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辉多肉为什么不变颜色
A. 如何使多肉植物变色
很多花友喜欢多肉都是因其绚丽的颜色,许多多肉品种不是纯绿的,我们比较熟悉的火祭(详情介绍)、虹之玉都是红的。如何才能让这些植物变成红色,提高其观赏价值呢?
虹之玉(详情介绍)
1、温度
有过养殖多肉植物经验的人都清楚,冬季低温环境下,多肉植物会发生颜色加深的变化,开始时局部变红,后来红色逐渐加深,有的甚至变为黑色。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正是由于多肉植物的自我保护造成的。首先,低温催生植物体内花色素的合成。花色素比起绿色素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为植物提供热量,起到御寒保暖的作用。花色素的比例升高了,你家里的肉肉们也就变红了。如果你一直将它放在温暖的室内,可能就不会变色啦!
2、光照
光照用于改变多肉植物颜色是见效最快的方法。你可以尝试将长期在室内散光照射养殖的肉肉放置到光线充足处,用不了几天它的颜色就起变化了。所以,在秋季这个紫外线强度最高的季节,也是多肉植物变色的最佳季节。你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颜色深度来调节多肉们接受光照的时长和强度,或浓郁、或艳丽、或小清新,一切都随你!
B. 为什么多肉植物没有太阳也变色
因为某些因素使植物内部色素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改变自身色素比例,而达到变色效果。
这些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等。
光照:光照改变多肉植物颜色是最常见,而且见效最快。最简单的实验就是把长期散光的绿色多肉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现多肉植物叶片颜色开始变化。
当然,不一定都会变红,由于多肉植物品种原因,颜色会有所不同。比如黑法师随着日照增多会变成黑色,火祭会变成红色,桃美人是粉色,铭月是黄色等。
进入秋季,由于大气浓度减弱,空气中能见度增强等原因,日照强度会增强,紫外线强度也会一同增长到全年最高峰,所以秋天也是多肉植物变色的最佳季节。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露天养殖的多肉植物颜色会非常艳丽,有时甚至会红得发暗;大棚里的多肉植物颜色却恰到好处,颜色非常艳丽又比较温和;而玻璃窗后的多肉植物颜色却显得较为素雅,更加小清新。这都是紫外线强度造成的,说明玻璃阻隔紫外线还是很厉害滴~
温度:不知道大家试过没,冬季的时候,把一盆肉肉端到户外挨冻,要不了两天颜色就红了(不太推荐此方法,对肉肉有较大伤害)。同样,在秋天或者春天,温差较大的时候.
例如:天气预报8-20度,这样的条件下同样将一盆肉肉端到户外,不出三天,整盆肉肉就会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这说明温度对多肉植物变色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低温变色快主要是因为新的花色素合成,用于抵抗寒冷,增强植物的抗寒能力。深色吸收光的热量更大,这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植物也是同理,为了获得更多的热量,所以将叶片的颜色变得更深一些。至于是不是所有的肉肉都能变成黑色,至少黑法师、黑王子是可以的。
反之,放在室内的肉肉,一般会处于一个较为恒定的温度下。这时候肉肉变色较慢,而且由于玻璃窗户阻隔了大部分紫外线,颜色也会比较淡雅。这也是室内多肉植物颜色以绿色为主的主要原因了。
C. 为什么花农卖的多肉颜色鲜艳,买回来几天就失去了颜色
花农会把有的多肉喷药形成“艺”
然后颜色就非常鲜艳漂亮
但是买回家自己养的时候那种假“艺”就会消失
还有就是多肉喜欢光照充足
如果买回来放在光照不足的地方会导致红艳艳的颜色变浅
