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粉苹果塑造画不好为什么
Ⅰ 水粉苹果怎么画啊如何掌握块面
开始水粉画前必须先剖析对象的形状特征及构成。如果描述树的成长过程,那么先是花儿凋谢,接着花的根部逐渐变粗,最后就是长成大树了。我们可以从苹果找到这样的成长痕迹。苹果的隆起果肉有五块,这是留下的从五个花瓣演变过来的痕迹。
效果图:
水粉画技法的关键在于用水、调色、用笔、造型与调整。
一、用水法
同学们对水粉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稍作了解后,就可以开始画水粉画。画水粉画的关键之一是用水。适当地用水可以有效地塑造形体,表现色彩。用水不成功,一副画就不成功。水粉画是用水调和粉质颜料作画的画种,该颜料里含有胶质,加水稀释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画水粉静物一般情况下用水要尽量少,要惜水如金。水和色要协调,色多水多,色少水少。
笔头以颜色为主稍蘸水即可,用完一种颜色,笔头要用水洗净,用吸水布挤干笔头,再上色,后蘸水,以免弄脏下一笔色,初学者养成此习惯很重要。
表现较轻、薄、透的物体时水要略多,水多色少易灰脏,画时新鲜,水干后泛色、颜色变浅、变灰、无质感。水少色多易干、枯、涩,表现不出质感、光泽,不利于色彩衔接。亮部色稍薄,运笔快,利用白纸底色,一次成功用色,色彩漂亮而干净,灰暗部水要少,颜色要多,效果才显厚重。
二、调色法
调色是水粉画色彩能否表现丰富的关键。调色不当画面会出现生、灰、脏、乱、火、菜(色彩假)等现象。一般说来,在掌握用水的技巧后,做画时把任何一个物体的色彩分析出色彩层次,逐层逐步表达出来。主要物体和物体亮部宜画厚,次要物体及背景宜画薄。
要使画面和物体色彩丰富,调色的技巧是:将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该物体固有色周围逐一添加其他颜色,形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某一色彩系列,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体系。
具体做法:
1、以画面主要色调及主要色为主,选定固有色,如红、黄、绿等任一颜色做首选色
。2、画任何一个物体,选定固有色后,将该色颜料在调色盘上摆开,在其周围逐一相加,调出系列色相。如苹果——选调黄色,用来画半明部,亮部在黄、的基础上加少量白粉,高光可先适当空白,画明暗交界线在固有色上加普兰和少量的紫,使黄苹果从明到暗为浅黄、黄、中黄、绿黄、深黄等系列。这样色与色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适当运用可表现丰富的色彩及体积感。注意要表达出苹果的三大面和五调子。
3、用笔颜色的厚薄要区别对待,一般要遮盖白纸为宜,亮部、半明部宜略薄,利用白纸底衬亮色块,使色彩明快;明暗交界线、暗部宜画厚重;亮部、半明部色相不准要待干后用较干色,也可厚画。
4、色彩成系列中,颜色相加,种类不宜多(易脏),忌量相同(易灰)和反复搅拌(色不新鲜),白与黑相加应一点一点加入适可即止,不要一下子加入较多(易脏)。
5、如调出色相不明确或与邻近笔触差距太大的色,属脏色,应洗净笔头,重新调,一幅好画以没有脏色为宜。任何颜色都有自己深浅不同的色相,脏色使画宜灰、闷、无质感。
三、用笔法
用笔造型时主要要注意方向、块面和速度。用笔速度要有轻重缓急,排列色块笔触的方向等要从物体的结构和表现需要出发。块面要看被画物体具体位置和被画快面大小而定。用笔时要根据物体体积规律,因势象形。用笔基本技法有:
1、摆:调出厚薄适度的颜料,看准被画部位,轻起轻落,稳准的铺排到位,速度略慢。
2、刷:用大号笔或底纹笔,含较多的颜料和水快速铺开大色调关系(切忌反复平涂可适当留白)此笔法宜画背景或衬布和主要、较大块面物体的底色。
3、嵌:用小笔侧锋看准要画部位,用笔将色按到位后,再向后快速提起,宜画细部及投影面积不大,着色较浅或较深的地方。
4、勾:与嵌相似有按勾与挑笔分别,主要用于画细部。
