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眼观万物 » 为什么大便两节颜色不一样

为什么大便两节颜色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2-05-29 08:11:40

A. 为什么大便的颜色会不一样,有时候黑有时候黄

和你的消化系统功能强弱有关。

大便在直肠堆积时间长会颜色加深,因为大便是长期堆积,达到一定量后才会产生便意。

一段一段颜色不同说明停留时间不同,还有就是跟你饮食生活有关了。

注意休息和饮食应该可以消除这些症状,如果长期都这样就要去医院看看了。

B. 大便每天一次都感觉前后颜色不一样,怎么办

您好!正常人排便肯定是每天一次、色泽偏黄、成条状且无附着粘液或是血液等情况,在个人排便的质地以及色泽、形态方面出现不同时,或多或少代表着身体内部可能会存在某些异常方面的情况。
大便时颜色的不同,肯定涉及到很多个原因,所以要学会做相关的检查和判断后,才能对身体状态做进一步的确定。通常在主观大便前后段颜色不一样的情况下,所涉及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便秘原因:在长时间处于便秘的情况下,是会造成粪便反复被吸收之后,容易造成原来质地上的过干和沉淀现象,加上粪便积存时间长短不同,所造成的相关影响也会出现变化。因此,在大便的前后段颜色方面,会处于前面色泽较为深,而后面色泽较浅。
2、饮食原因:日常饮食各种不调整和稳定的情况,是会直接造成肠内消化情况出现明显的不同,从而使粪便的色泽出现明显的改变。所以,在饮食方面存在食材不一样的情况下,粪便上的颜色也自然会产生影响后,从而引起大便前后段颜色不一样的现象。
3.肠道疾病原因:如果是患有直肠炎、结肠炎等情况下,是会直接造成粪便日常吸收和排出情况出现问题。在长时间处于粪便质地方面受影响时,肯定会造成粪便质地方面本身出现异常,最终就会引起大便色泽方面有前后不一样的情况发生。
4、肝胆疾病原因:肝胆看似不会影响到身体内部的消化和吸收状态,但实际上却会对某些细节性的消化、吸收情况造成影响。因此,患有肝胆疾病的情况下,会容易引起肝细胞分泌的胆法进入到肝肠循环后,会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并造成粪便质地、色泽出现改变。
针对您的这个情况我建议您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后看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然后在针对性的治疗这样的话效果才会好。

C. 最近发现大便有两种颜色,大部分深,小部分偏向黄色,看上去分别明显,大便次数正常的一天一次,量也正常

病情分析:
这个情况,是跟饮食和大便的次数有关的,这个大便的形成是肠道内容物按时间先后顺序积累形成的,前后的饮食物不一样,排除物和颜色也是不一样的,
指导意见:
这个主要是需要排除消化道损伤引起的出血,这个一般是黑色的,也就是像沥青柏油样的,当然最放心的检查办法是做大便分析,看隐血实验的结果。

D. 为什么大便的颜色会不一样,有时候黑有时候黄

人人都要“五谷轮回”,大便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大便的颜色、性状和次数和疾病密切相关: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肠息肉,大便总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肠癌……大便什么样才是正常,什么样是异常?种种异常可能意味着什么?肉眼看到异常,该如何做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本周,记者采访了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启仪。

自我察病之观颜色

王主任说,大便颜色的形成有诸多影响因素。正常的大便应呈黄褐色,这是因为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肝肠循环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胆汁中黄绿色的胆黄素变成黄褐色,并随大便排出体外。

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

因此,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如果大便颜色很深,一般有几种可能。第一是与食物有关,广州人有句老话:“吃猪红屙黑屎”,也就是说吃了猪血或动物内脏,大便会变成红黑色,吃绿色蔬菜吃得多,叶绿素含量高,大便呈绿色。第二是与药物有关,胃病患者吃含铋的胃药,缺铁性贫血病人经常补充铁剂,大便也会呈黑色。炭剂、一些黑色的中成药吃了也会拉黑便。这种黑便呈深浅不等无光泽的炭样黑色。

