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拍的为什么不好
㈠ 为什么新《红楼梦》拍摄的如此之烂
因为导演李少红是个红盲(我也是新闻中看到,不知真假,据说之前都没看过《红楼梦》还是没懂过《红楼梦》),这样的导演,能拍出好片那才叫见鬼呢!《红楼梦》本来就不是那么好拍的,想当年87版的时候请了多少红学家指导。
再说了,这也不是用心之作,从导演到演员,都是仅仅为名为利而已,有几个读过《红楼梦》?拍出这样的片子再正常不过。
新《红楼梦》是我见过最烂的片子,没有之一。这就是一场闹剧。
㈡ 为什么总有些人认为新红楼不好我觉得非常好啊。
先声明,这不是我写的,是在红楼贴吧上看到的,希望能让你有所收获:
我算是很认真的本剧观众,50集大戏看了45集,其中仅仅1次外出、1次信号故障,才漏掉5集。算是坚持把牛奶喝完,才发表的观后感。这一点先预告新红的支持者。
原本在看了前4集后,已经有了个基本认识。而且这个认识并没有随着其后的40多集演进而有太多变化。之所以迟迟才提笔,大略是因为数年前为了反对李旭丹出演黛玉并反对胡枚担任导演,已经奋笔疾书的许多。热情耗费不少,自以为终于得计(这一点不少天涯网友想必在得知蛋蛋和胡导出局时颇有同感)。而最终是现在这么个结局,却是政老爷说宝玉和贾环的“两难”了。好,闲言收住,且说正题。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豆瓣的评分。豆瓣上:《89版红楼梦电影》的评分是7.8,《林青霞、张艾嘉红楼梦电影》评分7.5,《徐玉兰、王文娟越剧电影红楼梦》评分8.9,《87版电视剧红楼梦》评分9.2;而《新版红楼梦电视剧》评分为4.9。豆瓣的起评分为2.0,最高分为10。一般电影而言,9分以上寥寥,都是神作,比如《肖申克的救赎》;8.5分以上接近神作;7.5分以上都值得一看;6分以下必属烂片。
豆瓣上给新红楼打分的约有3400人,其中40%的人给了一颗星(最低评价),9.3%的人给了五颗星(最高评价)。其余2星、3星、4星分布平均。毕竟有超过300人给出五星评分。
那么新红楼究竟是否好看?私以为设定这样一个前提:没有看过《红楼梦》原着,也没认真观看过《87版电视剧》,甚至对红楼梦的故事、人物了解非常模糊。那么在看完了新版红楼梦后,应该认为这部剧拍得还不错。场面大、人物多,场景、道具蛮漂亮,情节曲折跌宕,至少是部看的下去的好电视剧。比之央视不断重播的穿越大戏《神话》那好了不是一点半点,甚至比大胡子的《鹿鼎》、《倚天》在流畅性上也强出很多……交出这样一份答卷,李少红和新红制作团队当然想不通目前铺天盖地的板砖了。
问题是,这样的前提假设存在吗?
就像《黄金甲》。如果没有看过《雷雨》者,会觉得影片的故事情节还是大有可观的。但是这个主线框架和老谋子有半毛钱关系吗?同理,既想借助《红楼梦》的故事、人物以及其声望带来的收视关注;又在遭到批评时以“艺术手法创新”、“导演的二度创作”、“80、90后的新视角”等为托词,试图摆脱原着的框架和规范。请问李少红,这得了便宜又卖乖的事情,合适吗?
以下,漫谈我对于新红楼选角、表演、剧本、场景、服饰、音乐、音效的数点观感。
选角是个大题目,也是李少红失败的根本。这个篇幅比较大,我放在最后细细说。争取对每个主要角色发表以下个人观感。这里单说一下林黛玉的选角。
下文请看链接:
㈢ 为什么都说新版红楼梦不好啊!给我理由!! !
2楼那意思是说,别人只要是辛辛苦苦做的东西,哪怕是个垃圾,你也不能有评论的自由,不能说臭,不能说垃圾么?那2楼你自己觉得自己说的这话靠谱么?你细细想去。
楼主也够幼稚,《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曹雪芹还不知道呢,可是那原着的第五回里,早已经用判词把结局大致交待了,怎么也不能脱离原着吧?真忠诚原着就必须忠诚作者的原意!照楼主你的意思,人类都不会下蛋,是不是就不能说炒鸡蛋不好吃啊?况且早已有87,89的影视版,人家20多年前拍的,都比2010年的这个红雷梦好,能让真正的红楼迷不笑话么?