5、揉:两色并排过渡地方过于生硬或对比明显,可适当配色或含少量水,于其间来回轻力揉动,使颜色衔接自然,过渡丰富耐看。
6、点:用小笔表现细微的地方和琐碎的造型。
7、擦:用笔速度要快,笔和色要干,只用笔尖与纸面接触,宜画反光和高光,及制造蓬松或粗糙的肌理效果。
8、洗:表现特别的烟雾或朦胧效果,以及调色不准或不协调之处,可含水较多无色的笔洗之,再用干笔吸掉颜料。此法不宜多用,否则画面反复擦洗,易弄脏已画好的色块及产生变色。
四、造型法
掌握了用水法、调色法、用笔法之后,就要掌握造型法。首先要分析被画物体形体向背,分面、分块以及各块面倾斜的方向、面积的大小,用不同笔触顺面的结构方向铺排,使物体色彩生动有序,既表现了丰富的色彩,又造就了形体与结构。
具体做法:
1.笔触首先要在分析形体结构及块面之后用笔表现,顺应形体趋势或旋转方向而铺排,块面要准确,衔接要轻松自然。
2.大、中、小笔视不同地方而用,一般先用大笔铺大块,形成画面大调子,再用中笔衔接处理,最后用小笔完善。
3、干、湿、厚、薄视物体质感而定、主次而定。一般主要物体宜厚、宜干,次要物体宜湿、宜薄。
4、每画一笔应求变或略加深色或略加浅色。一种色画完要洗尽笔头,挤干脏水,再画第二种色,使笔保持新鲜、干净,不致弄脏画面;也换一枝笔画。
5、背景、衬布宜用大块笔触及色块表现。
6、所有物体最高部位的高光最后再上色。
造型时要注意:①笔触块面大小;②运笔及块面的方向背景;③色彩的深浅变化。
五、调整法
一幅画待画面大体色彩关系表现较完整,一幅画快结束前,往往有画面色彩局部或整体平淡或灰、乱的现象,这时要用调整法强调亮面和高光,加深暗部及投影,处理画面色彩对比关系,如深物体色相的浅背景,浅色物体的深背景等。明确把握画面黑、白、灰的层次及冷暖关系等,运用恰当,调整适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调整分为色调的调整、色彩的调整和造型的调整。
1、色调调整:主要有最深色彩系列,中间色彩系列,亮调子系列。
2、色彩的调整:对主色调的系列调整,次调色系列、对比色系列调整,冷色调和暖色调的调整,冷暖协调色统一和谐。
3、造型的调整:主要物体要精画,要饱满准确,次要物体略画,外型要准确生动,衔接要轻松、自然、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使画面色彩调子黑、白、灰拉开,层次丰富有序,加深最深的,提亮最亮的,拉开整幅画面色彩空间。
Ⅱ 水粉画的苹果怎要画好
画出优秀的水粉画及苹果要注意一下几点:
1-调色
写生时调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确观察和理解对象的色彩关系的基础上。调配颜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而要考虑整个的色调和色彩关系,从整体中去决定每一块颜色。水粉画写生色彩不易衔接,也应该在明确色彩的大关系的基础上,把几个大色块的颜色加以试调,准备好再往上画。切忌脱离整体,看一块,调一块,画一块,接着又调一块改一块。水粉画颜色湿时深,干后浅,干湿变化明显。水粉画经典《天河白马》如果调色时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经画了较厚的色层,再着色作画,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纸,颜料的干湿变化就更显着。这使水粉画调色不容易做出正确的估计。造成色彩衔接、覆盖和修改上的困难。这是水粉画的一个明显特色和难点。初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所以入手时要先画重颜色。一般来说,趁画面湿时,颜色湿与湿比,一口气画完,色彩关系易于掌握。如果在一色已干的情况下再衔接、覆盖颜色,就要注意颜色的干湿变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画中虽然不及水彩画中那样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视的。水主要是起稀释、媒介的作用。调水粉画作品欣赏色、用笔和色层薄变化,都与水的使用,有密切关系。