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件为什么不能说的简单一点
① 电脑硬件知识
其实这个东西也简单,电脑不外乎CPU+主板+显卡这三大件再+硬盘+内存+光驱+机箱电源而已.
配电脑决定权在主板,主板决定了,其它部件就都定了,因为所有部件都的在它上面运行.
举例说明:
假如你配的是intel平台,选了主板为:华硕 P5QL,其性能参数如下(这些参数网上都有,可上网去查):
CPU插槽类型: LGA 775
支持CPU类型: 支持Pentium D,Celeron D,Conroe系列处理器
(这两个参数决定了你选的CPU
一:插槽类型为LGA775,你就不能选LGA1366的接口,也不能选Socket 478等等接口的CPU
二:七彩虹 C.945GZ V2.0主板,CPU插槽类型也为 LGA 775,但只支持:Prescott,Pentium D,Celeron D处理器,此时你要上个同为775接口的Conroe系列处理器(如E5200),那将会不兼容)
支持内存类型 DDR2
内存频率: DDR2 1066/800/667MHz
(目前市场上主流为DDR2 800,还有过时的DDR2 400/533/667等,还有马上步入主流的DDR3 1333.
如果主板支持内存类型为DDR2,你就不能加DDR3,也不能加DDR,更不能是SDR.支持频率为1066/800/667MHz,你就不能上400/533等内存)
硬盘接口 ATA 100,S-ATA150,S-ATA II
(硬盘接口ATA 100为以前的IDE接口,要配以前的IDE硬盘,S-ATA150,S-ATA II为主流的S-ATA一二代硬盘,就要配带SATA接口的硬盘,当然该主板都有这些接口,你可以随便上,但主流是SATA,ATA接口主要是为了让以前的IDE硬盘发挥余热而设置的)
显卡接口:PCI Express插槽 1×PCI Express X16
(现在主流显卡接口是PCI Express X16(PCI-E)接口,以前有AGP接口,PCI接口等,所以,对于该主板,你就不能上AGP插槽的显卡,更不能用PCI插槽的.)
看了看,简单的也就这些,详细的还的你自己亲自去上网查,看的多了,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
② 电脑硬件讲解
中主板是起着连接、支持的作用,显卡相对来说则是独立的,它们没有太多配置速率的关系,只有CPU和内存之间的数据速率最为紧密,是一台电脑是否配置合理的重点。而在一台电脑中,是否能真正发挥、榨取CPU的全部性能,也主要取决于内存。因此,CPU与内存的速率和带宽是否配合,直接影响两者之间数据交换的速度,也就是说对电脑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我们还知道,CPU和内存之间都有一个总线带宽的关系,这个是它们两者之间数据传输的能力和范围。我们在配置电脑时,就应该尽量让两者的总线带宽相乎(相等)。其中,CPU和内存的总线带宽,我们可以从其基本的数据中计算出来(注:这些数据可以从说明书或网上查询了解,也可以用如图1所示的EVEREST等硬件测试软件中得到),CPU总线带宽的计算方法是“外频×N倍速×64位总线位宽/8”,内存的总线带宽方法是“总线宽度×一个时钟周期内交换的数据包个数×总线频率”。
例如外频为133MHz的赛扬D系列CPU,其前端总线(FSB)是533MHz(具有4倍速),而总线带宽则是4.2GB/s(533×64/8)。单通道DDR400(200MHz外频×2次数据交换)内存的总线带宽则是3.2GB/s(400MHz×8个总线频率)。由此我们即可分析出CPU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了,以及知道如果用533MHz FSB的CPU与单通道DDR400内存相配,则不能完全让CPU发挥全部性能。这里采用双通道的DDR266内存更加适合(总线带宽刚好也是4.2GB/s)。
不过,这里提示一点,我们不能为了追求CPU和内存之间的总线带宽相乎,就忘记了其100:133的配置关系。例如不能用外频为100MHz的CPU配置外频为200MHz的DDR400内存。其实,CPU和内存之间总线带宽的计算也过于理论化,很多时候配置的内存略低或略高一个档次,与相同的CPU相配合也影响不大,具体还要视乎所用的CPU和内存的整体性能而定。当然,如果有条件的,最好还是尽量让CPU和内存之间配置的总线带宽相乎,毕竟这是它们传输数据速率优异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二、显卡
在显卡方面,其配置比较随便和自由。这是因为现在显卡中的GPU(显卡图形核心芯片)已经可以完全脱离CPU,而独立负责运算图形图像的相关数据信息,而且显卡中也有充足的显存来让GPU进行运算,因此在一台电脑中显卡可以说是完全独立的,在运算和数据传输速率方面不受CPU、内存的制约。有的文章介绍显卡的结构时,将GPU形容为主机的CPU,显存形容为内存,其他部件也比试主机各部件,正是说明显卡在一台电脑中,无形中具有独立性,是一个独立的运算个体。
然而,虽说显卡具有独立的特性,已经可以不受其他部件的制约。但是,这只是在其自身的运算能力方面而已,具体它还要有适当的CPU、内存、主板相配合。换句话说,虽然显卡与CPU、内存和主板没有直接的数据传输、运算速率的关系,却避不开其间接的关系,毕竟它也是一台电脑的其中主要部件之一。例如CPU和内存的能力太差,即使显卡再强也是不能发挥它应有的能力,或者显卡的性能过低,拖累了整机的速度和性能。其中显卡的显存大小和速率多少,以及GPU的性能如何都会影响整机性能,显卡接口传输速率与系统速率的相配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显卡端口已经从80年代ISA接口的8.33MB/s速率,到90年代PCI接口的133MB/s速率,再到进入显卡3D时代的AGP接口,经过AGP1X/2X/4X和8X阶段的发展,将传输速率提升至2.1GB/S的高端速率了。然而从上面的“CPU和内存”中可以发现,现在的CPU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已经远远超过了AGP 8X的2.1GB/s(66MHz×8次数据交换×32bit/8)的传输速率(现在总线带宽达11.4GB/s的CPU也已经出现了),因此具有8GB/s传输速率(还可以更高)的PCI Express端口也随着出现了,以解决显卡与CPU、内存之间的数据连接速率的瓶颈。从中,我们即可知道,虽然显卡具有自身数据运算的独立性,但具体的数据交换之间也需要与系统速率相配合。其次,如果是主板集成的显卡,更与内存有直接的关系了,内存的优劣与容量的大小,都将直接影响到显卡的性能。
其中,怎样的显卡与怎样的CPU、内存、主板相配合才适合(让显卡发挥全部性能)呢?这里其实也没有规定的,具体应该视乎自己的需要,例如平时只用于办公、上网的,只用市面上低端的显卡即可,如果主要用于玩游戏等对显卡要求较高的,则用高端一些。这是因为在一块主板中已经大致规定使用怎样的CPU、内存和显卡相配合,例如没有可以使用P4 CPU的主板还可以配用以前的EDO内存一般(配用SDRAM内存的主板也很少,现在市面上也没有了)。至于CPU和内存,只要在差不多的范围即可,显卡或低端些或高端些,只看自己具体的需要。
例如如果显卡相对于CPU和内存要低端一些,不过是在显示图像方面的能力稍逊,但对于要求不高的用途,却正是适当的。而如果显卡偏高端些,在相同的CPU和内存的情况下,却也大致能让显卡充分地发挥,只要不偏离太远即可。例如用赛扬366和SDRAM 32MB内存的低端配置,去配128MB DDR显存的GeForce4 Ti4600系列显卡,或者用P4 CPU与DDR内存去配PCI显卡,这样将会浪费了显卡或CPU、内存的性能。
三、主板与CPU、内存、显卡
在一台主机中,主板是用于连接各部件的,主要起到连接、支持的作用,就如日常生活中的桥的作用一般。其中,对CPU与内存之间配置关系的支持尤为重要。例如,选择了怎样的CPU和内存,就要用适当的主板来配套,否则只支持某端,电脑就配置不成了,或为某端提供的性能不足,也限制浪费了另一端的性能。举个例说,原本想用一个533MHz FSB的P4 CPU和双通道DDR266的组合,但选用的主板却不支持533总线的CPU或双通道的内存,这样就配置不成了。又或者想用800MHz FSB的P4配DDR400,但主板对内存却只支持双通道DDR333,这样也就限制了内存的档次了。
这些配置不当的主板(主芯片)在市面上也时有发现,因此用户在配搭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别选用了不当的配置组合或配置不当的主板。其实,熟悉组装电脑的朋友,往往都是准备购买哪些CPU、内存和主板一起想的,即便不清楚具体购买哪些厂商的部件,也已经大致规划好购买的CPU、内存和主板的规格种类,清楚它们之间的性能关系。知道选用了某些CPU,就只能选一定范围内的内存和主板,反之选用了某内存或主板后,也只能选用一定范围内的CPU。例如清楚地挑选了用怎样的CPU与内存相组合,然后再去配适当的主板(主芯片)。
至于主板与显卡的配置则可以很随便,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出低、中或高端的产品即可。不过,一般来说,如果选用的CPU和内存都是高端产品,则也应该相应地选用高端的显卡,反之如果CPU和内存是低端的,也应该选用低端的显卡,配件之间的高、中、低端成正比,以让颇此之间能够充分发挥之余又不浪费性能。其实只要挑选了相应档次的CPU和内存,也会相应支持适当范围的显卡的,主板的搭配基本可让显卡和CPU、内存之间不会相偏太远,尤其是现在支持AGP 8X和PCI Express端口的主板(虽然还是有些差距,但只要记住保持配件之间档次的正比,基本也就适合的了)。
四、主板与硬盘各部件
主板与硬盘各部件,主要是指主板南桥的南北桥传输速率。它负责包括硬盘、PCI、AGP、PCI Express、USB、IEEE1394和PS/2等设备的应用。就如硬盘,目前常见的最小都要100MB/s的传输速率,也即是说单就一个硬盘,就已经占用了南北桥传输的100MB/s的资源了,如果再用多几个PCI设备(每个PCI设备占用133MB/s的资源),就要有相当高的传输速率才行。如果是早期Intel的南桥ICH5,仅有266MB/s的南北桥传输速率,是有瓶颈的可能的。不过,如今的主板南北桥传输速率都在800MB/s或以上了(Intel的ICH6达到了2GB/s,如图2),这种速率已经可以完全满足如今南桥与电脑硬盘等各部件的需要了。
③ 电脑硬件介绍
电脑硬件基础知识
电脑硬件知识是广大电脑爱好者非常关注的,在使用电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掌握一定的电脑硬件知识是解决故障的基础,针对广大的菜鸟网友,本站依照你们的电脑知识结构,特奉献一篇好文章:电脑硬件知识,相信您仔细看完之后一定会有很大收获!
