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为什么尿液的颜色不一样大班教案

为什么尿液的颜色不一样大班教案

发布时间: 2025-05-26 15:14:40

Ⅰ 幼儿园生活教案范文大班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阶段,在这阶段没有每天机械化的学习,有的是“劳逸结合”的学习。其中需要举办很多次生活活动,教师们需要策划好活动教案,以便活动的正常开展。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生活教案范文大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生活教案范文大班(一)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2,有改正缺点的容易。

3,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勇敢,能改正自己身上所的缺点,是迈向勇敢地一个台阶。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二、活动重点、难点

能改正缺点不是说说就改的,并付诸于行动。体验勇敢的喜悦。

三、活动准备

提前教学生唱健康歌,刷牙歌。请个别学生家长。准备课本剧《今天我又迟到了》。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全班小朋友一起唱健康歌,刷牙歌。

2,对全班小朋友提出表扬。

(二)活动过程:

1,对最近班里小朋友的表现提出表扬指出不足。

2,都各自说说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

3,请家长配合表演课本剧《今天我又迟到了》。

4,说一说迟到的原因。

a,懒床。

b,吃饭哭闹。

c,边吃边哭,不想上学,连老师教的舞蹈都没有学到。

教师小结,因为懒床从而没有按时吃饭,因为担心迟到觉得自己是懒大王哭泣。因此影响了学习。

1,请小朋友们讲一讲你以后该怎么做。

2,能把自己今天说的话付诸于实践吗?

五、活动结束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使小朋友们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了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能切实做到勇敢的改正。虽然有些难,但是能努力改正这些不良的习惯,就做到了勇敢。

六、活动延伸

是小朋友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有益于身心的。能引导教育好孩子是幼儿教师的职责更是家长的义务。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希望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七、活动反思

1,活动的气氛比较活跃,小朋友的发言也很积极。

2,家长对于这样的活动还是很支持的。

3,能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勇敢如何做到勇敢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比较难,所以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小朋友的特点。

幼儿园生活教案范文大班(二)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奥运会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参加的体育运动会。

2、初步了解奥运会的标志和运动项目。

3、有初步的竞争意识。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奥运会的相关标志图片、图书和物品。

2、幼儿对奥运会的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3、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幼儿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调查表。

教师:大家对奥运会进行了调查,你有什么收获?

幼儿先相互交流,再在集体面前讲述。

师幼共同小结:奥运会是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参加的运动会,每四年召开一次,有各种比赛项目。

2、初步了解奥运会的各种标志。

教师:奥运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标志,你知道哪些标志?它们表示什么含义?

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重点指导幼儿了解“五环”的含义:奥利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分别为蓝、黄、红、黑、绿、红5种颜色,代表地球的五大洲。

教师介绍各界奥运会的吉祥物。

3、了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和过程。

幼儿利用调查表交流自己了解的奥运会项目。

利用幼儿用书,丰富幼儿对奥运会比赛项目的了解。

教师介绍奥运会的主要过程。

教师:奥运会有开幕式、比赛和闭幕式。在开幕式上人们会进行大型文娱表演并点燃圣火。[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开幕式后进行各种运动项目比赛,并根据运动员的成绩排名次,颁发奖牌。闭幕式也要举行大型文娱表演并熄灭圣火。

4、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

教师: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儿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徽标是什么?我们都是怎么样准备的?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了解北京奥运会的徽标、口号吉祥物及场馆等。让幼儿感受在中国召开奥运会的骄傲、自豪。

四、活动反思

幼儿通过学习知道了奥运会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参见的体育运动会、并且基本了解了奥运会的标志和运动项目。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通过学习幼儿增强了竞争意识。

幼儿园生活教案范文大班(三)

一、目标

1、尝试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规则,并用绘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2、知道公约人人要遵守,由自主准守公约的意识。

准备:纸、笔、卡;幼儿如厕时的照片。

二、过程

(一)分享:

说一说,你知道的文明如厕的有关规则有哪些?

(二)观看照片,引出主题,激发讨论:

(1)小朋友上厕所时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2)屁股擦不干净是文明行为吗?

(3)看到便池周围有尿液、大便时应该怎么做?

(三)制定班级文明如厕公约,并引导幼儿记录公约内容:

(1)如厕时文明的行为有哪些?同意制定这项公约吗?

(2)不推人这一条怎么记?为什么这么记?谁愿意来试一试?

(3)大小变大后整理衣服又怎么表示?

