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vdi网络不好
Ⅰ 为什么用vdi登陆outlook特别慢
1.尝试更换一个网络环境查看问题是否存在;
2,.请您点击https://status.live.com页面查看是否是暂时的服务器问题而引起。
Ⅱ 传统的VDI架构难以有效的解决虚拟化终端管理,是否有合适的虚拟化架构从根本解决难题
VOI 即Virtual OS Infrastructure 构架的实现,从桌面应用交付提升到了OS(操作系统)的标准化与即时分发,与传统的VDI 设计不同之处在于终端对本机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再依靠于GPU 虚拟化与CPU 虚拟化技术,而是直接在I/O 层实现对物理存储介质的数据重定向,以达到虚拟化的操作系统完全工作于本机物理硬件之上,从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到各种设备均不存在远程端口映射关系,而是直接的内部址。因此杜绝于VDI 目前所存在的服务器与网络消耗大及软硬件兼容性问题。
Ⅲ 桌面虚拟化的技术构架
VDI桌面虚拟化的优势在于运算集中在服务器端,因此在以下两种环境中特别合适:1、在极小的广域网带宽环境下,例如低于500Kbs的线路下,可以采用VMware等VDI产品进行部署,用户可以使用平板电脑或者手机接入,访问自己的桌面环境,实现随时随地办公;2、在新建的全千兆网络环境下,同时业务应用比较简单的环境中,用户部署VDI桌面虚拟化后可以购买100元左右的云终端作为客户机,大大减少客户机的硬件投入,拉平在服务器上的硬件投入,使得总投资更加合理。
VDI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简称VDI)是许多机构目前正在评估的全新模式,它是基于早期的RDP协议和瘦客户机逐步演变而来的,也是国外VMware等国外虚拟化厂家长期鼓吹的模式。VDI旨在为智能分布式计算带来出色的响应能力和定制化的用户体验,并通过基于服务器的模式提供管理和安全优势。它能够为整个桌面映像提供集中化的管理,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其固有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因其利用硬件仿真及瘦协议,使得视频、Adobe Flash、IP 语音(VoIP)以及其它计算或图形密集型应用不适用于该模式,而且VDI 需要持久的网络连接,因此不适于要求离线移动性的场合。此外,其基于服务器的模式对服务器的配置有极高的要求,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不让众多的用户重新考虑部署VDI的实际意义及成本。
从实际应用方面来分析,VDI模式还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与之相关的虚拟化桌面,如远程托管桌面、远程虚拟应用程序、远程托管专用虚拟桌面、本地虚拟应用程序及本地虚拟操作系统等虚拟化桌面也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另外还有对终端硬件的支持问题、对网络及服务器硬件过度依赖的问题、以及数据安全性问题等。
VOI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从广义上讲Desktop并仅是Windows系统的桌面,而是终端客户机的代名词。同理对桌面的交付不仅限于感观可视的软件运行窗口,更可以是整个操作系统的数据流, VOI 即Virtual OS Infrastructure 构架的实现,从桌面应用交付提升到了OS(操作系统)的标准化与即时分发,与传统的VDI 设计不同之处在于终端对本机系统资源的充分利用不再依靠于GPU 虚拟化与CPU 虚拟化技术,而是直接在I/O 层实现对物理存储介质的数据重定向,以达到虚拟化的操作系统完全工作于本机物理硬件之上,从驱动程序、应用程序到各种设备均不存在远程端口映射关系,而是直接的内部址。
VDI虚拟桌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图形化系统运行的显示结果,基于VDI 架构时是将远端的这个显示结果的视频帧压缩后传输到客户端后进行还原显示,这个过程会大量占用服务器的资源与网络带宽,而且在非全屏模式,用户实际面对是两个桌面,一个是自己本机的桌面,一个是远端推送过来的虚拟桌面,虚拟桌面上的运算如果需要调用本机资源与外设,都需要通过本机的底层系统进行转发和映射,降低了效率牺牲了资源可用性。 VOI 则可以让虚拟系统从引导阶段就开始接管计算机硬件平台,直接工作在本机的硬件平台之上,不再需要下层系统的支撑。要想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为客户机提供一个虚拟的磁盘存储空间,将操作系统放置这个虚拟存储空间里,让客户机从这个设备完成启动。