鼠标
“鼠标“的标准称呼应该是“鼠标器“,英文名“Mouse“,它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38年的历史了。鼠标的使用是为了使计算机的操作更加简便,来代替键盘那繁琐的指令。
鼠标的接口类型:鼠标按接口类型可分为串行鼠标、PS/2鼠标、总线鼠标三种。串行鼠标是通过串行口与计算机相连,有9针接口和25针接口两种。PS/2鼠标通过一个六针微型DIN接口与计算机相连,它与键盘的接口非常相似,使用时注意区分。总线鼠标的接口在总线接口卡上。
鼠标的工作原理:鼠标按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机械鼠标和光电鼠标。机械鼠标主要由滚球、辊柱和光栅信号传感器组成。当你拖动鼠标时,带动滚球转动,滚球又带动辊柱转动,装在辊柱端部的光栅信号传感器产生的光电脉冲信号反映出鼠标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变化,再通过电脑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光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器是通过检测鼠标器的位移,将位移信号转换为电脉冲信号,再通过程序的处理和转换来控制屏幕上的光标箭头的移动。光电鼠标用光电传感器代替了滚球。这类传感器需要特制的、带有条纹或点状图案的垫板配合使用。
另外,鼠标还可按外形分为两键鼠标、三键鼠标、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两键鼠标和三键鼠标的左右按键功能完全一致,一般情况下,我们用不着三键鼠标的中间按键,但在使用某些特殊软件时(如AutoCAD等),这个键也会起一些作用;滚轴鼠标和感应鼠标在笔记本电脑上用得很普遍,往不同方向转动鼠标中间的小圆球,或在感应板上移动手指,光标就会向相应方向移动,当光标到达预定位置时,按一下鼠标或感应板,就可执行相应功能。
无线鼠标和3D鼠标:新出现无线鼠标和3D振动鼠标都是比较新颖的鼠标。无线鼠标器是为了适应大屏幕显示器而生产的。所谓“无线“,即没有电线连接,而是采用二节七号电池无线摇控,鼠标器有自动休眠功能,电池可用上一年,接收范围在1.8米以内。3D振动鼠标是一种新型的鼠标器,它不仅可以当作普通的鼠标器使用,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具有全方位立体控制能力。它具有前、后、左、右、上、下六个移动方向,而且可以组合出前右,左下等等的移动方向。(2) 外形和普通鼠标不同。一般由一个扇形的底座和一个能够活动的控制器构成。(3) 具有振动功能,即触觉回馈功能。玩某些游戏时,当你被敌人击中时,你会感觉到你的鼠标也振动了。(4) 是真正的三键式鼠标。无论DOS或Windows环境下,鼠标的中间键和右键都大派用场。
键盘
键盘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输入设备,通过键盘,可以将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向计算机发出命令、输入数据等。
PC XT/AT时代的键盘主要以83键为主,并且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随着视窗系统近几年的流行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101键和104键键盘,并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当然其间也曾出现过102键、103键的键盘,但由于推广不善,都只是昙花一现。近半年内紧接着104键键盘出现的是新兴多媒体键盘,它在传统的键盘基础上又增加了不少常用快捷键或音量调节装置,使PC操作进一步简化,对于收发电子邮件、打开浏览器软件、启动多媒体播放器等都只需要按一个特殊按键即可,同时在外形上也做了重大改善,着重体现了键盘的个性化。起初这类键盘多用于品牌机,如HP、联想等品牌机都率先采用了这类键盘,受到广泛的好评,并曾一度被视为品牌机的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市场上也出现独立的具有各种快捷功能的产品单独出售,并带有专用的驱动和设定软件,在兼容机上也能实现个性化的操作。
常规的键盘有机械式按键和电容式按键两种,在工控机键盘中还有一种轻触薄膜按键的键盘。机械式键盘是最早被采用的结构,一般类似金属接触式开关的原理使触点导通或断开,具有工艺简单、维修方便、手感一般、噪声大、易磨损的特性,大部分廉价的机械键盘采用铜片弹簧作为弹性材料,铜片易折易失去弹性,使用时间一长故障率升高,现在已基本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电容式键盘。它是基于电容式开关的键盘,原理是通过按键改变电极间的距离产生电容量的变化,暂时形成震荡脉冲允许通过的条件。理论上这种开关是无触点非接触式的,磨损率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也没有接触不良的隐患,具有噪音小,容易控制手感,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键盘,但工艺较机械结构复杂。还有一种用于工控机的键盘为了完全密封采用轻触薄膜按键,只适用于特殊场合。
键盘的外形分为标准键盘和人体工程学键盘,人体工程学键盘是在标准键盘上将指法规定的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这两大板块左右分开,并形成一定角度,使操作者不必有意识的夹紧双臂,保持一种比较自然的形态,这种设计的键盘被微软公司命名为自然键盘(Natural Keyboard),对于习惯盲打的用户可以有效的减少左右手键区的误击率,如字母“G“和“H“。有的人体工程学键盘还有意加大常用键如空格键和回车键的面积,在键盘的下部增加护手托板,给以前悬空手腕以支持点,减少由于手腕长期悬空导致的疲劳。这些都可以视为人性化的设计。
键盘的外壳。目前台式PC电脑的键盘都采用活动式键盘,键盘作为一个独立的输入部件,具有自己的外壳。键盘面板根据档次采用不同的塑料压制而成,部分优质键盘的底部采用较厚的钢板以增加键盘的质感和刚性,不过这样一来无疑增加了成本,所以不少廉价键盘直接采用塑料底座的设计。外壳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要,键盘的底部设有折叠的支持脚,展开支撑脚可以使键盘保持一定倾斜度,不同的键盘会提供单段、双段甚至三段的角度调整。
键盘的接口有AT接口、PS/2接口和最新的USB接口,现在的台式机多采用PS/2接口,大多数主板都提供PS/2键盘接口。而较老的主板常常提供AT接口也被称为“大口“,现在已经不常见了。USB作为新型的接口,一些公司迅速推出了USB接口的键盘,USB接口只是一个卖点,对性能的提高收效甚微,愿意尝试且USB端口尚不紧张的用户可以选择。
软驱
世界上第一个5.25英寸的软驱,是1976年的时候由Shugart Associates公司为IBM的大型机研发的。后来才用在IBM早期的PC中。1980年,索尼公司推出了3.5英寸的磁盘。到90年代初时到现在,3.5英寸、1.44MB的软盘一直用于PC的标准的数据传输方式。
早期的计算机一般使用5.25英寸软驱,5.25英寸软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5.25英寸双面高密软驱(也叫5.25寸1.2M软驱),可读写5.25英寸双面高密软盘(1.2M)、5.25英寸双面低密软盘(360K)、5.25英寸单面低密软盘(180K)。另一种为双面低密软驱,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不能读写5.25英寸双面高密软盘(1.2M)。后来生产出3.5英寸双面高密软驱(也叫3.5寸1.44M软驱),可读写3.5英寸双面高密软盘(1.44M)和3.5英寸单面高密软盘(720K)。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计算机一般带有两个软驱,分别为5.25寸1.2M软驱和3.5寸1.44M软驱,而现在一般只配3.5寸1.44M软驱。
普通软驱的特点是容量小,单位容量成本高;软盘容易出错,可靠性差;速度慢。笔记本一般都采用内置3.55“ 1.44MB的软驱或外置的软驱。
光驱
光驱是台式机里比较常见的一个配件。随着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光驱在台式机诸多配件中的已经成标准配置。目前,光驱可分为CD-ROM驱动器、DVD光驱(DVD-ROM)、康宝(COMBO)和刻录机等。
CD-ROM光驱:又称为致密盘只读存储器,是一种只读的光存储介质。它是利用原本用于音频CD的CD-DA(Digital Audio)格式发展起来的。
DVD光驱:是一种可以读取DVD盘片的光驱,除了兼容DVD-ROM,DVD-VIDEO,DVD-R,CD-ROM等常见的格式外,对于CD-R/RW,CD-I,VIDEO-CD,CD-G等都要能很好的支持。
COMBO光驱:“康宝“光驱是人们对COMBO光驱的俗称。而COMBO光驱是一种集合了CD刻录、CD-ROM和DVD-ROM为一体的多功能光存储产品。
刻录光驱:包括了CD-R、CD-RW和DVD刻录机等,其中DVD刻录机又分DVD+R、DVD-R、DVD+RW、DVD-RW(W代表可反复擦写)和DVD-RAM。刻录机的外观和普通光驱差不多,只是其前置面板上通常都清楚地标识着写入、复写和读取三种速度。