(4)洗手后不要将水滴到地上又怎么表示?等。

(四)记录后,幼儿集体说一说公约内容。

三、 活动延伸

1、完成如厕公约,制定保护环境宣传画,张贴在班中合适的地方。

2、教师与与幼儿一起协商建立班级公约。

(1)讨论:活动室哪些地方更要保持整洁?小朋友怎样做才能保持整洁?

(2)幼儿分组绘画,逐条把公约画下来。教师引导幼儿协商分工,有人画,有人出主意等。

(3)、教师帮助各组将制定的“班级公约”张贴到黑板上,每组请一名幼儿介绍,第一组介绍完后,其他组介绍时,如有与第一组内容重复的就画掉,内容不一样的就保留。

(4)形成班级公约。

教师与幼儿协商,以第一小组内容为主,其他组内容作为补充,所有内容合起来形成“班级公约”。

3、教师带全班幼儿一起承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我要自觉遵守班级公约,做一名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幼儿园生活教案范文大班(四)

一、活动目标

1、 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方法玩乒乓球。

2、 激发探索欲望,并能用语言表达。

3、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 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5、 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二、活动准备

1、 人手一个乒乓球。

2、 操作材料:小棒、属片罐、可乐瓶、绳(小尾巴)、垫板、乒乓版、废纸楼、小盆、橡皮泥、双体杯等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回忆、引出主题

上次我们知道许多有关乒乓球的小知识,今天,我们就来玩乒乓球。

(二)玩乒乓球

1、你能和乒乓球玩出几种花样?

2、幼儿自由玩乒乓球。(教师观察为主,适时提醒多玩几种方法,并提醒个别幼儿注意安全。)

3、介绍乒乓球的玩法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玩乒乓球的?

4、教师幼儿共同分享玩后感受。

(三)探索玩法

1、引出材料结合乒乓球玩这儿有这么多东西,你能用乒乓球和它们一起玩出更多的新花样吗?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观察。

3、介绍探索出材料和乒乓球的玩法谁愿意把你的玩法告诉大家吗?(介绍玩法或发现一些现象)

4、幼儿教师共同分享经验。

(四)实验延伸

这个球,它怎么了?这个球还能玩吗?实验泡瘪乒乓球如果不泡我们还有办法玩吗?

四、活动反思

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孩子们的探索活动结束了,从他们意犹未尽的脸上可以看出,孩子们是玩得开心,学得快乐的。在探索过程中,我用交流会的形式,鼓励孩子大胆地向同伴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较好地达到的预设的要求。

Ⅱ 道滘话是怎么说的

一、方言

道滘邻近莞城,道滘方言属于东莞粤语,语音、声调、词汇、语法等基本与莞城镇话相同,但有点差别:如在个别字音上,莞城话“水”和“所”、“菜”和“错”不分,道滘话却分明,偏近广州音;在个别字词汇上,如莞城话的“饮水”、“返屋企”、“饭粥”,道滘话叫“食饮”、“去归”、“饭糜”……道滘方言,严格起来讲,可分两支:一支“东莞水”,发音偏近莞城话;如闸口村、南城村、永庆村、厚德村、北永村等东莞水流经的村落。一支“大汾水”,发音偏近望牛墩镇及洪梅镇,如小河村、大鱼沙村、九曲村等大汾水流经的村落。“大汾水”方言的发音,“饮”和“忍”、“海”和“匪”、“身”和“心”不分,都读成REN、FEI、SHEN。

道滘方言词语举例:

1、天文地理

天皓(天亮) 齐黑(天黑) 热头(太阳)

村仔(农村) 水氹(水坑) 定方(地方)

2、时令、时间

家下(现在) 醒朝(明早) 成日(整天)

日头(白天) 鼠日(哪天) 下昼(下午)

晚头黑(夜晚) 朝头早(晨早)

3、农事、植物

莳田(插秧) 标花(扬花) 绞米(碾米)

耕田佬(农夫) 田荠(荸荠) 油麻(芝麻)

花棯(花石榴) 黄碌(柚子)

4、动物

鸡兰(小母鸡) 鸡春(鸡蛋) 马骝(猴子)

雀仔(鸟儿) 鏾鸡(阉鸡) 飞鼠(蝙蝠)

姑蝇(苍蝇) 炮足(蜈蚣) 蛤(青蛙)

禾蜎(蚯蚓)

5、房舍、家具

天厦(厅) 地栿(门坎儿) 下间(厨房)

杌(凳子) 被窦(被窝) 交椅(椅子)

6、称谓

老子(父亲) 老母(母亲) 新抱(儿媳)