基于VOI的虚拟终端管理系统采用了虚拟容器概念,将终端客户机的存储介质由物理转为虚拟,从分散转为集中;通过IVDP技术将操作系统内核从客户机硬件驱动依赖中分离出来,实现系统应用的跨平台交付。无论本机采用什么样的硬件平台与本地系统,都可以由信息中心按需分发、统一部署。
OSV虚拟桌面基础架构
OSV(Operating System Virtualization)智能桌面虚拟化,是基于X86标准计算机系统下实现PC桌面的集中管理、控制、存储、维护的PC桌面虚拟化技术。OSV与VDI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使用集中管理、分布运算机制,而后者采用的是集中管理、集中计算,显然后者对于服务器的依赖要远远超过前者。OSV不仅实现了计算机的的集中化管理,在保证本身运算速度和特性不变的前提下做到了计算环境OS&AP和PC硬件的完全脱离。桌面计算环境可以在OSV控制台随需派发并且用户可以开机自行选择桌面环境。用户桌面数据与应用数据均集中存储于OSV Server 上,实现了用户桌面数据的统一管理,统一派发,与计算机硬件分离。OSV Server 通过同步派发或者异步派发模式将桌面流数据,派发至本地计算机进行计算并显示桌面。这样可以让IT管理更加灵活,IT架构更加安全和可靠。达到了客户端随需选择应用环境(OS&AP On-Demand)的IT管理理想境界,使得客户端具备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安全稳定的计算环境,同时实现了以PC为标准的IT基础架构的完全虚拟化,IT基础架构更加的弹性和灵活,极大的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做到了PC应用的随需应变。 随着桌面虚拟化市场的竞争,一些用户对于各种选择的支持意见和反对意见感到困惑。下面是一些主要的桌面虚拟化方法和这些方法可能适应的各种情况。
远程托管的桌面
当人们考虑“终端服务”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想到远程托管的桌面。一台服务器运行一个操作系统的镜像或者应用程序,许多客户机使用连接代理软件登录这台服务器。这个软件是客户机上的软件的一部分。客户机操作仅在显示器上显示这个用户共享的应用程序的镜像,来回传送键盘和鼠标输入的信息。
优点:成本低,对数据和应用程序有高水平的控制。
缺点:性能取决于网络连接质量;显示协议经常不能处理复杂的图形;一些为桌面设计的应用程序在共享的模式下不能在服务器上运行;对于不能本地存储数据的用户、使用大多数外设的用户或者使用优盘携带数据到处走的用户来说缺少灵活性。当断开连接的时候不能工作。
远程虚拟桌面应用程序
这是你在曾经使用过的每一个Web应用程序中得到的东西。与共享的桌面不同,这里需要的唯一的东西是一个网络浏览器和标准的Web协议(HTTP、HTTPS、SSL等等)以便创建保密的连接和传输图像和数据。根据应用程序的设计(考虑Flash下载),最终用户的机器可以处理一些应用程序的逻辑或者图形,或者仅仅点亮显示器和向服务器发送鼠标点击信息。
优点:不需要IT部门控制最终用户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
缺点:不允许IT部门控制最终用户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可能会影响性能。当断开连接的时候不能工作。
远程托管的专用虚拟桌面
增加用户能力以及减少成本和保护IT的Web应用程序或者终端服务的资源。这个服务器不允许很多用户共享同一个应用程序或者操作系统的一个实例,而是托管仅允许那个用户访问的一个虚拟机中的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和一套应用程序。这个虚拟机能够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与其它专用的虚拟机共享资源或者自己在一台刀片式PC上运行。能够远程托管或者传送。在传送的情况下,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都可以传送到客户机,根据用户的需求下载部分软件,在客户机上执行这些程序,使用其处理能力但是不使用本地存储。
远程托管:
优点:能够运行在共享模式下不能运行的应用程序;隔离每一个用户的活动以防止资源的限制。
缺点:比贡献的桌面使用更多的带宽,使用更多的服务器上的硬件。性能取决于网络连接的质量和显示协议处理图形的能力。当断开连接的时候不能工作。
传送方式:
优点:经常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因为需要图形或者其它操作在本地执行。