CD刻录速度:CD刻录速度是指该光储产品所支持的最大的CD-R刻录倍速。目前市场主流内置式CD-RW产品最大能达到的是52倍速的刻录速度,还有部分40倍速、48倍速的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受主机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三者刻录速度上的差异并不悬殊。52倍速这基本已经接近CD-RW刻录机的极限,很难再有所提升。外置式的CD-RW刻录机市场上的产品速度差异较大,有8倍速、24倍速、40倍速、48倍速和52倍速等,一般外形尺寸小巧,着重强调便携性的产品刻录速度一般是较低的水平。而体积相对较为笨重的外置式CD-RW刻录机基本都保持较高的刻录速度,甚至与内置式持平。
DVD刻录速度:目前市场中的DVD刻录机能达到的最高刻录速度为16倍速,对于2~4倍速的刻录速度,每秒数据传输量为2.76M~5.52MB,刻录一张4.7GB的DVD盘片需要大约15~27分钟的时间;而采用8倍速刻录则只需要7到8分钟,只比刻录一张CD-R的速度慢一点,但考虑到其刻录的数据量,8倍速的刻录速度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DVD刻录速度是购买DVD刻录机的首要因素,如果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高倍速的DVD刻录机。
CD读取速度:最大CD读取速度是指光存储产品在读取CD-ROM光盘时,所能达到最大光驱倍速。因为是针对CD-ROM光盘,因此该速度是以CD-ROM倍速来标称,不是采用DVD-ROM的倍速标称。目前CD-ROM所能达到的最大CD读取速度是56倍速;DVD-ROM读取CD-ROM速度方面要略低一点,达到52倍速的产品还比较少,大部分为48倍速;COMBO产品基本都达到了52倍速。
对于50倍速的CD-ROM驱动器理论上的数据传输率应为:150×50=7500K字节/秒。其实光驱读盘的速度快慢差别并非十分重要。这是因目前不再是计算机系统中拖后腿的部件。而且,目前高倍速光驱的标称值只是在理想情况下读外圈的最高速度,实际应用中一般也就是24速的样子。因此不管是36速、40速还是50速的光驱,实际使用起来主观感觉差别不是很大。
DVD读取速度:最大DVD读取速度是指光存储产品在读取DVD-ROM光盘时,所能达到最大光驱倍速。该速度是以DVD-ROM倍速来定义的。目前DVD-ROM驱动器的所能达到的最大DVD读取速度是16倍速;DVD刻录机所能达到的最大DVD读取速度是12倍速,相信16倍速的产品也不久就会推出;目前商场COMBO中产品所支持的最大DVD读取速度主要有8倍速和16倍速两种。
CD复写速度:CD复写速度是指刻录机在刻录CD-RW光盘,在光盘上存储有数据时,对其进行数据擦除并刻录新数据的最大刻录速度。较快CD-RW刻录机在对CD-RW光盘复写操作时可以达到32倍速,虽然DVD刻录机也支持对CD-RW光盘的可写,但一般CD复写速度要略低于CD-RW刻录机,只有个别的产品才能达到32倍速的复写速度。COMBO产品在CD-RW复写方面表现也不错,现在市面上的产品基本都能达到24倍速的水平,部分产品也达到了32倍速。
DVD复写速度:DVD复写速度是指DVD刻录机在刻录相应规格的DVD刻录光盘,在光盘上存储有数据时,对其进行数据擦除并刻录新数据的最大刻录速度。目前各种制式的DVD刻录机中最大能达到的最大DVD复写速度为4倍速,也就是每秒约5.4MB/s的速度。
显示器
台式机通常采用CRT显示器和LCD液晶显示器两种:
大体上讲,现在CRT显示器分球面显像管和纯平显像管两种。所谓球面是指显像管的断面就是一个球面,这种显像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是弯曲的。而纯平显像管无论在水平还是垂直方向都是完全的平面,失真会比球面管小一点。现在真正意义上的球面管显示器已经绝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平面直角“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面,只不过显像管的曲率比球面管小一点,接近平面,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而已,目前市场上除了纯平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外都是这种球面管显示器,由于价格大多比较便宜,因此在低档机型中被大量采用。
目前LCD液晶显示器大多都是TFT型液晶显示器。
CRT显示器的尺寸指显像管的对角线尺寸。最大可视面积就是显示器可以显示图形的最大范围。显像管的大小通常以对角线的长度来衡量,以英寸单位(1英寸=2.54cm),常见的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20英寸等。显示面积都会小于显示管的大小。显示面积用长与高的乘积来表示,通常人们也用屏幕可见部分的对角线长度来表示。15英寸显示器的可视范围在13.8英寸左右,17英寸显示器的可视区域大多在15~16英寸之间,19英寸显示器可视区域达到18寸英寸左右。
LCD显示器的尺寸是指液晶面板的对角线尺寸,以英寸单位(1英寸=2.54cm),现在主流的有15英寸、17英寸、19英寸等。
风扇
风扇噪音是风扇工作时产生杂音的大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单位为分贝(dB)。测量风扇的噪声时需要在噪声小于17dB的消音室中进行,距离风扇一米,并沿风扇转轴的方向对准风扇的进气口,采用A加权的方式进行测量。
风扇噪声的频谱特性也很重要,因此还需要用频谱仪记录风扇的噪声频率分布情况,一般要求风扇的噪声要尽量的小,而且不能存在异音。
风扇转速是指风扇扇页每分钟旋转的次数,单位是rpm。风扇转速由电机内线圈的匝数、工作电压、风扇扇页的数量、倾角、高度、直径和轴承系统共同决定。在风扇结构固定的情况下,直流风扇(即使用直流电的风扇)的转速随工作电压的变化而同步变化。风扇的转速可以通过内部的转速信号进行测量,也可以通过外部进行测量(外部测量是用其他仪器看风扇转的有多快,内部测量则直接可以到BIOS里看,也可以通过软件看。内部测量相对来说误差大一些)。
风扇转速与散热能力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更高的风扇转速反而会带来更高的噪声,选购散热器产品时如果风量差不多,可以选择转速低的风扇,在使用时会安静一些。
风量是指风冷散热器风扇每分钟送出或吸入的空气总体积,如果按立方英尺来计算,单位就是CFM;如果按立方米来算,就是CMM,散热器产品经常使用的风量单位是CFM。
在散热片材质相同的情况下,风量是衡量风冷散热器散热能力的最重要的指标。显然,风量越大的散热器其散热能力也越高。这是因为空气的热容是一定的,更大的风量,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更多的空气能带走更多的热量。当然,同样风量的情况下散热效果和风的流动方式有关。
主板
常见的主板是ATX主板。它是采用印刷电路板(PCB)制造而成。是在一种绝缘材料上采用电子印刷工艺制造的。市场上主要有4层板与6层板二种。常见的都是4层板。用6层PCB板设计的主板不易变形,稳定性大大提高。
主板上面的零件看起来眼花缭乱,可他们都是非常有条有理的排列着。主要包括一个CPU插座;北桥芯片、南桥芯片、BIOS芯片等三大芯片;前端系统总线FSB、内存总线、图形总线AGP、数据交换总线HUB、外设总线PCI等五大总线;软驱接口FDD、通用串行设备接口USB、集成驱动电子设备接口IDE等七大接口。
一、主板上的主要芯片
1、 北桥芯片 MCH 在CPU插座的左方是一个内存控制芯片,也叫北桥芯片、一般上面有一铝质的散热片。北桥芯片的主要功能是数据传输与信号控制。它一方面通过前端总线与CPU交换信号,另一方面又要与内存、AGP、南桥交换信号。
2、南桥芯片 ICH4 南桥芯片主要负责外部设备的数据处理与传输。比ICH4早的有ICH1、ICH2、ICH3,但它不支持USB2.0 。而ICH4支持USB2.0 。区分它们也很简单:南桥芯片上有82801AB 82801BB 82801CB 82801DB 分别对应ICH1 ICH2 ICH3 ICH4 。南桥芯片坏后的现象也多为不亮,某些外围设备不能用,比如IDE口、FDD口等不能用,也可能是南桥坏了。因为南北桥芯片比较贵,焊接又比较特殊,取下它们需要专门的BGA仪,所以一般的维修点无法修复南北桥。
3、 BIOS芯片 FWH 它是把一些直接的硬件信息固化在一个只读存储器内。是软件和硬件之间这重要接口。系统启动时首先从它这里调用一些硬件信息,它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系统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例如一些早期的主板不支持大于二十G的硬盘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升级BIOS来解决。我们日常便用时遇到的一些与新设备不兼容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升级来解决。如果你的主板突然不亮了,而CPU风扇仍在转动,那么你首先应该考虑BIOS芯片是否损坏。
4、 系统时钟发生器 CLK 在主板的中间位置有个晶振元件,它会产生一系列高频脉冲波,这些原始的脉冲波再输入到时钟发生器芯片内,经过整形与分频,然后分配给计算机需要的各种频率。
5、 超级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I/O 它一般位于主板的左下方或左上方,主要芯片有Winbond 与ITE,它负责把键盘、鼠标、串口进来的串行数据转化为并行数据。同时也对并口与软驱口的数据进行处理。在我们的维修现场,诸如键盘与鼠标口坏,打印口坏等一些外设不能用,多为I/O芯片坏,有时甚至造成不亮的现象。
6、 声卡芯片 因为现在的主板多数都集成了声卡,而且集成的多为AC’97声卡芯片。当然,也有CMI的8738声卡芯片等。如果你的集成声卡没有声音,这儿坏了的可能性最大。
二、主板上主要的插座
