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耳石症复位为什么眼睛胀

耳石症复位为什么眼睛胀

发布时间: 2025-08-01 00:13:09

①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怎么回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由于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颈椎病,其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症状。以下是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详细解释:

1. 发病原因 椎动脉在颈椎部位分为四个段,这四个段都容易受到刺激或压迫,从而引发椎动脉型颈椎病。 比较常见的刺激因素包括后枕部肌肉和软组织的痉挛,以及寰枢椎半脱位等。

2. 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这是由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 患者还可能出现后脑勺发胀、眼睛胀、耳鸣、耳聋等症状,有时耳朵会有像进水一样的感觉。 部分患者还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如心慌、失眠或记忆力下降。 患者在转头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剧烈的眩晕,甚至突然意识丧失。

3. 治疗方法 经过系统的保守治疗,如解除刺激动脉循环的因素,椎动脉型颈椎病通常可以治愈。

4. 鉴别诊断 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要与耳石症或美尼尔氏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因为这些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但治疗方法不同。

综上所述,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由于椎动脉受到刺激或压迫而引起的颈椎病,主要表现为脑供血不足症状。通过系统的保守治疗,通常可以治愈此病。但需要注意的是,应与其他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② 为什么我睡觉时翻身时会头晕躺下或猛一转头也会头晕

良性位置性眩晕!满意请给最佳谢谢!另附文献参考: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是因特定头位改变而诱发的阵发性短暂眩晕,为常见的前庭末梢器官病变。亦称为管石症或耳石症。多数病例发病并无明显诱因,而可能的诱因则多见于外伤。 临床特点: 1、发病特点:时间性及空间(位置)性。 2、眩晕特点: (1)潜伏期:头位改变后数秒后才出现症状。 (2)持续期--渐强、渐弱、短暂、可逆、疲劳 (3)适应性(易疲劳性): (4)互换性(躺下、坐起均有) 3、眼震特点:同眩晕特点 方向:旋转性或水平性、向地性 治疗:该病药物不能治愈,手法复位有奇效。 疾病分类 老年病科 疾病描述 位置性眩晕分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中枢性位置性眩晕两类。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是在某一特定头位时,激发伴随有眼震的短暂阵发性眩晕,但不伴有耳鸣、耳聋等耳宣传员症状。 症状体征 1、发病突然 症状的发生常与某种头位或体位活动有关。激发头位(患耳向下)时出现眩晕症状,眼震发生于头位变化后3—10s之内,眩晕则常持续于60s之内,可伴恶心及呕吐。 2、眼震十分特殊 在坐位训练改变至激发头位时出现一种旋转性的短暂的易疲劳的眼球震动,作耳向下时眼震为顺时针方向,右耳向下时为逆时针方向,眼睛震持续过程中,先是逐渐增强,其后逐渐减弱,当从卧位回至坐位时,出现一种方向相反的短暂低速度眼震。 3、病程 可为数小时至数周,个别可达数月或数年,眩晕可周期性加重或缓解,眩晕的成为变化较大,严重者于头轻微活动时即出现眩晕,间歇期可无任何不适,或有头晕、眩晕发作后可有较场时间的头重脚轻及飘浮感。 4、多见于中年患者(45—50岁)。 疾病病因 主要是由于耳石器异位所引起,也可能与下列疾病有关或继发于下列疾病。 1、耳石病 迷路老年性改变,或退行性变椭圆囊斑变性及耳石膜脱落后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特别是后半规管中。 2、外伤 颅脑外伤,血管病变如高血压、低血压、颈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引起的内耳循环障碍,特别多发于轻度头颅外伤后数天及数周,或头部加速减速运动时所致的外伤。 3、耳部疾病 如中耳及乳突感染、迷路炎后,梅尼埃病缓解期,前庭神经炎、突聋。 诊断检查 临床检查 1、Hallpike变位性眼震试验 应为常规检查的重要方法。 2、听力学检查 一般无听力学异常改变 3、姿势图检查 无特异性诊断患者临床表现为在某种体位和头位时突然发作眩晕并出现眼震,伴有轻度自主神经症状,但不伴有耳聋、耳鸣等耳蜗症状。位置性、变位性实验出现旋转性或水平旋转性眼震,有潜伏期,持续数秒至30s,连续检查时有习服现象。冷热实验多为正常。 治疗方案 治疗虽然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可自愈的疾病,但其自愈的时间有时可达数月或数年,严重的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故应尽可能地治疗。 1、心理治疗 指出本病为良性过程,无严重的后遗症,以接触患者的精神负担。 2、体位和头位 当眩晕发作剧烈时,尽量避免采用可引起眩晕发作的体位和头位。 3、抗眩晕药 桂利嗪或氟桂利嗪等有一定效果,也可加服血管扩大剂及西地泮类药物。 4、前庭习服疗法 目的是增加对眩晕的耐受能力,有一定的疗效。 5、体位疗法 指导病人闭眼,从坐位到侧卧位,当眩晕消失后坐起,30s后再向另一侧侧卧,两侧交替进行直至症状消失为止,每3h进行一次,通常7—10g症状可消失。 6、手法耳石复位 目的是使沉积在后半规管的耳石复位。根据耳石异位的半规管的不同,手法不同。 7、手术疗法 如上述疗法无效,且影响生活工作质量者,可行后壶腹神经切断术、半规管阻塞术、4%多卡因和链霉素鼓室内注射等。手术治疗适用于单侧病变且患者听力已严重丧失或丧失者。 用药安全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患者向一耳或另一耳侧卧,或当头往后仰向上看时发生。眼震可同样出现,但无耳聋或耳鸣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在数周到数月内消退,但可能在数月或数年后复发。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由一定的头位所诱发的,持续短于30秒的剧烈眩晕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本病极为常见,在眩晕病人中占18%。