异常颜色与疾病有关

以下是大便异常颜色和疾病的关系。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没有吃猪血,又没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药物,大便出现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出血,血通过几米长的肠道,发生各种化学变化,逐渐变黑,因此,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话,大便应该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溃疡病出血的约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除溃疡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红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大便应呈红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拉出来的大便也是红色。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

自我察病之看性状

王主任说,观察大便的形状,也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间隔应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腹泻者排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柱状便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

有时大便不一定呈圆柱形,这是因为大肠内的一段结肠带有皱褶,大便经过这些地方便会稍微变形,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大便总是固定在某处有凹陷,那就有可能是肠腔有肿瘤。

从医学上讲,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三次,就不算腹泻;一次大便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就不算异常。大便间隔的时间、次数和每次大便的时间可因人而异,跟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老人的肠蠕动不好,大便时间、间隔会长一点。

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异常,有时候是器质性的疾病,即某个器官的某个部位出了问题,有时候是功能性问题,即使到医院检查了,什么病都查不出来,就应该是功能发生了异常,得了肠易激综合征。“有的病人不相信,说:‘我明明肚子痛,怎么会检查不出来呢?’其实,有病不一定痛,痛不一定有病。”王主任说,这些病是由于内脏神经调节等出了问题,危害没有器质性病变那么大,不致命,

查不出毛病也不必要太担心。有的人腹泻和便秘交替,有可能是肠癌。

E. 大便两种颜色的问题

大便异常反映的疾病:

1. 大便灰白色,同时孩子的白眼珠和皮肤呈黄色,有可能为胆道梗阻或胆汁粘稠或肝炎。

2. 大便黑色,可能是胃或肠道上部出血或服用防治贫血的铁剂药物所致。

3. 大便带有鲜红的血丝,可能是大便干燥,或者是肛门周围皮肤破裂。

4. 大便为小豆汤样,可能为出血性小肠炎,这种情况多发生于早产儿。

5. 便淡黄色,呈糊状,外观油润,内含较多的奶瓣和脂肪小滴,漂在水面上,大便量和排便次数都比较多,可能是脂肪消化不良。

6. 大便黄褐色稀水样,带有奶瓣,有刺鼻的臭鸡蛋味,为蛋白质消化不良。

7. 大便为蛋花汤状,泡沫多,酸味重,量多,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8. 大便次数多,量少,绿色或黄绿色,含有胆汁,带有透明丝状粘液,孩子有饥饿表现,为奶量不足,饥饿所致;也可能是腹泻。

9. 大便粘液性,鼻涕状并带血,多为痢疾。

小便异常反映的疾病:

1. 小便次数较多,每次尿量少,小便时哭闹疼痛,可能尿道有炎症。

2. 小便金黄色或橘黄色,可能受维生素B2、黄连素、痢特灵等药物的影响。

3. 小便啤酒色或尿色发红,为血尿,多见于肾炎,此病多于3-8岁的孩子,2岁以下少见,有的新生儿由于盐结晶把尿布染红,不算病态。

4. 小便棕黄色或浓茶色,摇晃时黄色沾在便盆上,泡沫也发黄,多见于黄疸型肝炎。

5. 小便乳白混浊,如加热后变清则为正常现象,加热后变得更混浊则不正常。

6. 小便放置片刻有白色沉淀,如果孩子一切正常,尿检查除盐类结晶外,无其他异常,不属病态,多喝水,少吃蔬菜水果等含无机盐多的食物,沉淀即会消失。

孩子的大小便状况能够很好地反映他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果需要带孩子去医院就诊,可以在家中提前留取孩子的大便样,以便到医院能够及时进行化验,尽早得到诊治。

5回答者: 100w

F. 大便颜色不一样,很奇怪

便秘嘛,有黑有黄是很正常的,大便能畅就好了。如是黑的发亮的那种或只是一部分,可能是内消化到有点出血的征兆吧。

G. 一个大便两个颜色是否有问题

人人都要“五谷轮回”,大便是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警报器”。大便的颜色、性状和次数和疾病密切相关:拉黑便可能是胃出血,拉血便可能是肠息肉,大便总是有一固定的位置凹陷,可能是肠癌……大便什么样才是正常,什么样是异常?种种异常可能意味着什么?肉眼看到异常,该如何做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本周,记者采访了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主任医师王启仪。