D. 为什么多肉越养越不红
因为温差,因为光照,因为水分
买回来的时候肯定都是颜色好看的
但是养一段时间后颜色开始褪去
尤其是现在夏天,温差小,更不能求状态,活着就好
E. 小肉肉为什么越来越没颜色了
多肉上色条件一、低温
在不冻坏肉肉的前提下,尽可能的低温。相对安全温度在2度以上。比较柔弱的品种要更加谨慎一些。比如蔓莲,春之奇迹,姬秋丽之类,在我心里都是比较不耐冻的品种。如果肉肉比较多不方便搬来搬去的,在无法确保零上温度的时候,可以覆盖多层薄膜遮挡保护。冬天经常超过零下五度的地方就只能室内或者自行供暖了,但是太暖和了长得快却不容易上色。低温的另外一个效果是会让肉肉包起来,好像人冷了会缩起来一样,多肉也会用这种方式来抵抗严寒。因为需要低温和光照配合,所以多肉最上色的时候都在冬天和初春。夏天过后经历一段时间的恢复,低温来了,长得慢了,形态紧凑了,颜色也出来了,正是肉肉最美的时候。
多肉上色条件二、阳光充足
配合低温实现上色目的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是一定要有充足的日照。白天大太阳晒着,晚上冻着,妥妥的迅速上色。但是所谓的充足日照可能和很多人理解的不同。经常有人觉得我放阳台上,太阳晒得也很好,为什么就是不明显呢?实际上,阳台内和露台的差别是非常大的。我的充足日照基本上是指全日照,并且是360度无遮挡全日照,从太阳出来晒到不见天光才是真正的阳光充沛,所以这是大棚具有优势的原因之一。
多肉上色条件三、大温差
这点其实是要点一和二的体现,有太阳才有可能在低温的天气实现温差。有棚子的话温差可以拉到更大。我养在屋顶棚子里的时候,有一年因为地方不够,很多肉被挤到了顶层贴近棚膜的地方,冬季大晴天棚子不够通风的时候,这些位置温度可以升到四十来度,又干又热,晚上又最快降温到接近外部环境,这片区域的肉肉很统一的整体色彩都不太红反而偏黄。这种效果也成为实践的中意外收获了。
多肉上色条件四、适当浇水
适当这个词真是方便,要说明却很累。浇水其实是多肉养护中最复杂又最重要的一个问题,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来考虑。天气,环境,花盆,土壤,植物状态、养护目的,所有相关的条件都要综合起来考虑。所以想要养好多肉,不能机械地遵循几天一次水的条件。最直接的方式是看土干得如何了。不能只看表面,有时候可能看起来干了其实下面还是非常潮湿的,也可以用掂重量等方式来判断。
1、天气:需要考虑浇水至少前一周和后一周的天气情况。通过前面的天气情况判断什么时候需要再浇水,然后看天气预报,确定预计的浇水时机是不是最佳。当然啦,一般情况就是温度高、天气好水就跑得快,阴天、下雨、低温的时候水跑得慢。重点是:(1)、尽量干透再浇;(2)、浇过较短时间内能够干透。夏天浇水情况特殊,可以参考我前面写的渡夏篇。
2、环境:一个是你的地理大环境,一个是你具体养在棚里?院子里?阳台?窗台?这样的小环境。地理大环境基本是没办法改变的,所以我们也只能羡慕下云南、山东这种适合多肉生长的地方,但是苏州也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相对广东之类的南方城市我们已经算幸福了。好的大环境当然是全年降水少,太阳多,夏天温差大,冬天有点冷又不过分的地方啦。小环境有选择的话当然是选尽量光照多的地方。越不通风、光照越差的环境散水越慢,浇水也得更加悠着点。
3、花盆:现在花盆的材质款式各种各样,散水速度各不相同,而且差异很大。一般盆深的、口小肚子大的散水肯定比较慢,盆内装的土越多散水也越慢。所以大盆种小肉不是什么好选择。还有就是如果多肉长大了,叶子都摊开来,把盆口都挡住的情况,散水也会变慢很多。材质的话,最常见种类里,瓷盆最不透气,然后是塑料盆、紫砂盆,陶盆。不是散水越快越好,还得看你有多勤快。种得多了,干得快的季节天天浇也是很累的。如果浇水跟不上速度,肉肉也会变得干巴巴一直都不长大。
