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战德国头盔不一样
‘壹’ 一战时,德国陆军的钢盔为什么要带一个盔
那是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设计的,普鲁士陆军带着它连续打赢了三场对外战争,统一了德国。虽然期间还经过改装,其装饰性仍然远远强于实用性。
‘贰’ 普鲁士军盔的不同时期的样式
184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为他的步兵设计了这种尖顶钢盔,高度夸张得达到38CM,钢钉基座为十字形,前帽舌为直角形,步兵盔的顶部是一个高钢钉,而炮兵的是一个代表炮弹的圆球。
顶钉的脖子部位有2个通风孔,还有一圈黄铜圆圈装饰。所有等级的士兵和军官头盔上都有一根黄铜下巴带。前部的鹰标盔徽是用两颗螺钉固定。在头亏右侧固定下巴带的位置有一片皮制的代表普鲁士王国的国旗的黑、白、黑色圆环。头盔后边是一条黄铜脊骨从顶钉底座一直延伸到后猫兜底边,它为头盔增加了一些固定性。
头盔的所有金属配件都是哟内黄金色黄铜或者带银色的镍制成。作为规则之一,士兵制服上的纽扣的颜色决定了他们头盔上金属件的颜色是哟内金色还是银色,必须保持一致。 1860年尖顶头盔又再一次缩小了尺寸,前部鹰标盔徽的尺寸也被改小。M1856/57型也再一次根据新的标准进行了改造。盔徽还是继续使用细纹螺钉加螺母的固定方式但是在新的制造头盔盔徽图案上加了一条细带,上面写着“上帝保佑国王与祖国”。老的头盔盔徽上由于没有这条标语,所以
又都按照新的标准另外制作了这条细带加到原来的盔徽上去。 由于一战开始后的1914年末德国的海运线遭到英国海军的封锁,来自南美国家阿根廷的皮革供应随之变得异常的短缺。用毡、锡、钢铁和纤维制造的替代型头盔应运而生。其实早在一战开始之前就有少量用锡制成的头盔供私人购买。在一战中遭到封锁之后,锡等代用材料制成的头盔又开始大批量制造。M1915型
是尖顶头盔生产的最后一种型号,主要特征是装上了能够将顶钉扭下来的接片,并且以往光彩耀眼的金属部件都换成了不太反光的灰金属制造。能拆卸的新型顶钉是根据前线的意见而改进的,设计初衷是让前线士兵在进入战壕前将它拆下,这样在战壕内的各种动作就不会受到头盔顶钉的影响而变得更加敏捷,同时也减小士兵的轮廓特征而更隐蔽。灰金属件通常使用的是锌,它不象黄铜那样反光强烈,同时也是因为英国海军的封锁德国要把供应短缺的黄铜优先用于数量巨大的炮弹壳制造上。
‘叁’ 一战德国军服和二战德国军服有什么不一样
纳粹制服仿造19世纪末20世纪初普鲁士贵族和容克的礼服我会说?礼服和作战军服的差别大了多了,而且不是所有一战德国陆军都有尖帽盔。
上图为德三装甲投弹兵
可以看出德二德三都有钢盔,服装整体偏灰。整体差别不大
两个时期的最大不同应该在于军礼服,德二的军礼服没有束腰,普鲁士深蓝色居多,给人印象刻板端庄保守。德三仿佛要体现出日耳曼种族高大威猛的特点一样,服装十分的拘谨贴身,马裤 长靴 腰带和高挺的军帽。 把普鲁士蓝换成了全黑
‘肆’ 一战期间德国军队装备为何变化如此大
德军在战争初期装备的带有尖顶的“普鲁士盔”并不是真正的钢盔,除后期产品外,大多是皮革制造的,有的外包毛毡,仅有遮风挡雨的作用,而无防弹功能,后期大量采用的也不是M35,而是m16、m17、m18这几种头盔。因为堑壕战为了防止破边击中头部带来的伤亡,所以一般要用钢盔进行防护,而带尖顶的在制作工艺上比较复杂,所以就逐渐淘汰了。
‘伍’ 看图,两名一战时的德军步兵,为什么头盔是不一样的搞不懂耶
第一张图片的头盔是M1915型,这是最后一种尖顶头盔(从普鲁士时代,德国的头盔是有尖顶的),这种头盔罩着盔布,上面一般还写有数字,代表他所在的团,但是这张照片看不清楚。
附图,原来华丽的M1895型,金属光泽,但不适合战场:
该型号防护性能良好,1916年后很快替代了原来的尖顶M1915
而它在一战结束后作为剩余物资一直使用,直到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