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为什么要选用待测液颜色的互补色光作为光源

为什么要选用待测液颜色的互补色光作为光源

发布时间: 2025-05-15 17:13:04

1. 什么是互补色

光学中指两种色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而能产生白光时,则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为补色”。如果三原色光中某一种色光与某一种三原色光以外的色光等量相加后形成白光,则称这两种色光为互补色光。互补色光之间,能够形成相互阻挡的效果。以下三对互补色光:黄光与蓝光、红光与青光、绿光与品红光。

色彩中的互补色相互调和会使色彩纯度降低,变成灰色。一般作画的时候不用补色调和。

不过在两种颜色互为补色的时候,一种颜色占的面积远大于另一种颜色的面积的时候,就可以增强画面的对比,使画面能够很显眼。一般情况下,补色运用有得有失。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称为减色混合。

(1)为什么要选用待测液颜色的互补色光作为光源扩展阅读

德国生理学家黑林(Ewald Herring)于19世纪50年代提出颜色的互补处理(opponent process)理论。他不同意流行的杨-赫尔姆霍兹的三色素理论,认为人眼中有三对互补色处理机制,三对互补色是:蓝黄,红绿,黑白。每一对中两种不能同时出现,两种互补,只能有一种占上风。

三对互补机制输出的信号大小比例不同,人眼色觉就不同。黑林提出这种理论是因为受到颜色负后象现象的支持。颜色负后象现象比如,长久注视红花之后,再观看白色背景,你会看到青色的花。先注视红花上的“十”字半分钟,在看白纸,白纸上就会隐约显示出青色的花来。如果花是黄的,白纸上就会显示出蓝色花,如果花是绛色,白纸上会显示出绿色花。

用黑林的理论可以这样解释负后象现象:当人眼长久注视红色时,“红绿”(红青)机制中性点向绿色方向偏移,以至白色变成“绿色”(青色)。其实三色素理论解释负后象现象更加直观:当人眼长久注视红色时,红色敏感细胞敏感性降低,以至白色显现出青色,即(B,G,R)由(1,1,1)变成(1,1,1-Δ);而(1,1,1-Δ)可以分解成白色(1-Δ,1-Δ,1-Δ)和青色(Δ,Δ,0)。

热点内容
为什么孩子一上学动作慢 发布:2025-10-20 08:58:17 浏览:975
肾虚为什么眼睛会难受 发布:2025-10-20 08:27:38 浏览:658
人类的眼睛为什么是透明的 发布:2025-10-20 08:02:01 浏览:730
男生为什么不忍心看女生生气 发布:2025-10-20 07:52:04 浏览:69
苹果咬了一口为什么会变颜色 发布:2025-10-20 07:44:38 浏览:432
两周的孩子晚上睡觉总哭为什么 发布:2025-10-20 07:39:46 浏览:836
为什么注册微信时协议点不了 发布:2025-10-20 07:36:14 浏览:792
为什么小米更换不了锁屏壁纸 发布:2025-10-20 07:36:13 浏览:594
苹果手机为什么不能用陌陌app 发布:2025-10-20 07:31:12 浏览:393
小米手机同等配置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10-20 07:25:02 浏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