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为什么颜色好看
‘壹’ 鱼玄机的哪首诗体现出了女性意识
《卖残牡丹》诗中就饱含着自赞自惜之情:“临风兴叹落花频,芳意潜消又一春。应为价高人不问,却缘香甚蝶难亲。红英只称生宫里,翠叶那堪染路尘。及至移根上林苑,王孙方恨买无因。”鱼玄机自比国色天香的牡丹,本有高贵的颜色,浓郁的芬芳,不幸生在路旁,遭受风雨袭击,任人践踏摧残,也无人垂顾。如果能移至宫中,护以栅栏,细心培植,就会身价百倍,被视为珍宝。这首诗表面说花,其实满含着女诗人的身世与傲性,以及对自我的肯定,她自信拥有美貌与才华,若碰上好的机遇,定会令世人惊叹。
鱼玄机除了肯定自己的才能外,也为其他女性鸣不平,一反刻意描写女性美貌把女性写成“夫贵妻荣”的附属品或供观赏的物品,认为女性是“祸水”的传统,而重在表现女性的力量。这集中体现在她的怀古名篇《浣纱庙》中:“吴越相谋计策多,浣纱神女已相和。一双笑靥才回面,十万精兵尽倒戈。范蠡功成身隐退,伍胥谏死国消磨。只今诸暨长江畔,空有青山号苎萝。”春秋吴越相争,越败;在越王复国中,原为苎萝山下民女的西施立了大功。但现在人们谈起吴越相争的历史,只是乐于称道范蠡与伍子胥,而迷惑吴王忘政的西施则被人们淡忘了,如今苎萝山冷冷清清地伫立在大江之畔。诗人在诗中则一反前人的框架,既不责备吴王迷恋女色而亡国,也没为其亡国开脱罪责,而是抛开了西施和吴王之间的关系,直接描写西施自身的力量,歌颂了西施的才华和魅力,也肯定了西施的美丽动人。全诗立意新颖,在玄机之前没有人对西施这样写过,这是鱼玄机从女性自我审美角度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她不再以柳眉细腰的夸饰为满足,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女性的人格和力量给予肯定和赞美。在强大的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这种过人的胆识是极其可贵的。
鱼玄机在新进士及第题名处发出了无限感慨:“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慕榜中名。”在春光明媚的季节,诗人登临长安崇真观南楼,适逢朝廷在此张挂新及第进士的榜文。诗人面对被视为知识分子平生第一快事的金榜题名,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她并非无能之辈,可是,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只是给男子提供了发挥才智的机缘,而罗衣女子无论有何等才学,也不能够攀桂折枝,有所作为,无奈落得望洋兴叹。此诗表面上是怨恨自己不能身为男子而参加科举,内里却是在自恨其性别角色的背后,蕴含着对那个埋没女子聪明才智的社会现实的怨怒,其深刻的含义,一般闺怨之作无可比拟。在封建社会,女子“怀才不遇”的问题似乎并不存在,与“怀情不遇”相比,它显得微不足道,可这样的不平之鸣至少说明,女子一旦遇到宽松的环境,她就会产生新的需求,也想在男性独享的领域中得到尝试的机会,渴望自我价值在社会中得到确认,这是鱼玄机女性社会意识觉醒的表现。
‘贰’ 鱼玄机汉服适合配什么颜色的折扇
鱼玄机汉服,扇子的颜色搭配,建议参考服饰上的任何一款颜色。
就可以作为搭配颜色,就可以搭配出时尚和大气感。
‘叁’ 颜值爆表的鱼玄机为什么要为又丑又色的温庭筠杀人呢
一千一百多年前(公元871年)深秋的一天,大唐首都长安的一场行刑,引来了无数市民的夹道围观。凄风苦雨中,人们翘首眺望着囚车的来路,都想一睹那个特殊囚犯的芳容。因为她的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她不仅是唐朝四大女诗人(另三位是李冶、薛涛、刘采春)中最美的那一个,还是把自己的道观办成风月场的风流道士。大唐许多官员名仕都曾投身她的寮房,都在她的道观中上演过争风吃醋的荒淫闹剧。
她就是鱼玄机,被按压在断头台上待刑时,年仅二十七岁。在她生命的最后一刻,人们看到,她那被死亡的恐怖所笼罩的美,比想象中的更加惊人,一种罕见的美艳超越了死神的灰冷,焕发出浪漫诗意的风华。
她所以会被送上断头台,是因为鞭杀了一个与自己情人偷情的婢女。
关于这桩轰动一时的刑事案件,带有正史性质的《北梦琐言》只记载了一句话:“竟以杀侍婢,为京尹温璋杀之。”而野史则对这句话中有话的话进行了合理的推测。
