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为什么剧毒的昆虫颜色鲜艳

为什么剧毒的昆虫颜色鲜艳

发布时间: 2023-04-13 08:21:50

㈠ 为什么虫子的颜色很鲜艳

日常中昆虫身体鲜艳一桥歼般有四种比较好理解也是常见的作用:
1,警示敌人自身有毒,一般出现在有毒毛虫之类的动物上
2,警示察孙敌人假装自身有毒,一般出现在无毒但敏没冲有体型外表类似的同类昆虫上
3,提醒异性这里有健康切已预备繁衍的成虫,常见于各类成虫
4,特殊保护色,极少部分蝴蝶的特殊身体亮色可用于伪装自身成别的物体或者动物(例如体型更大的动物的眼睛)

㈡ 为什么颜色鲜艳的动物,往往都是带有剧毒的

动物外表亮丽的颜色能够帮助许多动物找到同类并且与其交流。这些颜色还可以有助于动物更好地隐藏于它们的栖息地。然而鲜亮的颜色还可能用来充当警告色。许多有毒或是味道糟糕,或者两者兼具的动物,它们都是身披鲜艳警告色的物种。这些颜色仿佛是在告诉掠食者:"越美丽的东西越危险,别想打我的主意,你会后悔的。"

㈢ 揭秘世界上最毒的动物 色彩艳丽的箭毒蛙

世界枣手隐上最毒的动物——箭毒蛙,生活在美洲潮湿茂密的热带雨林里,身材娇小、色彩艳丽。很多掠食者,不论是蛇还是蜘蛛,都对它们都是望而却薯桐步,哪怕是细菌也很难在其身上滋生。

目前,地球上共有一百多种不同的箭毒蛙,小型种类的体长不超过2厘米,大型种类也不过5、6厘米。谁能想到,这些和硬币差不多大小的蛙,其中的部分种类却具有见血封喉的剧毒。

就在不久之前,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凳厅一件填写为“食品”的邮包中查获了一只活体箭毒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迷彩箭毒蛙

在箭毒蛙的原产地中南美洲,土着居民常用一种金色箭毒蛙的毒液制作吹箭,狩猎动物。他们小心翼翼地隔着叶子捏住蛙的头部,再将削好的硬木箭头在箭毒蛙的身体上反复摩擦、挤压,使箭头沾满毒液。

箭毒蛙

这种毒液中毒素,比一克便能致人死命的番木鳖碱还要强上数百倍。一只金色箭毒蛙身上的毒素至少能毒死十个成年人,而且无药可解。

其实,箭毒蛙毒液的基本用途之一是杀灭细菌,防止在雨林中发生感染或滋生真菌。箭毒蛙的皮肤表面有许多用于保持湿润的黏液腺,在粘液腺的周围长有能够分泌毒液的微小开口。

箭毒蛙毒液中的致命成分——生物碱,能够阻碍其他动物体内的离子交换,使神经中枢的指令无法正常传达给组织器官,最终导致心跳停止。

不过,并不是所有种类的箭毒蛙都具有金色箭毒蛙一样的猛毒。

一般而言,不同种类箭毒蛙的毒性强弱不一,而且其毒性的强弱与其身体的颜色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科学研究发现,长时间人工饲养的箭毒蛙虽然颜色依旧艳丽,但往往会失去毒性。箭毒蛙的毒性,这种有效的自我保护手段,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黄纹箭毒蛙

早在蛙宝宝诞生之初,母箭毒蛙就会将小蝌蚪背在背上,穿越雨林,将它们分别放在植物(主要是凤梨科植物)叶片根部由雨水积蓄而成小水池里。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母箭毒蛙会定期产下未受精的卵喂养小蝌蚪,而这些卵中就有较高含量的生物碱。随着小蝌蚪不断长大,它们体内的生物碱也不断增加,这能够有效避免例如子弹蚁之类掠食性昆虫的袭击。

