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藤的眼睛被藏民称为什么
1. 鸡血藤有假的吗,鸡血藤带在手上真的对身体有好处吗,红色的鸡血藤的颜色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呢
有假的,市面上很多都是拿风藤金刚藤冒充,还有什么葡萄藤那些,其实鸡血藤就是藏民族的一种传说信仰,他们都很喜欢戴鸡血藤,能通经活络,传说还能避邪。真正的山南藤是藏民到某一神山脚下采回来制作的,每年也就那么几个人去采,量也越来越少,市面上动不动就说山南藤真是无语了。
2. 鸡血藤的原貌
鸡血藤,为豆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1]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
生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林中。[2]分布于云南西南部(保山、凤庆、临沧、耿马)、广西、缅甸东北部也有。
3. 鸡血藤是什么
鸡血藤,为豆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 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
4. 鸡血藤的介绍
鸡血藤,为豆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 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
5. 鸡血藤是什么样子的
鸡血藤属于攀援藤本,幼时呈灌木状,小叶纸质或近革质,顶生的两侧对称,长度在9-19厘米,先端骤缩为短尾状,基部呈宽楔形,圆锥花序腋生于小枝顶端,花序轴、花梗被黄褐色短柔毛,并且鸡血藤大多生长在山地疏林或密林沟谷中。
鸡血藤的外形特征
鸡血藤属于攀援藤本,幼时呈灌木状,小叶纸质或近革质,形状为宽椭圆形、宽倒卵形至近圆形,圆锥花序腋生于小枝顶端,长达50厘米,花序轴、花梗被黄褐色短柔毛,花期在6月。
鸡血藤的产地生境
鸡血藤也被称为密花豆,为中国特产,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和福建等省区,大多生长在海拔800-1700米的山地疏林、密林沟谷以及灌丛中。
鸡血藤如何移栽
鸡血藤的育苗时间为一年,后期需要移栽到环境相对恶劣的山地之中,为提高成活率,在移栽前2-3月内逐渐去除遮荫网等防护设施,并保持土壤适度干旱,以锻炼种苗抗性。
鸡血藤的病虫防治
对于鸡血藤病虫害的防控主要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需要对培育植株进行消毒,除去病弱株,同时还要加强对土肥水的管理,使得幼苗能更好的生长,提高抵抗性,若是感染病虫害,要及时喷洒药剂。
6. 芝味本草——27期(鸡血藤)汁如鸡血,殊胜无比的“空行母”
鸡血藤以“藤汁红如鸡血”而得名。
中药里很多藤类有祛风湿、解筋挛、舒筋活络的功效,跟中医的“取象比类”理论有关。正如《本草便读》云:“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盖藤者缠绕蔓延,犹如网络,纵横交错,无所不至,其形如络脉。”
鸡血藤,始见于清代赵学敏《本草拾遗》,记载曰“活血,暖腰膝,已风瘫。”《现代实用中药》记载:鸡血藤“为强壮性之补血药,适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于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闭止等,有活血镇痛之效。”
西藏有句俗语“人养藤三年,藤养人一生。” 传说鸡血藤是藏传佛教空行母的化身,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藏民们不仅用鸡血藤熬水喝治病,也佩戴鸡血藤做成的手镯用来辟邪,成为一种古老传统的藏式佩饰。
鸡血藤归肝、肾经,苦而不燥,温而不烈,行血散淤,舒筋活络,调经止痛,同时又兼补血作用。从“肾主骨”、“齿为骨之余”的中医理论,不难理解九芝堂补肾固齿丸与抗骨增生片,都因鸡血藤活血通络的功效用为佐药的原因。
鸡血藤(植物药)
01 【药用来源】
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西、云南等地。生用或熬膏用。
02 【方剂应用】
补肾固齿丸、抗骨增生片等。
03 【性味归经】
苦、甘,温。归肝、肾经。
04 【功 效】
活血补血,调经,舒筋活络。
05 【主要应用】
1. 用于血瘀、血虚所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常与当归、川芎等同用。
2. 用于肢体麻木,瘫痪及风湿痹痛。为治经脉不通,络脉不和而致手足麻木,拘挛疼痛,肢体瘫痪及风湿痹证的常用药。
3. 用于血虚萎黄。常与黄芪、当归等同用。
7. 鸡血藤相关知识/
鸡血藤的性味归经:苦、甘,温。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通络。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会流血的植物—鸡血藤 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中,有一类桑科榕属(Ficus)植物,它们常寄生于参天大树的树干上,拼命地夺走寄主的养料和水分,使其枝繁叶茂。这类寄植物盘根错节地将寄主的树干、树枝包围起来,把大树勒得喘不过气来,最终死于非命。这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绞杀植物或称毁坏植物。这对于你或许不是新闻。但是在西双版纳密林中或石灰山沟谷季雨林的悬崖上,还长着一种会流血的植物-鸡血藤。这你也许很少听说过。在植物界中,正是这些姿态万千、稀奇古怪充满神奇色彩的植物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使人类不断去探索植物界奥秘。鸡血藤(Millettia)属蝶形花科(Papilionaceae)鸡血藤属植物,集观赏及药用为一身。云南产24种,占中国鸡血藤植物总数的一半以上。滇南、滇南、滇西南及滇西北热带、亚热带地区资源最为丰富。 鸡血藤花(图2)
鸡血藤为攀援状乔木、灌木或为高大木质藤本。花两性,且两侧对称,位于近轴上方形似蝶首的两片花瓣为旗瓣,两侧平行与蝴蝶翅膀极为相似的两枚花瓣为翼瓣,位于最下方形状有点像盟友蝶尾巴边缘合生的两片花瓣为龙骨瓣。鸡血藤花由紫色、玫瑰红色或白色花冠组成腑生或顶生的总状或圆锥状花序,串串悬挂在空中,恰似小蝴蝶,散发出浓郁的蝶恋花香,在空中争奇斗艳,随风飘荡。 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茎里面含有一种别的豆科植物所没有的物质。当它的茎被切断以后,其木质部就立即出现淡红棕色,不久慢慢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来,很像鸡血,因此,人们称它为鸡血藤。 鸡血藤植物用途甚广,在庭园中供棚架庇荫,与紫藤有同样效果,但其花色更为艳丽,晚夏开花,冬季半常绿,更受欢迎。除供观赏外,藤和根供药用,有散气、活血、舒筋、活络等功效。
8. 什么是鸡血藤
鸡血藤,为豆科、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蝶形花科等多种植物的别称 。 常绿木质藤本,无毛,新枝暗绿色,基部宿存有数枚三角状芽鳞。
9. 鸡血藤是什么东西
鸡血藤,中药名。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Dunn的干燥藤茎。秋、冬二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风湿痹痛,血虚萎黄。
生理特性
木质藤本,除花序和幼嫩部分有黄褐色柔毛外,其余无毛。羽状复叶;小叶7~9,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5~5.5厘米,两面均无毛,网脉明显。圆锥花序顶生,下垂,序轴有黄色疏柔毛,花多而密集,单生于序轴的节上;萼钟形,裂齿短而钝;花冠紫色或玫瑰红色,无毛。荚果扁,线形,长达15厘米,宽约2厘米,果瓣近木质,种子间缢缩;种子扁圆形。花果期7~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