后归公(继父) 后归婆(继母) 娘仔(闺女)

膝(重孙) 爷乸(父母) 大人公(家公)

7、身体

头壳(脑袋) 后枕(后脑勺) 背梅(背脊)

肋赤下(胳肢窝) 栋指(中指) 大髀(大腿)

屎肚(肚子) 尻臀(屁股)

8、病痛、医疗

结恭(便秘) 扯虾气(哮喘) 冷着(着凉)

焗着(中暑) 麻墨屎(雀斑) 迭茶(抓药)

热气(上火)

9、衣着、穿戴

着衫(穿衣) 联衫(缝衣) 背褡(背心)

笠衫(汗衫) 裤头(短裤) 手砈(镯子)

甩色(退色) 颈巾(围巾)

10、饮食

食饮(喝水) 食用(伙食) 冷饭(剩饭)

搛𩠌(挟菜) 打边炉(吃火锅)饮胜(干杯)

整𩠌(做菜) 饭焦(锅巴) 豆腐霉(腐乳)

11、日常生活

起身(起床) 返工(上班) 去归(回家)

洗身(洗澡) 透凉(乘凉) 嫽(玩耍)

倾计(聊天) 闹交(争吵) 打交(打架)

12、红白大事、迷信

长头(头胎) 身己(身孕) 驮仔(怀孕)

出月(满月) 过身(死) 神心(虔诚)

挂纸(扫墓) 溪钱(纸钱) 喊童年(叫惊)

13、工商业

事头(老板) 伙记(伙计) 帮趁(光顾)

水脚(路费) 抖木佬(木匠) 碎纸(零钱)

14、文化教育

学仔(学生) 返学(上学) 解馆(放寒、暑假)

上堂(上课) 踢燕(踢键子) 讲古(讲故事)

15、动作、心态

企(站) 踎(蹲) 狂(怕) 揾(找)

畀(给) 眼热(眼红) 交带(嘱咐)

16、形容词

谐(粗糙) 滑脱脱(光滑) 癐(疲劳)

当衰(倒霉) 呃(聪明能干) 曳(顽皮、差)

百厌(顽皮) 精(机灵) 蛮塞(野蛮)

伶俐(干净) 爽瘾(有趣)

17、方位、代词

入内(里面) 麻口(外面) 鼠个(谁)

也嘢(什么) 鼠的(哪些) 佢(他、她)

点解(为什么) 点样(怎样) 𠮶个(那个)

18、副词、介词、量词

蚊蚊(刚好) 即午(立刻) 是但(随便)

卒之(终于) 冚班栏(全部) 横掂(反正)

一啖饭(一口饭) 一蔸树(一棵树) 妥(完)

畀(被、给)

道滘方言探趣(叶泽南供稿)

形容词组的特殊结构

普通话的形容词结构是形容词加上后面相迭的修饰词如红彤彤、白茫茫、黑压压、绿油油。广州话也用这种结构:红卜卜,黑麻麻,白雪雪,其后边相迭的修饰词有些与前边的形容词意思一样,有些则没有意义,只起着增强语气效果的作用。

但道滘话的形容词组合是由前面的形容词及后边一个修饰词组合,中间用个“呀”字相连,如红呀刺、白呀雪、黑呀摸、密呀集、长呀锚等,但与普通话、白话不同的是,后边的修饰词都有具体的意义,从性质、程度、场面、情景等方面补充说明前边的形容词,况且使用贴切,大大增强前边形容词所描绘和表达的效果。红呀刺意为红得刺眼,白呀雪像雪一样白,黑呀摸——黑得看不见,要摸着辨认:密呀集——密得像所有东西集中在一起;长呀锚——船锚都连着长铁链,在深水里也能到水底;短呀切——像刀切过一样短;圆呀辘——像车辘一样圆。这样的形容效果普通话是望尘莫及的。

道滘方言的形容词组合还有另外一种结构,就是形容词后边配上一个该词形容范围内较典型的物或人作参照,中间加个“过”字,意为超过。例如:老过彭祖,彭祖乃传说中最长寿的人;咸过盐胆,盐是咸的,想必盐胆是最咸的东西了;蛮过番鬼,蛮是不讲道理,番鬼指外国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后又强迫中国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我们的祖先认定了番鬼最不讲理了;胆大过喃么,喃么佬是驱魔捉鬼之人,敢操此业者肯定大胆了;臭过大列,大列是从前道滘埋死人的坟地之一,其臭可想而知。还有苦过黄莲,甜过蜜糖,清过水鬼尿等等,比起普通话中很老、太咸、极大胆、臭得不得了,生动活泼得多了,让人回味无穷。