缺点:需要更强大的客户机硬件,减少了虚拟桌面成本的好处。在断开连接的时候不能工作。 考虑一些“Java”。从服务器向客户机下载应用程序并且在客户机上运行,使用本地内存和处理能力。但是,这些虚拟应用程序在一个“沙箱”中运行。这个沙箱强制执行一套规则,规定本地机器能够做什么和与什么设备进行连接。
优点:比远程托管有更多的计算资源并且有时候有更好的性能;消耗较少的带宽;能够离线使用。
虚拟机。这个虚拟机能够像一个完全独立的设备那样发挥作用,使自己与虚拟机外部的客户机上的硬件和软件隔离开来。选择2:一个管理程序在这台机器上的BIOS上运行,允许用户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完全没有“主机”操作系统。
优点:一个系统上有多个操作系统;不用担心操作系统的兼容性;能够在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非传统的虚拟机客户机上运行。
缺点:潜在的资源冲突;客户端管理程序相对不成熟没有证明安全性。
VDI并不是降低IT成本的特效药
如果您采用VDI的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那么有可能进入一个误区。很多人忽视了VDI在企业应用中的真实情况,该装的本地操作系统还是得装(这还意味着IT部门要搭理本机和VDI两套系统),实现完善的VDI环境还意味着企业需要在核心基础设施上增加投入包括面向VDI的高可靠性存储、服务器和新的终端设备,VDI软件授权也是一笔费用,全部下来比传统的IT基础架构的成本只会高不会低。(一个更有价值的IT系统永远不会更便宜),企业实施VDI如果不是为了增值而是降低成本,那么很可能会失望。
存储是VDI的阿喀琉斯之踵
在传统的服务器虚拟化环境,存储系统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内存的消耗是头号问题。在VDI环境,内存也很重要,但是存储资源的消耗成了头号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VDI的存储问题有其特殊性。VDI的存储问题通常与存储性能表现有关,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终端用户的用户体验。
很多VDI存储性能计算器在预测用户工作时的存储性能方面表现不俗,但遗憾的是,Windows在启动和登录方面并不是一个特别有效率的操作系统。大量Windows系统的同时启动和登录对VDI系统来说将会产生所谓的“启动风暴”或“登录风暴”。
在最糟糕的情况下,虚拟桌面从启动到加载完成往往需要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这对于终端用户和CIO的职业来说都是灾难性的。(这也是为什么部署VDI往往会保留终端上的本地操作系统,而IT部门不得不同时维护本地和VDI虚拟桌面两套系统)企业如果准备部署VDI,一定要确保存储系统的写入吞吐速度能经受“启动风暴”和“登录风暴”。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将传统存储技术与高IOPS的固态硬盘SSD系统进行整合。另外一个解决办法是选择模块化的专业VDI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在每个模块中都整合了传统硬盘和固态硬盘,同时企业还能分阶段逐步替换传统桌面环境,将项目投资分散到VDI方案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而不是一次趸付。
留神VDI可能涉及的软件授权陷阱
导致VDI项目搁浅的因素很多,其中软件厂商对VDI应用的软件授权规定往往是其中之一。即使你已经拿到了软件产品的网站使用授权或者并发用户授权,在实施VDI之前也要务必搞清楚软件厂商是否提供了产品的VDI授权。很多软件授权都明文禁止在虚拟环境中使用,或者会要求你另外购买专门的虚拟化授权供VDI环境使用。
VDI软件授权方面需要格外小心的是微软公司的产品。微软有一种“虚拟桌面访问授权”(Virtual Desktop Access,VDA),可以被用来授权非Windows操作系统设备(所谓的BYOD,例如iPad等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通过虚拟桌面访问Windows应用。但CIO需要警惕的是:这个授权要求企业为每个移动设备都购买一份,如果企业实施VDI的目的主要是满足移动设备应用(例如医院、证券和教育等行业应用),这VDA授权可能会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闲置客户机硬件性能