草莓箭毒蛙

等到小蝌蚪长出了四肢,可以自由活动的时候,它们体内的生物碱含量就已经远远超过其他蛙类了。

科学家们在研究箭毒蛙食物的过程中发现,野生箭毒蛙身上具备的某种化学物质,在以果蝇人工饲养的箭毒蛙身上是找不到的。

但是,这种化学物质在野生箭毒蛙常吃的昆虫身上却有所发现。因此,科学家们认为,箭毒蛙的毒素很可能来源于它们日常所食用的有毒昆虫,比如蜘蛛和蚂蚁。

以蚂蚁为例,其实多数动物都不太爱吃蚂蚁,因为它们很难消化。但箭毒蛙却能吃下许多蚂蚁,这是很不寻常的。在热带雨林中,很多植物为了保护自己的叶片不被啃食会分泌有毒的生物碱。但有些蚂蚁即便吃下含有少量生物碱叶片也并无大碍。

在箭毒蛙吃下这些蚂蚁后,蚂蚁身体中的毒素很可能在蛙类的体内富集。有些科学家深信,正是由于大量捕食蚂蚁令箭毒蛙有了源源不绝的毒素来源。

由于具备了另掠食者避之不及的毒素,箭毒蛙的许多特征和行为都与一般的蛙类不同。它们的体色大多鲜艳夺目,像是在故意宣示自己的存在感。

钻蓝箭毒蛙

雄蛙毫无顾虑地鸣叫、打斗,宣布地盘。雌蛙则能够背着蝌蚪四处奔走,爬上爬下。在大白天悠闲地享受日光浴似乎也是箭毒蛙的一项特权。

近年来,箭毒蛙被作为“另类宠物”引入世界各地的情况时有发生。2014年,我国浙江口岸就曾经截获过4只被虚假申报的活体箭毒蛙。需要再三强调的是,箭毒蛙虽然娇小可爱,颜色绚丽,但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黑黄箭毒蛙

引入野生箭毒蛙无疑是极度危险的。而人工饲养的箭毒蛙,虽然不一定带有剧毒,但在其饲养、运输过程中仍可能遗失、逃逸,对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构成物种入侵,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

如今,部分种类的箭毒蛙,如红带箭毒蛙、金色箭毒蛙等都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名录列为濒危或极度濒危的物种。“另类宠物”的需求也可能 *** 捕捉,对濒危物种资源造成破坏。

时至今日,箭毒蛙如何产生的毒素依旧吸引着许多科学家投身研究。通过了解这种剧毒的蛙类,人们有望将其毒素中的有益成分提取出来,制成效果拔群,副作用小的医疗药物,为人类造福。

㈣ 为什么五颜六色的蝗虫比普通的蝗虫可怕

颜六色的黄忠比普通的蝗虫更可怕的原因就是五颜六色的黄忠,它们的毒性会更大。

㈤ 越鲜艳的动物越有毒吗

严格意义上说不是越鲜艳的动物越有毒。这属于自然界动物的保护色。有的鲜艳的颜色可能具有强毒性来保护自己,使天敌或者其它避而远之。但是这属于保护色.动物外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类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很多动物有保护色,类似豹子的花纹和青蛙的绿,还有不少会变色,但最高境界是拟态,不只是颜色,连外型都完全变了(颜色、外形都与环境类似的归于拟态)。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就是靠保护色避过敌人,在生存竞争当中保存自己的。
这种保护色的例子在动物界可以举出许多,我们简直每走一步路都可以遇见它。沙漠里的动物,大多数都有微黄的“沙漠色”作为它们的特征。那里的狮子、鸟、蜥蜴、蜘蛛、蠕虫等等,总之是沙漠动物群当中一切具有代表性的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这种颜色。相反的,北方雪地上的所有动物,可怕的北极熊也好,不伤人的海燕也好,却都披上了一层白色,它们在雪的背景上简直看不出来。在长期的险恶环境中生存的野兔,它们的毛色都是土黄色,这种颜色,也是秋天大部分草木的颜色,所以野兔可以借此来逃避许多天敌的危害.变色龙是蜥蜴的一种,是典型的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它能在周围环境对光线的反射中迅速地改变体色,变成树干或树叶的颜色来保护自己.每一个捕捉昆虫的人都知道,由于昆虫有保护色,要找到它们十分困难。你不妨试着去捉在你脚边的草地上吱吱叫着的绿色蚱蜢──在掩护着它的绿色背景里,你简直看不清蚱蜢在哪里。还有生活在树皮上的蝶蛾和毛虫,颜色都非常接近树皮的颜色(如毒蛾等)。
水生动物也是这样。在褐色藻类里生活的海生动物,都有“保护性”的褐色,使眼睛无法察觉它们。生长在红色海藻区域里的动物,主要的保护色是红色。银色的鱼鳞也同样具有保护性,它保护鱼类,即使它们受不到在空中搜寻它们的猛禽的伤害,又使它们受不到在水下威胁它们的大鱼的袭击:水面不但从上面往下看像面镜子,并且从下面,从水的最深处向上看更像面镜子(全反射),而银色的鱼鳞刚好同这种发亮的银色背景融合成一片。至于水母和水里的其他透明动物,像蠕虫、虾类、软体动物等,它们的保护色是完全无色和透明,使敌人在那无色透明的自然环境里看不见它们。