趋吉避凶的词语

道滘方言与东莞方言同宗,由广州方言(白话)派生出来,故与白话一样,有许多趋吉避凶的词语产生。

白话中空屋的空字与凶字同音,听起来不舒服,因而取凶的反义词“吉”,空屋、空车、空船说成吉屋、吉车、吉船。又如:猪肝、猪舌,肝与干同音,干者无水也,舌与蚀同音,蚀是亏本之意,此乃生意人之大忌,故取干的反义词“润”,蚀的反义词“利”,称之为猪润、猪利。猪的脾俗称猪连贴,但贴是倒贴,也是生意人的忌讳,故美其名称猪还利。帆与烦同音,出门最怕麻烦,亦取其反义词顺利,把帆称为里。

道滘方言也一样,例如鱼鳃的鳃字与衰同音,不吉利,取其反义词旺,道滘人把鱼鳃称为鱼旺。又如断口的红砖,本来应叫烂砖、断砖。但建房是人生少有的大好事,不好说烂、说断,又不能用烂的反义词“好”,这样会无法区分真正的好砖,故用烂的同音字“硬”的反义词“软”来称呼,有时泥水师傅叫小工拿几个软口砖来,非道滘人真是摸不着头脑。桌子不平稳,在桌子脚上楔上砖头木片,但楔与蚀同音,所以取蚀的反义词“赚”,楔高一点说成赚高一点。还有喜庆之日如果哪样东西用完了吃光了,要说用起了,食起了,大概起与喜同音之故,建屋称起屋,其意亦然。

二、谚语

道滘方言的谚语,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生活哲理性的;一类是农时季节性的,也称农谚。举例如下:

起早三朝顶一工,起早三年唔使穷。

食唔穷,着唔穷,唔晓打算一世穷。

人争一啖气,佛争一炉香。

人穷志唔穷。

清明前后,莳仔滑溜。

头造白撞,尾造秋淋。

芒种莳田两造空。

初八廿四,水大鸡返寺。

三、歇后语

道滘方言中的歇后语,按其义和出处可分成三类:一类是出于谐音;一类出于推断;一类出于当地的市井故事。举例如下:

年晚鸡公——唔敢啼(提)

外甥担灯笼——照舅(旧)

番鬼灯笼——照远唔照近

火烧南巫馆——无晒符

新华珠整饼——无𠮶样整𠮶样

道滘佬着长衫——预休死

道滘佬着长衫——预休死

这个歇后语的故事发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道滘西村有个家境殷实的农夫,适逢丈人做大寿,丈人是个富有而又体面的人家,农夫的妻子为了面子,要农夫穿上结婚拜堂时着的长衫,去给丈人拜寿。农夫是个老实巴交的种田人,很不习惯穿长衫。农夫的妻子又劝又逼,农夫终于拗不过妻子,最后闭着眼睛,蹬着脚说“预休死,穿就穿吧。”道滘方言,预,预备;休,了,时态助词。“预休死”其义就是下定决心,连死也不怕。这个歇后语原语是:“西村佬着长衫——预休死。”后来传到外地,成了“道滘佬着长衫——预休死”。

道滘的歇后语(叶泽南供稿)。

语言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不断丰富的。由于地域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异,产生了许多地方色彩浓厚的词语,从道滘的歇后语中可见一斑。

新华珠整饼——无个样整个样

新华珠乃解放前道滘着名的饼家。这天,伙计向老板请示,今日做什么点心,老板直截了当说:无个样整个样。其原意为哪个品种卖完了就做那个品种,但在流传中则引申为本来不应该不可能发生的事现在搞出来了。

前头仔食辘堆——有得食哭,无得食又哭

前头仔即丈夫前妻所生儿子,辘堆,道滘年果,添丁过春节时分赠给亲友之食品,由白糖糯粉油炸而成。旧社会后母娘刻薄前头仔几成定论,这位后母添丁了,忙着炸辘堆,前头仔围着油锅想吃,后母偏不给,哭了,哭得后母不耐烦,也认为不吉利,就在油锅中捞起个滚烫的辘堆放到前头仔的手上,前头仔给烫得又哭起来。这比喻事情成败得失都没有好结果。