1、CPU插座 目前所有的主板都采用了socket系列零拔力插座。早期的P3采用的socket370插座,现在的P4多采用socket478 插座,早期的P4也有采用socket423插座的,intel 的服务器CPU 如:至强(Xeon)则采用了socket603插座。
2、内存总线插座 现在市场上我们能见到的内存有SDRAM、DDR SDRAM、RAMBUS三种。SDRAM内存由于DDR内存的价格下调已经逐渐淡出市场,它采用168线插座,中间与左边有两个防反插断口;DDR SDRAM由于非常高的性价比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它采用184线插座,在中间只有一个防反插断口;RAMBUS内存虽然性能好,但是价格一直高踞不下,加上intel已经放弃了对它的支持,所以它的前途至今还只是一个悬念!它的插座采用184线RIMM插座,是在中间有两个防反插断口。
有些客户多次反映在845主板上有时内存认不全的现象,这是因为Iintel 845系列主板只能支持4个Bank (一个Bank可以理解为内存条的一面),在845系列主板上一般设有三个内存插槽,而第二个插槽与第三个插槽共享二个Bank。所以,如果你在第二个与第三个插槽插的内存条为双面的256M,那么就只能认到一个256M。
3、AGP图形总线插座 它位于CPU插座的左边,呈棕色。它的频率为64MHZ。从速度上分为AGP2X,现在的多为AGP4X,也有一些主板已经支持AGP8X。由于不同的速度所需要的电压不同,所以一些主板不亮主要是用户把老的AGP2X显卡插在的新的AGP2X主板上,从而把AGP插座烧坏!令人欣慰的是一些新的主板已经在主板上集成了电压自动调节装置,它可以自动识别显卡的电压。
4、PCI总线插座 它呈现为白色,在AGP插座的旁边,因主板不同,多少不等。它的频率为33MHZ。多插网卡,声卡等其它一些外设。
5、IDE设备接口 它一般位于主板的下面。有四十针八十线。两个IDE口并在一起,有时一个呈绿色,表示它为IDE1。因为系统首先检测IDE1,所以IDE1应该接系统引导硬盘。现在的主板多已支持ATA100,有得支持ATA133,但更高端的主板已经支持串行ATA,它是在并行传输速率无法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具有更高传输速度的技术,也将是下一代的主流技术。
显卡
显卡全称是显示器适配卡,现在的显卡都是3D图形加速卡。它是是连接主机与显示器的接口卡。其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示卡插在主板的ISA、PCI、AGP扩展插槽中,ISA显示卡现已基本淘汰。现在也有一些主板是集成显卡的。
电源
电脑中最重要的部件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不是CPU就是显卡。没错,电脑所表现出的所有性能几乎都受制与这两个主要部件的性能。而接下来大家在满意了各自的电脑性能之后,更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也就是稳定性了。
当我们电脑出现故障时,大部分用户可能会将目标第一时间锁定到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等这些“常见物“上,因为毕竟电脑的性能是它们主导,如果发挥不出性能当然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这些重要的性能部件。可是您却没有想到过,所有的高性能电脑部件其实都有一个最原始的本质,就是他们本身就是“电“子元件,没有了“电“他们根本无法发挥出一丝作用,因此,在电脑出现故障时最不为人们所关注的就是电源的品质好坏。
本质上,电源才是电脑最重要的部件,是其心脏,如果电源不正常,就不可能保证其它部分的正常工作,也就无从检查别的故障。据统计,电源部分的故障在整机中占的比例最高,许多故障往往就是由电源引起的。所以,对于电脑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维护做法就是――首先给它配备一台足功率、细做工、高品质的电源。
现在是P4时代,主板也已逐渐迎来64位的高潮,显卡世界更充斥着NV40与X800的高端理念,所以人们说:现在电源要大功率的,要足功率的!作为电源市场实标功率倡导者的鑫谷电源,在这场提倡功率实标的变革中始终如一地传达着“实标功率“的理念,兢兢业业的为消费者奉献上实标功率的高品质电源。
内存
什么是内存呢?在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存储器。存储器是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对于计算机来说,有了存储器,才有记忆功能,才能保证正常工作。存储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像硬盘,软盘,磁带,CD等,能长期保存信息,并且不依赖于电来保存信息,但是由机械部件带动,速度与CPU相比就显得慢的多。内存指的就是主板上的存储部件,是CPU直接与之沟通,并用其存储数据的部件,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它的物理实质就是一组或多组具备数据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功能的集成电路,内存只用于暂时存放程序和数据,一旦关闭电源或发生断电,其中的程序和数据就会丢失。
既然内存是用来存放当前正在使用的(即执行中)的数据和程序,那么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平常所提到的计算机的内存指的是动态内存(即DRAM),动态内存中所谓的“动态“,指的是当我们将数据写入DRAM后,经过一段时间,数据会丢失,因此需要一个额外设电路进行内存刷新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是这样的:一个DRAM的存储单元存储的是0还是1取决于电容是否有电荷,有电荷代表1,无电荷代表0。但时间一长,代表1的电容会放电,代表0的电容会吸收电荷,这就是数据丢失的原因;刷新操作定期对电容进行检查,若电量大于满电量的1/2,则认为其代表1,并把电容充满电;若电量小于1/2,则认为其代表0,并把电容放电,借此来保持数据的连续性。
从一有计算机开始,就有内存。内存发展到今天也经历了很多次的技术改进,从最早的DRAM一直到FPMDRAM、EDODRAM、SDRAM等,内存的速度一直在提高且容量也在不断的增加。今天,服务器主要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内存呢?目前,IA架构的服务器普遍使用的是REG�ISTEREDECCSDRAM,下一期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全新的内存技术及它给服务器带来的独特的技术优势。
CPU
CPU: Center Process Unit的缩写,译为中央处理器。也做叫微处理器。指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在微机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是微机的心脏,构成了系统的控制中心,对各部件进行统一协调和控制。
CPU一般组成:
算术逻辑单元ALU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各种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移位、比较)等操作。ALU是组合电路,本身无寄存操作数的功能,因而必须有保存操作数的两个寄存器:暂存器TMP和累加器AC,累加器既向ALU提供操作数,又接收ALU的运算结果。
寄存器阵列实际上相当于微处理器内部的RAM,它包括通用寄存器组和专用寄存器组两部分:
通用寄存器(AX、BX、CX、DX)用来存放参加运算的数据、中间结果或地址,它们一般均可作为两个8位的寄存器来使用。处理器内部有了这些通用寄存器之后,可避免频繁地访问存储器,可缩短指令长度和指令执行时间,提高机器的运行速度,也给编程带来方便。
专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示器SP和标志寄存器FR,它们的作用是固定的,用来存放地址或地址基值。
定时与控制逻辑是微处理器的核心部件,负责对全机进行控制,包括从存储器中取指令,分析指令(即指令译码)确定指令操作和操作数地址,取操作数、执行指令规定的操作,送运算结果到存储器或I/O端口等。它还向微机的其它各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使CPU内、外各部件间协调工作。
无线局域网
计算机局域网是把分布在数公里范围内的不同物理位置的计算机设备连在一起,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可以相互通讯和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
④ 关于电脑硬件
楼上的回答不行……
我详细的说一下吧(这个图片我自己PS的,版权所有,翻录不究^_^)。
问题一:方法1:很简单,只需要相应连线即可。电脑主机的后面会有一根线和显示器相连,插头是这样的(见图片1):如果你们家的电视有和这种插头相对应的接口,那么你只需要在断电状态下,把接到显示器的一段取下,插到电视上就OK。记住,这样的清晰度和接到显示器差不了多少(这种线名字叫VGA线,没有的话买一条,8~10元,山东的价格)。方法2:如果你们家电视比较新,有这种接口(图片2)同时你们家电脑不算旧,也有这种接口(机箱背面),那么恭喜你,可以看高清了~你只需要买一个图片3带这种的插头的连接线(3米长的40~50元,山东价格),插好后,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问我([email protected]).