㈥ 为什么越是有毒的生物身上越是鲜艳

在生物学中,这个叫“警告色”。对于生物来说,警告色也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色。
食物链中大部分弱势生物往往采用与生活环境相一致此贺慧的颜色,借此与环境混为一体,从而躲避来自天敌的危险,这种颜色或花纹叫“保护拍迟色”森答。
但一些有毒生物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的颜色弄得非常鲜艳,与环境的对比非常明显,非常容易被天敌或其他动物发现。这也是在警告天敌:看到了吗?我有危险,别碰我。这是千百年的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结果。

㈦ 毛毛虫身上长有毒毛且颜色鲜艳与保护色不同,为什么

毛毛虫一般指鳞翅目(蛾类和蝶类)昆虫的幼虫。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

鳞翅目(Lepidoptera)是昆虫纲中最常见的一目。色彩美丽,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原始的小翅蛾类上颚发达,为咀嚼式);触角丝状、双栉状、栉状、棍棒状等多型;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幼虫蠕虫状,具3对胸足,腹足和尾足大多为5对。幼虫体上生有刚毛,对刚毛的排列和命名称毛序,在分类上有重要意义。约有112000种,包括蛾类和蝶类。有些可钓、喂鱼。

剧毒十二点

毛毛虫中还有一种叫剧毒十二点,它的体内含有剧毒。

编辑本段毛毛虫生存之道拟态

对行动迟缓,没有翅膀的毛虫来说,生存就是一场战争。然而幸运的是,这些聪明的爬行动物精通伪装和防卫。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种类的毛虫或蛹都带有一对眼睛状的标记,且颜色和形状多种多样,有圆的也有狭长的瞳孔形。这些各式各样的图案表明毛虫们并没有刻意针对某种掠食者进行拟态伪装,以逃脱被捕食。

1.模仿高手:发出蛇的气味

天敌偶然遇到一只受到侵扰的Spicebush凤蝶毛虫时,它可能会认为自己遇到了一条蛇。这种毛毛虫是模拟蛇的高手。除了假眼斑以外,它还有一对可以充气,会发出臭味的鲜红色触角。这对触角充气后看起来很像蛇的舌头,闻起来也像蛇的气味。该图片中的这只黄色毛毛虫比上图中的绿色毛毛虫更老一些,更接近蛹期(变成蝴蝶前的最后一步)。不久后它将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变成蛹,这时它的颜色会变成接近森林地面的颜色。

2.像枯叶的外表

四角天蛾看起来很像死树叶。当其中一只毛毛虫躲藏在附近的死树叶中时,它的天敌很难发现它。不过万一被发现了,它还有其他对策。当它被打扰时,它会翘起尾部腹脚(尾部真腿的支撑结构,肥胖多肉)。然后拱起背部,像任何被激怒的四角天蛾的毛毛虫一样,不停地摇晃脑袋。

3.棕皮上的绿斑点

Sphecodinaabbottii毛毛虫利用棕色皮肤上的绿色斑点伪装自己,当它趴在正在生长的成串葡萄上时,别人很难发现它。成年Sphecodinaabbottii毛虫分化成两种颜色,一种像图上这只毛毛虫的模仿葡萄的伪装色,一种变成像树皮一样的棕色。除此以外,这种毛毛虫还有其他防御手段,例如假眼。当一只成年Sphecodinaabbottii毛虫受到惊扰时,它会翘起尾部,用假眼“瞪着”进攻它的动物。如果这种“瞪视”无法吓跑食肉动物,毛毛虫还会发出刺耳的嘶嘶声。