③ 眩晕反复发作,为何可能是耳石症惹的祸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专家访谈

专访嘉宾:陈秀伍 主任医师 北京同仁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专访主题:眩晕反复发作,可能是耳石症惹的祸

什么是耳石症?耳石症有哪些症状?

陈秀伍大夫:各位网友大家好,我叫陈秀伍,来自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我主要从事的专业是耳聋、耳鸣和眩晕等有关内耳病的临床诊治研究,今天受的邀请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有关眩晕的问题,感谢给我们这次机会。

今天我们来谈谈关于耳石症的话题。首先,头晕和眩晕有什么区别?

陈秀伍大夫:头晕和眩晕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很容易混淆。头晕的患者只是有一种头部昏沉闷胀,头重脚轻不舒服的感觉;而眩晕患者感觉自己和外周物体之间有一种相互不协调的旋转感,眩晕是空间定向能力紊乱所引起的一种运动性错觉。

人们常说的耳石症是眩晕吗?什么是耳石症?

陈秀伍大夫:耳石症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眩晕。这个疾病的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英文缩写BPPV。耳石症是一种体位性诱发的眩晕,当患者处在某一个特殊的体位时,就可能会诱发眩晕。比如说患者早上起床、晚上躺下睡觉或者熟睡中突然往某一侧翻身,又或者是低头、仰头晒衣服都有可能会引起眩晕。

耳石症都有哪些症状?

陈秀伍大夫:这种眩晕一般是在某个固定的体位或头位时发生,马上变换体位或头位就可以缓解;而当再次重复原来诱发眩晕的体位时,症状又可能会再次出现,所以又叫做位置性眩晕。

也就是说耳石症的眩晕会反复发作?

陈秀伍大夫:对,眩晕会反复发作。但是诱发因素,一定跟体位有关系。

耳石症能自愈吗?

陈秀伍大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所谓良性就是说这个病是可以自愈的,大多数人在发病后两周到一个月内,眩晕感会自动消失,而且这种眩晕是一阵一阵的,不会连续发作。

这种病是很典型的眩晕,但是临床上也有很多疾病和眩晕相关,比如突发性耳聋、梅尼埃病等,这些病和耳石症该怎么区分?