主流虚拟桌面软件都采用了VDI 架构,受原始设计初衷的影响虚拟桌面系统对客户机的硬件配置几乎没有限制,普通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甚至十多年前的老旧PC 机都可以顺利接入的桌面流畅使用各种超出本机软硬件平台所支持的桌面与应用,各种外部接口的使用(如USB 、串口等)以及内部数据处理(CPU、GPU 等)都采用映射流完成,因此虚拟桌面的使用对本机资源的占用相当少,反之也是一种很多闲置。对于一些企业新近购入的PC 机往往拥有着强大的本机数据与图形运算能力,当某时因为工作需要在这些PC 机上接入虚拟桌面使用有关应用时,会发现自身明明备配了大容量的内存与高性能的CPU及显示卡,但是在使用图形渲染、仿真运算等应用时表现却并不好,而服务器此刻却为你背负了巨大的压力。本机大量的硬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另外有些企业的窗口单位的PC 上往往会使用很多的外部设备,如各种型号的打印机、扫码器、身份验证设备等数据采集设备,这些设备原本是接驳在本机接口并驱动的,在接入虚拟桌面后并无法保证全部接口都能完成映射且正常的工作,这个问题也会影响到业务的开展。
业务瘫痪风险
主流的几款VDI 产品(包括VMware View 在内)需要基本配备为:一台服务器、根据发布需要而准备N台模板机。为了方便管理有些企业会将其全部转移到虚拟服务器上工作,虚拟服务器统一管理与维护都相当方便,特别是虚拟服务器出现宕机等问题后可以快速的迁移。但是承载这些虚拟服务器或虚拟机的物理服务器一旦出现宕机,即使事前物理服务器有热备(或负载均衡)在宕机之后的重新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并且无法保证间隔期数据的完好。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很多业务将有可能受到影响。在全部采用物理服务器的情况下又会回到采购成本与管理成本的话题上。
1、远程托管桌面
即所谓的终端服务器模式。多台终端使用客户端软件登录到服务器,而用户在终端的显示器上获得服务器端用户的桌面图像,以及来回传送键盘和鼠标的输入信号。多用户之间共享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实例,以及磁盘空间等资源。此种方式优点在于成本低,对数据和应用程序拥有很大的控制程度。缺点则主要有:某些应用程序无法在服务器上以共享的方式运行;显示协议不能处理复杂图形;性能取决于网络连接的质量;对网络性能有依赖,网络连接情况较差或中断则无法正常工作。
远程托管桌面的主要软件产品有:思杰XenDesktop、Wyse ThinOS、微软远程桌面服务。
2、远程虚拟应用程序
你曾经使用过的每个Web应用程序就是一种远程虚拟应用。与共享桌面不同的地方是,它只需要浏览器和标准的Web协议(HTTP、HTTPS和SSL)来创建安全连接、传输图像和数据。最终用户的机器可能处理应用程序的一些逻辑或图形,也可能只打开显示器、向服务器发送鼠标点击,具体取决于应用程序的设计。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IT部门无需控制最终用户的硬件或软件环境,然而这也可以算是缺点,正因为IT部门无法控制用户的硬件或软件环境有时会影响使用性能和效果。当然,离线状态下也无法工作。
此种模式的软件产品主要有:思杰XenApps、微软远程桌面服务、VMware View和VMware ThinApps,云端软件平台,瑞友天翼,极通EWEBS等等。
3、远程托管专用虚拟桌面
与网络应用或终端服务相比,这种模式为最终用户增强了功能。用户在服务器上使用的虚拟桌面并不与其他的用户共享文件目录或应用程序,而是在该用户才能访问的虚拟桌面里面有一套独立的系统。虚拟机可以在服务器上运行,与其他专用的虚拟机共享资源;也可以在刀片PC上独自运行。既可以远程托管,也可以流式传送。
远程托管专用虚拟桌面的模式优点在于能够运行共享模式下无法顺利运行的应用程序;可以把每个用户的活动、存储全部分离开来,安全性和实用性更好;缺点在于耗用的资源要比共享桌面的方式多,同时性能仍然取决于网络连接的质量和显示协议处理图形的功能。要是连接中断,无法正常工作。
此种模式的软件产品主要有:思杰XenDesktop、Wyse ThinOS、VMware View、微软企业桌面虚拟化(MED-V),达龙业务安全桌面系统。
流式传送模式:在此模式下,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都可以传送到客户机――根据用户需求,下载部分软件,然后在客户机上执行;使用的是客户机的处理功能,而不是本地存储功能。优点是可以利用本地客户机资源,所以常常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缺点则是需要功能更强大的客户机硬件,减弱了虚拟桌面的成本优势。要是连接中断,无法正常工作。
