。
㈩ ios系统是否安全
黑客们对于智能手机安全性的理解远比普通手机用户要深刻的多。赛门铁克报告曾深入分析了安卓和iOS系统中存在的固有问题,并重点强调:
“如今手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大环境是杂乱的无安全性的,大部分手机在连接企业网络时并没有受到企业网络的安全控制,很多手机与缺乏监管的第三方云服务进行数据同步,有些人则将手机与安全性未知的公用电脑相连,然后又与企业网络相连。”
不要看到企业这两个字就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实际上手机安全问题是每个手机用户都在面对的问题。
支柱
首先引用Nachenberg 在报告中的一段话:
“开发团队在这两款手机操作系统的最新版本设计时已经考虑到了安全问题,并试图将安全性融入操作系统,从而减少来自外部的安全攻击。”
接下来 Nachenberg测试了安卓和iOS在以下几方面的安全防范情况:
· 传统访问控制: 传统的访问控制技术包括密码以及屏幕保护锁。
· 基于许可的访问控制: 基于许可的访问控制是为每个程序添加访问控制能力。
· 程序起源: 每一个程序都会拥有一个邮戳,表示该程序的作者,通过数字签名方式来防止程序被非法修改。
· 加密: 对便携设备上的数据进行加密隐藏。
· 隔离: 隔离技术用于限制应用程序访问特定敏感数据或系统的能力。
操作系统的表现
TechRepublic 专栏作家 Francis首先会对安卓和iOS操作系统针对每个支柱的表现给出评论,然后作者根据Nachenberg的报告进行总结。
支柱一:传统访问控制
Francis: 在传统访问控制方面,根据我的经验,iPhone或安卓系统都有很好的表现。
不过,如果触摸屏上的指纹印记太清晰,可能会有助于黑客破解手机密码。在我看来,大部分手机程序开发人员没有为程序添加通过操作系统加锁解锁屏幕实现程序锁定的功能。
在安卓系统上,我使用过一款由Carrot App 开发的软件 App Protector Pro 。这个软件可以让我为每个程序添加额外的密码保护,如Gmail, Exchange, 以及Facebook。有了这个程序,如果我的手机丢失,并且对方破解了锁屏密码,那么我还能有额外的一些时间来修改这些程序所涉及的账号密码。
根据我的记忆,好像在iPhone里没有类似的安全软件。我怀疑这是因为iOS有更具有约束力的沙箱模型。
Kassner: Nachenberg认为iOS提供的访问控制功能可以在手机丢失后起到一定的安全防范作用。在这方面Nachenberg认为iOS与Windows桌面系统的安全性类似。
报告中Nachenberg 对于安卓系统就没那么客气了。他认为虽然安卓系统也能干防止偶尔发生的攻击,但是安卓系统不支持对SD卡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存放,因此如果手机被盗,通过物理方式直接读取SD卡中的数据,就使得安卓的密码防范功能毫无用处了。
支柱二:基于许可的访问控制
Francis: 根据我的经验,iOS上的许可机制很少,比安卓系统上的许可机制少很多。而唯一一个肯定存在的许可机制是当用户访问其它受保护的子系统时,iOS会提示用户需要相应的资源,并要求用户同意。
相反,在安卓系统上这样的许可机制很多。我认为理论上这样做很成功,但是在现实世界中这样的许可系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种许可理论上需要依赖于用户对于科技的了解。
目前5个黑客里有4个都在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安卓手机也逐渐成为了主流智能手机,但是一般用户并不清楚针对某个程序,到底是应该允许其运行,还是不允许。
实际上我觉得用户也不该承担这种判断责任。就好像我去牙科诊所补牙,我可不希望医生在进行必要的操作时,还征求我的意见该使用哪个仪器。毕竟我是付费享受服务的,我依赖于诊室的资源和牙医的经验技术。
Kassner: 我曾经听过很多人说iOS平台中的许可系统问题。Nachenberg在报告中阐述了这个问题:
“iOS系统中有四类系统资源是必须经过用户许可确认后,程序才可以访问这些资源的。而其它系统资源,要么是明确的允许用户使用软件访问,要么就是明确的禁止用户访问,这是iOS内置的隔离策略。而出现以下情况时,程序可能会向用户提出确认请求:
· 手机的全球定位系统需要方位本地数据时
· 接收到来自互联网的通知警告信息
· 向外拨打电话时
· 向外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信息时
如果有任何程序试图使用以上四类功能,那么用户首先会看到一个许可提示,当用户许可后,该程序才可以实施该功能。如果用户允许了GPS系统或通知警告系统的功能,程序会被永久允许使用该系统。而对于向外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和电邮的功能,则需要用户每次点击确认。”
而安卓平台使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方案。它是基于“全部或没有”的概念,我引用Nachenberg在报告中的一段话来解释这个概念:
