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为什么水患一直处理不好

为什么水患一直处理不好

发布时间: 2022-09-26 22:52:04

❶ 为什么长江中游多水患灾害,如何治理

因为长江中游受夏季风影响雨水多,并且中游多山地丘陵地形,排水不畅,易积水因此多水患

挖渠排水,修建水库

❷ 两汉时期统治者治理黄河水患的原因

政治原因:黄河大患一直都是中国的心腹大患,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黄河一发水,农民流离失所就会变化成流民,处理不好就变成叛乱。
经济原因:古代朝代重农抑商,所以农民的税收是国家的收入,那么没水患,国家的税收也多。
地理原因:汉朝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还在北方,所以北方第一大河的走向往往决定王朝的走向。
麻烦采纳,谢谢,

❸ 两汉时期治理黄河水患的原因

秦汉时期,因为森林破坏严重,黄河开始泛滥。
政治原因:黄河大患一直都是中国的心腹大患,因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黄河一发水,农民流离失所就会变化成流民,处理不好就变成叛乱。
经济原因:古代朝代重农抑商,所以农民的税收是国家的收入,那么没水患,国家的税收也多。
地理原因:汉朝中国的经济和文化重心还在北方,所以北方第一大河的走向往往决定王朝的走向

❹ 长江流域水患为什么几千年都治理不好

历史上长江水患并不严重,为何如今长江洪涝灾害愈演愈烈?

自古以来每次提到水患,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黄河,因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如何治理黄河都非常头疼,早在大禹时期,就已经有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而且在古代一直都是“有河患,无江患”,历史上长江的水患并不严重。

民以食为天,但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人们根本就不会在乎生态平衡,尤其是古代封建社会生产力很低,人们除了围湖造田还烧山开荒,破坏了大量的森林植被,原本植被有很强的贮水能力,但是清朝大规模的砍伐,让河道不断淤积,河床也不断抬高,因此水患自然难以遏制,说白了如今的水患还是因为人祸。

❺ 如何治理水患

水可以成为水利,也可以成为水患。水患的原因是河床堵塞,水量过大。我们可以变水害为水利。
治理水患要成立河域治理局全面管理,从源头开始。
修建水坝好处很多,不仅为可以发电,而且蓄水灌溉,使河流成为衡流河。解决水流过大的问题。水流缓慢可沉淀泥沙,使水质提高,不会堵塞河道。
凡有落差的地方,以石头水泥代替,以免带起泥沙。
让上游人民都用电煮饭,不用柴草。上游山区全面绿化,减少泥沙冲入河中。
新开辟的城市工厂用地要有蓄水功能,以免城市化带来的水灾。

❻ 荆江水患的原因和解决措施

荆江水患的原因:
荆江原长404千米,今长331千米,宽度一般在2000米左右。河道呈西北、东南向,习惯上 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长164千米,河道弯曲并呈周期性展宽。下荆江自由河曲极为发育,横向摆幅达20~40千米,河弯曲折率平均为3,在我国的蜿蜓 性河道中居首位,而其中的孙良洲河弯道河道的长度为10余千米,直线距离不到500米,曲折率高达25。
太过弯曲的河道,不仅徒然增长了航程,而且由于弯道内流速减小,容易淤积成沙洲浅滩 ,阻碍航行;同时,也降低了洪水下泄的能力,容易造成洪水壅塞,引起堤防溃口。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洪水一出三峡,荆江首当其冲。为抵御洪水,保护农田、村庄,千百年来,荆江两岸人民坚韧不拔地修筑了蜿蜓于荆江两岸的"伏洪长城"--防洪大堤和堤边的防浪林带。
分洪与蓄洪,可以说是防洪的两个方面。分洪,就是在洪水期间,将河槽不能容纳而可能溃溢成灾的洪水,分往其他河流、湖泊或洼地内,以降低河道水位,防止堤防溃口。一般来说,分洪要根据历年水情,修建分洪闸、分洪道和分(蓄)洪区围堤等工程;在没有分洪工程的河段上,一旦需要分洪,也可以采取扒口分洪的措施。凡是接纳洪水的地方,无论是河流、 湖泊和洼地,广义言之,都可称为分洪区或蓄洪区。不同的是当河流和湖泊作为分洪区时,一般不专设堤防,而利用洼地蓄洪时,为了把洪水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必须修筑围堤。