她在自己的道观门口贴上“鱼玄机诗文候教”的告示,激情邀约天下有才情和胆量的男人。一时间,他的道观门庭若市,聚满了长安的名流文士。白天,他们在美艳绝伦的鱼玄机相拥相伴中把酒品茶,切磋诗艺。夜晚,则匍匐在她妖冶的石榴裙下载歌载舞,寻欢作乐。而谁要是博得了她的欢心,鱼玄机就会将他留宿道观,与自己共度良宵。
在那些醉生梦死的日子里,她就是这样挥霍着自己的青春,放纵着自己的情欲,招摇成长安城传奇般的话题,直到杀人走上不归路。
焚香登玉坛,端简礼金阙。
明月照幽隙,清风开短襟。
绮陌春望远,瑶徽春兴多。
殷勤不得语,红泪一双流。
云情自郁争同梦,仙貌长芳又胜花。
——《句》
这就是她在人生最后的时刻以血泪留下的句号,用生命写下的绝唱。
‘肆’ 鱼玄机从“才女”,到“淫姑”,为何最终堕于情、毁于色
鱼玄机之所以最后甘愿堕于情、毁于色,是因为她之前太过相信李亿这个负心汉了。而鱼玄机为情所伤后就看破了红尘,干脆放纵下去,才从一代痴情才女变成了一个尽情纵欲的道姑。
对于这件事,李亿像个懦夫一样没有任何保护鱼玄机的行为。而是编造了一番谎话把她送到了一个叫咸宜观的道观,让她在那里做了道姑。鱼幼薇的“玄机” 二字,正是她的道号。鱼玄机就真的在咸宜观里痴痴等着李亿,等了几年后,最终是醒悟过来自己被辜负了。后来鱼玄机便开始凭着自己的才华和容貌以诗会友,遇到顺眼的客人便把他留下来一夜风流。但她的这种风流日子结束于她遇见另一个她喜欢的男人。鱼玄机有一天发现这个男人和自己的婢女绿翘有染,便把绿翘打死了,而鱼玄机也因为这件事被斩首,年仅26岁。
因此,鱼玄机最终之所以会从一代才女堕落为半道半娼的“淫姑”,是因为她太爱李亿,为情所困。而她这样一个可怜的女人,最后也是为情而死。
‘伍’ 唐朝才色双绝女诗人鱼幼薇,她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唐会昌四年(公元844年),长安,简陋的小茅屋里,一名女婴呱呱坠地。
孩子的父亲,饱读诗书,却又郁郁难志,一生功名未成,是个标准的落拓士人。但他又不甘心,便把生平所学相授自己女儿。
她便是鱼幼薇,也是后来惊艳整个唐朝的鱼玄机。
1、师从家父
尽管家徒四壁,但老天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打开一盏窗。在鱼幼薇这里,老天不仅仅开了一盏窗,而是弄了个落地窗,还是南北通透的户型。
鱼幼薇聪慧异常,5岁诵诗数百,7岁开始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力压学霸老爹。
除了才学,颜值更是没得说:浓晕蛾翅眉、额宽脸圆,发髻高耸。头戴折枝花、身着浣溪纱。广袖短襦,曳地长裙,衣袂飘飘。团购式迷倒众才子。
‘陆’ 鱼玄机从洁身自好到高树艳帜,为何却被三个男人毁掉了她的一生
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鱼玄机这个人太过于单纯,经历的事情太少了,才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其实鱼玄机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在古代的时候,女人地位是非常低的,但是唐朝的时候就是个例外,因为那个时候对于歌姬是比较看重的。所以那时候有很多的人家会刻意训练自己家里的女孩子,鱼玄机就是再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所以她小的时候接受的教育是非常好的,这也是她比较有才华的原因。但是建立在金钱上的感情怎么可能会长久,没过多久李亿就移情别恋,然后就抛弃了鱼玄机。其实那时候鱼玄机就应该看透了,这世间的男子对于她而言都是靠不住的。后来她就遇到了陈韪,鱼玄机被他在乐器方面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又一次对爱情产生了幻想,可毕竟是幻想,这样的感情也是不可靠。鱼玄机最后的结局真的是非常悲惨的,真的很让人唏嘘。
‘柒’ 唐朝四大美女有谁
四、鱼玄机
鱼玄机原名鱼幼微,是唐代有名的女诗人,在当时,她与薛涛,李冶和刘采春曾经被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也是有倾城美貌,出生平民,后来嫁给了李亿为妾,但是由于受李亿的原配夫人所妒忌,最终被李亿无奈的抛弃。可怜一代才女,爱上温庭筠,还没有开始就注定没有未来;不顾一切嫁给李亿,最后也以悲剧收场,任是再强大的内心都已千疮百孔了吧!