死人灯笼——报大数

以前人死后,送丧的队伍前边打着两个灯笼,上丧船后就插到船尾两侧,尸体下葬后烧掉。灯笼谷箩般大小,白色,黑字或蓝字,上书死者年龄。那时,人计虚岁,已比实足年龄大了一两岁了,死时还要加三岁,谓天一岁地一岁人一岁。虚岁是七十二岁,灯笼上却写着七十有五。虚岁是七十七岁,按其计算方法充其量也只有八十岁,灯笼偏偏写上八十有余。那年代人均寿命较短,人们祈求长寿,连死了也虚报岁数标榜一番,对死人来说也是一种慰藉。

补锅仔睇相——你教晓佢

补锅仔,新村人,四五十年代常来道滘与人看相,盛传十分灵验。一日几位中年妇女串谋考验其睇相本领,为混淆视听,几个人蓄意调换衣服穿,还把头发搞乱,团团围着补锅仔说:“都说你睇相灵,如果你能看出我们其中哪位是富婆,我们就帮衬你。”补锅仔一听,知其用意,便使出看家本领——察颜观色伺候。他显得神情自若、滔滔不绝地说:“这容易,富婆有其特殊的气质和相貌,眉宇之间有一股非凡之气,鼻形适度而润泽,耳廓和谐而丰腴。”这本是泛泛之词,但对一班农村妇女来说却深不可测,听他讲一句就偷偷往富婆面上看一下、验证一番。补锅仔早已心领神会,说:“这位就是!”妇女们赞口不绝,争相帮衬。补锅仔大获而归。这歇后语深刻地揭露了睇相骗人的伎俩。

番鬼灯笼——照远唔照近

番鬼灯笼,中秋灯饰之一。取名番鬼,可能由外国传入,它是圆柱形的,上下分别是圆形纸板,侧面用彩纸折成。因硬纸板不透光,燃点后地上留下一个大圆黑影,远处反而有光线照亮,这歇后语一般指某人或事物,附近得不到其好处,远处反而得益。

细蚊仔(小孩子)剃头——还有一点

解放前穷人,尤其是孩子多的家庭,孩子剃头都是由父母操刀。至于发型,男孩只有一个式样,周围刮光,只在脑门上留一块头发,人们戏称椰皮头,也叫帮(锄头)口装。因非职业刀手,手势差,剃刀又钝,小孩都被刮得哇哇大哭,挣扎要走,故此还得要人按住,像擒拿刑事犯般,最后还难免留下一两个渗血的刀口子,孩子们视剃头为苦差,不肯就范。大人要哄,说剃完头怎样怎样,许猪许羊,连摘星星月亮也应承。剃时还得给点零食。但孩子还是不耐烦,刚开始就问:“怎么还没完?还有多少?”大人哄他:“快了,快了,还有一点。”“一点是多少?”看来没有清晰的回答不行。大人见小孩手里拿着一块瓜角,就说:“只有瓜角那么多。”逗得围观者大笑。这等“享受”,可能现在的孩子永远也无法体验了。

销魂柳钓塘虱——唔敢见人

销魂柳,男,道滘厚德人,从艺粤曲,唱子喉,销魂柳是艺名。三十年代的留声机唱片有他演唱的粤曲。后来不知因同行所妒还是得罪人,被毒破金,讲话声音嘶哑。四十年代曾在烟馆赌档靠卖零食糊口,其小食甚为精致,推销时扭腰碎步学花旦走路取悦客人。解放后禁烟禁赌,无以为生,其时年过六十,个高瘦削,一副瘾君子态。因无所长,唯有钓塘虱为生。他在塘边垂钓,必有好事者缠着他问长问短,探究梨园逸事,花边传闻。钓鱼须环境幽静,人声嘈杂鱼不上钓,况销魂柳已破声,说话困难不方便作答,更加上自己落拓,觉无颜面。索性改在晚间垂钓。塘虱鱼本是喜阴鱼类,昼伏晚出,此举收获也丰。儿时亲友造访,因羞于称呼客人,躲在一角,父母便向客人解释:这孩子是销魂柳钓塘虱——唔敢见人。这歇后语道出了旧社会艺人坎坷悲惨的命运遭遇。

蓝金钱——粘(读年音)到死

春节、结婚或新居入伙,人们都贴对联,那对联是红颜色的。但从前家中有亲人死了,过春节要贴白色的对联,贴在门楣横额下边的“金钱纸”是蓝色的,道滘人对照这种风俗习惯,把那些专会计算人,占人家便宜,损人利已或惹是生非者称为“蓝金钱”,意为与其接触必定吃亏或倒霉,道滘话贴讲成粘(音年),这粘也有接触之意,但歇后语有因果倒置之嫌,因为蓝金钱是人死了才粘的,不是粘了才死人的。