细数新版《红楼梦》十宗罪
罪状一:准备不充分,受累不讨好
曾经口碑不错的导演一夜之间沦为“人民公敌”,并被网友戏称为“烧红鲤”。其实,李导呕心沥血,怀胎三十余月,做“父母”的袒护孩子也是情理之中。
李少红透露说自己以前并没有认真研究过这部小说,直到重拍《红楼梦》,才在红学家的指导下第一次真正读它。红学研究者向来良莠不齐,分门别派论争不断。指导李少红版《红楼梦》的所谓红学家,是否真正靠谱也未可知。毛主席他老人家曾说过,不精读全文四遍以上,休谈《红楼梦》。李导仅仅凭自己临阵磨枪般的阅读,和一些红学家的“指导”,就匆匆动手,实在有些勉强。
新版《红楼梦》播出后,有观众指出,李少红没有真正读透《红楼梦》,她用自己庸俗化的理解和想象去对待故事中的人物,而没有注意到《红楼梦》关注的是生命的终极关怀,只是把它当成了一般性的普通故事来演绎。
“二十年来辩是非”。《红楼梦》辩了几百年也没个定论。相隔二十年的新旧两版电视剧,是非优劣,也只有交给后人来评述。敢于救场接下这种受累不讨好的活,就应该奖励李导一朵小红花了。只能向李导道一声,您接拍红楼受累、受委屈了。
罪状二:铜钱额上贴,窗帘身上披
新《红楼梦》的定妆照从发布之日起就震惊四方,那销魂的额状先后得到了“铜钱头”、“黄瓜片头”等多种名号。主子小姐们的华装也丝毫不输额状的冲击力,疑似窗帘布的宽大蕾丝低胸装完全看不出其高昂造价。这些可都是奥斯卡得主叶锦添的得意之作,看过其在《卧虎藏龙》、()中设计的观众都不禁感叹,这位大哥的水准也太起伏了吧!
如果说铜钱头和窗帘布还不够给给力,那出家人妙玉头上戴的大红花,小宝钗厚厚的粉下惨白的脸,以及老祖宗“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秦可卿鬼魅般的黑纱装和妖孽似的绿色眼影总能煞到你的眼睛了吧。
满眼铜钱的结果除了雷,便是千人一面。除了出场次数多的黛钗持续搞视觉轰炸以外,五十集新《红楼梦》看下来还分不清三春、湘云的观众大有人在,甚至不少人都没有发现这几位中途是换了演员的。
在铜钱头、窗帘布、大红花、绿眼影的包装下,新《红楼梦》尚未露播出之前,就已经在某知名论坛八卦版网友自发发起的“金乌鸦”选举中连年斩获大奖。而随着新《红楼梦》正式露出庐山真面目,相信今年的“金乌鸦”大奖必将又有其一席之地。
罪状三:选角不靠谱,外形都不符
说完了造型,我们再来吐槽一下选角。
“黛肥钗瘦”谁之过?人家李少红导演说了,黛玉是在和宝玉爱情无望的情况下逐渐“为伊消得人憔悴”,可惜一直到她“裸死”我们也没看见蒋梦婕MM的体型发生任何变化。蒋梦婕的圆脸厚唇颇有福相,怎么看也不像是有“不足之症”,那种高贵气质的忧郁更是不见踪影。
扮演小宝钗的李沁倒是瘦得弱柳扶风,被网友取谐音“暴柴”,和宝姐姐珠圆玉润、用雪堆成的形象大相径庭。看来把宝姐姐和林妹妹的演员换一换,可能骂声还能弱些。
小宝玉因头大脸尖被讥为“长得像舒克贝塔的小正太”。而大宝玉虽然长得算标准美男,但没有什么特点,且戏份少存在感弱,网友的火力点几乎没往他身上撒。“把宝玉比下去”的秦钟更加让人喷饭,本该是面若桃花的翩翩美少年,怎么和蜡笔小新长得那么像。
三春姐妹,剧中却没有一个能和原着对得上号。“鸭蛋脸、长挑身材”的探春成了个小萝莉,反倒是“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的惜春一脸老相。更离谱的是贵为皇妃的大姐元春,其尊容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有网友调侃道:“看到元春,终于知道贾家为什么会衰败了。”
姚笛扮演的王熙凤眼似铜铃,归亚蕾扮演的王夫人超龄,贾母不慈祥,荣宁二府的爷们儿集体肥头大耳、猥琐不堪。不靠谱实在太多,不甚枚举。