三、红拂女
红拂女,杨素的家伎,貌有殊色,手执红拂,武功高强,后因不满当时社会的一些不平,行侠仗义,成为当时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代女侠。红拂女爱恨分明,敢爱敢做,一辈子追求爱与和平,经历重重困难,最终与相爱的人——李靖相忘于江湖之间。
二、李裹儿
李裹儿,唐中宗李显之女,韦氏所生,有唐朝第一美人之称。“回眸一笑百生媚”,可见安乐公主之美实在令人沉醉。李裹儿十三岁时,出落成美女,姿色美艳,聪明伶俐,李显与韦氏对她十分宠爱,自幼听其所欲,无不允许,李裹儿从小就养成了骄傲任性、蛮横霸道的脾气。
一、杨玉环
杨玉环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也是大唐第一美女。“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可见杨玉环有多美,杨玉环不仅美艳动人而且风情万种,能歌善舞、智慧过人,可以说是十分讨人喜欢,早年嫁给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后来嫁给了唐玄宗,可以说是十分受宠。这第一可谓实至名归
‘捌’ 有没有人帮我把鱼玄机词赏析一下
赋得江边柳
唐·鱼玄机
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
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此诗题为“赋得江边柳”,柳、留谐音,柳树容易生长,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表示挽留和祝福。此诗视角敏锐,画面绝美,笔锋老到。
首联一二句,写柳色、柳姿,语句对偶:“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翠色”,是指柳树的颜色。“连”,不是一棵 树,是一片。如果诗人想把自己暗喻成江边柳,那么“荒岸”这两个字,就有意义了。秋天中柳树的翠色,应该是衰老的颜色,也可以美,但它是一种苍老的美,暗示着诗人已身心疲惫。草木枯黄的秋天,岸也是荒的。“荒岸”是想说明诗人自己的生存环境,环顾四周,不知哪里是自己的人生归宿。
诗人想:烟波渺渺,隐隐约约中,依稀能看见远方的楼宇,这些楼宇才是诗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可惜,温馨的家庭生活离自己太遥远了,可望而不可及。
颔联三四句,写柳影、柳絮,语句对偶:“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岸边柳树的倒影铺撒在水面,随波摇晃,成了虚的东西,诗人眼前的处境梦幻迷离,一片茫然。飘扬的花絮落在垂钓人的头顶,命运无非就是被人无情地摘扔而去,甚至不曾有过一眼相看,终归被抛弃的担忧涌上心头。
颈联五六句,写柳根、柳枝,语句对偶:“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柳树老了,根部溃烂,成了鱼儿的避难所。在别人的眼里,自己不再新鲜,已经成了他们的暂寄处,就像一个旅店,过往行客们,匆匆来也匆匆去。柳枝虽然能系客丹,但那是暂时的,客舟终要远行。“枝低”就像诗人伸出的双手,双目企盼地牵扯着客人的角衣,结果无济于事。
诗的前六句看似写景,实则述己,写江边柳的秋色实是喻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命运。
尾联七八句,写心情:“潇潇风雨夜,惊梦复添愁。”诗人终于站出来,直抒胸臆。梦醒了,是因为有潇潇风雨;往事不堪回首,诗人猛醒之间,却依然找不到人生的风标,无处可逃。风雨之夜,柳枝引起人的离愁,切合题意。
全诗在写法上,通篇不着一个“柳”字,但句句写柳,又暗喻自己的身世处境,情真意切,引人同情。历来诗评家对此诗评价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