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造苹果手机都要造车
Ⅰ 车还没影就已满城风雨 苹果造车为什么这么火
在造车这条路上温吞吞走了6年时间的苹果,突然加速了。近日有路透社等外媒报道,苹果可能会在2024年之前生产一款汽车,并且会采用一种独特的“单体电池”技术。随后又有消息称,AppleCar原型车已经在美国加州上路测试,最快2021年第三季度就会发布。
综合现有的报道来看,苹果造车这件事还没有完全确定,一没有具体时间表,二没有车型谍照,甚至连一张PPT也没有。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像是捕风捉影的消息,却在汽车行业引起了一阵阵骚动。
12月22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听闻苹果造车的消息之后,向媒体吐露了一桩秘密往事:“在Model3产能爬坡最艰难的阶段,我曾经希望将特斯拉以当前仅十分之一的市值卖给苹果公司,但结果库克(苹果公司CEO)压根没见我。”马斯克的话语间有一种“往事不堪回首”的苦楚,也夹杂着一丝“苹果公司没眼光”的感慨。
从2014年起,苹果启动了一项号称绝密级的“泰坦计划”,开始全力推动造车事项,并四处招兵买马。那段时间,苹果从特斯拉、克莱斯勒、大众等车企挖走了一批人才。为此,马斯克曾称,被苹果从特斯拉挖走的那些人都是“被解雇”的。
此后的2016年-2018年,苹果造车的消息不断,包括2016年重新返聘前硬件高级副总裁BobMansfield,并让其担当自动驾驶开发工作;2017年,苹果获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共道路上测试自动驾驶汽车;2018年,苹果自动驾驶的测试不断升级,车队规模也不断壮大。
但苹果内部在这个过程中对造车计划发生了一些分歧。2018年库克称“苹果正在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不一定会开发出真正的硬件产品”。加上当时苹果自动驾驶部门裁员的消息传出,这些都一度让外界认为苹果或许已经放弃了造车。
实际上,半路放弃造车并不是一件难以承认的事。2019年英国的戴森公司就在花了200多亿之后宣布放弃了电动车开发计划。但是苹果始终没有发表过这样的话,任由外界各种猜测。
可以确定的是,从2014年到现在,苹果花了6年时间还是没有明确对造车的态度,究竟是做自动驾驶技术,还是要造自己的车?苹果始终没有弄出一个具体的产品出来。
但是,经过近日密集的消息轰炸,苹果造车再度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现在入局正当时?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苹果造车的消息传闻了6年之久,却偏偏在2020年底这个时间点刷出一波存在感?
现在可以明确的是,和6年前的产业环境、舆论环境相比,现在这个时间说自己要造车,大概率会让人感到更靠谱。6年前,也正是一批新造车企业筹划进军汽车行业的时候,像中国的蔚来、小鹏等等,基本上都是那个时候加入的。当时的科技公司更多选择了从某个技术领域切入汽车,如美国的谷歌、苹果更注重自动驾驶,而中国的华为、网络、阿里等公司则发布了各自的软件系统。过去几年来,科技公司真正下海造车的不多。
但今年的形势大变,造电动车比以往任何时候看起来都是一件有前景的事业:特斯拉已经在中国准备生产第二款国产车了,大众的MEB平台电动车ID.4也量产在即,更不用说中国车企集体发布了自己的中高端电动车品牌。而科技公司除了研发技术,也通过各种渠道参与造车。在中国,阿里投资了上汽的高端车项目智己汽车,网络被传闻与多家主机厂合作造车,连久久没有动静的FF也在最近爆出了将要量产的消息,贾跃亭回国的时间又近了一些。
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们恍然发现,并不是科技公司不想造车,而是他们在等一个时机,就像今年这种新的造车热又出现的时机。到目前为止,科技公司里只有华为明确表示自己不造车,其他的公司都还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
另一个方面,今年新造车公司的市值像是坐上了火箭一般上升。特斯拉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超越丰田,更是比大众、福特、奔驰等巨头的市值加起来都高。而中国的蔚来、小鹏、理想也连创市值高点,甩开传统车企几条街。造车确实变成了一个很有“钱景”的事业。
对比一下苹果,虽然它的市值高达2.2万亿美元,仍高居全球上市公司第一,但其创收潜力开始出现下滑。苹果2020财年Q4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646.98亿美元,同比仅增长了1%,而净利润为126.73亿美元,比去年的136.86亿美元下滑了8%。
有前景,更有钱景,苹果要是说自己对造车丝毫不心动,很可能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话。
苹果造车的想象空间
苹果的车还没有出来,就已经掀起了广泛的议论。行业大佬站出来评价,或表示欢迎,或表示担忧。在资本市场,一众机构列出了“苹果造车概念股”的名单,分析潜在的投资机会。从这些反响来看,苹果造车的影响力可谓空前。那么,苹果造车到底有什么优势?