罪状四:演技不过关,都把规则潜
这么多演员选的不靠谱,李少红也喊冤。她明确表示自己没有全部演员选择权,但同时也拒绝透露演员背景。
从胡玫与投资方一拍两散,到李少红火线救急,接手新《红楼梦》这个烫手山芋,这中间的曲折就已被演绎出了N个版本。流传比较广的就是胡玫对投资方硬塞进来的演员十分不满,“非要用***我就不拍!”。收拾烂摊子的李少红为了平衡各方关系,着实大伤脑筋。
《红楼梦中人》宝钗组的冠亚军姚笛和白冰,传说一个有某实力雄厚的大老板撑腰,另一个则是投资方之一英皇力捧的新人。双方从选秀斗到开拍,最终还是白冰得到了大宝钗这个角色,姚笛则莫名其妙演上了王熙凤。对此,英皇方面毫不避讳:“我们投了钱,用我们一个演员很正常。”
另一个传说来自扮演袭人的李艳,据说其父是温州老板,她带着投资进组。可见,其他演员也大抵如此。大观园中群芳,不知为在名着中露个脸,各出价几何。既然潜规则大家心知肚明,不如不要浪费时间搞什么《红楼梦中人》,干脆来个红楼角色大拍卖。即能满足富二代投身表演事业的热切愿望,又能填平李导日夜发愁的资金缺口,岂不是双赢,只不过观众的眼睛要遭殃咯。
看来娱乐圈中潜规则、钱规则之毒早已深入骨髓,真是应了那句话,“这贾府只有门前的石狮子是干净的。”
罪状五:贵族不优雅,红楼似青楼
李少红花费重金,把主要演员全都安排住进六星级豪华酒店,让他们从身心上体验不食人间烟火、挥金如土的贵族生活。可是李导忘了,挥金如土的也有可能不是贵族,而是暴发户。
新《红楼梦》很不幸就给人一种暴发户的感觉。可怜的林妹妹居然连一块手帕都没有,只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往袖子上擦。漱口也不像陈晓旭优雅地挡住,喝茶像是牛饮,这通身的气派哪里像老祖宗嫡亲的孙女?薛姨妈喷茶一幕更是让荧屏前的观众都吃不下饭。
演员没有经过系统教育,贵族气质荡然无存也就算了,把红楼拍的好似青楼才真真不可原谅。网友自制MV《青楼十二稚》火爆网络,十二钗被恶搞为“卖女孩的老火柴”贾母旗下的红牌,怡红院里还有“吸干精血”的老妖怪。想当年面对《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气急败坏甩出一句“人不能无耻到这种地步!”。现如今,面对更出格的恶搞,李导却不敢出声了。怪只怪画面与歌词如此契合,贾瑞表情猥琐,凤姐宽衣解带销魂,秦可卿性感,宝黛“床战”火爆,神曲《爱情买卖》在这样精彩的画面的配合下,更显出彩。
罪状六:镜头疾如风,观众喊头晕
林黛玉初进贾府一段,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有十分详尽的描写,对宁荣二府的位置以及荣国府内部结构的描述细致入微。这些都不是曹公信手拈来或炫耀排场的,除了使观众了解贾府的基本情况,形成直观的环境印象外,更暗含了许多信息。
新版《红楼梦》一开播,许多观众兴冲冲地想看看传说中占了大半条街的贾府是如何的气势恢宏,如何的富丽堂皇。却只见镜头“刷刷刷”,好像武林高手施展轻功瞬间移动一般,还没来得及把荣国府好好打量一番,转眼黛玉就已经和贾母相拥而泣了。这一段的快镜头看得人头晕目眩,好好的贾府没瞅上两眼,引来观众强烈不满。
除此之外,新《红楼梦》中镜头莫名快进慢放,随意推拉摇移的段落不在少数。小的愚昧无知,不明白李少红导演用这些非正常的镜头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叙事美学。如果这是一部小众的后现代实验电影,如此使用镜头无可厚非,说不定还能赢得一片赞誉。但现在这版《红楼梦》毕竟是全国十几亿双眼睛关注着的名着改编的大剧,创新太过实在不宜,有时候中规中矩还是必要的。
罪状七:画面太阴森,音乐如聊斋