问题二:这个问题先给你说2个概念:【1】物理分辨率就是屏幕图像的精密度,是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的多少。由于屏幕上的点、线和面都是由像素组成的,显示器可显示的像素越多,画面就越精细。【2】视频分辨率:你可以理解为电影是由一帧帧图片连续播放形成的,那么视频分辨率指的是每一帧所包含的像素数。分辨率越高,这个视频越细腻。所以根据概念不难判断:若果一个视频的分辨率远远低于显示器和电视的物理分辨率那么这个视频会模糊,如果视频分辨率高于显示器,却低于电视的分辨率,那么电视上播放这段视频会更清楚,反之亦然。当然这是理论分析,实际上因为电视的像素点远大于显示器的像素点,所以电视上普遍给人感觉清楚。
问题三:网络上的视频分辨率本来就低,如果不是收不到信号,没有必要专门连到电视上看,效果反而不好。
够详细了吧。不行的话再问我。
⑤ 计算机硬件知识
电脑硬件知识
第一节 什么是硬件
在计算机领域里,通常把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计算机物理装置本身称为“硬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们是由电子的、磁性的、机械的、光学的元器件或装置组成的,是有特定形状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设施。
电脑硬件是由多台不同功能的设备相互连接而成的,根据处理能力和用途的不同,硬件配置是各不相同的。
一台完整的电脑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第二节 电脑有哪些硬件组成的(见图解)
图1 电脑硬件组成
这幅图并不要求凡是学电脑的都要懂,这就好像开汽车一样,不一定你非要知道什么是活塞环、分电器的工作原理一样。
硬件是电脑系统的物质基础,软件只有依赖硬件才能发挥作用,硬件没有软件也等于没有思维的躯体,没有软件的电脑又叫“裸机”。下面具体说一下电脑的部件,为了使大家看的懂,从现在开始我们把个人电脑比作一个大工厂。
第三节 认识硬件,了解用途
1、主板(工厂的厂房)
它是机箱中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印刷电路板。主板是电脑的主体,是决定个人电脑性能、质量最关键的部件之一。CPU、声卡、显卡、,内存条等,都是通过插座安装在主板上的。 主板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实现主板各芯片与各卡之间的数据传输,电脑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主机板的沟通下协同传递信息的。主板也称“母板”、“系统板”。 图2 电脑主板
电脑的基础就是主板,就像工厂厂房地基一样,如果地基没打好,大楼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想来大家都有数。因为所有其他配件都是直接或间接地连到主板上工作的,如果主板不稳定,受到影响的将会是整个电脑,所以组装电脑时,一定要选用工作稳定可靠、性能优异的主板。
2、CPU(工厂的厂长)
CPU它的英文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 简称CPU,它又叫中央处理器,它使整台电脑能够正常工作的最核心、最重要的总指挥部,实际样子就是一快集成电路芯片, 有的只有邮票大,有的有手机大。 图3 CPU
CPU这个东西现在每家都少不了。电话里有、手机里有、电视里有风扇里有、冰箱也有CPU。
电脑里CPU有什么用呢?简单地说,当电脑开始工作时,CPU从内存里读取使它工作的软件指令和数据,运算出果后再放回内存,同时借助主板的帮助和外界I/O外设进行通讯。
以前CPU编号叫做80286、80386、80486、80586,因一场官司后这个叫INTEL公司就把以后的CPU叫做PENTIUM(奔腾)从奔腾一到现在奔腾四了。286以前的CPU是16位,以后的CPU都是32位。位是指CPU一次可以处理的数据多少,数位越高,说明CPU处理的数据的能力越强。
3、内存(电脑工厂的货运巷口)
内存又称随机存储器,它是电脑唯一真正干活的地方,它的作用是用来存放电脑运行的程序和数据。港口越大货物的吞吐量就越大,货物装卸方便,工作效率高。所以电脑中必须装配足够的内存。CPU在工作时需要有一个暂时存储信息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内存(RAM),它直接影响电脑的性能。内存只有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记住东西,断电后内存的内容就丢失了。你要运行一个程序,命令发出后电脑必须将它从软盘或硬盘读入内存才能运行。
如果你打一页纸的字,都是内存干的,你要长期存下去必须存到硬盘中,否则,一断电,你就等于白干了,所以在关机前一定要记住存盘操作。
从外观上看,内存实际是长条形的电路板,插在主板上的内存专用槽中,如图4 图4 内存
存储器又分为二大类,RAM和ROM。
RAM是随机存储器的英语缩写,它的特性是可读可写,表面数据可以任意修改、变更或删除。
ROM是只读存储器的英语缩写,它的特性是可读,不可以任意修改,变更或删除,电脑中的BIOS就是这样的。
内存容量上是按字节来计算的. G 千兆 MB 兆
一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组成,字节用B表示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的空间及2B
一千字节 (1KB)=1024B 一兆字节 (1MB)=1024KB
一千兆字节(1GB)=1024KB 一TB=1024GB
现在一般内存条都在128兆、256兆 、512兆(128MB、256MB、512MB)
4、软盘驱动器(工厂的仓库)
简称软驱,它一般被螺丝固定在主机箱前侧的一个铁盒子里,用于软磁盘(简称软盘)上存储和读取信息。软盘不仅可以读取信息,还可以保存信息和数据,而且便于携带,价格低廉,也是交换信息的常用工具。软驱按尺寸大小可分为5.25英寸和3.5英寸,目前常用的就是3.5英寸的软驱。5.25英寸只有360KB,而3.5英寸容量却有1.44MB,所以5.25英寸的现在很难找到了。
软驱现在也很少用了,现在大都用可移动硬盘,存储的东西是软驱的几百倍到几千倍,而且方便携带,安全保密程度高。
软驱1.44MB 移动硬盘10-40G等 U盘32MB-512MB等
图5 软驱 移动硬盘 U盘
5、硬盘驱动器(工厂的海量仓库)
简称硬盘,外形和软驱差不多大,一般采用全密封结构。内部由若干张硬质磁性圆盘叠在一起,这些盘片两面都能存储数据,运转速度比软盘和光盘快。是个人电脑主要的存储设备。用于存放系统文件,用户应用程序及数据,它的最大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不易受到污染,缺点娇气,如图6。
购买硬盘的原则是:能买多大就买多大。马达转速通常都在5400—7200转/分,还有更高转速的硬盘。
图6 硬盘
6、光盘驱动器(工厂的俱乐部之一)
简称光驱,在电脑中英语是CD—ROM。光驱有多种,目前大多数用的是只读光盘驱动器,它的作用是从光盘上读取信息,单张光盘片容量达600余兆(MB)也和软驱一样,装在一个铁盒子里,借助一些软件电脑还能播放CD唱片和VCD影碟。选购光驱最好买刚出来的最高档产品。
光驱 刻录机
图7 光驱
7、声卡(工厂的俱乐部之二)
声卡也可以称声效卡、声音卡,它的大小和显示卡差不多,也是一块电路板插在主机板槽上的,而且也在主机背后露出几个插口,分别插话筒、音箱等,如图22。声卡充当音箱之间的“翻译”或叫“中间人”,CPU产生的音频数字信息,只有经过它转换,才能使音箱播放出来。同时声卡还有录音功能,将来自外界的声音信号转换成CPU能处理的数字信息。 图8 声卡
8、显示卡(工厂的广告宣传部)
显示卡简称显卡(图23),也是插在主板槽上的一块电路版,后面有一个插口供显示器插头用的,CPU的图文信息只有通过显卡这个中间人的翻译才能在屏幕上显示出文字图像来,没有它,你将什么也看不懂。
图9 显卡
⑥ 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电脑硬件的工作原理
很多人根本不懂电脑硬件,而我还非想让他们在三五句话内明白电脑硬件倒底是怎么工作的,我一般采用二种比喻,分别应用于想了解不同方面的用户。
一种比喻是:我就把“电源”比做是“心脏”,“主板”就是人的“躯体”,CPU是“嘴”,“内存”是“手”,“硬盘”就是那“一袋子瓜子”。
给别人讲解的时候就这样说:电脑工作的时候就是一个磕瓜子的全过程。内存从硬盘里抓一把瓜子,然后送到CPU来磕。因CPU的类型档次不同所以磕瓜子的速度和方式也有不同。如果用户听得来劲了,我就会接着说,intel的cpu就好像把瓜子在嘴里摆好一排,然后一排一排的磕瓜子。AMD的CPU就好像把瓜子一小把瓜子扔在嘴里形成一个瓜子堆,然后一堆一堆地磕。(如果用户还想多听,如此这般再往下编,一般三周岁以上的我感觉我都能讲懂。)
另一种比喻是:显卡也是手。显示器是纸。
给别人讲解的时候就这样说:显卡是手,显示器是纸。他把电脑想让你知道的东西通过这显卡画到显示器上去,这样你就看着了。好的显卡就是画家的手,画得又快又好想,圆是圆,方是方的。不好的显卡就好比我的手,想画好速度就慢。画快了,圆就不圆了。(还可以举例说明:如某某游戏,好显卡看到的人脑袋都是圆的,如果是次一点的显卡你再看,脑袋都是多边型……)
我很赞同这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⑦ 学习电脑硬件知识
一、处理器CPU知识
①CPU的分类
CPU品牌有两大阵营,分别是Intel(英特尔)和AMD,这两个行业老大几乎垄断了CPU市场,大家拆开电脑看看,无非也是Intel和AMD的品牌(当然不排除极极少山寨的CPU)。而Intel的CPU又分为Pentium(奔腾)、Celeron(赛扬)和Core(酷睿)。其性能由高到低也就是Core>Pentium>Celeron。AMD的CPU分为Semporn(闪龙)和Athlon(速龙),性能当然是Athlon优于Semporn的了。
Intel与AMD标志认识
②CPU的主频认识
提CPU时,经常听到2.4GHZ、3.0GHZ等的CPU,这些到底代表什么?这些类似于2.4GHZ的东东其实就是CPU的主频,也就是主时钟频率,单位就是MHZ。这时用来衡量一款CPU性能非常关键的指标之一。主频计算还有条公式。主频=外频×倍频系数。
单击“电脑”→“属性”就可以查看CPU类型和主频大小
电脑-属性查看cpu信息
③CPU提到的FSB是什么
FSB就是前端总线,简单来说,这个是CPU与外界交换数据的最主要通道。FSB的处理速度快慢也会影响到CPU的性能。4.CPU提及的高速缓存指的又是什么?高速缓存指内置在CPU中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储存器。分一级缓存(L1Cache)、二级缓存(L2Cache)以及三级缓存(L3Cache)。
一般情况下缓存的大小为:三级缓存>二级缓存>一级缓存。缓存大小也是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④常提及的45nm规格的CPU又是什么?