陈秀伍大夫:前面您提到的这几种病都可以引起眩晕,但不同的是,这些病引起的眩晕跟体位变化没有关系。

耳石症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陈秀伍大夫: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半规管三个主要部分。耳蜗主管听觉,内耳中那个像蜗牛一样的结构就是耳蜗,它是负责感受声音的。耳朵的平衡功能是靠前庭系统来维持。跟耳蜗紧密相连的、稍微膨大的这一部分叫前庭,里面有两个特别重要的东西,一个是椭圆囊一个是球囊,它们上面都有能够感受位置变化的位觉斑。在显微镜底下可以看到位觉斑的表面有一些细小的碳酸钙的小结晶,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耳石”。前庭后面还有三个半规管,分别是上(前)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半规管前端膨大的部分是壶腹嵴,里面有感受平衡的感觉细胞纤毛,半规管有五个孔和前庭相通。

正常情况下耳石也会代谢脱落,这些脱落的耳石如果被相关细胞吞噬,就不会出问题。在一些异常情况下,比如衰老退化、局部供血不足,以及其它疾病也可能导致耳石脱落。

如果没有被吞噬,脱落的耳石会顺着管口掉到半规管里,由于后半规管的位置比较靠后,所以耳石掉到后半规管的几率最大。耳石脱落以后就形成了耳石症。

耳石症为什么会引起眩晕?为什么经常是躺下以后会出现眩晕?

因为半规管里面充满了内淋巴液,耳石脱落后,会随着淋巴液流动,由于它的比重超过淋巴液,所以躺下后耳石就会掉进半规管。半规管受到刺激会产生异常信号,并通过前庭神经反射传到大脑皮层,从而产生眩晕反应。耳石症的病人不仅会感觉眩晕,同时也可能会出现眼震。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耳石症?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耳石症?

陈秀伍大夫:耳石症跟年老体弱、耳石退化有关系。有些人由于内耳循环不好引起耳石脱落,有些人由于外伤、过度运动、头部撞击等导致耳石症,还有一些情况比如炎症,以及局部的前庭血管的栓塞,也会导致耳石脱落。

目前关于耳石症发病机制主要有半规管学说和壶腹嵴耳石沉积学说。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耳石脱落,还不是特别清楚。

案例一:外伤导致的耳石症

举个例子,一个70岁的老太太,晨练的时候突然摔了一个跟头,头、脸都是伤。那天以后,她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往右翻身就感觉眩晕难受,往左侧转就好了。我给她做了耳石的诱发试验,检查结果证实是右侧后半规管的耳石症,就给她做了耳石复位,只复位一次,眩晕症状就消失了。随访了一年,她的耳石症都没有发作,情况挺好的。

这一类是属于继发性的,由外伤引起的耳石症吗?

陈秀伍大夫:对。

案例二:过度运动导致的耳石症

还有一类是由过度运动导致的耳石症。比如说已经存在内耳供血不好、血液循环不良等情况,如果再做一些剧烈运动,就很容易引起耳石症。我遇到一个年轻的女孩子特别迷恋瑜伽,经常过度练习,每天来回甩头发几十下。不久后,她就感觉眩晕而且晕得很厉害,每次起床、躺下睡觉或者翻身的时候都会出现眩晕。后来诊断为耳石症,给她做完复位就好了。但是几个月后复发了,原因是她又开始天天练习甩头,剧烈的甩头运动引起了耳石脱落。我特意叮嘱她复位以后至少三个月甚至半年之内不要再做剧烈的运动,瑜伽可以做,但是来回甩头这种动作一定要少做。

这些剧烈运动主要是针对头部的吗?

陈秀伍大夫:对,主要是头部的运动,身体的运动没关系。

耳石症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风险会增加,那小孩子会得耳石症吗?

陈秀伍大夫:儿童发生耳石症的几率不是很高。讲几个例子,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在医院做了很多检查一直没有明确诊断,这个小孩只要一躺下就觉得特别难受、很痛苦,所以不愿意睡觉。给他做了位置诱发试验,确定是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随后做了一次复位孩子就好了,再也没有发作。

还有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男孩,眩晕一周来看病,特别痛苦。孩子参加了武术队每天要做50个前滚翻,但是不到一个星期孩子就感觉眩晕难受,不能躺下睡觉。经过检查确定是耳石症,随后做完复位,孩子马上就好了。回去后接着参加武术队的活动,每天还是50个前滚翻,不到一个礼拜耳石又脱落了。

儿童眩晕有时候也和过度运动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孩子动作过于迅速,加上自身内耳循环不太好,就容易导致耳石脱落。如果发现耳石症是由过度运动引起的,那么做完耳石复位后,就要避免这类运动,起码一个月内不要再做类似的运动,注意做一些和缓的运动,这样对小孩的康复更有利。

疑似耳石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当患者出现眩晕怎么办?

