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成像为什么不是反的
1. 既然人眼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应该有正有倒,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东西是没有倒呢
人眼是可以自动调节焦距的,而且当u>f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像都是倒的,所以我们的眼睛看到的东西都是倒的,而在我们大脑里的信息是正的是因为我们的大脑把每件收到的图都倒过来,才看到的东西没有倒的。准确说是看见的都是倒的,大脑处理的图片都正过来而已。
2. 为什么人眼用小孔看不会颠倒
小孔成像是小孔:将每个颗粒发出的互相平行的大部分光线挡住,也将非小孔方向的伞状射线挡住,使得物体上每个颗粒只有小孔方向伞状射线通过小孔。
这样伞状斜线就会在小孔产生相交,相交使斜线头尾以小孔轴向产生对称,对称使透过小孔的光线产生倒立的像。如果闭上眼睛,若眼皮是平面,倒像就会产生在眼皮上。但是瞳孔接受的物体光线,只是物体每个颗粒发出伞状射线中的一条射线,而这条射线与小孔无关,所以透过小孔与不透过小孔,这条射线在瞳孔产生的像都是正常状态时的正立像。也就是说小孔成像,是物体每个颗粒有一组伞状射线通过小孔,而入眼任何时候接受的只是每个颗粒的一根射线,即二者是不同的,所以看见的不是倒像。
3. 人眼看到的东西都是倒立的吗
是的,人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而视觉是正立的,这是人的视觉特点。注意,不是正立等大。视觉成像是物体的反射光通过晶状体折射成像于视网膜上。再由视觉神经感知传给大脑,这样人就看到了物体。
(3)眼睛成像为什么不是反的扩展阅读:
一、成像原理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时,物体成倒立的像,当物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投影仪的原理)。
当物体与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折射光线的会聚点,而是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用光屏接收不到,是虚像。可与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对比(不能用光屏接收到,只能用眼睛看到)。
二、凸透镜成像原理
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汇聚成的像,称为实像;反之,则称为虚像。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述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往往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所谓“正立”和“倒立”,当然是相对于原像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透镜所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立的;而凹面镜和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以及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立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成虚像,而它们所成的两种虚像,同样是正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