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为什么感觉眼睛瞳孔有变化

为什么感觉眼睛瞳孔有变化

发布时间: 2022-08-04 22:50:46

❶ 人的眼睛瞳孔为什么会变大变小。光线较暗时,瞳孔放大。光线较强时,瞳孔缩小。这是为什么呢!瞳孔边边的

光线明亮时,瞳孔缩小;光线较暗时,瞳孔变大。

光线突然变暗的时候,会有短暂的失明,这个过程中,瞳孔变大,以透过足够多的光线,使得在黑暗的情况下也能够看见物体。

瞳孔是控制眼睛的进光量的~ 光线强的情况下,瞳孔会收缩,保证适当的光线量进入眼睛,而当光线不足黑暗的环境下,瞳孔会放大,尽可能多的让光线进入眼睛,这样才能看清东西。

(1)为什么感觉眼睛瞳孔有变化扩展阅读:

瞳孔位置:眼球血管膜的前部,即巩膜中心和圆孔。沿瞳孔呈环形排列的平滑肌叫瞳孔括约肌。括约肌收缩时使瞳孔缩小。沿瞳孔呈放射状排列的平滑肌叫瞳孔放大肌。

放大肌收缩时使瞳孔散大。由于瞳孔可以散大或缩小,所以能起到调节进入眼球光线量的作用。正常人的瞳孔能反射性地调节其自身的大小。

当光线增强时,瞳孔缩小;当光线减弱时,则瞳孔散大。如果瞳孔反射异常或消失,表明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所以临床常采用瞳孔对光反射来检查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瞳孔,是动物或人眼睛内虹膜中心的小圆孔,为光线进入眼睛的通道。虹膜上瞳孔括约肌的收缩可以使瞳孔缩小,瞳孔开大肌的收缩使瞳孔散大,瞳孔的开大与缩小控制进入瞳孔的光量。

❷ 一个眼睛突然瞳孔放大,请问是什么原因

我的瞳孔也特别大,不过我的眼角膜不会黄,瞳孔大很正常。眼睛的聚焦能力主要来自角膜,但为了对不同距离的物体聚焦,眼睛经常需要改变其屈光力,这是靠改变晶状体的两表面,主要是改变前表面的曲率来实现的,这个过程称为调节。当眼的调节放松时,如果眼轴的长度和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能使眼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上的话,便为正视眼。同样在调节放松时,如果屈光系统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后的称为远视眼,相反落在视网膜之前的称为近视眼。若包含视轴的各个切面的屈光状态不同,则称为散光。一般可用配眼镜的方法加以矫正。
眼内的虹膜像照相机的光圈一样,调节进入眼睛的光量。虹膜中央的小圆孔称为瞳孔。除了光量引起瞳孔大小变化,眼的调焦过程也会影响瞳孔的大小,当视距变近时,瞳孔会稍微缩小。对所见物的心理情绪反应,也能引起瞳孔的变化。一般人眼在白天的瞳孔大小为2,3毫米,在黑暗的环境,可以达到6,7毫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最大瞳孔直径会下降到5毫米左右。
由三组眼外肌支配的眼球运动,除了用以改变视线外,还对于正常的视知觉起着重要的作用。眼球运动可以分为共扼运动、分离运动、稳态运动三大类:共轭运动即双眼同时以相同方式运动,其中又可分为扫视运动和平稳追随运动,前者是从一个注视点移向另一个注视点时的双眼运动,后者则是当眼睛追踪一个运动物体时所发生的运动;分离运动是指在交替注视较远或较近的物体时,使得两眼视轴的夹角发生相应的变化的运动;稳态注视过程中的运动,包括震颤、微扫视及慢漂移。如果用某种特殊的光学系统使刺激像“稳定”在视网膜上完全不动时,则在几秒钟内,刺激像的轮廓和颜色便会消褪,所以这些微小的眼运动对于视知觉是至关紧要的。
人眼的视网膜上有两种光感受器: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的非常灵敏,在很暗的光照下还能工作,但不能区别颜色,在较暗的环境亮度下主要是视杆细胞的活动,称暗视觉,;视锥细胞不够灵敏,只有在较强的光照下才能工作,能区别颜色。在明亮的环境中主要是视锥细胞的活动,称明视觉;在中等亮度范围,两种感光细胞均参与视觉称间视觉。当从亮处突然进入暗处时,视觉系统对光的敏感度是随时间逐渐升高的,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反之则称为明适应。明适应的进程要快得多,通常在几秒内敏感度就逐渐恒定。光感受器对光的敏感性还与光线的入射方向有关。正入射时敏感性最高,随入射角增加迅速下降。
视觉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常用视敏度来表示,其定义为眼能够分辨的最小细节所对应的视角(以分为单位)的倒数。一般用兰多尔特环或斯内勒字符来检查人眼的视敏度。正常人眼的视敏度约对应视角1'~30"。从生理解剖角度,视敏度可以解释为是由视锥细胞在视网膜上的镶嵌排列的精细程度所决定;而从光学角度,则可以认为是受到眼光学系统的衍射极限的限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都与以上实际值相符。
物体的颜色固然取决于照明光的光谱组分、材料对光的反射、透射或吸收特性,但对眼睛而言,它是一种感觉,即色觉。对于人眼主观感觉到的颜色,可以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这三个基本属性来描述。色调就是颜色的名称,如红、绿、蓝、黄等等;饱和度是指一种颜色的有色和无色组分的相对量,即通常所指的颜色的深浅;亮度是指颜色的无色组分在灰度等级(介于黑白之间)上的相对位置,用来表示颜色是明亮的还是阴暗的。杨-亥姆霍兹的三色理论认为,视网膜中有三种光谱敏感峰分别在红、绿、蓝区域的感光细胞,这三种细胞发出信号,经过神经系统的分析处理,引起不同的颜色感觉。赫林的拮抗色理论则认为颜色中有三对单一的感觉反应:红-绿、黄-蓝、黑-白。红-绿或黄-蓝对组合中,没有一种颜色能与补色在同一感受器中同时活动,但是黑-白对能发送组合信号,产生各种中间色调的灰色。这个理论与许多色觉经验相符合,特别对于负后像的解释简单而令人信服。这两种色觉理论在历史上有过长期争论,现在可以这样认为:色觉过程至少是一个二级过程,在感受器那一级与杨-亥姆霍兹学说一致,而在视神经那一级又与赫林学说一致。在色觉的心理学方面,颜色恒常性是一个最值得注意的现象。颜色的恒常性是指不管照明光的光谱组分如何变化,人们通常能像在白光下一样来分辨物体的颜色。对此目前还没有完满的解释。
立体视觉就是视觉系统对三维空间的知觉,也就是辨别物体的距离、物体间的前后位置、方向等的能力。在只有单眼信息的情况下,就视觉系统本身而言,造成立体视觉的线索主要是调节及单眼运动视差。调节是为了使观视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因此必然带来关于物体距离的信息。单眼运动视差主要是由观察者移动身体以使空间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对物体间前后位置的判断。因为靠视网膜只能得到外部世界的二维图像,双眼视觉才是立体视觉的主要基础。双眼视差信息是深度知觉最重要的线索,在一定范围内主观的深度知觉随视差量的增大而增强。由于几何的原因,视差随物体所处距离的增大而下降,因此对于远距离物体不可能有精确的深度知觉。
你在睡觉前试一下热敷,千万不要揉眼睛!!不要用眼过度,可以常闭上眼睛把眼球转动看四周。