显然首先是苹果在过去几年里的积累。相关信息显示,苹果在汽车领域申请了30多项专利,涉及自动驾驶、AR导航、车载VR、车内支付、生物识别、智能硬件、车外交互、虚拟后视镜等多个领域。技术上苹果积累颇丰。而在人才方面,苹果公司特殊项目组拥有大约1200人的团队。
技术层面的积累是人们相信苹果会造车的直接原因。当然最重要的还在于苹果强大的研发实力。现在流行一句话叫做“软件定义汽车”,而苹果恰好是软件方面的大拿。它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不论是iOS还是OS,都非常成熟。芯片方面,苹果也有自研的M1芯片等等。
更关键的是,作为手机行业颠覆者的苹果,在全球有海量的果粉,其当家本领就是围绕硬件产品打造的独一无二的生态圈,从iphone、ipad、iWatch、imac,到AppleCar,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举例而言,苹果的语音识别系统Siri几乎可以直接移植到汽车上。
对于新造车企业来说,造车不是想造就能造,最难的还不在技术,而是大量的资金。而苹果手握高达20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可以说是最不缺钱。诸多观点都认为,苹果要造车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只是愿不愿意的问题。
但愿不愿意正好就是问题的核心问题所在。苹果为什么非要造车?一位花旗分析师就在报告中称:“我们非常怀疑苹果是否真的会生产汽车,因为汽车行业的利润要低得多。”
的确,和卖手机相比,造车并不是一个更挣钱的生意,但却能给资本市场讲一个好故事。某种程度上,有人期待苹果加入造车,这样就“大家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但也有人担心,以前人们视特斯拉为“狼来了”,而苹果就像是另一匹更加可怕的“狼”,等哪一天iCar真的来了,电动车行业恐怕会发生一场巨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Ⅱ 为什么苹果手机要造车
因为现在中国科技不断崛起,
苹果手机
已经不能
称霸世界
了,所以
为了生存下去
,它们就必须要做其他打算,于是就开始造车了。
Ⅲ 苹果造车的秘密,都在这了
苹果高级副总裁JohnGiannandrea
此后,近段时间以来,苹果在造车方面的消息再起,而且似乎距离第一款车的推出已经不远了。
从这段历程来看,虽然苹果的造车之路并不顺畅,但是苹果始终不曾放弃过这一计划,也正因为如此,苹果汽车才值得用户一直期待。
结语:苹果造车,从不是说说而已
在汽车行业进行四化转型之后,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进入到了汽车领域,但在这些外来者中,有人成功,有人黯然退场,有人还在继续坚持。
苹果就属于还在继续坚持阵营中的一员,虽然进展并不算迅速,但是苹果在人才储备、资金储备方面都不逊色,凭借着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苹果已经取得了超过百项的汽车专利,也仍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造车准备。
现阶段,关于苹果造车的信息再次增加,也说明苹果造车可能快要到一个新的节点了。苹果这个新造车玩家也正在跑步进场,如果苹果在未来几年的某一个发布会上突然亮出了苹果汽车,也不会让人意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Ⅳ 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能够再创“苹果传奇”吗
听说了吗?苹果公司要进军车市场,开启造车计划。
其实,在我而言,我并不看好苹果公司的造车计划。
我们都知道,苹果是手机厂商里面的大哥,全球手机市场份额常年排在前三,手机的净利润和技术商标的附加值也是非常高的。
但是说到底,苹果也仅仅是一个手机厂商而已。对于一个手机厂商来说,技术好一点的,包括芯片、系统两个技术牢牢掌握在手,其中芯片也只是开发、图纸设计,真真在制造方面,基本没有厂商可以搞定。我们可以归结一下苹果手机成功地几个地方:产品的设计创新、系统流畅,产品质量高。
如果说苹果进军汽车行业,我想最开始做的,应该的车载系统吧,毕竟只有这里才是老本行能够联系得到的地方,通过车载系统这个入口,慢慢增加用户粘性,再进军汽车整车,通过多年的积累,尚可有一丝可能。
Ⅳ 苹果洽谈多家厂商为汽车代工,为何巨头打算往汽车行业进发
因为汽车行业迎来电动化,智能化的变革,所以科技公司都想从中分到一杯羹。近日,有韩国媒体爆出,苹果公司正在和现代汽车公司进行电动汽车合作的谈论,该消息已经曝出,现代汽车的股价随即暴涨20%,而之后,又有韩国媒体曝出,苹果的现代汽车推出的电动汽车“测试版”即将于明年开始量产。不过,虽然媒体报道得很有热情,但当事人却没有更多的回应,苹果依旧保持以往不回应,不解释的态度,而现代企业也只是表示,正在和多家公司探讨电动汽车研发计划,但目前还只是初步的构想,没有具体的合作计划。有相关人员,如果苹果选择造车,现代绝不会是苹果的唯一合作伙伴,就像手机,苹果一旦会选择更多的企业进行代工。
目前来看苹果依然没有确定最终的合作伙伴,这也就是说,很多车企都哟机会,例如本田、大众、福特等,但唯一不可能的就是特斯拉了,因为早前马斯克就透露过,自己想把特斯拉卖给苹果,但对方直接拒绝见面,表示毫无兴趣。而当时特斯拉的市值只有现在的六分之一。
Ⅵ 苹果都要造车了,可惜我的“肾”已经...| 每日车闻
跨界造车新成员,苹果也要造车了!