李少红导演是要进军恐怖电影节,拿新《红楼梦》来练手的吗?这不仅仅是网友对李导的揶揄,的的确确是任何一个审美正常的人看到新《红楼梦》时最直观的感受。
想当年看《橘子红了》的时候,一踏入橘园,我就毛骨悚然。那阴森的气氛实乃李少红标签,新《红楼梦》又在《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且不说秦可卿在凤姐的梦里身着黑纱、飘来飘去这样明摆着就是闹鬼的片段,以及地府使者黑白无常的数度出场,就算是平时的大观园也一片阴森之气。再加上疑似恐怖片的配乐,莫名冒出来的昆腔“咦”“呀”“喵”的诡异女声,半夜一个人在家最好不要去看新《红楼梦》,否则被吓到心脏病发也没处说理去。
在新《红楼梦》中,黛玉死后,大观园内流传着林姑娘阴魂不散的传说,于是人们争相逃离这个“鬼地方”,以致于大观园变成了一处人迹罕至的废园。月黑风高无人夜,正是黛玉还魂时。那画面,那音效,简直是绝妙的恐怖片素材,不禁让人忘记我们正在看的是《红楼梦》,不是《聊斋》。
请问李少红导演,下一部要拍摄的力作是《倩女幽魂》吗?
罪状八:编剧不给力,像听广播剧
本版红楼旁白无所不在,大大抢了演员们的风头。前几集旁白几乎贯穿始终,而且完全就是照读原着原文。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的确是达到了一点普及原着的效果。但更多的观众反映本想好好看看电视剧,却一直被旁白搅得无法集中注意力。
另外,故事的起承转合都靠旁白来实现,角色的心理活动也都要通过旁白讲出来,这不能不说是编剧无能。本剧的编剧大胆启用了全80后阵容,他们中有的是专业编剧,有的是网络编辑,甚至还有在校大学生。这些年纪轻轻的编剧,人生阅历和文化底蕴、知识储备和编剧技巧都差强人意,要对付这么一部巨着的改编工程,实在是有些勉强。
对于网友的质疑,李少红一直以“忠实于原着”来回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尹鸿教授认为,任何手段的传播都不是原汁原味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原着的核心要素和主要情感相对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是衡量改编成功与否的标准。以此为判断标准,新《红楼梦》的改编显然不能算成功。
当然,过度“忠实原着”的旁白也提供了一种便利,你完全可以闭上眼睛,把新《红楼梦》当成广播剧来听,也许会发现其新的魅力。
罪状九:细节bug多,删改惹争议
既然李少红口口声声“忠于原着”,靠着这四个字,她面对各种质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偏偏有爱较真的网友摆开架势,要拍砖就拍高质量的砖,就拿原着说事。这名ID为白色彩色的天涯网友,把原文逐字逐句与电视剧相对照,光是前七集共找出细节错误112处。这其中就包括僧道不分,元妃省亲的时候贾府男男女女站成一团说说笑笑毫不避讳,“霍启因要小解”一句变成“霍启突然尿急”的粗俗改动等等。
当然,这些只是小问题,但许多关键情节的删改,就不像“霍启突然尿急”一样可以笑笑就过去了。比如“王熙凤弄权水月庵”一回,本来是表现贾家权势之盛和凤姐性格特点的重要章回,却在新版《红楼梦》中不见踪影。“大观园群芳夜宴”一回中,各人抽到的签上都有揭示其命运的诗句,暗示探春将远嫁的那句“日边红杏倚云栽”也被删除。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好了歌》可是说是全书思想的精华所在,竟然也被按了快进般一带而过,难道李少红导演嫌《好了歌》太过三俗,主动响应号召把它“和谐”掉了?