❸ 为什么瞳孔忽大忽小

瞳孔的变大变小,是属于眼睛折光系统的自动调节,属于一种无意识的。就像呼吸和心跳,这些系统有一套自身的节拍。所以,人没有明显的意识到。可能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一类。 就像发汗,分可感和不可感两种。 瞳孔的大小根据视物的远近,光线的强弱,以及药物作用改变.你如果只是盯着一个地方(镜子)看,那恐怕就没有什么改变的.你在黑暗中看你的瞳孔,就会变得很大了。我近视,瞳孔通常都比较大,你觉得好吗?!!!!! 不是什么病,光线强弱而已。 症状:健忘、脱发、指甲发白、动则气喘汗出 。像是贫血的症状, 你做个血常规检查看看先。 光线越强瞳孔越是收缩变小,光线越暗,瞳孔相对越大。在夜晚你可以用手电筒直照瞳孔,你会发现在黑夜里瞳孔是大的,然而随着你的电筒光线的射入而立即缩小。所以瞳孔时大时小是正常的。 假定人由光亮处进入暗室时瞳孔直径可增加5倍,那么瞳孔的受光面积应增大25倍;可见瞳孔的变化,有保持在不... 因此瞳孔的开大或缩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瞳孔在光照下,引起孔径变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 人的瞳孔受光照射后会缩小,这叫做瞳孔对光反射。瞳孔是虹膜中间的小孔,它由环形和辐射状的两种肌肉组成... 你的瞳孔也会不一样大小的。。。。 在激动的时候人的瞳孔会变大!相反平静的时候是小的! 光线亮的地方...