《水粉画》(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来说,适当地用水可以使画面有流畅、滋润、浑厚的效果。过多的用水则会减少色度,引起水渍、污点和水色淤积。而用水不足又会使颜色干枯、粘厚,难于用笔。通常用水以能流畅地用笔、盖住底色,为宜。在画暗处、虚处和远处,一般可适当地多用水,以增强其虚远和透明感。从作画步骤来说。在铺大调子时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层较薄,便于再往上着色。在作画过程中,水太脏了要及时换。尤其是画色彩鲜明的部位,调色用水要洁净。
3-用笔
由于各种类型的笔都可以用来作水粉画,因此水粉画的用笔技巧是异常丰富的。并且是在借鉴油画。国画和水彩画笔法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发展的。水粉画中常见的笔法。
“平笔法”——笔迹隐蔽。画面色层平整;
“散除法”——笔迹显露,但色层厚薄变化不显着;
“厚除法”——色层错综重叠,用色较厚、厚薄相间;
“点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间、初觉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笔触(色点)塑造形象。(这种笔法用得较少,较难掌握,初学时不宜过早效仿)
4-衔接
水粉画由于颜色干得较快、干湿变化显着,又加之用水,颜色会在画面上流动,渗化和容易产生水渍,因此熟练地掌握好衔接技巧,对于画好水粉画关系很大。水粉画的衔接主要可以分为湿接、干接和压接这三种方法。
所谓湿接,是邻接的色块趁前一块色尚未干时接上第二、三块颜色。或是两块相邻的颜色碰接上。或是一块颜色中趁湿点入其它颜色,让其渗化。再或在笔头的不同部位分别蘸上几种不同的颜色,画到纸上时利用笔肚的水分,让其自然化接。
所谓干接,就是邻接的色块在前一块颜色已经干了的时候,再接上第二、三块颜色。
所谓压接,就是相邻的色块(形体的转折或不同的物物体),前一块色画得稍大于应有的形,第二、三个色块成一种节奏感。要防止缺乏整体处理意图的凌乱用笔。接上去时,是压放在前一块色上,压出前一块色应有的形。进行压接时,要注意颜色(压接上去的颜色)的盖色力和粘着性,一般来说压上去的这块色要比已画的色块稍厚一些。
5-覆盖
所谓覆盖,就是在已画的色层上再画上一层或数层颜色。覆盖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使画面色层水粉画作品欣赏重叠,厚薄有变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种技法;二是一种修改方法。水粉画颜色的盖色力是比较强的,但又各有差异,加上作画时调用清水,覆盖时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盖的色层)泛起,产生水渍,造成色彩污浊。有时又故意用很薄的颜色覆盖,让底层色透露出来。这些具体效果都不容易估计,所以要掌握好覆盖技巧也并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着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体本身所呈现的固有的色彩。对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确的把握物体的色相。
水粉画由于固有色在一个物体中占有的面积最大,所以,对它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一般来讲,物体呈现固有色最明显的地方是受光面与背光面之间的中间部分,也就是素描调子中的灰部,我们称之为半调子或中间色彩。因为在这个范围内,物体受外部条件色彩的影响较少,它的变化主要是明度变化和色相本身的变化,它的饱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开始象画素描一样,先用铅笔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损坏纸面,影响着色效果。接着用颜色定稿,根据静物的色调,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线可略重一点,并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为下一步的着色作铺垫。造型能力强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线起稿,不示明暗,直接着色。