流式传送模式的软件产品主要有:思杰XenDesktop/XenApp/XenProvisioning、Wyse TCX、VMware View Manager/ThinApps/Composer和微软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套件。
4、本地虚拟应用程序
此种模式与JAVA的工作模式类似。应用程序从服务器下载到客户机,然后在客户机上运行,使用本地内存和处理功能。但应用程序在沙箱(sandbox)里面运行,而沙箱为本地机器可以进行什么操作、可连接至什么设备制定了一套规则。优点在于拥有比远程托管应用程序更多的计算资源,有时候性能更好;耗用的带宽比较少;可以在离线状下使用。缺点则是缺乏统一的有效的管控,桌面虚拟化在维护方面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软件产品主要有思杰XenApp、Wyse TCX、VMware ThinApp和微软应用程序虚拟化。
5、本地虚拟操作系统
目前有两个主要版本。第一个选择:客户机端的虚拟机管理程序可以在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上创建一个虚拟机,虚拟机可充当一个完全独立的单元,与虚拟机之外的客户机上的软硬件隔离开来。第二个选择:虚拟机管理程序在机器的BIOS上运行,允许用户运行多个操作系统,根本没有什么主机操作系统。本地虚拟机的优点显而易见,一个系统上可以有多个操作系统;不用担心操作系统的兼容性以及潜在的资源冲突;但缺点也很明显,占用本地资源较大,无法由IT部门集中管控,客户机端的虚拟机管理程序相对不够成熟,其安全性有待验证等等。
主要软件产品有思杰Dazzle/Receiver、WysePocketCloud、TCX、VMware View Client Virtualization /Offline Desktop(测试版)和微软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套件。
企业引进虚拟化几点评估建议
1、使用习惯、感受:企业大量的分散的PC采用集中式运算进行集中式的管理确实为我们企业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不过我们知道计算资源是不可缺少的,不过是存在的位置不同而已,我们放在终端上还是服务器上都是无法减少的。假设我们每个人桌面的计算资源相当于(cpu双核2.0 内存2G)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用户体验转移到服务器上,100个用户的并发那就要求服务器提供100X2X2等于400的CPU运算能力和200G的内存才可以满足用户习惯了的体验环境(冗余未计算内)。那么我们计算如果我们的企业有500个用户呢,如果是1000个用户呢。实际上我们不可能为我们的用户提供如此的计算能力的,那么也就从这个单方面就必须牺牲用户的体验了。其二在每个用户都要去服务器端下载它所用的操作系统对带宽压力是巨大的,用户越多这个因素就越明显,所以这个因素也需要企管人员重点考虑。用户的体验没以前好了,会不会对IT人员的工作推进造成影响呢?
2、设备和软件兼容性:我们习惯了即插即用的外设设备,新的系统会不会对日常的工作习惯造成影响呢,如果有了影响是如何避免的呢?我们的IT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是增加了还是降低了,效率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需要我们企管人员具体考量。
3、成本:企业花费的每一分钱都会具体考虑投入产出比,一个好的管理工具要推广,最起码它能够给企业在一个时间内带来成倍以上的收益才给与考虑的。集中式的虚拟化方案带来的投入成本主要是虚拟化软件授权费用,正版操作系统的授权,正版办公软件的授权,瘦客户机的采购费用,网络设备的换代费用,新的存储设备增加费用,服务器集群的硬件和软件采购费用,甚至有一些网络改造的费用。由于新的技术对管理人员的技术要求的提高相应的就会有技术人员的培训学习费用,新增管理人员费用。由于设备的成倍增加带来的还有机房改造电力消耗的各种费用。 考虑到各种费用的总和,计算出的单点改造成本,还要考虑到日后虚拟化平台升级费用和兼容性是否能匹配企业内部的系统升级。然后才可以制定一个完整的财务规划来应对整个项目的开支和升级。这个计划就需要整个集团公司所有部门一起参与协调。
4、多媒体和大型程序体验:在一些设计部门和跟设计关联部门,需要大型的设计程序由于显卡虚拟化的技术尚未成熟,所以在这个场景中是无法应用的。
5、软硬件架构改变:新的系统和新的应用,我们有做好准备吗来应对管理架构的改变,来应对团队组织的改变吗?最后建议我们的企管人员对于集中式计算模式的方案问一句:我们准备好了吗?