销魂柳卖金钱蹄——贵人食贵嘢

在销魂柳钓塘虱的歇后语中,曾提及销魂柳被人毒至破金,离开梨园,在道滘的赌摊烟馆中捧着个托盘卖小食度日之事。他亲手泡制腊鸭肾、桂花扎、金钱蹄、卤掌翼等,十分精致、美味,但十分昂贵。单说那金钱蹄吧,他把猪蹄剔出骨肉,只留猪皮,宛若那高筒皮靴模样,再把瘦肉、肥肉、猪肝、火腿配以花雕酒、桂花末等配料腌制后填入猪蹄皮中,扎紧,隔水蒸熟,再放入卤水里浸卤而成。卖时再切成铜钱般厚薄的片状,故称金钱蹄。该小食的确色、香、味、型俱全,但每片索价五角,那时五角钱可买一斤猪肉,但在赌场内,对于那些赢了钱的人这根本不在乎,另那些在烟馆消遣的也不是等米下锅的穷人家,吞云吐雾之后,口涩味苦之余,也不会计较价格高低,偶有嫌贵之人,销魂柳则妙答说:“贵人食贵野嘛!”

南丫打坣——以大为准

六十年代,田多人少的南丫大队是公社支援的对象。堤围有险段,立即组织调动公社属下的工厂、企业单位的员工前往协助打坣、加固堤围,各支援单位按人数分配地段筑堤,到完成时,主管部门要评比验收,其标准由高度宽度衡量,看各单位是否符合要求。因堤围是抗洪、防台风和潮汐的重要防线,验收标准要严要求,因此主持者挑选筑得最大最高的为标准,比它小比它矮的堤段要返工,人们故称南丫打坣——以大为准。后把这歇后语引申为:对事物的观点,做法有争议时,以较高级别的领导说的话为依据。

屎蚊筹当苏木——哋好嘢

道滘以前盛产黄麻,黄麻收成后,剥下皮稍作加工卖给收购部门,而麻骨晒干作燃料用,那时物质缺乏,生活水平也较低,人们便把麻骨截成十四、十五厘米长的一段段,再破开两边,大便后揩屁股用,称之为“屎蚊筹”。筹即筹码,条形竹片,以前货物出入仓或上落船作筹码记数,“屎蚊筹”取名筹,可能与其形似。屎蚊筹这东西用后丢在便缸中经尿液浸泡会变成枣红色。苏木,中药也,能散淤活血,熬出水的颜色也是枣红色,中药店出售的苏木是一段段的木质片状,民间在裹糯米粽或做糯米团时利用苏木作天然色素。片状苏木不论颜色、形状都与屎蚊筹相似,人们讽刺把那些无用的东西也执拾收存的人为屎蚊筹当苏木。“哋好嘢”意为识货,知道是好东西,这话含反意。

四、儿歌

道滘流行的儿歌大都是古老的儿歌,在民间口头上流传,都是妇女带小孩时教小孩唱的,歌词琅琅上口,其内容大都是反映乡村风情,有些是小孩子边做游戏边唱的。这些儿歌,乡村中的妇女和小孩都会唱,不知唱了多少代人。人们习惯把儿歌的第一句歌词作为这首儿歌的歌名。举例如下:

打髀仔

打髀仔,唱髀歌,今年好过旧年多。头造三棵割一斗,尾造四棵割一箩。炊的如龙(年糕)大过磨,整的辘堆大过四耳箩。

炮仗雨

炮仗雨,早禾田,三担谷,四分田。

点趾问脚字

点趾问脚字,四马为骑,班班捩捩,跳上横山。横山好养狗,北山好养牛。牛蹄脚,马蹄脚,踢、踢、踢,踢着个中间大小姐。缩埋头颈似虾公。一只虾公三啖饭,一个虾头等阿爸返。

挦栋指

挦栋指,打栋梁。㓥鸡乸,破鸡肠。鸡肠曲,煮饭粥。饭粥㶶,煮虾公。虾公跳落锅,仔爷仔乸度,度得筲箕连一锅。大烫斗,细烫斗,人出拳头你出手。鱼仔揾埋鱼乸食,鱼乸生春大过水牛头。牛头跌落井,捡个大麻饼。麻饼跌落塘,捡粒大槟榔,槟榔跌落“禽渠”窟,拉紧××(被人打的姓名)打百一。一二三四五六七。