罪状十:宝玉娶宝钗,悲喜两重天
前八十回好歹还是按照原着的脉络来,旁白也好,bug也好,都不算是上纲上线的问题。但新版《红楼梦》沿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来拍,形成和87版悲喜两重天的景况,成为新《红楼梦》被猛烈攻击的最大原因之一。
高鹗续写的四十回实在和曹雪芹的原意相去甚远,虽然曹公的原稿早已散佚,但其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写法,再加上《脂砚斋评石头记》的辅助,数百年来红学研究者早已对真实结局有了一个大致的构想。87版的结局就是摆脱高鹗续写固有影响的另一种解读。
而李少红保守地选择了高鹗版,让抄家后的贾家“兰桂齐芳”,让贾宝玉和贾兰叔侄同中举人,让远嫁的探春奇迹般地随婆家一起搬回京都。一向最疼爱林黛玉的贾母主动和王夫人、凤姐玩起了掉包计,把宝玉和宝钗塞进洞房。贾宝玉大闹一阵后,居然也就和宝姐姐过起了如鱼得水的夫妻生活。
高鹗的续写与原作对社会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深层次批判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据说李少红选择这一版本来拍,是红学家下的“死命令”。难怪有人说,李少红被红学家忽悠了。
综上所述十大罪状,李少红成为“人民公敌”并不冤枉。有媒体笑言,新版《红楼梦》没有惹起任何争议,而是完全在遭受一场一边倒的围殴。新版《红楼梦》从地方台播出到两大卫视上星,都经历了收视率高开低走、大起大落的尴尬。凑热闹的围观者在开播头两天抬起来的收视率经不起考验,随着剧集深入,越来越多人放弃观看新《红楼梦》,其收视率也逐渐回归理性值。观众用遥控器投票的结果,给了新《红楼梦》一记响亮的耳光。
“满纸荒唐言,一部心酸剧”。观众看着好好的名着被改编至此,倍感心酸。而呕心沥血、期待满满的李少红,看着耗费三年、烧钱无数的“亲生仔”被痛批至此,同样也心酸不已。一向与媒体相处良好的李少红,此番因一部《红楼梦》多次与记者翻脸,在节目录制现场面对质疑屡屡失态,与媒体关系一度降到冰点。李导半辈子积累下的良好口碑毁于一旦,让人惋惜。但同时新版《红楼梦》也让人看到中国电影恐怖类型片的“新希望”,也算是这部耗费巨资的“巨作”所做的一点贡献吧。
㈣ 为什么说新红楼梦很差
一点都不差。就是拍摄的风格和表现方式一些人接受不了而已。他们不喜欢当然就要凭着自己的个人意见说差,只是代表个人意见,又不是所有人都说新红楼梦差。何必要计较于这个。有些人不喜欢所以说差,这应该不需要理由吧。大多数都是一些先入为主的观念,任何人没有资格说新红楼比旧版差,因为无论新旧红楼都是后人按照自己的意思去表现这部着作的,都不是曹雪芹的权威.好坏只在个人的看法,没有个对错之分。
㈤ 为什么新红楼梦这么难看
1。人物的化妆比较丑,又不是唱戏,画得什么装呀,本来漂亮的小妹,也给弄丑了,王熙凤等现实中都是比较漂亮的,但画完妆后就一般了,无语。。。。。
2。电视剧中有许多快进的场景,给人的感觉就像在电脑上看是的,没有电视剧的稳重感,感觉节奏快了,特不适应。导演是不是没钱了,多拍几集怕什么。
3。背景音乐、台词好恐怖。简直就是杀人,比原来的红楼梦差远了,实在不行就把原来的弄上也可以,毕竟原来的已经成为经典了。
总之,新版的没有以前的好。缺少艺术细胞的人才能拍出这样的电视剧,好像玷污了原创造。
http://tieba..com/f?kz=824772432
可以参考一下
㈥ 为什么新版红楼梦的收视率不好
其实演员是选得很好的,只是服装、造型、场景设计的不大好,头发额前的刘海弄得不好看,弯弯的。旧版红楼梦的演员都是经过几个月红楼培训,而且造型设计得很好,场景就更不用说了,好像是在苏州园林拍的。再说音乐,没有一点古典韵味,新版与旧版对比,旧版的音乐古香古色,可以看出旧版红楼梦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在里面。大家可以上网去看看新旧两版红楼的剧照,就可以看出,新版红楼,是比不过旧版的!