4、土壤:配土也是时常会被问到的问题。好的土壤就是有一定保水性又干得比较快。一浇就干留不住水那也是不行的,浇了不容易干就更不行了。我个人是用的品氏草炭(柠檬黄袋子那种)加珍珠岩和木炭粒,偶尔心血来潮了会加别的东西进去,比如虹彩石、火山岩、赤玉、鹿沼、椰糠。但是我其实并不喜欢石头类的颗粒,虽然透水,但是根扎不下去,颗粒的话还是赤玉之类的好,有一定保水性还能被根扎透。喜欢瓷盆的、手比较欠的可以增多颗粒的比例,深盆子底下也可以多垫点颗粒。我也说不准我用的比例,标准就是让草炭被颗粒充分分隔开,不让它们时间长以后纤维纠缠在一起。另外土壤的酸碱度可能也会影响多肉的色彩,但是我没有测量过,所以只在这里提一句。
顺带说一下椰糠,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椰糠的,便宜,比草炭更不容易结块,又环保,可以和草炭混在一起用。但是它肥力低,多了保水比较强,还有一个糟糕的问题是椰糠容易长蘑菇,大棚里面地载的估计会哭。我因为都有铺面又养得相对干,所以没有被蘑菇困扰过。
5、植物状态:肉肉是新种或者彻底服盆,生长旺盛或者一直不见长,很紧凑还是已经长徒,这些都需要作为是否浇水和浇多少水的一个参考。服盆的,长得旺盛的肉会需要更多的水。上次浇完有长徒趋势的下次浇水就要悠着点啦。另外小苗比大的更加需要水,尽量不要控水,干了就浇最好。
另外顺便说下发根。我觉得发根比较好的环境是根部不见光又有湿度。温度当然是十几度到二十几度最好了,随便放哪里都发得飞快。再扯远点,折腾肉还是秋天最好,休养时间最长。
6、养护目的:你想让它快长还是出状态?想长快点,多浇水,想出状态,不要浇太多,夏天怕死,少浇水。苏州的话,梅雨之前温度合适可以经常浇,而且为了迎接苦夏,需要补充体力,所以需要浇水养肥点;等到梅雨来了,每天下雨,浇了水大半个月都不会干,温度又不低,有点危险,所以不能多浇水;夏天更加不能多浇水,过了夏天,就可以任性的养护了,一干就浇吧,只要有足够太阳,就会长得很开心。到了冬天该准备让它上色了,这时候就要控制浇水节奏了。很少有干死的肉肉,所以真心不用怕,就算干到皱了,只要根还健康,一泡水下去马上就好了。但是上色也并非越干越好,太干了不饱满,但是干了容易包起来。上色季节不妨把浇水间隔拉长到平时的两倍,浇水的量也可以稍微少一点。
7、浇水工具和方式
我目前用洗车的那种8L喷壶浇水。因为我有点完美主义,所以基本上浇水不会对着脸,而是直接浇在土上,尽量沿盆边浇,力度不能太大,防止水飞溅起来,浇到差不多底孔能流出水的程度,浇完了用吹耳球把叶子上的水吹干净。比起直接水勺灌水,这样浇其实很难浇透,但是反而利于控制浇水的量。花心积水的弊端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吧?最糟糕的情况就是黑腐,好一点是被晒伤,再轻点就是留水印。也有人会说我从来不吹都没事,我只能说如果不是环境很好那就是你人品比较好。
多肉上色条件五、足够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并不是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它能使多肉的颜色更加鲜艳,状态更加饱满。这一条基本上需要配合棚子来实现。另外空气湿度和通风是需要综合考虑的,一般来说,冬天对通风的要求不那么高,所以除了晴天中午时段最好透下气,其它时间都可以封着。
多肉上色条件六、露养和棚养
露养和棚养哪个好?这取决于个人喜好了,我是棚养派的。露养容易有各种伤痕,水印,灰尘等,状态看起来比较狂野一点,上色的效果也比较深沉浓重。不过其实露养也不可能完全丢在外面不管,长期下雨,温度过低或过高时都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保护。习惯了露养的多肉可以抵抗更加恶劣的环境,但总是有极限的。
相比之下,棚养的状态可以维护得比较完好,颜色更加鲜艳娇嫩,但是植物肯定也更娇气一点。日常需要多注意通风情况,防晒防冻防虫也一样得注意。坚持细心的呵护才是完美状态的最大保证。
因为实际条件的限制,可能很多朋友实现不了我说的最佳条件,那就只能创造条件尽量接近了,但是条件打折,状态必然也打折。另外要说的就是,绿色才是植物最普遍的健康色彩,所以其实所谓的状态恰恰可能是多肉植物接近极限的状态。你是想养得它开心还是你开心就看个人选择了。
上述资料,我摘自“多肉联盟”网站,这个是我多肉养殖中,给我最多帮助的学习平台。
F. 多肉的颜色不鲜艳怎么办
改变多肉植物所在环境的光照、温度与温差