4.小心我的尾足

Furculaborealis毛虫是模仿坏死的树叶边缘(这里的细胞已经死亡,颜色变成棕色)的高手。但是,如果它的天敌以前曾领教过它的这种伪装伎俩,Furculaborealis毛虫会采用它的第二种防御方法。它的两个尾状物(实际上是经过演变的尾足)会充气;当它受到惊扰时,这种毛虫会把尾状物完全伸展开,显示出亮白色和黑色末端,并会不断前后左右地摇摆这些可笑的“流苏”。

5.胜似抽象艺术

turbulentphosphila毛虫聚集在它们栖息的植物上。如果这群毛虫受到天敌攻击,它们会采取像《黑客帝国》三部曲里看到的一系列防御措施。首先,这群身体上长着条纹的毛虫会开始迅速爬动,用这种方法干扰入侵者的判断。如果这种做法不管用,这些毛虫会一跃而起跳入空中,悬挂在丝上的它们会不断扭动身体。毫无疑问,这一做法非常引人注目,会把它们的天敌吓跑。

6.好战的姿势

这种黄脖子毛虫(Datanaministra)并没因为与背景融为一体的问题感到太担忧,它们非常大胆地摆出显眼的防御性姿势。跟turbulentphosphila毛虫一样,这种毛虫也很喜欢群居,它们经常会十几只或者数百只聚在一起。当它们受到侵扰时,这些毛虫会猛烈摆动身体,并会高高举起巨大的颌。

7.另一种伪装

Phaeouraquernaria毛虫模拟树枝的技术非常高超,甚至在它与树的结合处竟没有一点差异或阴影。它趴在嫩枝上,利用尾足之间的装饰性毛毛达到上述效果。Phaeouraquernaria毛虫的颜色、质感和结构,这一切使它能够完美地与树枝融为一体。

8.模仿树叶

Nericebidentata毛虫只吃榆树叶,它趴在叶子上,啃噬树叶时,看起来就像被它吃掉的那半树叶。这种毛虫不吃其他植物,它们已经进化出这种非常独特的伪装方式。通过近距离研究发现,Nericebidentata毛虫的腹脚呈淡紫色,跟被咬烂的榆叶组织的色调非常相像。而且它腹部的结构也跟榆树叶的双齿边缘非常协调。

9.在胡萝卜上筑巢

黑凤蝶毛虫虽然这种毛虫的颜色非常鲜艳,图案也很醒目,但是当它置身在被阳光照射的胡萝卜叶中时,这种惊人的色调却能起到保护色的作用。目前还不清楚它为何会有这种惊人外表,一些昆虫学家指出,这种颜色可能是在模仿有毒的帝王毛虫,或者在警告食肉动物,这种毛虫的味道非常糟糕。黑凤蝶毛虫的其他防御方法包括可以充气的红色触角,这种毛虫的触角跟spicetailswallowtail的一样,会释放出难闻气味。[1]

编辑本段毛毛虫什么时候变成蛹?什么时候成蝶?大约在一年中的春夏两季,3-5月份.

成虫是蝴蝶发育的最后阶段。成虫羽化之初,蛹壳于蛹翅之间,前中后三胸节的背中线以及头、胸两部分的连接线3处同时破裂。头部附肢(触角及喙管等)及前足先行伸出,中足、后足和翅随即拽出。足攀着他物后,体躯随即脱离蛹壳。柔软皱缩的翅片,会在5~6分钟内迅速伸展开来。但这时的翅膜尚未干固,翅身还很柔软,不能飞翔。必须再隔1~2小时,才能展翅飞向天空

毛毛虫变蝴蝶

捉条蝶类毛毛虫,放入玻璃瓶内,里面放些嫩枝,青草,瓶口用纱布盖住,扎紧。你将看到,虫子拼命蚕食草叶。

不久,虫子长的很肥,慢慢的身体表面变成绿色或棕色的硬壳,成为蛹,蛹不吃也不动,但在壳内发生着剧烈的体态变化。

几天后,蛹变成了成虫,蝴蝶就从裂开的蛹壳里出来。这时它的翅膀是折叠着的。你将纱布取下,把蝴蝶从瓶里放出,待它身子干燥后就会展翅飞舞,在鲜花丛中游戏。

成虫完成产卵任务后便死去,卵经过发育又孵出毛毛虫。

现在你明白了,蝴蝶的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其中幼虫阶段对人类有害,要吃作物的叶子。但成虫蝴蝶或蛾大多数却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对人类也有益处。

毛毛虫有16条腿.

