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为什么是物质的物理属性
1. 颜色究竟会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人类发明或意识反应呢
我们经常会听到颜色是不存在的,是人类的意识感知。这话貌似听起来正确,因为每当谈起颜色,都有人的参与,如果没有人谁来谈颜色。但这种想法其实也经不起推敲。我想说的是颜色不是人类发明的,而是客观的物理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一探究竟。我们看不看光,都改变不了光的物理性质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眼对于测量某种混合颜色的真实性质是非常不完善的检测器。典型的混合颜色有许多不同的光谱颜色成分,而不仅仅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因此,我们就需要使用机器来测量混合颜色中的所有光谱颜色,以便准确地描述这种混合色,每种光谱颜色可以混合色种大量或少量存在。为了科学的、完整的描述混合颜色,我们必须说出每个光谱成分的功率和波长。某种混合颜色的合成图被称为它的“光谱功率分布”,或者简称为它的“光谱”。如果你问一个人:“太阳是什么颜色的?”,你会得到不精确的答案“白色”,因为我们眼睛分辨不出来这种混合色的成分。但是如果你问一个科学家或光谱仪器同样的问题,答案将是:太阳光谱。
2. 物体本身有颜色吗
物质本身并没有颜色。
颜色本质上并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或者更大胆地说,任何事物都是没有颜色的。我们之所以看到一个苹果是红色的,是因为它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眼睛,刺激我们的视觉神经,使我们产生了“红色”的知觉。所以这涉及到两个过程:在光线进入眼睛之前的物理过程和光线进入眼睛后的生理(心理)过程。
中央凹以外区域,两种细胞兼有,离中央凹越远视杆细胞越多,视锥细胞则越少。在视神经离开视网膜的部位(乳头),由于没有任何光感受器,便形成盲点。由两种光感受器的视觉生理特性及分布特点可知,观察颜色主要利用眼球视网膜的中央区,也就是视场要小一些。
因为当视场过大眼球侧视时,先是红、绿感觉消失,只能看到黄蓝色;再往外侧视,黄蓝色感觉也会消失成为全色盲区,这时对颜色的判断会发生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