鸡兰仔

鸡兰仔,跳上篱头生个春,阿妈捡埋蒸仔食,阿嫲捡埋染网巾。染得网巾十二顶,顶顶卖返钱二银。唔好卖晒,留埋一顶畀阿妹戴。戴起去红街。赚大银,起大屋。娶埋新抱来推谷。落雨淋淋去点灯,无休一条花手巾。谁人捡到畀返我,我买一个槟榔畀你两姐妹分。

五、盲佬歌

旧时盲佬歌多由盲人唱,老百姓平时也学唱。其内容上可分两类:一类是盲人上门乞讨时唱的祝福性的歌,歌词都是吉庆语;另一类是叹世性的苦情歌,叹世道艰辛。举例如下:

今贺喜

今贺喜,贺门庭,贺得家和万事兴:家中添贵子,人口保安宁,福如东海干坤永,寿比南山日月明。

日头落

日头落,北风天,日日做工去田边。冷暖衣裳无两件,春夏秋冬年过年。

六、民间故事

天有多高

这是道滘很久以前的事了。

一私塾老师接到学生吴财主的儿子投拆,说学生放学后到他家花园里偷芒果吃。私塾老师立即向学生训话,临完时说:“你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连吴财主花园的芒果也敢偷!”

一位姓黄的学生一本正经地问“先生,偷东西的确不对,我们也真的不知天高地厚,你告诉我们天有多高吧!”

老师本来正在气头上,但是学生问得认真也不发火了,仔细一想,这问题确实不好答。他想了一下就说:“哪位学生能回答这个问题?总之书上有记载的,有文化、有地位的人说过的都可以为据。”学生都静静思考。

好一会,一位姓叶的学生举手回答:“天与长安路一样高。”老师问“有何根据?”叶生答:“唐诗有云:‘日出长安路’,日在天上,故天和长安路一样高。”老师捋着胡子微笑:“好!”

姓刘的学生受启发,也举手答:“天有三层楼房高。宋词有句:‘三层楼上可摘星’。老师连声说妙。

吴财主的儿子也举手:“先生,我爸的话能作根据吗?”老师连忙说:“你爸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当然可以。”吴公子说:“天只有几丈高。我爸常骂我:‘日头几丈高还不起床!’”众人乐不可支。

学习成绩最差的跳皮鬼、姓卢的学生也居然举手回答:“天只有我两个屁股那么高!”老师有点发怒:“胡说!”跳皮鬼毕恭毕敬地答:“不敢,那天我爬在地上掏蟋蟀,你说我屁股翘得半天高,你是有文化人,说话算数,一个屁股半天高,天不就我两个屁股高吗?”众学生皆大笑,老师闭着眼摇头。

(叶泽南作,载于1999年11月15日道滘报第三版)

开封有个包青天 道滘有个叶青天

1993年10月期间,电视连续剧“包青天”正在放映,收视率甚高。可见人民敬仰公正廉明,明镜高悬的清官,敬佩包拯大人不畏权势,深入调查,事实求是的思想作风,高尚品行。道滘在清代也有个“叶青天”。

叶缙光,字弢园,道滘人,自幼聪明好学,于清嘉庆辛酉年(公元1801年),乡试考中第29名文举人。当时有匪首简帝龙作乱,道路不通。叶缙光改装偷到广州,向省禀报。匪帮大怒,准备杀害叶缙光一家,缙光严密防御,引清兵逮捕简帝龙等40多名匪徒,解往抚署(即省政府)。简帝龙说:“坐者你的人,立者我的人,我已于抚署附近埋伏火炮为号。”粤督即派兵搜查,果然在附近搜出大炮。粤督将简帝龙等人处以刑法,给予叶缙光奖励。

又有一次,海贼张保企图枪劫道滘,叶缙光率领乡人抵御,壮士卢全锡等8人战死,相持一个多月,叶缙光保卫了家乡。后来张保接受清廷招抚,道滘解围。后封叶缙光为大挑官清流知县,到任后,叶缙光处理土豪数人于法,兴利革弊,宿案一清,有叶青天之称号。

有一年,刚巧清流县的学宫倒塌,叶缙光说:“教先学校不建,何以育才?”他牵头捐款,提倡修建学宫,还未建成,叶缙光病死在清流县,贫不能归。当地绅民纷纷捐款,给他家人运回棺木回乡安葬。当地军民泪送“叶青天”。

(叶振锵整理,载于1993年10月30日《东莞日报》)