㈦ 新红楼梦为什么收视率不好
1、选角没有老版选得好,弄得林黛玉比薛宝钗还胖
2、这些青年演员底蕴不深,对原着理解不好,演技实在不敢恭维
3、“铜钱头”、“羽毛妆”等演员造型雷人
4、文言台词,大量旁白,不伦不类
5、竟然出现“黛玉裸死”这种桥段……无语
6、因为演员选秀方面的分歧,胡玫退出了。而李少红临危受命,仓促上阵。就李少红的《红楼梦》功底来看,肯定会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但是,说到底新红楼的收视率不是不高啊,虽然《红楼梦》变成“红雷梦”,但是网上的热烈挑刺、质疑等也从侧面反映了这部新《红楼梦》是个热剧。
㈧ 10 版《红楼梦》为什么这么烂
一部好剧需要各种各样的好条件,而10版的《红楼梦》,除了有足够的经费外,其他一无所有。
一、被曝出黑幕
当时,在挑选演员的时分,就被曝出了许多黑幕,饰演黛玉那组的第一个女孩被替换掉,而且姚笛本来是是在黛玉组,后来又被安排到了宝钗组,可是最后却饰演了王熙凤。
还有根据剧组的造型师说,剧组的每个女孩后面有着一个大老板支持,有些演员在拍戏的时分,肚子还变大了,还得重新制作衣服,在这情况下,大观园里面那些纯真的美好,在这些演员中完全失去了,这部剧不好也是有原因的。
总得来说,新版本的红楼梦在各方各面上的表现可以肯定就是一部烂片,完全没有红楼梦的形象,有些感觉好看的人,可能都没有看过经典版的红楼梦,两个剧组更是相差很大。
这部剧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拍摄出来,导演没有知识,演员还是靠着背景来演戏,完全没有原着的样子。
㈨ 新红楼梦为什么演的跟鬼片一样不过我觉得连鬼片都不如
新红楼梦纯粹是哗众取宠,胡搅蛮缠,服饰和场景乱七八糟
网民总结出其罪状六大款
1.蒋梦捷,于小彤等演技太差;
2.演员的头饰,发型等不符合时代;
3.一张黛玉吐水图(称此照十分不雅);
4.黛玉裸死;
5.配音太差,效果欠佳;
6.旁白过多,死背原文。
对于它那多的令人恶心的旁白,我感觉李少红还不如让旁白再多点,拍成说书或朗诵。
您认为其恶心是对的
如果说是因为87经典的存在而影响了新红楼梦,那我持反对意见。我是先看的新红楼梦,后看的87红楼梦,我认为从艺术角度来看,新红楼梦差劲的很
另外,人民日报曾点名批评了新红楼梦,批评文章称其“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
㈩ 为什么说新红楼梦不好看
最佳答案
下回拍聊斋的时候一定要叫李少红拍,绝对能使这部着作影响全世界。
完全是照着原着拍实际上是导演笨,不知道怎么拍,看图解字最容易了,连个概括都不会。所以看的时候就像小时候的小人书,上面一个图,底下一行字。
小宝玉演的还可以。
无论从演员的挑选,服饰,造型,演技,台词,配乐,都比不上87版。一个电视,又有旁白,又有配乐,然后时不常的有个女声跟着配乐唱几句,演员还说着台词,她也不觉得耳朵累呀。
比如说87版,如果贾府聚会比较热闹,就会配个喜庆的音乐,悲伤时就配个葬花吟之类的悲乐。为什么这版永远都是一个音乐,而且比较诡异。
李少红所有的作品都有一个通病,就是节奏慢。大明宫词,橛子红了,节奏慢的要死。从来没觉得好看过,
其实胡玫也不适合拍这样的片子,胡玫只适合拍政治斗争的戏,女人戏不适合。
当初的演员表上顾问都是巴金之类的顶级文人,所有的新演员都是跟老演员住一起,一招一式,每一句话的来调教。而这一部呢,演员经常走穴。
李少红只会说请宽容小演员,实际上不如说请宽容她。
中国的国情是经典永远无法超过的。
想想中国哪个导演比较适合拍细腻的感情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