求采纳

❹ 眼睛瞳孔变大是怎么回事

建议:病情分析:眼睛瞳孔变大可见于眼外伤、使用散瞳的药物、眼部病变到疾病导致,另外进入昏暗到环境也可以出现这种情况。
指导意见:如果在光线好到对方瞳孔也出现变大,建议到眼科就诊做一下检查,明确病因后再进行治疗。

❺ 为什么我的瞳孔变的比以前大很多在正常情况下

人眼睛在光线不足时就会瞳孔放大,反之,光线强就会缩小,是为了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不至于太强或太弱。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每个正常人都这样。
但因为个体差异,放大或缩小的程度会不同,敏感性也有不同。

❻ 我感觉自己的眼睛的瞳孔变小了怎么会事呀

瞳孔的大小会随着光线的强弱和外界的刺激而变化的,会不会是睡眠不好或是眼睛出现炎症了导致眼睛没有神采呢
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是在担心的话可以去看下医生啦

❼ 我最近眼睛的瞳孔时常大小变化,请问这是什么缘故

瞳孔是虹膜中间的一个小圆孔,由虹膜围成。眼睛中的虹膜呈圆盘状,中间有一个小圆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瞳孔,也叫“瞳仁”。
瞳孔虽然不是眼球光学系统当中的一个屈光元件,但是,在眼球光学系统当中却起着重要的作用。瞳孔不仅可以对明暗作出反应,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也影响眼球光学系统的焦深和球差。
成人瞳孔直径一般为2.5~4mm,呈正圆形,两侧等大,用药物缩瞳或扩瞳时,最小可到0.5mm,最大可到8mm。
小于2mm者叫瞳孔缩小,大于5mm者叫瞳孔开大。瞳孔大小与人的年龄、性别、生理状况、外界刺激和情绪等因素有关。
瞳孔就像照相机里的光圈一样,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大或缩小。
我们在照相的时候都知道,光线强烈的时候,把光圈开小一点,光线暗时则把光圈开大一点,始终让足够的光线通过光圈进入相机,并使底片曝光,但又不让过强的光线损坏底片。瞳孔也具有这样的功能,只不过它对光线强弱的适应是自动完成的。

在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肉,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宽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叫瞳孔开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开大,受交感神经支配。这两条肌肉相互协调,彼此制约,一张一缩,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瞳孔括约肌和瞳孔开大肌,是人体中极少数由神经外胚层分化而来的肌肉。
瞳孔的变化范围可以非常大,当极度收缩时,人眼瞳孔的直径可小于1mm,而极度扩大时,可大于9mm,虹膜的括约肌能缩到其长度的87%,这是人体其它的平滑肌或横纹肌几乎不可能达到。

通过瞳孔的调节,始终保持适量的光线进入眼睛,使落在视网膜上的物体形像既清晰,而又不会有过量的光线灼伤视网膜。
瞳孔的大小除了随光线的强弱变化外,还与年龄大小、屈光、生理状态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老年人瞳孔较小,而幼儿至成年人的瞳孔较大,尤其在青春期时瞳孔最大。近视眼患者的瞳孔大于远视眼患者。情绪紧张、激动时瞳孔会开大,深呼吸、脑力劳动、睡眠时瞳孔就缩小。此外当有某些疾病,或使用了某些药物时,瞳孔也会开大或缩小,如颅内血肿、颅脑外伤、大脑炎、煤气中毒、青光眼等,或使用了阿托品、新福林、肾上腺素等药物时,都可使瞳孔开大;脑桥出血、肿瘤、有机磷中毒、虹膜睫状体炎等,或使用了匹罗卡品、吗啡等药物时,都可使瞳孔缩小。
瞳孔除了有调光作用外,它也是房水的通路,一旦闭锁,就会使眼内房水的排出发生障碍,从而造成眼压升高,形成继发性青光眼。因此瞳孔的开大或缩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瞳孔在光照下,引起孔径变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如光照另一眼,非光照眼的瞳孔引起缩小,称为间接对光反射。视近物时,因调节和辐辏而发生的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系大脑皮层的协调作用。

在PRK和LASIK术中,以瞳孔为中心的切削比以视轴为中心的切削更为合适,因为术后患者的症状总是和暗环境下瞳孔扩大超过切削区有关。如果患者的Kappa角较大,切削应相应偏向视轴。

热点内容
手机壳为什么用热水泡不上 发布:2025-05-21 09:19:42 浏览:697
为什么手机淘宝有的价格很便宜 发布:2025-05-21 09:03:06 浏览:550
我喜欢的人为什么找不到 发布:2025-05-21 08:51:58 浏览:646
猫为什么晚上睡觉容易醒 发布:2025-05-21 08:09:12 浏览:676
为什么新买的手机后台运行时间短 发布:2025-05-21 08:07:05 浏览:537
苹果为什么安装完软件但不显示 发布:2025-05-21 08:06:08 浏览:840
为什么吃了苹果上火 发布:2025-05-21 08:01:48 浏览:1001
今天抢到的全品券为什么找不到 发布:2025-05-21 07:51:00 浏览:704
小米分期的额度为什么那么高 发布:2025-05-21 07:42:44 浏览:898
为什么手机老是弹出框 发布:2025-05-21 07:36:23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