(2 )铺大色调定稿之后,迅速地观察一下整体色调和大色块关系,做到胸有成竹,尽快地薄涂。此刻不要考虑形体与笔触,根据新鲜的色彩印象大胆挥洒,造成画面的色彩环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后,就急于具体刻划。应进一步调整大色块的关系,使色彩之间的关系和总的色调,与实际感觉相吻合。
(3 )具体塑造在大关系比较正确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具体塑造,从画面主体物着手,逐个完成。集中画一件物体干湿变化易于掌握,也易于塑造其受光与背光不同面的色彩变化。此时眼睛要随时环扫周围,从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顾此失彼。要看该物体与背景和春他物体的关系,掌握分寸,细节可留下一步刻划。这一遍色用色要适当加厚,底色的正确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画面的色彩层次。
(4 )细节刻划对琐碎多余的细节固然可省略,但对表现物象特征与质感的重要细节应加强刻划,画龙点睛。细节要综合到整体之中。最后的笔触最为重要,它将不被覆盖而显露给欣赏者。
(5 )调整、完成画室外一幅静物写生,作为基本练习一般以八小时为宜,力求深刻准确。熟练之后三、四个小时也可以表现得比较充分。作画时间较长,眼睛容易疲劳,色感容易减弱,具体刻划又容易忘记整体。在写生接近完成的时候,恢复一下第一印象,检查一下画面:在深入刻划时是否有些地方破坏了整体,局部和细节的色彩有没有“跳出”画面,还有没有其他毛病。检查后,调整、修改、加工。错误之处,如画得太厚,要洗掉再画,直至完成。水粉画中干和湿的技法应控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应用范围?水粉画运用的干湿技法,主要指调色时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着色方法
水粉画颜色有较强覆盖能力,但也不能毫无顾及地随便乱涂,它有自己一定的着色方法和步骤。
8-干湿技法
干画法
干画法:就是说水少粉多的意思,这种画法多采用挤干笔头所含水分,调色时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颜料成一种膏糊状,先深后浅,从大面到细部,一遍遍地覆盖和深入,越画越充分,并随着由深到浅的进展,不断调入更多的白粉来提亮画面。干画法运笔比较涩滞,而且呈枯干状,但比较具体和结实,便于表现肯定而明确的形体与色彩,如物体凹凸分明处,画中主体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细节刻画。这种画法非常注重落笔,力求观察准确,下笔肯定,每一笔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体与色彩关系。干画法也有它的缺点,画面过多的采用此法,加上运用技巧不当,会造成画面干枯和呆板。但干画法的色彩干后变化小,对于练习色彩收效较大,也容易掌握。
湿画法