类似于45nm这些出现在CPU的字样其实就是CPU的制造工艺,其单位是微米,为秘制越小,制造工艺当然就越先进了,频率也越高、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现在的CPU制造工艺从微米到纳米,从90纳米---65纳米---45纳米---到现在的32纳米---将来的28纳米,再到未来的更低,工艺越小,产品做的越精,功耗低,体积越小。
⑤CPU核心电压对CPU有什么影响?
一句话:更低的核心电压,更少的耗电和发热。
利用CPU-Z软件可以详细查看CPU各参数的信息(如下图,老爷机配置):
CPU-Z软件检测出的cpu详细信息
编辑晴空雨补充:当前cpu性能档次分布图如下:
CPU性能档次分布图
电脑软件
二:显卡知识
①有人说GPU是显卡的灵魂,为何这样说?
GPU是显卡的核心,负责大部分图形设计工作,直接决定了显卡的整体性能水平。说它是显卡灵魂,一点都不过分。现在酷睿i3等的CPU还集成了GPU,相当于cpu中集成了显卡。
②显存是衡量显卡十分重要的指标,简单介绍一下
显存对显卡性能发挥很大影响。MHZ是显存的单位。显存也分为GDR、GDR2和GDR3、和现在的GDR5四种,将来还有更高的。显存速度单位是ns。显存位宽指显存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所能传递数据的位数,位数越大传输数据量越大。显存容量有共享内存和实际显存之分。共享显存是利用虚拟内存的容量,而虚拟内存则是使用硬盘的容量。实际显存性能大于共享显存的性能,这点很容易混淆,也是JS忽悠的地方。性能上目前GDR5>GDR3>GDR2>GDR,目前市场上能看到的对数的GDR3与GDR5显卡,GDR3以下级别显卡均已淘汰。
③显卡的核心频率是什么?
显卡的核心频率是指核心芯片的工作频率。显卡超频通常就是提供核心频率。
④显卡接口类型分哪些?
显卡的接口类型分AGP和PCI-Express两种。PCI-Express的速度比AGP的速度快,AGP基本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AGP接口的显卡目前已经停产了,要买的渠道一般就只是二手买卖,而且性能上大大如前者。
目前卖的AGP接口显卡,如在淘宝网上,价格都很便宜。但是这些其实都是代工厂生产的,质量方面肯定没有原厂生产的好,而且为了压低成本,显卡的质量难以保证,存在贴牌,山寨等显卡。
AGP低价显卡
⑤独立显卡和集成显卡哪个好?
首先介绍下什么是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独立显卡就是单独购买的一块显卡,而集成显卡就是主板上集成了显卡,或者目前比较新的cpu上集成显卡核心。一般游戏用户与大型软件电脑配置都选独立显卡,集成显卡由于受空间等限制,性能比较差无法满足主流游戏与大型应用需求,但可以满足一般影音娱乐与简单游戏或者办公需求,速度相对来说没独立显卡的快。
独立显卡与集成显卡在于后者需要共享系统的内存作为显存,前者则单独配置显存。性能上,集成显卡无法与独立显卡相比,前者贵。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根本就是两个档次!
⑥目前显卡的芯片品牌
目前电脑显卡品牌有很多,比如影池,七彩虹,华硕等有很多,但选用的显卡显卡核心芯片都是NVidia]和ATI显卡芯片组,芯片决定显卡档次。
其中NVidia显卡(全球第一大显卡芯片研发和制造商)喜欢称为N卡,ATI显卡(全球唯一能和NVidia显卡抗衡的显卡芯片制造商)简称为A卡。
下面附上目前品牌显卡都喜欢使用哪些显卡芯片组1微星(MSI)显卡(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显卡品牌,AN)
2丽台(Leadtek)显卡(全球最着名的专业绘图卡的厂商,N)
3华硕(ASUS)显卡(台湾板卡四大天王之一,AN)
4蓝宝石(Sapphire)/柏能显卡(“ATI原厂显卡”的代工厂,A)
5迪兰恒进(Dataland)/撼迅(ATI的三大合作伙伴之一,A)
6技嘉(Gigabyte)显卡(ATI的三大伙伴之一,AN)
7七彩虹(colorful)显卡(中国占有量最大的显卡品牌.AN)
8鸿海/富士康(Foxconn)显卡(为许多一线品牌代工生产显卡.AN)
9艾尔莎(ELSA)显卡(曾经一度是显卡业霸主,AN)
10影驰(GALAXY)显卡(香港品牌,以做工华丽着名,N)
----------------------------------------------------------------------------
A—代表该品牌主要使用ATI显卡芯片
N—代表该品牌主要使用NVidia显卡芯片
AN—代表该品牌ATI和NVidia显卡芯片都在使用
编辑晴空雨补充:
当前显卡性能档次分布图如下:
最新显卡性能天梯图(更新至2012年6月)
三:内存知识
①电脑弄个内存用来干什么的?
由于内存的速度比硬盘快,当CPU开始工作后,会将部分常用的信息写入内存,需要使用时再从内存中读取,而不是从硬盘中读取。这样读取速度明显快去硬盘的读取速度,提高了效率,因此弄个内存是必要的!
②经常看到例如DDR2800以及DDR31333这些代表什么?
DDR2指的是2代的内存,内存分为DDR(1代)、DDR2(2代)、DDR3(3代),当然性能对比,3代性能>2代的>1代的。至于类似于DDR2800这里的800指的就是内存总线频率,内存总线频率决定主板前端总线频率,如DDR2800内存,主板的前端总线也只能达到800MHZ的速度,DDR31333为内存总线频率1333MHZ。
③内存的数据带宽都是指什么?
简单来说是指内存的数据传输速度。有条公式是这样的,内存的数据带宽=总线频率×带宽位数÷8。举个例子,DDR800内存数据带宽=800(MHZ)×64(Bit)÷8=6.4(GB/s)。如果开双通道则乘以2、也就是12.8GB/s。目前使用的内存是2GBDDR31333、价格仅100元左右,下面来看看一非常较老的DDR一代内存参数。
还是利用CPU-Z软件查看内存的详细参数(如下图,老爷机配置):
四:主板知识
①提到主板时难免要接触南北桥芯片,这是干什么的?如何区分?
北桥芯片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存。通常情况,主板上离CPU最近的芯片就是北桥芯片了。
还有个南桥芯片,很容易和北桥芯片混淆!南桥芯片的功能是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键盘控制器,现在主流的主板已经不存在南桥芯片了。
②COMS电池是什么回事?
COMS电池为BIOS芯片供电,保护其存在的信息。这个COMS电池是圆形的纽扣电池,在主板上,很容易区分。其左右主要为电脑时钟和bios在断电的情况下供电,这也是为什么电脑把电源插头拔里,下次开机电脑的时间依然的正常的原因。
BIOS(BasicInput/outputSystem),中文全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这是集成在主板上的一块Rom芯片。在开机时按del键看到蓝蓝的屏幕就是这个BIOS了(绝大部分为英文界面)。当需要U盘装系统等都需要对bios进行设置才可以。
相关阅读:计算机主板CMOS界面英文翻译—轻松设置CMOS电脑主板BIOS设置详解-BIOS知识大全
③买主板有哪些品牌选择好?还有那些一线品牌、二线品牌怎么区分?
首先回答第二个问,顺便包含第一问的答案。
一线品牌:研发能力强,推出新品速度快、产品线齐全、占用高端产品制造。品牌有华硕、技嘉等。
二线品牌:实力略逊于一线品牌,但也有很好的实力。如富士康,精英、映泰等。
三线品牌:在保证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压低价格。性价比较高。如硕泰克的主板。
通路主板:大都是渠道商,没有制造能力,其他代工厂商代工,做工方便基本是三线水准。
再次使用CPU-Z查看的是主板信息(如下图,老爷机的):
以前老主板参数信息
晴空雨补充:
④主板影响整机速度吗?
严格来说,选主板主要注重的扩展,对速度影响不大,主板的稳定是选购很关注的一个方面,比如全固态电容设计的主板稳定性要比非固态电容设计的主板好的多,决定主板档次的一般是主板芯片组。
五:电脑硬盘知识
①IDE、SATA指硬盘的什么东西?