自我察病之观颜色

王主任说,大便颜色的形成有诸多影响因素。正常的大便应呈黄褐色,这是因为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肝肠循环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胆汁中黄绿色的胆黄素变成黄褐色,并随大便排出体外。

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

因此,大便的正常颜色是:黄褐色。如果大便颜色很深,一般有几种可能。第一是与食物有关,广州人有句老话:“吃猪红屙黑屎”,也就是说吃了猪血或动物内脏,大便会变成红黑色,吃绿色蔬菜吃得多,叶绿素含量高,大便呈绿色。第二是与药物有关,胃病患者吃含铋的胃药,缺铁性贫血病人经常补充铁剂,大便也会呈黑色。炭剂、一些黑色的中成药吃了也会拉黑便。这种黑便呈深浅不等无光泽的炭样黑色。

异常颜色与疾病有关

以下是大便异常颜色和疾病的关系。

灰白色:如果大便的颜色是“白陶土样”的,有可能是黄疸或由于结石、肿瘤、蛔虫等引起的胆道阻塞,导致胆黄素无法随大便排出。

黑色:如果没有吃猪血,又没有吃可能拉黑便的药物,大便出现黑色,一般是上消化道出血。胃和十二指肠出血,血通过几米长的肠道,发生各种化学变化,逐渐变黑,因此,这些地方出血,量又不是很大的话,大便应该是黑的。在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因溃疡病出血的约占一半,其中大部分是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除溃疡病之外,胃炎、肝硬化合并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

红色:拉血便,多是下消化道出血,下消化道包括空肠、回肠、直肠、结肠,由于“路程”短,化学变化少,这些部位出血,大便应呈红色。如果上消化道出血量大,血来不及在肠道里过多停留,拉出来的大便也是红色。但无论是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道出血拉血便,都有一个特点,血和大便混在一起,如果血不跟大便混在一起,只是附在大便表面或部分偏离,甚至是便后滴血,这种情况是患了痔疮。

自我察病之看性状

王主任说,观察大便的形状,也能及时了解一些疾病信息。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间隔应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腹泻者排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柱状便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

有时大便不一定呈圆柱形,这是因为大肠内的一段结肠带有皱褶,大便经过这些地方便会稍微变形,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大便总是固定在某处有凹陷,那就有可能是肠腔有肿瘤。

从医学上讲,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三次,就不算腹泻;一次大便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就不算异常。大便间隔的时间、次数和每次大便的时间可因人而异,跟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老人的肠蠕动不好,大便时间、间隔会长一点。

大便的性状和次数异常,有时候是器质性的疾病,即某个器官的某个部位出了问题,有时候是功能性问题,即使到医院检查了,什么病都查不出来,就应该是功能发生了异常,得了肠易激综合征。“有的病人不相信,说:‘我明明肚子痛,怎么会检查不出来呢?’其实,有病不一定痛,痛不一定有病。”王主任说,这些病是由于内脏神经调节等出了问题,危害没有器质性病变那么大,不致命,

查不出毛病也不必要太担心。有的人腹泻和便秘交替,有可能是肠癌。

大便异常病情确诊做何检查

异常大便可能是某种疾病的信号,上医院首先要做的检查是:

大便常规

主要包括几个项目:大便潜血是阴性还是阳性,它能查出大便中极小量、肉眼看不见的出血,出现潜血的常见疾病包括肿瘤、溃疡、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胆道疾病引起的出血、息肉等,一般的大肠癌患者和三分之一的腺瘤患者会有定期出血的现象。红细胞高,也是说明出血的;白细胞偏高说明有炎症。

