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粪为什么不好
❶ 为什么我捡来的蚯蚓粪很硬
蚯蚓粪重金属含量与养殖原料有关系。
蚯蚓粪含有高度活性的细菌和酶,植物残余物和动物粪便残余物以及蚯蚓卵(潮湿)的生物混合物。这些粪含有丰富的水溶性植物营养物质,比表层土壤中含有的腐殖质还多50%以上。
蚯蚓粪里充满了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矿物质,如浓硝酸盐,磷,镁,钾和钙。它还含有锰,铜,锌,钴,硼,铁,碳和氮。然而,最好的是,这些矿物质可以立即用于植物,没有任何烧根的风险。请记住,动物粪便有机肥和化肥必须在植物吸收之前在土壤中分解。
当有机物质通过蚯蚓的消化道时,在粪上沉积一薄层油。这层油会在2个月的时间内被侵蚀。尽管植物营养物质可以立即使用,但它们缓慢释放持续时间更长。蚯蚓粪中的茧每个包含2到10个在2周内孵化的卵。这意味着年轻蚯蚓持续分解土壤有机质过程,只要土壤松散,潮湿和有机物质丰富,蚯蚓就能活下来。
蚯蚓消化道内的细菌将有机废物转化为天然肥料。有机废物经历的化学变化包括除臭和中和。这意味着蚯蚓粪的pH值是中性,蚯蚓粪粪是无臭的(雨后它们闻起来就像一片森林里的味道)。蚯蚓的粪也含有细菌,当这个过程在土壤中继续进行,微生物的活动得到促进。
关于蚯蚓粪有机肥(以下简称有机肥)
有机肥来源的肥料对植物和土壤都有好处,如果使用得当,一般不会燃烧或损坏植物。有机肥料刺激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在将有机肥料转化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可溶性养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机肥料通常提供次生和微量营养素的需要,通常在化学肥料中却没有。
有机肥料氮、磷、钾的来源比化学肥料相对较低,但是可以保持土壤肥力更持久一些。因此,有机肥对植物的影响通常是更微妙的。假如有机肥应用到草坪,它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结果,但回报是草坪保持绿色的时间。
❷ 养花小白必知,蚯蚓粪能否直接做花肥呢
说到养花,必定是离不开施肥的。常见的肥料用复合肥、缓释肥、营养液、饼肥、淘米水、果皮水等等。这些肥料各有各的特点,复合肥肥效快,使用简单、无臭味,是室内养花经常使用的肥料,但是复合肥容易导致土壤板结;而有机肥肥效较慢,制作时间长,有臭味,室内养花不大适宜,但有机肥也有肥效长、能够改善土壤结构的优点。
2、在使用蚯蚓粪的时候不要往里面掺入杀菌剂,虽然可以杀菌剂能够消灭有害病细菌,但也会将里面的有益微生物杀死,降低肥效。
3、耐旱怕涝的花卉不要单独使用蚯蚓粪来种植,因为蚯蚓粪的保水性很强,不易干燥,从而导致土壤里面积水,造成这类型花卉烂根、死亡。
❸ 蚯蚓对人是否有害
没有。
蚯蚓能够对许多决定土壤肥力的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被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它通过取食、消化、排泄和掘穴等活动在其体内外形成众多的反应圈,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过程产生影响。蚯蚓生态系统中既是消费者、分解者,又是调节者,它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
1、对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
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
(3)蚯蚓粪为什么不好扩展阅读
蚯蚓成上海垃圾处置小能手
位于市场西边十几公里的蚯蚓养殖基地,每天要消纳约200吨湿垃圾。在发酵池对面的暖棚内,基地负责人用耙子轻轻一拨泥土层,只见一大批苋红色的蚯蚓在蠕动。“这种蚯蚓叫大平2号,相比其他品种的蚯蚓,胃口好、不挑食,连高油高盐的餐厨垃圾变成的腐殖质也敢吃。”
负责人介绍说,哪怕源头收来的湿垃圾分类不够精细,混杂着大量干垃圾,也不妨碍蚯蚓进食。“它们就好像一台垃圾自动分拣机,在进食时会避开干垃圾,只吃腐殖质,最终蚯蚓田里的干垃圾一目了然,可以轻松筛选出来,送到专门的单位处置。”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上海日均分拣出湿垃圾4800多吨,但实际的资源化利用能力仍只有3000多吨,存在很大缺口。有关人士指出,如果蚯蚓处置模式能大规模推广,将是上海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的有力补充。
“蚯蚓可以突破湿垃圾资源化利用价值不高的瓶颈。”有关人士介绍说,蚯蚓活体和粪便都有较高的市场价值。目前,每吨蚯蚓活体的市场价格约1万~1.5万元,每吨有机肥价格约800~1000元。每20吨餐厨垃圾大约可以转化为1吨蚯蚓活体以及3~5吨的有机肥(蚯蚓粪)。
假设上海未来每天有500吨湿垃圾用来喂养蚯蚓,那么每天资源化利用创造的产品价值会超过30万元。更重要的是,相比填埋、焚烧等方式,同样单位的湿垃圾用蚯蚓处置的投入更低,且对环境的副作用也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