硬盘的接口类型分为IDE、SATA和SCSI,前两者用于家用电脑,后者用于服务器。IDE接口已经退出市场了,目前SATA的接口是硬盘的主流。
②目前硬盘的容量有哪些?
目前来说,硬盘主流容量都是320GB、500GB、1TB等。现在的硬盘也很便宜,500GB的2三百快足矣,320G硬盘已经慢慢退出了的视线,随着2T以上容量硬盘上士,1T硬盘将成为主流。
③什么是硬盘的寻道时间?
顾名思义,寻道时间就是指硬盘从电脑发生一个寻道址命令,到相应目标数据被找到所需的时间,速度越快硬盘读取数据越快。
⑤解释一下硬盘的高速缓存
所谓硬盘的高速缓存,就是在读取时,硬盘数据被存入高速缓存中,当CPU需要数据时,再将高速缓存的数据调入内存。
⑥硬盘的转速重要吗?
重要,硬盘的转速是硬盘电机的主轴转速,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快慢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硬盘的转速主要是5400rpm、7200rpm。当然,7200rpm的硬盘比5400rpm的硬盘好,速度要快。
微微姐姐推荐,检查硬盘健康的软件HDTune:
电脑软件
HDTune专业硬盘信息检测工具
六:光驱知识(这个不是JS下手的主要对象,
①光驱有什么区别?
CD光驱包括CD-ROM和CD刻录机,用于CD光盘。DVD光驱包括DVD-ROM光驱和DVD刻录机光驱。
DVD光盘容量通常比CD光盘容量大!目前cd已经光驱已经逐渐被淘汰,能看到的多数是DVD或刻录机。
由于光驱一般用的也不多,主要是用作看碟或安装软年等,还有就是安装系统,不过目前光驱的作用越来越小,比如看电影可以在网上看,软件也可以直接下载安装,装系统可以使用硬盘直接安装或使用U盘装系统等。所以这里就简单介绍到这里。
七:显示器知识
①显示器分哪几种类型?
显示器类型分两种,CRT显示器(阴极射线管)和LCD显示器(也就是液晶显示器),CRT显示器已经老掉牙了。
推荐阅读:LCD与LED液晶显示屏的区别lcd与led哪个更好?
显示器屏例选购技巧屏幕比例16:10与16:9选择指南
②什么是显示器的带宽?
显示器的带宽是反映显示器的显示能力,带宽越大、显示器的响应速度越快,信号失真越少。
计算带宽的公式,带宽=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最大刷新率损耗系数(一般为1.5)。
③买显示器时难免要提可视角、亮度、响应时间和对比度等,这些啥来的?
可视角度:就是大家站在位于屏幕正前方的某个位置,仍能清晰看见屏幕影像时的最大角度。从最左侧能高清楚到最右侧能看清画面所形成的角度,角度越大可视角度越好。一般目前的LED显示器角度多数在160度左右。
亮度:一般来说,LCD显示器亮度越高越好。
对比度:直接决定LCD显示器色彩是否丰富的参数。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LCD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的反映速度,越短越好,目前比较出色的显示器响应时间在1.5ms左右。
编辑总结:显示器购买一般注重的就是以上参数了,实际购买不仅需要结合以上知识,同时注意检查显示屏是否有坏点等情况,还有更重要的是显示器多对比几个,看看哪些画面看着最舒服,才是最适合的。
八:机箱电源知识
机箱电源知识一直是大家不怎么重视的环节,也是商家利润最多环节之一,在电脑诚装机大家往往喜欢选用商家推荐的机箱电源组合,其实大家有没去仔细研究下,商界口头说给不如350w电源,其实都是最便宜的山寨电源,实际额定功率肯定不足300w,成本不过60左右,卖价基本是翻倍给。不纯净的电源会为电脑各种故障埋下伏笔,以前也一再强调了这个问题,所以笔者推荐电源尽量购买一些有口碑的稳定性要好,功率必须能够满足整机需求。
电源的功率有三种,请注意区分,很容易被JS忽悠的一点!分别有:额定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和峰值功率。PFC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主动式更节能。3C:通常电源都标明的,山寨冒牌除外(当然也可以伪造,其实就贴个标签),3C就是指中国强制性认证。
九:鼠标键盘知识
鼠标键盘方面其实选择主要是看,外观与手感了,一般大家喜欢用商家赠送的鼠标键盘,其实这也没什么,只要用着觉得还适应也没什么,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十:音箱知识
说实话,买一个好机箱还是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那些什么杜比,当然音乐狂人除外,其实简单一召就够了,购买音箱如果要音质好就选个带低音炮的,还有音箱不能太轻,越重效果一般都越好,当然价格也越贵,这个看的需求。
⑧ 解电脑硬件组成和简单的硬件问题解决办法!
1.一般来说cpu,内存不用安装驱动,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amdcpu的凉又静技术的实现需要操作系统与主版之间的配合,所以要想实现这一功能,必须安装amd的cpu的驱动。更换主板必须安装驱动,而且是应该首先安装,因为其他硬件都是安装在主板上的,只有主板工作稳定,正常,高效;其他硬件才能正常,稳定,高效工作。cpu主频主板能自动侦测。一般不用手动更改,除非你的电脑很老。超频也只是超外频或改倍频,并且现在的cpu大多动锁了倍频。
2.bios在主板上,更换主板就是更换bios.不过,如果是更换其他硬件的话,就建议在更换后重新载入主板默认设置,即刷新coms信息。
3.更换硬件之前必须在设备管理器中卸载设备驱动,以防发生因老驱动与新硬件不兼容而发生问题。
4.更换内存要牵扯很多知识。比如主板的最大内存限制,你的主板最大内存限制应该大于1G,否则你的主板就可以当作珍藏品了。还有是否支持双面内存,内存型号,sdram,rdram,ddr,ddr2;速度pc1000,pc800……;是否支持双通道,如果是双通道的话最好不要插在一个bank上。
5。更换硬件要注意更换之后电源功率是否能符合新硬件的要求。
6。因为大部分硬件都是即插即用设备,系统中自带一部分驱动。
转载:
《驱动有关知识》
驱动程序即添加到操作系统中的一小块代码,其中包含有关硬件设备的信息。有了此信息,计算机就可以与设备进行通信。驱动程序是硬件厂商根据操作系统编写的配置文件,可以说没有驱动程序,计算机中的硬件就无法工作。操作系统不同,硬件的驱动程序也不同,各个硬件厂商为了保证硬件的兼容性及增强硬件的功能会不断地升级驱动程序。如:Nvidia 显卡芯片公司平均每个月会升级显卡驱动程序2-3次。驱动程序是硬件的一部分,当你安装新硬件时,驱动程序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凡是安装一个原本不属于你电脑中的硬件设备时,系统就会要求你安装驱动程序,将新的硬件与电脑系统连接起来。驱动程序扮演沟通的角色,把硬件的功能告诉电脑系统,并且也将系统的指令传达给硬件,让它开始工作。
当你在安装新硬件时总会被要求放入“这种硬件的驱动程序”,很多人这时就开始头痛。不是找不到驱动程序的盘片,就是找不到文件的位置,或是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驱动程序。比如安装打印机这类的硬件外设,并不是把连接线接上就算完成,如果你这时候开始使用,系统会告诉你,找不到驱动程序。怎么办呢?参照说明书也未必就能顺利安装。其实在安装方面还是有一定的惯例与通则可寻的,这些都可以帮你做到无障碍安装。
在Windows系统中,需要安装主板、光驱、显卡、声卡等一套完整的驱动程序。如果你需要外接别的硬件设备,则还要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如:外接游戏硬件要安装手柄、方向盘、摇杆、跳舞毯等的驱动程序,外接打印机要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上网或接入局域网要安装网卡、Moden甚至ISDN、ADSL的驱动程序。说了这么多的驱动程序,你是否有一点头痛了。下面就介绍Windows系统中各种的不同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希望能让你拨云见日。
在Windows 9x下,驱动程序按照其提供的硬件支持可以分为:声卡驱动程序、显卡驱动程序、鼠标驱动程序、主板驱动程序、网络设备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扫描仪驱动程序等等。为什么没有CPU、内存驱动程序呢?因为CPU和内存无需驱动程序便可使用,不仅如此,绝大多数键盘、鼠标、硬盘、软驱、显示器和主板上的标准设备都可以用Windows自带的标准驱动程序来驱动,当然其它特定功能除外。如果你需要在Windows系统中的DOS模式下使用光驱,那么还需要在DOS模式下安装光驱驱动程序。多数显卡、声卡、网卡等内置扩展卡和打印机、扫描仪、外置Modem等外设都需要安装与设备型号相符的驱动程序,否则无法发挥其部分或全部功能。驱动程序一般可通过三种途径得到,一是购买的硬件附带有驱动程序;二是Windows系统自带有大量驱动程序;三是从Internet下载驱动程序。最后一种途径往往能够得到最新的驱动程序。
供Windows 9x使用的驱动程序包通常由一些.vxd(或.386)、.drv、.sys、.dll或.exe等文件组成,在安装过程中,大部分文件都会被拷贝到“Windows\ System”目录下。
Windows怎样知道安装的是什么设备,以及要拷贝哪些文件呢?答案在于.inf文件。.inf是从Windows 95时代开始引入的一种描述设备安装信息的文件,它用特定语法的文字来说明要安装的设备类型、生产厂商、型号、要拷贝的文件、拷贝到的目标路径,以及要添加到注册表中的信息。通过读取和解释这些文字,Windows便知道应该如何安装驱动程序。目前几乎所有硬件厂商提供的用于Windows 9x下的驱动程序都带有安装信息文件。事实上,.inf文件不仅可用于安装驱动程序,还能用来安装与硬件并没有什么关系的软件,例如Windows 98支持“Windows更新”功能,更新时下载的系统部件就是利用.inf文件来说明如何安装该部件的。