水粉画作品欣赏湿画法:此法与干画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画及国画泼墨的技法,也最能发挥水粉画运用“水”的好处,用水分稀释颜料渲染而成。湿画法也可以利用纸和颜色的透明来求得像水彩那样的明快与清爽。但它所采用的湿技法比画水彩要求更高,由于水粉颜料颗粒粗,就要求湿画时必须看准画面,湿画部位一次渲染成功,过多的涂抹或多遍涂抹必然造成画面灰而腻。但这种画法运笔流畅自如,效果滋润柔和,特别适于画结构松散的物体和虚淡的背景以及物体含糊不清的暗面。如发挥得当,它能表现出一种浑然一体和痛快淋漓的生动韵味。它的色彩借助水的流动与相互渗透,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制造这种湿效果,不但颜料要加水稀释,画纸也要根据局部和整体的需要用水打湿,以此保证湿的时间和色彩衔接自然。有关湿画法的控制及实际操作运用,上述画法步骤中已讲得很多,不再一一细述。
Ⅲ 怎么画好水粉的苹果
水果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物体,也是广大美术考生比较辣手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学画时间不长,基本没有素描基础的学生来说,画个苹果基本上就是平涂圆圈或画单色苹果更谈不上色彩关系。这里以苹果为例谈以下画苹果的技巧与方法: 1.构图,在画水果构图的时候,有不少同学把苹果都画个圆圈,不管大小都画的一样大,不要小看苹果的大小,在画面中由于物体的大小不同才构成了构图上的节奏和色彩的节奏,使画面产生美感,所以在构图的时候一定要观察好物体的形状及大小的区分 2.暗部,画水果暗部的时候大部分是比较重的颜色画到明暗交界线的地方,由于苹果暗部的地方比较灰,颜色不太明确,所以调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结合补色调,这几个画面的红苹果绿苹果黄苹果暗部就是这样调和(补色:红---绿,同一明度的补色关系;黄-----紫,补色当中明度对比最强烈的一组; 蓝-----橙补色当中冷暖对比最强烈的一组),暗部颜色要薄,不要画闷,要透气,天光颜色来说一般暗部偏暖 3.向亮部过渡的时候颜色要纯一些,一般不加粉或少加粉, 4.画亮部的时候颜色要干且厚,能加亮色画亮就不要加白粉,不够亮的该加白粉就加,白粉可以提亮同时降低颜色的纯度,可以说亮部颜色是亮灰色,一般结合天光的颜色来画,天光颜色来说一般亮部偏冷,画亮部时颜色一定要干净,落笔要干脆利索,画不亮的原因一般是a:水分太多b:笔没涮净c:调色顺序不对,一般先调亮色再加暗一些的颜色,这样调颜色明度好控制. 5.不要忘记水果的反光,一般反光颜色是水果颜色的补色加点粉结合着画 6.画水果的时候,绿苹果是同学们的一大难点,一般就画生了,红苹果画火了,或焦了,这里有一个调色规律,碰到冷色加暖色碰到暖色加冷色,调的颜色不温不火的就舒服了。 7.画的时候要型色结合,调颜色的时候看静物,画的时候落笔要看型,看看这笔颜色是不是符合静物的颜色,有的时候几个苹果的颜色差不多,这就需要你仔细观察他们之间细微的颜色差别,从明度.纯灰.冷暖上加以区分,避免出现雷同的色彩. 8.物体的塑造要有一定的素描基础,水果的塑造也是这样,要画好水果的体积感,一定要在素描上下一些功夫。
Ⅳ 水粉静物技巧苹果塑造
水粉画一直被当作基础训练和美术高考必考科目。如何画好水粉静物? 以下是值得注重的几点:
一、完整的构图
水粉画静物的构图是通过运用构图法则,采用取舍、删略、加强、减弱和移位等组织手段,组构一个生动有序的画面,在画面中构成物体形象的过程.处理好物象在画面中的大小、位置和空间关系,组构成一个生动有序的画面。在均衡的基础上求变化
;空间和物体要有取舍;充分考虑到画面上下、左右及纵深的空间布局,运用点线面、透视、穿插和疏密等方法使各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前后主次须分明。
把写生对象较好地安排在画面上,使得静物在主体突出、位置适当、主次分明。
因此在下笔之前应认真分析、观察该组静物的特点,如形式感,即从外形上看有构成三角形、方形或者圆形等组合。忌:三个或多个物体安排在同一直线上;体积较大时物体在画面的中心点上。在构图画面对象时,应有所突破。高考水粉色彩静物在组合时,原则上不能随意增减物品数量和改变物体之间的大小比例,当然,在不破坏常识习惯的情况下,对有些物体所在画面的位置,还是可以做适当变动和调整的,在静物构图中,为了更好地突出主体,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在黑白布局上我们可试着采用亮色包围暗色,或者暗色包围亮色,或者把黑与白的对比集中在画面中心位置,用灰色调包围主体的构图形式。