王主任特别提到,现在无论是单位体检还是个人体检,很少查大便常规,这是一个很大的漏洞。她有一个病人,年年花大价钱体检,就是没做过大便潜血,到她这儿一查,发现长了癌肿。消化内科医生非常重视大便潜血这一项,大便看起来有异常的人要检查大便潜血,大便看起来没有异常的,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都做潜血检查,正规的做法是,连续检查3次。

1天的消化道出血量在5毫升以上,大便潜血呈阳性,但颜色上看不出来。当出血量达50~70毫升时,粪便可呈黑色,若出现黑亮的柏油样便或暗红色便,提示出血量在100~500毫升左右。

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可以发现以下疾病:消化道癌症早期,20%的患者可出现潜血阳性,晚期病人的潜血阳性率达到90%以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病人潜血试验多为阳性,或间断性阳性。

上消化道做胃镜 下消化道做肠镜

大便常规检查发现有“隐情”后,医生根据初步判断,大致确定病症部位,再做进一步的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和大肠疾病占90%,病在上消化道,需要做胃镜检查,通过胃镜可以观察从食管到十二指肠这一部分的病症,如果病症在下消化道的大肠部位,可做肠镜检查,从肛门插入可观察到整个结肠、直肠部位。

上消化道和大肠的中间部分,也就是小肠中的空肠和回肠,弯弯曲曲约6米左右的地带,则让医生们最头痛,胃镜和肠镜两头都照不到,而这个部位的病约占整个消化道的10%。

小肠:几种检查供选择

王主任说,随着医学的发展,目前也出现了一些检查手段,如X光小肠造影,胶囊内镜,以及近两三年出现的小肠镜。胶囊内镜是指把摄像头装入药丸让病人吞下,药丸在通过消化道的过程中在里面摄像,经过计算机接受图片,再由医生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可能存在误差;也不能像胃肠镜那样拿到活体组织做检查,只能通过计算机图片分析。小肠镜理论上能看完6米的小肠地带,但价格昂贵。

大便正常远离胃肠恶疾

王主任介绍说,大便颜色、性状和次数正常,每次大便的时间短,说明消化系统状态好,要消化系统好,“五谷轮回“正常,有两大要点:1.不偏食,日常要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蔬菜。2.运动,现在成天坐的人越来越多,坐得多,胃肠蠕动不好,很容易患各种消化系统疾病。

王主任特别提到,目前大肠癌发病率年年升高,在上海,已排在癌症中的第四号“交椅”,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西高东低趋势,在中国则呈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大肠癌的发病率升高与经济发展、人们从事体力活动减少、动物食物消费增加、寿命增长都有关系。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少吃动物类食物,多吃高纤维的食品。

大肠癌的高发人群包括:有息肉病史的,或有肠癌家族病史的40岁以上的人,癌症相关标志物为阳性的人,这些高危人群和50岁以上的正常人,有必要做定期体检,必检项目是:大便潜血和结肠镜检查。

H. 大便颜色不一样有深有浅

大便有两种颜色的原因有哪些?或与这3个因素密切相关

我们每日吃进身体的食物经过肠胃的吸收、消化后剩余的残渣无用的部分则会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有流质、半流质和固体形式,在颜色上也有所不同,在医学上大便有“肠内书信”外号,我们无法直接直观的观察肠内的情况,但是可以通过大便的形态、颜色和味道来推断肠内的情况,借此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正常的大便颜色为黄褐色,如果大便颜色异样则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大便有两种颜色的原因有哪些?

1、大便有两种不同的颜色可能是因为大便在身体肠胃内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同,是不同时间段累积导致的,有些轻微便秘。这种情况不必过于担心,可吃些香蕉、粗粮等通便的食物帮助肠道排便。

2、若大便中夹杂着黑色则可能是肠胃中有出血的症状,应当重视起来,可去医院做胃镜肠镜检查、大便常规,需要明确病因,对症治疗。在治疗期间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谨遵医嘱。另外,吃了猪肝、动物血和含铁含量高的食物也会导致大便带黑色,但是这种情况就不用担心,属于正常情况。