在安装驱动程序时,Windows一般要把.inf文件拷贝一份到“Win-dows\Inf”或“Windows\Inf\Other”目录下,以备将来使用。Inf目录下除了有.inf文件外,还有两个特殊文件Drvdata.bin和Drvidx.bin,以及一些.pnf文件,它们都是Windows为了加快处理速度而自动生成的二进制文件。Drvdata.bin和Drvidx.bin记录了.inf文件描述的所有硬件设备,也许朋友们会有印象:当我们在安装某些设备时,经常会看到一个“创建驱动程序信息库”的窗口,此时Windows便正在生成这两个二进制文件。
Windows 9x专门提供有“添加新硬件向导”(以下简称硬件向导)来帮助使用者安装硬件驱动程序,使用者的工作就是在必要时告诉硬件向导在哪儿可以找到与硬件型号相匹配的.inf文件,剩下的绝大部分安装工作都将由硬件安装向导自己完成。
给硬件设备安装驱动程序对Windows 9x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件陌生事,在安装或重装Windows时需要安装驱动程序,在购买了某些新硬件之后也需要安装驱动程序。如果驱动程序安装不正确,系统中某些硬件就可能无法正常使用。虽然Windows 9x支持即插即用,能够为用户减轻不少工作,但由于PC机的设备有非常多的品牌和型号,加上各种新产品不断问世,Windows不可能自动识别出所有设备,因此在安装很多设备时都需要人工干预。考虑到不少初用Windows 9x的朋友对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的方法不太熟悉,因而碰到了很多困难,走了不少弯路,本文就来介绍一下在Windows 9x下安装硬件驱动程序的各种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的知识和技巧。现在我来介绍一下如何安装即插即用设备的驱动程序。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提高安装工作的效率和成功率,我们在安装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这些步骤也适用于其它即插即用设备。
1.拿到一种新硬件时,首先应查看包装盒,了解产品型号、盒内部件、产品对系统的最低要求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兼容板卡生产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用同一种包装盒来包装不同种类的产品,这种包装盒上通常只贴有标识盒内设备型号的小标签。
2.打开包装盒后,取出硬件产品、说明书和驱动盘(可能是软盘或光盘),仔细阅读说明书或驱动盘上的Readme文件,因为说明书上一般写有安装硬件和驱动程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安装注意事项。除了阅读说明书外,还应记录硬件产品上印刷的各种信息以及板卡产品使用的主要芯片的型号。在包装盒、说明书和驱动盘均已丢失的情况下,这些信息就是确定产品型号及生产厂商的重要依据,只有知道产品型号后,才能在Internet上查找合适的驱动程序。
二、安装驱动程序
完成前面的准备工作之后,就可以启动Windows来安装驱动程序了。通常情况下,Windows能够自动检测到PCI卡、AGP显卡、即插即用ISA卡、USB设备,以及多数打印机和扫描仪等外设,并提示用户插入安装盘。
1.Windows 98在启动过程中会自动检测即插即用设备,一旦发现了新设备,如果Inf目录下已有该设备的.inf文件,Windows将自动安装驱动程序;如果这是一个新设备,Inf目录下没有相应的.inf文件,那么Windows就会启动硬件向导。我们按“下一步”,让安装向导自己搜索设备驱动程序,再按“下一步”。
2.在图4中只选中“指定位置”,插入驱动光盘,并按“浏览”,根据说明书的介绍,选择简体中文版驱动程序所在的目录“F:\Audio\ pchinese\win9-xdrv”,确定之后按“下一步”。 需要注意的是:Windows 95的硬件安装向导没有自动搜索功能,我们必须选择从磁盘安装,并指定驱动程序所在的位置。驱动程序所在目录通常是驱动盘上的“Win95”、“Win-9x”、“Win98”或“Win95&98”目录。
3.硬件安装向导会在指定目录下查找与设备相符的.inf文件,此例中,硬件向导将在指定目录下找到Sbp-ci9x.inf,然后向用户报告发现了“Creative Sound Blaster PCI128”的驱动程序,继续按“下一步”。
4.硬件安装向导显示Windows准备安装的驱动程序的信息,按“下一步”后,硬件安装向导便会根据Sbpci9x.inf的内容把指定的文件拷贝到相应的目录下,并在注册表中写入必要的参数信息,安装成功之后显示出图8的确定对话框。
前面介绍了安装驱动程序的两种常用方法,实际上在Windows 9x中还有其它多种方法和途径均能安装驱动程序。比如利用驱动盘中的Setup程序来安装,一些硬件产品的驱动盘中除了有驱动程序外,还有专门的Setup程序,它们将安装驱动的步骤进行了简化,使用起来更为方便。如果驱动程序包中有Setup程序,笔者建议初学者尽量使用它来安装驱动程序。
下面是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过程中容易碰到的一些棘手问题及解决办法。
1.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选择了与设备型号相符的驱动程序之后,硬件向导却报告该驱动程序不是专门为该设备所设计的,建议不要安装此驱动程序。如果强制安装,设备便不能正常工作。这可能是因为该设备与其它设备之间存在着资源冲突或兼容性问题。
如果设备是PCI或ISA卡,可首先试试更换PCI或ISA插槽,不行的话可修改CMOS设置,将主板上不使用的标准设备(例如串并口或USB端口)全部关闭,并修改PCI插槽的中断方式或中断号,或者将中断保留给老ISA设备。如果设备使用串口或USB端口,那么可试试更换一个端口,另外可考虑在设备管理器中调整最有可能发生冲突的设备的资源配置。
2.内置Modem卡是较难安装的一种设备,它需要一个COM端口,通常是COM2(IRQ=3、I/O=2F8)或COM4(IRQ=3、I/O=2E8)。如果系统中既有内置Modem,也有老ISA网卡,那么首先必须在CMOS中将COM2屏蔽掉,然后将ISA网卡的中断调整为其它值(例如5或7等,使用7时还必须在CMOS中将并口屏蔽掉),确保让内置Modem使用中断3。内置Modem驱动程序安装完毕后,首先应在调制解调器属性中进行诊断,如果报告无法打开端口,则说明COM端口没有配置正确。我们可以在设备管理器中调出供内置Modem使用的COM端口的属性,将其资源更换为另外一种基本设置,如此反复尝试,直至找到一种能够通过诊断的基本设置为止。
3.在极少数情况下,我们希望能彻底重装某个设备的驱动程序,但是从设备管理器中删除该设备后,Windows却在重启过程中自动安装原来的驱动程序。为了改变Windows的这种缺省行为,我们必须将Inf目录或Inf\Other目录下该设备的.inf文件及Drvdata.bin和Drvidx.bin也删掉,这样Windows重启后便会运行硬件向导来搜索驱动程序,而不是自动安装原来的驱动程序。
4.重装某些设备的驱动程序时可能需要从驱动盘或Windows安装盘上拷贝文件。如果手中没有这些盘,就无法继续下去,此时我们可以尝试让硬件向导直接到“Windows”或“Windows\System”目录下去查找,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找到所需文件,并安装成功。
5.不少朋友知道在资源管理器中对着.inf文件按鼠标右键后,关联菜单中有一个“安装”的命令。选择该命令来安装硬件驱动程序,却无法成功,这是因为该命令的主要用途不是安装硬件驱动程序,而是安装软件,例如安装Windows 98光盘上的Power-Toy程序或通过Windows更新功能下载的系统部件等等。
1,CPU,内存都不用安驱动,那都是BIOS自动检测的。在你安了系统后都是系统管理的驱动。不用你安。
2,BIOS信息,是写在主板COMS上的,所以你换了主机也自动换了BIOS信息
3,硬件都是你安了系统后,他自检的,现在的XP一般都不需要安驱动的,很全,都是自己代的。要不他也要不了那么大的空间。要是有需要驱动的他都会提示你安装驱动。
4,你的两条存加起来就行了256+512=768M
没别的就是你如果换了象主板,硬盘那样的硬件,重装一遍系统就行了。显卡,网卡安驱动,CPU,内存不用了。
----------------------------CPU的倍频,全称是倍频系数。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这个比值就是倍频系数,简称倍频。理论上倍频是从1.5一直到无限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倍频是以0.5为一个间隔单位。外频与倍频相乘就是主频,所以其中任何一项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频上升。
原先并没有倍频概念,CPU的主频和系统总线的速度是一样的,但CPU的速度越来越快,倍频技术也就应允而生。它可使系统总线工作在相对较低的频率上,而CPU速度可以通过倍频来无限提升。那么CPU主频的计算方式变为:主频 = 外频 x 倍频。也就是倍频是指CPU和系统总线之间相差的倍数,当外频不变时,提高倍频,CPU主频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