二、色彩关系
色彩关系是历年色彩卷子评分的重中之重,它包括明度关系、冷暖关系、纯灰关系、环境色关系、固有色关系,是考生最薄弱的环节。那么,如何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呢?考生在考前的训练中应多注意一些色彩的搭配。
静物色彩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在色彩写生中,考生应牢牢抓住主体物与背景两大色调的对比关系,但考生常常对色彩的关系缺少正确理解。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要关注发现物体之间色彩的相互影响,物体之间色彩的影响多指是一个物体的亮部对另一个物体暗部的影响。要懂得颜色扩散和接受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物体的质感。如光滑、坚硬之物接受力强,质地粗糙的物体接受反射影响则弱。
静物写生中对室内的色光变化的特点要有所认识。门窗外的散射光一般反映为天空的蓝色,或者灰色,基本上倾向于冷色,因而室内写生时,光源的色调一般为冷色,而室内环境的色调,相对来说都比较暖。物体受光后,受光部应带上光源的冷色调,暗部的色调较暖,形成明显的明暗冷暖对比,暗部的反光除了应比明部暖以外,还应带上对应的环境色的因素,投影也比较暖。高光的颜色比较接近光源色调,物体表面反射越高,光源色调倾向越明显,物体受光时除冷暖对比外,还有补色对比的作用,所以暗部色彩特别是明暗交界线或投影边缘,都可能带上受光部色彩的补色的感觉。当然前提都应包含固有色的因素。
三、准确的造型
色彩造型虽不如素描卷子当中那么严格和重要,但如果没有好的造型外观,那么再好的色彩感觉也就失去了充分表达的意义,因为色彩是依附于形的,没有准确的形作基础,就不能画出生动的色彩关系,形的概念,我们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外形,其实所有的形都具有体积和空间,而且所有的形体都处在三维空间之中,这里易被考生忽略的是空间纵深的表现。当然,造型问题应着重在素描训练中解决,画色彩首先应以色彩来观察和考虑问题,更应强调和训练对色彩的敏锐感受力。总之绝不能把造型与色彩分割开来。只考虑造型,不考虑色彩,或者只考虑色彩不考虑造型都是不对的,在组织画面时应考虑到上述几方面因素,进行有意识的处理,相信我们的色彩静物会有好的画面效果。
四、表现方法与步骤
“画无定法”,反映了在作画方法上是灵活多变,风格多样,为此,教师在基础训练时应允许学生在对艺术规律基本理解和把握的前提下,做表现形式与手法的一些探索,以便找到适合自身的一套作画方法,但教师应让学生明白“画无定法,但有定则”,虽然不同的画法反映了人的不同感受和趣味,可灵活多变,但是在基础训练阶段,无论画法怎么不同,都必须遵循基本原则,即以写实的手法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体关系,在画面的构图安排、色调把握、质感等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绝不能受一些作品表面效果的影响,只是简单地模仿画法而不知所措,在这个时候,教师有必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去思考,促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在作画前,首先对整个静物的构图,黑白灰布局,色彩关系各方面,进行比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同时作几个黑白分布和小色稿。
其次,用软铅笔在纸上正式定位起稿,画出大的素描关系,然后用群青(或其他如赭石、褐色等)调整,定稿。
再次,以小色稿上的色彩关系为基础,结合当时的实际感觉,迅速把整个画面铺满基本色块,注意铺大体色时,颜色宜薄,可用大号笔大块大块地画,力求比较准确而生动地把当时的新鲜感觉在较短时间内表现出来,要着眼于大的色彩气氛,不要拘泥小节。