陈秀伍大夫:出现眩晕的时候应该到医院来看一看,是不是属于位置性眩晕。

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陈秀伍大夫:以往很多病人不知道这个病应该到哪个科看,有的看神经科,有的看骨科,有的看内科,但都没看好。我们建议尽量先到耳科来看。

如果怀疑是耳石症,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陈秀伍大夫:耳石症最关键的检查是位置诱发试验,位置诱发试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变位性眼震诱发试验,另一种是翻滚试验。

第一种检查方法:变位性眼震诱发试验

让患者端坐在检查床上,眼朝前,头向右侧转45度,迅速仰卧,注意头要始终保持向右的姿势,注意保护颈部;这时候患者头向后仰20度,跟水平面呈现20度角。如果是耳石症患者,就会感觉头晕,而且看东西时眼睛来回晃动。这种眼睛的来回晃动叫做眼震,持续大概30秒左右,有的病人时间长一点有的短一点。观察到眩晕症状消失,再让患者迅速坐起来。如果是耳石症,患者会感觉看东西转的方向变了,跟刚才完全不同,刚才感觉是逆时针转,坐起来以后正好相反。我们等到这个症状完全消失,眼震也没有了,接着做下面的几个步骤。让患者向左侧转45度,然后再躺下,观察晕不晕;如果晕,医生就要观察患者的眼震情况;如果不晕,停顿10~20秒后坐起来。坐起来以后让患者休息一下,大概30秒左右,我们再重复刚才的试验。做的过程中要跟上一组的试验相比较,看看他头晕和眼震的情况是不是有所减轻。如果减轻了,就符合垂直半规管耳石症的特征,这个是跟中枢性的位置性眼震相区别的诊断标准。

第二种检查方法:翻滚试验

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身体和头一块儿转,有些颈椎病的病人单纯扭头会诱发一些颈部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我们主张整体身体和头部呈筒状滚动;先向右转,要是晕的话会出现眼震,眼震方向一般是向下的(向地性的)或者向上的(离地性的);观察到眼震消失了再平躺,脸朝上仰卧,同样观察刚才的表现,查完再向左侧做筒状滚动,头转动90度,观察到不晕了、眼震降下来,再继续仰卧,这个检查就完成了。简单说就是,向右侧转一下平卧,向左侧转一下再平卧,滚转检查就完成了。

检查前吃了抗眩晕药会对检查结果有干扰吗?

陈秀伍大夫:如果吃了镇静剂的话会有一些干扰,但是关系不大。做一般的检查可以吃一点药。但要是做眼震电图检查,最好还是不要吃药。

确诊为耳石症,首选复位治疗

如果确诊为耳石症,应该怎样治疗?

陈秀伍大夫:耳石症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这是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有几种?具体怎样操作?

陈秀伍大夫:现在临床最常用的手法复位有两种,一个叫做Epley手法复位,主要针对垂直半规管的后半规管和前半规管的耳石症;还有一个叫Barbecue翻滚复位法,主要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还有很多种复位方法,今天不在这里一一赘述,先讲讲两种最基本的复位方法。

第一种复位方法:Epley手法复位

前面做检查的时候如果已经确认了是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直接做右侧复位就可以了。让患者端坐在检查床上,先向右侧转动45度,随后让患者躺下,这时候患者会感觉很晕,一直观察到他的眩晕和眼震症状消失。接着让患者把头转向正中位,观察到眼震消失,再向左侧转45度,观察这个症状是不是还存在。与此同时,我们让患者身体向左,转成左侧卧位,观察到眼震症状消失,再让患者向下转90度,跟水平地面呈现一个45度角。刚才从正中位向左侧先转了一个45度,现在又转了90度,整体转了135度,跟地面呈现一个45度角。复位完成以后,如果不晕了,没有看到眼震出现,就可以让患者准备坐起来。坐起来之前,两条腿先伸到左侧床边,随后保持此头位回到坐位, 然后头再回复到正中位,含胸低头20度,这个复位就算完成了。