多肉植物变色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为了模仿原生地环境(生石花类),减少自己被动物吃掉的可能;有些是因为气候改变引起植物内部色素比例变化;还有的是自身基因的原因,生来就会变色;喷药、施肥等因素也会引起变色。
大多数的多浆植物经过暴晒后会变红,或者其颜色会变得更加艳丽,其实还有一个附加条件温差。充分的日照加上大幅度的温差会使多肉植物的颜色更加鲜艳。
温度从高温转到低温,多肉植物为了抵抗寒冷,提高抗寒能力,会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其颜色变深。
放在室内的多肉一般处于较为恒定的温度下,这时变色就比较慢了,而且由于玻璃、纱窗等阻隔掉大部分紫外线,使得颜色非常淡雅,甚至常绿不红。这也是室内栽培的多肉以绿色为主的主要原因。所以尽量将多肉植物移向户外,窗台也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G. 多肉拔高却不爆盆,徒长却不变色太阳晒够了吗
有些人的多肉养护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它只往高长,却不爆盆,那孤零零的样子特别可怜,不由得心里就会生出一个疑问,为什么我养的多肉只拔高,不爆盆?
其实要想让多肉爆盆,你还得给它去头,所谓去头就是把多肉的顶部摘下来,这样它的营养元素才能跑到别的地方,生长出那些侧枝,侧枝生长得多了,它自然就会爆盆了。至于那些我们摘下来的多肉叶片,还可以插到土里,用来繁殖后代。
多肉变色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由于这两个季节的太阳较为温和,你可以把它们搬到室外阳光充足的地方,让它们多接受光照,这些太阳光的能量就会被它们吸收并储存起来,用于自己的变色,那样多肉的变色过程就会加快很多。
养植多肉爆盆和变色固然很重要,但你也得注意它们生长周围的环境,如果气温较低,就不要把多肉搬到室外了,以免它们被冻伤。就是那种初春和晚秋的天气,想要搬到室外时,也得多注意天气的变化,冻伤就得不偿失了。
H. 多肉落日红怎么养
红日非常容易养护,适合新手种植,夏季甚至可尝试露养,适合各种配土,浇水可较为随意,但切忌盆土长期潮湿。红日强烈需要充分光照,如此株型紧凑,叶片肥厚,叶色泛黄,叶缘泛红非常美丽,如光照不足,茎干叶片细长无力,叶色也会呈现菜色,尽显颓势。红日繁殖也很容易,可叶插,或者枝插,成活率很高,更具体养护方式可参照黄丽。
I. 多肉植物怎么养才变色
多肉植物秋季变色。多肉植物变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即温度和光照。
1、光照:光照改变多肉植物颜色是最常见,而且见效最快。最简单的实验就是把长期散光的绿色多肉植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现多肉植物叶片颜色开始变化。当然,不一定都会变红,由于多肉植物品种原因,颜色会有所不同。比如黑王子随着日照增多会变成黑色,火祭会变成红色,桃美人是粉色,黄丽是黄色,乙女心叶尖带红等。
2、进入秋季,由于大气浓度减弱,空气中能见度增强等原因,日照强度会增强,紫外线强度也会一同增长到全年最高峰,所以秋天也是多肉植物变色的最佳季节。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露天养殖的多肉植物颜色会非常艳丽,有时甚至会红得发暗;大棚里的多肉植物颜色却恰到好处,颜色非常艳丽又比较温和;而玻璃窗后的多肉植物颜色却显得较为素雅,更加小清新。这都是紫外线强度造成的,玻璃会相当程度的阻隔掉紫外线阻碍了多肉植物的变色。
所以,在秋季这个紫外线强度最高的季节,也是多肉植物变色的最佳季节。你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颜色深度来调节多肉们接受光照的时长和强度,或浓郁、或艳丽、或小清新,一切都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