最后,在大体色铺好后,即可进行深入描绘,统一调整,在这一阶段,应从主体物开始逐个深入刻画,同时进一步调整与邻接色的对比关系,逐步推及整个画面,把各个物体的形体结构和色彩关系表现得更为准确,使每个形体的块面转折,形与形之间的虚实和冷暖对比更为妥贴。一般地说受光部的色彩要注意与邻接色的对比,注意色彩的饱和度,要画得明亮、明确,暗部的色彩要注意与环境色的呼应,要画得含蓄、透明。
五、水粉颜料的运用本领
水粉颜料的掩盖力比较强,介于油画和水彩之间;要掌控好和水的比例,水粉颜料干后会变灰,因而在画的时分要想好之后的结果,不要以事先的结果为准,否则作品会很不快意.色彩要明晰明快水粉颜料的身分是矿物质颜料粉末加胶和水混淆成的,有肯定的掩盖力,作画时颜料可重复叠加,兼油画和水彩两种作风。但是水粉又有自身的特点,有掩盖力和干湿变化。注意颜色的饱和度,大多数的水粉画颜色是湿重干浅,只银灰是个破例。另有玫瑰、紫罗兰、柠檬黄、锌/钛白颜色的上泛力太强,不要重复叠加。白色在使用时要慎重,防止画面呈现“粉”的弊端。调色要重眼睛看到颜色的感觉,大胆用色,调色是不宜搅拌太久,否则颜色就脏了。画好颜色贵在多练,写生和有选择的临摹对你都会有帮助。做为初学者,首先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几幅简单的范画临摹,以引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其临本的选择以色彩块面明显为佳,主要学习临本-从构图、色调到结构、用笔是怎样画出来的。从中择其要、得其法。其次可先用单色进行练习,如蓝、赭等选择其中一色,加白粉像画素描那样,画出对象的黑白结构关系,这样对于初学者把握色度层次对比、掌握块面衔接、熟悉工具性能是有好处的。要扩大视野、多看、多思、多练,长短期作业结合进行。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学会读画,读笔触,读色块,只要学习方法对、态度认真、活学活用,那么短期内学好水粉画是指日可待!
Ⅳ 怎样画好苹果 水粉画、。
平时多观察它的结构变化,培养自己的色彩感觉,光影变化很重要,苹果是水粉静物中最常摆放的水果,其实它的水粉画法跟素描的原理是一样的,无非就是几个面的关系,注意黑白灰的关系,还有环境色的影响。
一般的步骤:1.构图2.铺大颜色3.找素描关系4.找色彩关系5.找光源色6.找环境色(在以上基础上要注意整体关系)7.细节刻画(注意物体的质感)
画画的时候要有耐心,平静下来,慢慢找感觉。
Ⅵ 水粉画中的苹果怎么塑造好
记得当年我画水粉的苹果时,老师让我们回家削好多的苹果!(尽量不要断掉)
削完后的你就可以看到苹果是一块一块的!放在那好好的看看,想想!然后吃掉~~
就把你看到的那些块,画上正确的颜色,苹果会画的超好的~~
Ⅶ 水粉中苹果应该怎样画才有体积感呢为什么我一画就没有了体积感呢
你的问题是对苹果球体的分面不到位,白色用的多看起来自然就粉了,自然也没有体积感。 亮时暗对比出来的。 你应该注意加大重色和亮色的对比,暗部要画得比实际更重。注意苹果的块面不是一笔一笔画出来的,而是由大到小切出来的,笔触顺着结构走,转折越大笔触越小,越平笔触越大。这样自然也就有体积和笔触了。
求采纳
Ⅷ 水粉画不好,收形收的很烂,水果画的也很烂,尤其是苹果香蕉画完基本不知道是什么,画面很脏。
跟画笔毛关系没有。。。。
画面很脏我估计你颜料掺水太多,颜料还很湿的时候就换颜色再画第二遍,两种颜色相互混合了,另外就是有可能画的时候没有先画暗部再画亮部,这样先画了浅色的,再去覆盖深色的,结果下面的颜色又渗上来了,然后画面反复涂抹,颜色就显得很脏乱了。水粉先画深色再画浅色,水彩完全相反。
至于物体的形,你看看是不是纸张的问题,如果纸张没有问题,那就是水太多了,渗透流动。或者你画画比较粗心,自己用笔的时候不注意直接画出去了。水粉我偏向于干一点,颜料浓厚一点,用堆砌的方法,有点油画的感觉,水彩就偏向于清新明亮一点。这个主要还是靠多练习,画画要静心,心态着急笔触上也表现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