第二种复位方法:Barbecue翻滚复位法

现在我们再讲一下第二种,针对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方法――Barbecue翻滚复位法。让患者端坐在检查床上,采取仰卧位,如果前面给他做了耳石检查,发现是右侧水平半规管耳石症,就让他先转向右侧,诱发眩晕的感觉还有眼震,当症状消失,让患者躺平仰卧,观察患者是不是还有眩晕和眼震的表现。观察到这些症状全消失了,再让患者整个身体向左侧转动90度。从正中位向左转是第一个90度;当病人眩晕和眼震的感觉都没有了,再让向下转90度,变成一个俯卧位;观察到所有症状消失,再做下一个动作,向左继续转90度,这是第三个90度,等到眼震和眩晕症状消失后,坐起来就行了。这个复位就算完成了。

手法复位之后,患者马上会感到眩晕感消失吗?

陈秀伍大夫:对,如果复位成功,眩晕马上就会消失。当然也会有些病人在24~48小时之内会有头部闷胀或者走路不稳的感觉,这是因为耳石从半规管里面或者其它地方游荡完以后,刚回到家里(前庭)还不太舒服,一般48小时后,不舒服的感觉会慢慢消失。

如果患者不感觉眩晕,就说明耳石症已经好了?

陈秀伍大夫:对,应该是这样。

哪些人群不适合做手法复位?

陈秀伍大夫:如果病人血压比较高、心脏功能不好,或者有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如栓塞或出血等)或者眼睛视网膜脱离、有青光眼等都不适合做耳石复位。因为复位过程中头要往后仰并向下垂,有这些情况容易出现意外,所以这类耳石症的病人,要先去相关科室做检查或者治疗,等到这些病控制得比较好以后,再进行耳石复位治疗。这段期间,患者可以先吃一些药物缓解症状,比如抗眩晕的药和改善内耳循环的药等。

耳石症复位后,反复发作怎么办?

复位之后为什么有的患者还会反复眩晕?

陈秀伍大夫:复位以后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可能是复位没有成功,耳石没有归位,当然会出现眩晕。第二种情况,有一些细小的耳石渣子可能还在半规管里游荡着,也会出现眩晕,但是病人会感觉症状有所减轻。再一种情况,如果操作者的经验不够丰富,复位的时候,有可能耳石离开了原来的半规管,又跑到了别的半规管里,如果做检查,会发现患者的眼震方向改变了,这种情况还得再做复位。还有一种情况,耳石复位成功了,好不容易把耳石赶到它该去的地方(椭圆囊)了,但一段时间后,在某个体位时耳石又脱落了,复发后患者又会出现眩晕。

耳石症复发的时候,患者在家里可以根据网络视频让亲属帮助做复位吗?

陈秀伍大夫:我建议最好还是去医院,虽然说耳石复位方法不是太难,但还是需要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夫来做。前面说到有多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复位不成功,如果没有经验,很难判断是哪侧的耳石症,有的耳石症左右转都会有眩晕,必须要有很丰富的专业经验才能准确判断。左侧耳石和右侧耳石转动方向完全不同,效果也不同,所以建议到医院做复位。

如果耳石症复发了,应该检查哪些项目?

陈秀伍大夫:如果耳石症复发了,最好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到医院找比较有经验的耳鼻喉科大夫再看一下,因为一些小的误差也会造成复位不成功。到医院以后大夫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引起眩晕的体位跟以前是否一样。同时还要再做位置诱发试验,如果确定是耳石症复发,就需要再次复位。

如果病人还有其它症状,比如血压高,头晕而不是位置性眩晕,只是感觉昏昏沉沉不舒服,不是天转地转的感觉,可能不是耳石症。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前庭功能减弱,这类病人有可能伴有耳鸣或者其它不舒服的感觉,就需要做听力测试、眼震电图、摇头试验或者前庭诱发电位检查,看看是前庭外周神经的问题还是中枢的问题。

如果多次复位还是不见好,应该怎么办?

陈秀伍大夫:那就需要做详细检查,比如前庭功能方面的检查,看有没有什么伴发问题。有一些病人属于突发性耳聋伴发耳石症,或者是前庭神经元炎的病人,他们的前庭功能减退,就容易产生眩晕的感觉。耳石症的眩晕跟这个眩晕是完全不同的,耳石症的眩晕就一个特点,是在某一个固定体位诱发的短暂的位置性眩晕。

您在门诊时有遇到这种多次复位不见好的病例吗?