好的,假如您觉得您的企业可以承受以上提到的问题,并经过讨论打算上这个项目了,我们祝愿您项目实施成功并提供下面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我们依照着所有最佳策略、做了恰当的分析和设计并打算开始将用户迁移到他们全新的虚拟桌面上。但不要这么快。我们需要确保已经做好的恰当的规划,否则最终我们可能要面临应用出现缺陷、用户感到困惑、或者丢失文件,必须有一个制定好的迁移计划让用户来遵循它。
个性化同步:一个用户的传统桌面可能已经安装了大量的应用程序、升级和补丁。盲目地将这些设置搬到新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料的结果。有一种可选的方法是,从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的“干净”环境开始,只迁移有要求的设置( 例如:outlook签名、浏览器收藏夹等) 。通过提前设置可以验证迁移流程并测试设置以确保能够兼容新系统。
数据同步:除了用户的设置之外,任何本地桌面上保存的数据都必须转移到一个可以被虚拟桌面访问的地方,这就是一个网络共享。因为用户可能会将这些数据保存在他们桌面上的任何位置,因此通过分析应该快速决定两个可能点:“我的文件”或者在本地驱动器上的文件夹。当用户准本迁移到虚拟桌面的时候,数据就被转移到网络共享中。一旦迁移完成,用户应该利基从虚拟桌面开始工作。尽管传统桌面通常是可以访问这些位置的,但是这么做往往会导致性能降低、文件访问缓慢以及潜在的保留问题。
终端用户支持:迁移过程对用户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提前应该搭建一个恰当的支持结构。支持团队应该考虑到迁移过程中常见的一些问题,记录下常见问题并与将要进行迁移的所有用户进行交流。这些资料将有助于轻松地定位。但仅仅这些步骤是不够的。在迁移的第一个星期内将会出现大量用户问题。如果有一个完善的用户验收测试(User Acceptance Test) ,那么提前就会预期到其中一些挑战,并准备一些有价值的FAQ 材料。支持团队需要相关的工具和培训来帮助用户即时地解决问题。如果他们能够看到用户的端点设备和虚拟桌面的话,他们的效率可能会更高。这为支持团队提供了对用户挑战的完全可见性。
记住一点,迁移计划一定不能是改观。这个过程必须是灵活的,可以应对后续的不可预见的挑战。部署团队必须就这个流程的挑战进行交流和沟通。最后,一旦用户的数据/ 设置迁移了,那么他们就必须也迁移到虚拟桌面,否则物理桌面和虚拟桌面环境可能就会出现数据/ 个性化的冲突。
Ⅳ 解析如何配置VDI网络而不影响性能
但VDI配置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复杂的部分会产生大量网络流量。 通过虚拟桌面架构VDI产生的网络流量会增加延迟,降低吞吐量。在部署VDI之前,你得决定所期望的VDI网络性能,策划好网络连接。归根结底就是测量性能,然后计算VDI能添加的潜在负载。网络性能管理工具有助于监控网络操作,包括延迟、吞吐量和网络容量。 最重要的事情是查看网络使用率的高峰值与地峰值。例如,网络流量可能在早上9点最大,因为大家都在登录,整个网络充满认证请求与应用启动。这样的话,网络上在发布虚拟机,再添加VDI就会降低网络性能。同样,记住备份操作会影响VDI网络流量与吞吐量。 网络问题取决于VDI类型 连接VDI。 某些VDI实施下,所有进程活动(宿主的桌面)都发生在数据中心,所连接的VDI也是如此。这样,VDI网络流量通常化解为两种类型:配置(创建与发布)虚拟PC产生的流量,以及终端产生的流量。外部网络(用户到主机)非常饶舌,但只有少量数据,更多是屏幕更新,通过来自终端的显示协议传输到主机,反之也一样。 在进程发生在数据中心的VDI环境中,可以使用分割网络并使用服务质量控制来减少终端与主机之间的流量。存储与服务器之间高速度的链接有助于进一步减少对VDI性能的影响。 断开VDI。 VDI另一个中类型是支持断开虚拟会话的环境。换句话说,虚拟机实际运行在用户的终端PC上。这种类型的VDI实施,虚拟机交付到终端并在本地发布。虚拟机虚拟硬盘文件的交付会消耗大量网络带宽。幸好,这个事件只发生在初始配置期间。之后,VDI网络流量等同于传统PC使用的流量(需要在任何端点复制虚拟硬盘又该另当别论)。 简言之,断开的VDI只有在配置与复制期间属于带宽密集型,这种情况发生得少。这意味着服务器到存储的带宽不是那么关键,你该将关注点放在终端与主机之间。 为VDI配置网络归结为测量、设计研究、部署和监控这四方面。