上手材捧红小武王李松坡

二三十年代,在岭南,是粤剧的全盛时期,粤剧戏班也从单一的过山班分出省港大班,粤剧大老倌集中在省城(广州),香港大班里,人们也从“到乡下睇戏”转向到“省城睇戏”。乡下的过山班多者三四十人,小者为“八仙”班,只有一些二三流水平的演员。但过山班的演员吃苦耐劳,一专多能,练就一身铁打的本领。南洋各地,聘不到一流水平的演员,常从过山班中挑选一些好演员,冒充“名伶”。李松坡就是这样受聘到南洋演出,而被上手材棒为“小武王”的。

上手材,道滘永兴坊人,十二三岁失学,跟南巫佬学八音。一九一一年到广州拜舅父上手玉为师,一九一五年携带四个弟弟到南洋演出和授艺。

李松坡从乡下班走江湖,见到的只是乡间农舍。被聘到南洋献艺,他一上码头,就被南洋的高楼大厦和南洋的戏班、广告、高票价唬住。南洋戏院将他捧为粤剧名伶。李松坡有自知之明,生怕对不住南洋观众,更怕被“踩台”后无脸返“唐山”,决定辞职回东莞。

第二天清晨,李松坡按南方人惯例,上茶楼“一盅两件”。恰遇上手材三兄弟叹茶。大家知道,一出国门,黑头发、黄面皮者皆是同胞、老乡,何况上手材与李松坡同是东莞老乡?上手材见李松坡乍到,自然以先为主,挥手相邀,同台品茗。茶过三巡,上手材见李松坡愁云满脸,一肚忧郁,便问是病是忧。李松坡异国遇老乡,又是同行,当然直肠直肚,直诉衷情。上手材听了,哈哈大笑,立即说:“不是我沙尘材沙尘(东莞话沙尘有自高自大之意),你可知道,戏行有句谚语‘三成老倌,七成棚面’!有我上手材,你怕什么?放胆做戏啦!”

当时的粤剧,由于音响不佳,咪头不灵,演的多是武戏为主。而伴奏的音乐手,不是在今天的台侧或音乐池,而是在今天挂布景的台正中。戏迷看戏、先看棚面。棚面音乐手多,行档齐全,自然是好戏,棚面不齐,自然是差戏班。而当时的棚面音乐手,为了提高效率,表现自己,是随着主角后面,亦步亦趋,边走边奏的。当晚李松坡演出,尚未出虎度门(台口),上手材与四个弟弟、徒弟,一齐吹响大笛,敲响锣鼓,一时间惊天动地。那时候,看戏者只为消闲解闷,观众一边喝茶吃果、“倾计”(谈话),忽被大锣大鼓震惊,注意力不由集中台上,只见台上上手材立在正中,鼓起个大肥肚腩,吹起大笛,雄声直冲云霄,不由得为之振奋拍掌。

李松坡一脚刚出虎度门,全体棚面乐手,一齐拥去,一齐大呼,“小武王李松坡啊!”一排锣鼓,一片欢呼,观众即时在脑海中刻上小武王——李松坡的印象,对李松坡的演出,更是兴趣大增。

李松坡本在乡下练就一身武打本领,确有真功夫,当晚在上手材的鼓舞下,更为落力,因此一炮而红,成了威震南洋的“小武王”。

翌晚,名伶梁笑初出场,只有喉管全一人随后支撑,远远比不上李松坡的架势,演出大为逊色,喉管全无可奈何,只好叹曰:“独力难支啊!”从此,李松坡小武王,名扬四海。李松坡回广东后,享誉四乡,成了名符其实的小武王!

(张铁文作,原载《东莞日报》1996年7月27日)

热点内容
为什么孩子一上学动作慢 发布:2025-10-20 08:58:17 浏览:973
肾虚为什么眼睛会难受 发布:2025-10-20 08:27:38 浏览:658
人类的眼睛为什么是透明的 发布:2025-10-20 08:02:01 浏览:730
男生为什么不忍心看女生生气 发布:2025-10-20 07:52:04 浏览:69
苹果咬了一口为什么会变颜色 发布:2025-10-20 07:44:38 浏览:432
两周的孩子晚上睡觉总哭为什么 发布:2025-10-20 07:39:46 浏览:836
为什么注册微信时协议点不了 发布:2025-10-20 07:36:14 浏览:792
为什么小米更换不了锁屏壁纸 发布:2025-10-20 07:36:13 浏览:594
苹果手机为什么不能用陌陌app 发布:2025-10-20 07:31:12 浏览:392
小米手机同等配置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10-20 07:25:02 浏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