从中国台湾媒体获悉,苹果正在美国设立汽车组装厂,酝酿已久的新能源车型有望就在2021年9月正式亮相。苹果近期也在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中国台湾汽车零部件厂商提出备货要求,相信这台车很快就可以与我们见面了。
动力部分,它依旧搭载一台2.2T柴油涡轮发动机,但升级过后满足了国六排放标准,最大马力140匹,峰值扭矩355牛·米。这次升级除了保留原本的6MT变速箱之外,还新增了一套6速AMT变速箱,有助于减少司机操作的疲劳感。
新世代全顺Pro在外观内饰提升还是比较明显,风格也是目前乘用化的大趋势,产品力有着不错的提升。但国内目前轻客市场已经不是当年一方独霸的局面了,依维柯的欧胜系列产品以及上汽大通MAXUS在近年的轻客市场也十分活跃,价格很有竞争力,即使新世代全顺这次产品更新很及时,但也要警惕对手的突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190亿美金!苹果有什么大危机,需要疯狂砸钱造车
现在的苹果,可以说如日中天,不可一世。不过在苹果光鲜的表面之下,暗藏着重大的危机。这个危机,如果苹果不能妥善的处理,苹果很有可能会很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里,就如当时如日中天、不可一世的诺基亚。要知道,功能机时代,诺基亚是比苹果还要牛逼的存在。
功能机时代,诺基亚的努力,成就了诺基亚;智能机时代,苹果的创新,成就了苹果。不过,时至今日,智能手机的创新已经到达了天花板,苹果已无创新,iPhone惊喜已死。正所谓物极必反,这个时候已经意味着苹果必须要找新的出路,否则等待它的结局,就是诺基亚的不归路。
应对这一切,于苹果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推出自己的新能源智能汽车。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想尽快推出新能源智能汽车,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快造车的进度。加快造车进度的唯一办法是加大投入。于是苹果决定在今年砸190亿美金。
钱多好办事,目前苹果的造车,可以说是高歌猛进。特斯拉等美国车企的惨遭苹果高薪酬挖人。其中特斯拉最惨,很多高端人才纷纷离职,加入苹果的造车部门。目前苹果的造车部门,要人有人,要钱有人,研发速度相对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估计苹果牌小汽车面世的时间,不会太长。
Ⅷ 苹果加入造车行列,你认为它能打造出实用产品么
我认为这个可能不太现实,毕竟苹果是做手机起家的,想要打造出好的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Ⅸ 苹果公司:一个造手机的,现在想造汽车,底气从何而来
苹果公司要造车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所谓意料之外,是因为这个决定来得很突然,并有可能将在2024年正式上市自己的量产汽车;说是情理之中,谷歌能造,网易丁磊能造,一些出身模糊的新势力能造,那么苹果自然也能造车,可能是手机产品让我们的映像过于深刻,所以有车友提出一个问题:一个造手机的企业,突然要开始造汽车,苹果公司的底气在哪里呢?今天咱们就客观的探讨一下。
第四:品牌优势
苹果不缺粉丝,如果苹果真的造出一台足够出色的汽车,一台值得入手的好车,那么依靠品牌优势,就足以将数量庞大的手机用户群体,转化成汽车用户。这是依靠融资艰难求存的新造车势力们,只能仰望而触不可及的品牌优势。因为提及苹果手机,用户的第一反应就是先进、智能、稳定、便捷和高品质,在苹果的品牌基因里,已经包括了汽车用户想要得到的优秀品质。
而且4年的产品孵化期,相比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品牌,都是一个相对较久的时间,由此也可以看出苹果公司的谨慎态度,所以我个人还是很看好苹果造车的想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Ⅹ 小米,索尼,华为,苹果,为什么科技企业纷纷开始造车
小米,华为,苹果索尼这些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因为汽车的制造领域现在有了一个新的风口,就是智能化方向新能源特斯拉,很早就开始做了,这几个厂商后来就进入想达到很高的水平,短期内不太可能,但是智能化是可以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企业开始进军汽车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电子科技企业也这么做,就是因为这是一个行业大的风口,要说一个人两个人的想法,那可能是他个人的想法,但是这么多科技巨头公司纷纷选择坐汽车,就证明这是行业大的方向,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想法,因为一个人两个人的想法可能有问题,可能眼光不好,但不可能这么多科技公司的巨头们他们眼光都有问题,这是不会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