3、可能是吃的食物颜色不一样导致,比如吃了菠菜之类的叶绿素含量多含铁量高的食物,排出的大便便会呈现深绿色,吃了西瓜大便则会出现红色。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不用过于担心。

大便不正常代表自身消化系统状态不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运动不挑食才能养成良好的体魄。日常要多吃粗纤维的食物,粗纤维在排出体外的过程中可以带走我们身体肠道中的残渣。其次,多运动也可以强健我们的体魄,有利于促进肠胃蠕动,促进肠道吸收,还可以喝一些益生菌、乳酸菌饮料,促进肠道吸收消化。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去医院做必要的检查,同时要注意饮食,不宜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应该清淡饮食。

I. 大便的颜色为什么不同

大便的正常颜色为黄、褐色。黄色是胆汁中胆红素产生的颜色,褐色是受吲哚和便中合铁化合物的影响所形成。多食碳水化合物,大便为黄色;多食蛋白质时,大便呈褐色。如服用某些中药,大便颜色也会加深。但食物及药物也会改变大便的正常颜色,合叶绿素多的食物以及叶绿素制剂、铁制剂(治贫血的药)、碳末等,可使之呈绿色或黑色。所以根据大便的颜色判断疾病也应参考其他因素。 红色的稀便: 稀便有红色,应考虑是大肠粘膜出血。这和未消化的西红柿、胡萝卜的红色不同。褐色便与粘液、脓汁混合在一起是出血的特征。若红色稀便中混有粘液、脓液,应检查大肠粘膜有无炎症。 如肛门附近的直肠粘膜严重发炎时,可伴有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患细菌性痢疾的病人,可排粘液和血混合不均的少量粪便,没有大的臭味。而阿米巴痢疾患者多排出果酱样的大便并伴有腐败性恶臭。 使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的菌群失调,也会发生肠炎,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扁桃体炎后,突然出现血性腹泻,就可能是菌群失调造成的。 还有一种非感染性的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初期也有像痢疾那样的腹泻症,但它的特点是病程很长。有时伴有腹痛。应该警惕的是,结肠癌和直肠癌也可出现红色稀便,且便中混有脓及粘液,伴有特殊的臭味。患者大便次数增多,有时有里急后重的感觉。此时极易与溃疡性结肠炎相混淆,应及时找专科医生检查。 柏油样便:柏油样便见于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的大量出血(血量至少有60毫升以上)时。便呈黑色并有光泽,奇臭。柏油样便多为稀便,但也有成形的。柏油样便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的出血。此外,在食道静脉瘤出血、暴食后连续呕吐、食道和胃粘膜交界处血管破裂出血时也能见到。不能忽视的是小肠溃疡、癌肿等有时也产生柏油样便。 普通颜色的腹泻: 睡觉着凉,伤风感冒,吃得过多或过冷,都会引起腹泻,排出的多为黄褐色稀便。一般不发热,腹痛也不严重。这些病症虽不严重,但也应进行必要的治疗。 大便变细或变扁: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一般直肠疡后期,因肠腔狭窄可出现大便形状的改变(变细、变扁)。此时患者多伴有腹胀、腹痛、消瘦、全身衰弱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肠腔出现炎性肿块或大的息肉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热点内容
为什么酶活力保存时间长而降低 发布:2025-05-12 14:49:17 浏览:457
为什么长时间玩手机脸起痘 发布:2025-05-12 14:29:04 浏览:181
颜色越深分度值一样是为什么 发布:2025-05-12 13:40:08 浏览:293
15岁男生为什么会高血压 发布:2025-05-12 12:47:09 浏览:572
韩国签证为什么找不到信息 发布:2025-05-12 11:56:49 浏览:568
绿豆泡水后为什么变颜色 发布:2025-05-12 11:48:13 浏览:599
大漆的珠子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发布:2025-05-12 11:14:06 浏览:649
苏宁支付为什么便宜 发布:2025-05-12 10:44:01 浏览:90
为什么男生睡觉很难叫醒 发布:2025-05-12 10:39:37 浏览:699
为什么找不到路由器的信号 发布:2025-05-12 10:36:55 浏览: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