Ⅳ VDI云桌面对数据安全保护好不好
VDI的核心优势之一就是对数据安全的保护性很高,因为基于服务器后端计算,前端展示的只是通过网络传输的镜像。这种纯后端计算的模式优势很明显,局限性同样也很明显,比如对3D高清应用的支持性差、对外设的兼容性差、对服务器的消耗大、对网络的依赖高等,都是VDI的客观局限性。之所以很多云桌面厂商会推出VDI架构的云桌面,是因为这种技术在2012年,就有开源的技术,红帽提供的KVM、Spice协议、包括像oVirt、OpenStack等。而研发新架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目前在国内从云桌面进入国内之初就开始高投入专注研发云桌面产品的厂商其实不多,和信创天算是其中比较突出的。它们的下一代云桌面融合了云桌面三大主流架构VDI/VOI/IDV,能覆盖各行业办公使用场景。
Ⅵ 如何确保VDI用户认证安全
虚拟桌面的登录过程对黑客来说非常脆弱,但是可以通过加密以及双因素认证确保VDI用户认证的安全性。
虚拟桌面的登录过程对黑客来说非常脆弱,但是可以通过加密以及双因素认证确保VDI用户认证的安全性。
给用户提供一台物理PC意味着他们需要PC访问公司的系统。过去只能够通过局域网访问。但是在过去的十年,员工在家办公或者在具有互联网连接的地方办公已经变得很普遍。VDI使得通过互联网访问成为更加简单以及更加通用的工作方式,但是互联网并不是个友好的地方。
使用加密保护用户凭据
首先,存在的一个风险就是监视网络的观察者能够看到你访问VDI环境的用户名以及密码。如果能够监测到实际的数据,为什么要猜测用户以及密码呢?为了保护在网络比如互联网中传输的用户凭据,一定要确保用户名以及密码被加密了。请记住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很友好而且并不是网络中的所有人都是你的员工。将所有网络看作是充满敌意的,即使是在办公室中的网络。
最为常见的加密方式是基于用户证书的SSL连接。SSL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信任:你相信证书的发行方吗?建立信任并只允许用户接受可信的证书是使用SSL确保密码安全的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不对非常可信的源使用SSL认证,那么你必须允许用户接受不受信的证书。即使是在内部网络,这也不是个好主意。务必部署受信的证书并强制只能使用经过加密的受信证书以避免证书以及数据被窃听。
安全密码
需要了解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密码不是非常安全。密码列表的统计分析表明用户的很大一部分密码是非常简单的,也就是字母以及数字的组合。尽管通过公司的网站计算出可能的用户名并不需要做很多工作,但用户名可能要比密码更难猜测。破解能够通过互联网使用用户名以及密码进行访问的任一应用程序不会花太多的时间,即使应用只能够通过SSL访问。
对密码有益的补充是第二个加密因素,或者是不稳定密码或者是物理标记。不稳定密码的生命周期很短。常规密码可能一个月才会过期,不稳定密码可能每分钟都会发生改变。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RSA密钥卡,每分钟生成一个新的六位数字。用户必须输入用户名以及每分钟新生成的密码才能登录系统。黑客通过网络或者偷看获得的不稳定密码,必须在一分钟以内使用。即使是这样,只有在用户使用密码之前黑客才能使用该密码,因为正确的密码只能够被接受一次。
