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墨色为什么没有颜色

墨色为什么没有颜色

发布时间: 2025-08-11 15:30:09

A. 中国画为何强调“水墨为上,墨分五色”

在中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在一幅水墨画里,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墨分五色”,那墨色有“干、湿、浓、淡、黑”五种,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

其中“干”与“湿”是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色度深浅的比较;“黑”,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干墨” 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

“湿墨” 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或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淡墨” 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

“浓墨” 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

“黑墨” 比浓墨更黑,用于笔蘸上极黑之墨是为焦墨,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擦,可收提神醒目的功效。


(1)墨色为什么没有颜色扩展阅读

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表面上是以题材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一种观念和思想。所谓“画分三科”,即概括了宇宙和人生的三个方面:人物画所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中国画起源古代,象形字,奠基础;文与画在当初,无歧异,本是一个意思。我国夙有书画同源之说,有人认为伏羲画卦、仓颉造字,是为书画之先河。文字与画图初无歧异之分。

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春秋战国最为着名的有《御龙图》帛画。它是在丝织品上绘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热点内容
为什么孩子一上学动作慢 发布:2025-10-20 08:58:17 浏览:948
肾虚为什么眼睛会难受 发布:2025-10-20 08:27:38 浏览:630
人类的眼睛为什么是透明的 发布:2025-10-20 08:02:01 浏览:701
男生为什么不忍心看女生生气 发布:2025-10-20 07:52:04 浏览:42
苹果咬了一口为什么会变颜色 发布:2025-10-20 07:44:38 浏览:405
两周的孩子晚上睡觉总哭为什么 发布:2025-10-20 07:39:46 浏览:806
为什么注册微信时协议点不了 发布:2025-10-20 07:36:14 浏览:760
为什么小米更换不了锁屏壁纸 发布:2025-10-20 07:36:13 浏览:559
苹果手机为什么不能用陌陌app 发布:2025-10-20 07:31:12 浏览:359
小米手机同等配置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10-20 07:25:02 浏览: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