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深度为什么不一样
1. 基桩的主筋为什么钢筋直径一样长度却不一样
这种状况一般出现在摩擦桩,而且桩基比较深的情况。因为在桩基设计计算时,桩身的弯矩越往深处弯矩越小(土的抗力与作用产生平衡),当达到一定深度,弯矩变为零(甚至由于土测压力的作用下,弯矩图会出现反弯点,反向弯矩也会出现一个最大值,不过这个最大值相比桩基上层的弯矩微不足道)。当桩身越往深处,几乎无弯矩作用。而桩身配制的主钢筋,主要的是抵抗桩身弯矩作用,加强桩身混凝土的强度,所以越往深处弯矩越小,主钢筋可以减少(不能突然减少,只能慢慢减少).
2. 农村建房子桩基可以打不同深度吗,还是都要打一样的深度
如果避开既定的地基不谈,桩基的深度与建筑高度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
对于端承桩,桩深与能够承担轴向荷载的可用持力层埋藏深度直接相关;对于摩擦桩,桩的有效长度取决于桩穿过各层土的土质性质、状态以及有无软弱夹层直接相关。
当然建筑物越高和桩距布置越大,因而桩的轴向荷载越大,对于摩擦桩会是主要影响桩长的因素,那是在既定的地基土质的情况下。
有一种情况,即便是地基是坚硬的岩石,作为桩的设计模式,桩长不得短于5米。 高层建筑桩的深度是桩的长度加上地下室基础 底的埋深所组成。
(2)桩基深度为什么不一样扩展阅读:
检测技术:
1、静载荷试验
桩基静载测试技术是随着桩基础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而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桩基静载测试技术就逐步发展起来。传统静载荷试验采用手动加压、人工操作、人工记录的方式进行。
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基本建设规模的逐年加大,特别是灌注桩在工程上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桩基静载测试技术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至今,桩基静载试验作为一项方法成立,理论上无可争议的桩基检测技术。
2、低应变处理
20世纪80年代,以波动方程为基础的低应变法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各种低应变法在基础理论、机理、仪器研发、现场测试和信号处理技术、工程桩和模型桩验证研究、实践经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3、高应变应用
我国的高应变动力试桩法研究是起于20世纪80年代
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已有相关的软硬件,实际应用效果已不弱于国外,在灌注桩检测桩基动测方面,国产仪器和软件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方面显示出中国特色。
3. 关于建筑桩基深度
如果避开既定的地基不谈,桩基的深度与建筑高度没有直接必然的关系。
对于端承桩,桩深与能够承担轴向荷载的可用持力层埋藏深度直接相关;
对于摩擦桩,桩的有效长度取决于桩穿过各层土的土质性质、状态以及有无软弱夹层直接相关.
当然建筑物越高和桩距布置越大,因而桩的轴向荷载越大,对于摩擦桩会是主要影响桩长的因素,那是在既定的地基土质的情况下。
有一种情况,即便是地基是坚硬的岩石,作为桩的设计模式,桩长不得短于5米,高层建筑桩的深度是桩的长度加上地下室基础底的埋深所组成。
4. 桩基础基础埋深和最大基坑深度的区别
基础埋深一般指的是基础顶面到地面的深度,基坑深度一般指基坑底到地面的深度。
5. 钻孔灌注桩混凝土浇筑时为什么发生同一根桩相同方量每一次浇筑长度都不同
钻孔在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层成孔直径会有所不同,在松散砂层成孔直径会大点,在粘土、粉质粘土层成孔直径会小一些,对应的每一孔段的混凝土灌注方量会有所差异,另外在灌注过程中,混凝土是充填在孔内和导管内的,随着灌注深度的不同,导管内混凝土的量也是不同的,钻孔较深时,导管内混凝土量相应要多一些,灌入孔内的量要少一些,孔内混凝土面上升得也要少点。
6. 地基打桩是否越深越好
是,打桩越深,地基越牢固,楼层越稳固,可是你付出的经济成本越高;一般要根据楼层设计高度和地基土层结构综合分析来确定合适的打桩深度
7. 桩基础埋置深度和建筑物高度的关系
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与基础形式和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当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时,对于天然地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对于桩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在埋置深度内;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从室外地面算起,如果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侧向限制时,埋置深度应从具有可靠侧向限制的地面算起。
(7)桩基深度为什么不一样扩展阅读:
桩基础的分类:
桩基础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它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如根据承台与地面相对位置的不同,分为低承台与高承台桩基。当桩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下时,称为低承台桩基;当桩承台底面高出地面以上时,称为高承台桩基。
在房屋建筑中最常用的都是低承台桩基,而高承台桩基常用于港口、码头、海洋工程及桥梁工程中。《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桩进行分类。
1、按承载性状分类;
(1)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端承型桩: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由于摩擦桩和端承桩在支承力、荷载传递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通常摩擦桩的沉降大于端承桩,会导致墩台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同一桩基础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2、按成桩方法分类;
(1)非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因而桩周和桩底土有应力松弛现象,常见的非挤土桩有挖孔桩、钻孔桩等。
(2)部分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挤土作用轻微,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常见的桩型有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钢管桩等。
(3)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使土的工程性质与天然状态相比有较大变化,常见的挤土桩有打入或压入的预制混凝土桩、封底钢管桩、混凝土管桩和沉管式灌注桩。
3、按桩径大小分类;
小桩:d≤250 mm;
中等直径桩:250 mm<d<800 mm;
大直径桩:d≥800mm。
8. 桥涵工程中为什么每根桩基的桩顶标高都不一样,那不是不在同一平面了吗
肯定不一样,桩顶标高的确定是根据原地面标高来定的(主要是摩擦桩的承载力是与桩的入土深度有关),原地面不可能是平整的。你说的同一平面一般是桥面(如果没有坡度),这个是通过调节墩身的高度来控制桥面标高的。
9. 基础开挖深度和打桩深度是一样的吗
不是的,打桩要深很多的哦,基础看设计图了,单层地下室的话一般在5米以内,多层的话另谈了,桩的深度一般都在9米以上,所以深度差的很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