㈧ 为什么有些昆虫的身体颜色非常鲜艳,难道他不怕被敌人

你见过胡蜂吗?它们身上黄黑相间的条纹十分鲜艳,这华丽的外衣可不是为了打扮自己,而是为了警告敌人:不要接近我,我的蜇针上有毒。一些昆虫在被胡蜂蜇伤之后就会记住它身上的颜色,“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也就不敢再接近胡蜂了。许多身上有毒或者恶臭的昆虫,它们的身体表面往往有色彩鲜艳的斑块或者条纹,这就是昆虫的警戒色。和昆虫利用保护色“消失”在环境中正好相反,有着警戒色的昆虫故意使自己与众不同,目的是让敌人一眼就认出自己,避免遭到意外攻击。毒蛾背上鲜艳的红黄相间条纹也是这个道理,它们的背上有两条毒腺,分泌的毒液甚至能危及天敌的生命,一些“上过当”的鸟儿看到这种条纹之后就不再主动招惹它们了。

㈨ 昆虫身上长有鲜艳色彩来证明自己有毒,那种色生物上称做什么

动物的警戒色是不可食性的外在标志。因为有境界色的动物经常月度微 潜在的伤害性特征,如毒刺、毒牙等。这些动物有不同于气息环境的鲜艳色彩或斑纹,对捕食者起到预先警告的作用。这种鲜艳醒目的颜色和斑纹叫警戒色。

动物具有的与其栖息环境颜色相适应的色彩,叫保护色。它起到使动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而使动物隐蔽的作用,有利于避敌或捕食。动物的保护色往往不是固定不边的,有的随季节而变化,有的随黄鲸而变化,有的随时都能改变。

动物在外表或色泽斑纹等方面与其他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形态,叫做拟态。

所以,上面的应该叫警戒色!

㈩ 是不是颜色鲜艳的蝴蝶一般都有毒

首先说颜色,动物身上的颜色分两类,一类是色彩鲜艳的,一类是灰暗的。通常颜色鲜艳的动物都有秘密武器,否则容易被其它的动物吃掉;而颜色灰暗的动物不容易被其它的动物发现,所以它们生活的安宁些。
其次说昆虫,许多昆虫都改念会伪装,使它们很难被发现;有些昆虫则浑身鲜艳明亮很容易看见,但它们通常有毒,或者是它们很难吃。差埋
最后说蝴蝶,蝴蝶主要生活在花丛中,在这个漂亮的环境中,颜色鲜艳的花蝴蝶如果停在花核庆困上是很难被它的敌人发现的,花蝴蝶身上鲜艳的颜色是它的伪装;当花蝴蝶在空中飞舞时,鲜艳的颜色又会吓退它的敌人,使敌人误认为它有毒,或是误认为它很难吃;所以大多数的蝴蝶是没有毒的。但也有少量的花蝴蝶确实有毒,它的敌人吃了它就会不舒服。

热点内容
为什么u盘只出一个文件夹 发布:2025-05-16 05:44:44 浏览:622
为什么有锁显卡比无锁显卡便宜 发布:2025-05-16 05:21:34 浏览:509
为什么南方的女人温柔 发布:2025-05-16 05:09:40 浏览:152
为什么有时候看不到对方微信签名 发布:2025-05-16 05:07:56 浏览:837
乔布斯为什么没有苹果 发布:2025-05-16 04:42:21 浏览:860
罗振宇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了 发布:2025-05-16 04:40:41 浏览:226
螃蟹壳煮好了为什么两种颜色 发布:2025-05-16 04:26:51 浏览:413
美团月付的还款时间为什么是8号 发布:2025-05-16 04:26:46 浏览:693
孩子为什么老爱哭 发布:2025-05-16 04:23:00 浏览:343
为什么微信发视频通话就闪退 发布:2025-05-16 04:16:56 浏览: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