物理标记是类似智能卡的设备,必须在VDI客户端设备上将智能卡插入到读卡器中才能进行访问。标记通常和用户名、密码或者PIN一起使用,因此只有标记是不允许访问的。这意味着只偷走标记没有任何用处。
另一个双因素认证机制是使用电话号码作为第二个认证因素,或者向用户发送一个不稳定密码或者在登录时让用户拨打特定的号码。目标是组合用户名、密码或者PIN,电话,RSA标记,智能卡才能够允许登录系统。
VDI并非天生就是安全的,这和你如何实现该技术有关。像样的VDI产品将提供端到端加密而且允许使用双因素认证。无论用户在哪儿登录你都应该启用加密,无论是否存在明显的攻击风险,例如是否允许通过互联网登录,你都应该部署双因素认证。大多数VDI产品能够基于用户的连接方式选择不同的身份认证机制。
Ⅶ VDI云桌面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VDI云桌面主要的优势是信息数据不落地,安全性高、支持移动办公、支持桌面漫游,主要的劣势是对服务器消耗大、对网络依赖严重、不支持3D高清应用、对外设兼容性差。因为VDI的优势劣势都比较明显,所以有一些云桌面厂商会投入高研发成本,在VDI的基础上融合VOI和IDV架构,这样能弥补VDI的局限性,也能大幅度降低硬件投入成本。以和信下一代云桌面为例,它不仅深度融合了VDI和VOI,还加入了IDV架构,让新硬件能支持早期操作系统,比如win7/xp等等,这对于一些只允许使用某些指定系统的单位来说适应性更高。
Ⅷ 桌面虚拟化的使用过程中,电脑依然卡顿,影响使用,为什么
是本地客户端卡顿还是虚拟化云桌面卡顿?若是本地客户端卡顿,需要检查是否物理机运行程序过多或是配置过低,不能正常运行云桌面。若是云桌面卡顿,首先登录控制台检查为每个云桌面分配的硬件资源(CPU、内存等)是否够用,如果资源占用率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需要为每一个云桌面增加资源。其次如果云桌面数量较大,而存储的IOPS值过低,也会导致云桌面卡顿,这种情况需要升级存储(比如增加内存,增加传输通道,更换SSD硬盘),必要时购买性能更好的存储。
Ⅸ VDI云桌面对网络的要求高不高
VDI因为全部依赖服务器端计算,再将镜像传送至前端电脑,所以对网络的要求非常高。相当于是通过一个远程显示的连接协议,通过客户机连上虚拟机,这上面所有的CPU、内存、硬盘、显卡都是用服务器的,前端相当于只是一个显示器。而一些厂商为了解决VDI对网络依赖严重的问题,会优化底层架构,比较普遍的办法就是融合使用前端计算的VOI架构。目前在这种架构上做得最成熟的应该是下一代云桌面,因为它在VOI中融合了一种叫盘网双待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保障云桌面无论是在网络丢包还是硬盘坏损的情况下,都能正常工作,不会影响业务的连续性,这对一些对业务连续性要求高的行业,比如医疗、教育、制造业等等来说非常重要。
Ⅹ 如何确保VDI网络的连通性及安全性
首先,需要区分网络流量的优先级。这样VDI网络才不会不堪重负。测试网络的一种方法就是雇佣一批“养路工”,使用收集的信息来设置网络流量的优先级。
很多路由器以及交换机都包含通过流量类型或者TCP端口号对VDI网络流量优先级进行区分的工具。然而,您可能想了解一些带宽优化产品,比如F5 Networks、Riverbed Technology、Citrix Systems、Blue Coat Systems以及Zeus Technology提供的产品。
管理用户的预期至关重要。尽管VDI厂商为用户提供了调整协议以及带宽优化方法,但事实上网络不可能突破物理规则的限制。虚拟桌面基础设施的一大优势就是能够实时、动态监控网络延迟。这些系统将潜在的、制造混乱的网络延迟及时通知给管理虚拟桌面环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