“每个安卓程序内部都集成了一个许可列表,记载了能够让该程序正常工作所需的系统功能。这个列表会采用普通手机用户能够看的懂的方式,在软件安装过程中提示用户,而用户会根据这个软件的安全风险来决定是否要继续安装该软件。
如果用户仍然选择安装软件,那么程序将获得访问相应系统资源的权限。而如果用户放弃安装软件,程序就完全被禁止运行了。安卓系统上没有所谓的中间地带。”
支柱三:程序起源
Francis: 在安卓和iSO系统中,身份起源和判断真实性的机制是明显不同的。人们对这两种机制的优劣一直都没有结论,但目前来看,针对安卓系统的恶意软件要多于iSO。
我不认为Google的安卓系统在安全性上是失败的,但是一系列薄弱的安全点,使得安卓系统在面对安全威胁时显得更脆弱。对于黑客来说,在安卓系统上开发和散步恶意软件没有太大的阻碍,尤其是将软件归为免费或共享时,传播速度更快。
Google对于之前提交的应用程序没有审查机制。不需要开发者证明自己就是拥有该程序开发和修改权限的人。也没有集中化的开发者授权。目前有多种渠道都可以发布和传播安卓系统上的软件,而且渠道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而整个过程中存在的最大漏洞就是,黑客可以毫不费力的获取软件店里的软件,通过逆向工程还原成源代码,经过修改加入恶意代码并打包后,再将其以正常软件的名义发布出来。
虽然iPhone的应用软件也可以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进行篡改,但是iPhone的编程语言并不公开,这种非公开的编程语言比Google平台的Java语言反汇编要难的多。
Kassner: 在这方面, Nachenberg的观点和 Francis 是一致的。iOS在这部分做的比安卓系统强。
支柱四:加密
Francis: 我曾经参与过一个跨平台的手机软件项目,该项目有明确的隐私保护要求,并且在最后还会有一个独立的第三方工程师团队对源代码进行审核。
在这个项目初期我就发现,iSO的用户设置数据默认状况下会被加密存储在某个位置,而安卓系统则是将用户设置数据直接放在相应的程序所在位置。
这并不表示安卓系统上的敏感数据都没有被加密,或者安卓系统使用的加密技术不如iphone。这只是说明安卓系统会把更多的加密工作留给应用程序自己,而不是通过操作系统来实现。这么做有好处也有不足。
如果你是安卓平台上的软件开发者,那么你的软件数据安全性可能不如iSO上的软件。但是如果你自己为自己的软件设定了特殊的加密方式,那么你的软件数据安全性可能会高于iSO系统,因为黑客不得不破解程序的加密算法。
但是作为手机用户,你并不知道所下载的软件是否带有加密机制。而如果软件没有加密机制,那么由于大多数用户的应用程序都安装在SD卡上,而SD卡又是很容易被取出(比如插入电脑传输数据),因而其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
Kassner: 在加密方面Francis 的观点与Nachenberg一致。不过我还是要说一下我对这两个平台的看法。
首先,iOS使用了加密机制,但是这是有局限的。很多程序在后台运行(就算用户没有登录)需要访问存储数据。为了正常运行, iOS需要在本地复制一份非加密的密钥。这意味着对于越狱的手机,黑客不需要用户密码就可以访问存储数据。
正如Francis所说,所有版本的安卓,除了3.0版以外,都不支持加密数据。这意味着通过越狱技术或者任何取得管理级访问权限的用户都可以浏览手机中的任何数据。
支柱五:隔离
Francis: 我个人认为,不论是苹果还是Google的隔离沙箱模型都是安全可靠的。二者相比,安卓系统的隔离机制稍微有些复杂,但也更具有灵活性。与iOS系统相比,安卓能够真正应对多任务工作模式。
作为手机程序开发人员,我能看到这种机制带来的优势。这使得我们在程序开发过程中就要考虑到安全问题,并且一直贯穿整个开发过程,而桌面系统软件的开发,可以在最后环节再考虑安全性问题。
Kassner: Nachenberg和Francis 的观点又是一致的。隔离机制可以让不同的程序分开工作,不会由于某个程序被黑客利用而影响到其它正在运行的程序。
两者的弱点
对于 iOS和安卓平台的安全性能,我有深刻的印象。但是不得不说二者都还存在“弱点”。不论你是否相信,反正我是信了。
Nachenberg 曾跟我提到, iOS 目前只发现了几个严重的漏洞,其中大部分都是与越狱技术有关。不过还没听说恶意软件入侵事件。
安卓系统同样只有很少几个严重的漏洞。但是Nachenberg表示其中一个漏洞可以让第三方程序获得手机的控制权。而且这个漏洞已经被很多黑客知晓了,其中一个恶意软件名为Android.Rootcager。
Android.Rootcager是一个让Google难堪的恶意软件。Nachenberg解释说:
“更有趣也更具争议的是,Google针对该恶意软件推出的修复工具也是利用相同的系统漏洞来绕过安卓的隔离系统,删除对设备造成威胁的恶意软件部分。”
总结
可以这样总结:两个重量级选手,两种不同的安全防护哲学,本文的任务就是阐述这两种安全防护机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