陈秀伍大夫:也会遇到反复发作的顽固性耳石症病人。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复位方法。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之间有一个总角相连,这个总角通到前庭里面。耳石脱落后,一般从总角出来进到半规管里,复位的时候耳石也是从这儿回到前庭的椭圆囊。每个半规管膨大的部分叫做壶腹,里面有壶腹嵴,壶腹嵴表面有些粘稠的胶原蛋白,如果耳石粘在壶腹嵴上,一般的转动不能让其掉落下来,怎么办?这时就需要做一些特殊动作(比如复位时轻轻敲打患者耳后的乳突部位),使耳石从壶腹嵴上震落下来。接着可以根据病人的眼震方向来判断耳石掉落的位置,再根据这个位置做相应的复位治疗,效果就比较好。如果耳石还是粘在壶腹嵴上,就要采取其它更复杂的耳石复位方法。

如何预防耳石症的复发?

反复发作对身体有影响吗,会不会损害听力?

陈秀伍大夫:反复发作的病人感觉痛苦没有摆脱,还是晕,很难受。有的病人一睡觉就晕,严重的甚至不敢睡觉,很痛苦,这样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耳石症应该对听力没有太大影响,一般耳石症不会伴有耳鸣和耳聋。

多次复发后,耳石症会不会越发越频繁?

陈秀伍大夫:这个倒不一定,发作的频率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不一样。

预防复发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陈秀伍大夫:一般刚做完复位时,医生会叮嘱病人,如果是右侧耳石症,就尽量不要往右侧翻身。睡觉的时候可以再加一个枕头稍微垫高一点,尽量仰卧或者向左侧转。睡觉躺下和起床的时候动作不要过大。再有,不要做剧烈的运动。24~48小时后就没事了。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陈秀伍大夫:生活饮食起居要注意,起码一个月之内不要做特别剧烈的运动,坐车、骑摩托车等也不能太颠簸。可以做一些比如慢走、快走、打太极拳的运动。在做耳石症复位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病人躺下或者起来的时候动作特别大、特别快,这样复位后容易复发。

随着年龄增长,耳石症的发病机率越来越高,平均年龄大概在42岁左右。建议年龄稍微大一点的患者躺下、起来时动作慢一点,手稍微扶一下,动作尽量平稳,这样可以减少复发。在饮食方面还是清淡一些比较好,有报道说耳石症可能跟内耳供血不好有关系,也有说法认为跟缺钙、骨质疏松有关系。所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防治心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三高,饮食适当控制脂肪、胆固醇等,注意一般的生活保健、饮食起居,对预防耳石症的复发也是有好处的。

请推荐一些安全有效的康复保健操。

陈秀伍大夫:现在临床上常用的康复操有好几种,最常用的叫做前庭康复保健操,也就是Brandt-Daroff康复练习操。这个操要求病人每天做三次,每次做六套,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让患者端坐在检查床上,家里的沙发、床边也可以,两脚自然下垂;整个身体先向右侧快速侧卧,一两秒后,有的病人就会感觉晕;等到不晕了,大概十秒左右,头向上转45度;再等到不晕了,直立坐起来;接下来按照刚才的步骤,向左重复做一次,一套动作就完成了。这种前庭康复训练,特别适合那些不好判断是左侧还是右侧耳石症的患者,经常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有时候比较复杂的耳石症,比如粘在壶腹嵴上的耳石症,经常这样做也比较容易复位。

热点内容
为什么电脑彩打是糊的 发布:2025-08-02 02:41:36 浏览:602
手机为什么有假摄像头 发布:2025-08-02 02:40:50 浏览:880
为什么喝酒后眼睛红 发布:2025-08-02 02:40:14 浏览:549
为什么猫狗怀孕时间比人短 发布:2025-08-02 02:35:18 浏览:534
手机不能修改网络为什么 发布:2025-08-02 02:28:07 浏览:585
济南智慧园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8-02 02:15:09 浏览:994
为什么我的华为没有录屏软件 发布:2025-08-02 02:14:08 浏览:286
淘宝为什么不能筛选鞋码 发布:2025-08-02 02:08:35 浏览:876
运动时间为什么会变短 发布:2025-08-02 01:33:20 浏览:671
为什么眼睛如此 发布:2025-08-02 01:22:04 浏览: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