❼ 从大禹治到今天为什么还总需要注意防范水患

因为水火无情,无论什么年代都应该有防范意识。

❽ 长江本无水患,为何现在洪灾却越来越严重了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根据史册记载,黄河决口泛滥约有1593次,较大改道26次。不仅如此,黄河流域还发生过很多次大型水灾。1843年8月,黄河中游发生了一场大暴雨。潼关至小浪底河段出现千年来的最高洪水位,黄河咆哮,两岸灾民深受其害。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有的时候也并非是仁爱慈祥的。相比于黄河,长江流域的水患的次数要少很多。甚至有人提出,长江本来是没有水患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现在长江越来越“脆弱易怒”呢?



“浚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长江的水患很大程度上都是人自己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想要治水先要治人,人心变得不那么贪婪,长江才会变得温柔。

❾ 古代黄河水患不断,现如今为什么没有水患了

黄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在古时候黄河母亲脾气不是太好,它经常咆哮,一旦黄河水大了,无数人就会因为黄河而遭殃,也因为黄河水患,我国的水利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国古代的治河技术,无不和黄河有关系。

为了治理黄河,古代还专门设立了河道总督,这是清朝的一个官职,其目的就是主要治理黄河的,这也说明了当时人们对治河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黄河是一个经常爆发洪水的大河。

然而,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黄河就经常发生断流的现象,因为断流,很多人说这样就不用饱受洪水的祸患了。没有祸患是好,但是如果断流或者水患太严重,都不是一件好的事情。黄河洪水滔天,和自然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现如今虽然黄河没有较大的水患了,但是断流现象也说明了黄河开始“生病了”。

而黄河之所以断流,这和人类活动是有一定关系的,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黄河上游是需要大量水源的,工农业的需要,使得黄河大量用水被抽走,这种情况必将导致下游没有足够的水源,除了工农业的原因外,也不排除气候的变化,以及植被的破坏。对于黄河断流这件事,国家也是非常重视的,经过国家的大力治理,黄河进入新世纪后都没有再断流。

❿ 黄河、海河、淮河水患原因和解决方法

一、黄河
1.黄河的水患
黄河出黄土高原 ,流入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 、坡度变缓 、流速减慢 ,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能靠筑堤 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有决口的危险。
2.黄河水患的治理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理泥沙。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加强中游黄土高原 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具体措施有: 大修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 调节黄河径流;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二、海河
1、水患成因:
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7、8月份,且年际变化很大
水系:扇状水系,各支流同时进入汛期,上游来水多
地形: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治理: 中上游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广建水库,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开挖入海新河道
三、淮河
1、水患成因:
气候:淮河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
水系:典型的不对称水系,下游无明显入海干流
地形:属于黄淮还平原,排洪渠道不是很通常,雨多的时候,河流容易泛滥。
2、治理:在山丘区开展水土保持,扩大淮河上中游行洪通道,加固淮北大堤等堤防,加固洪泽湖大堤,保证蓄洪;巩固入江水道,续建分淮入沭,建设入海水道工程。

热点内容
为什么别人会知道我的手机验证码 发布:2025-08-10 20:39:27 浏览:551
为什么有的冷面是黑色有的颜色浅 发布:2025-08-10 20:38:50 浏览:633
为什么晚上的浪比白天的浪大 发布:2025-08-10 20:26:25 浏览:77
为什么点开了软件界面却进不去 发布:2025-08-10 20:23:15 浏览:433
为什么绝大数人都和父母关系不好 发布:2025-08-10 20:22:21 浏览:217
为什么微信朋友圈发的视频好模糊 发布:2025-08-10 20:19:50 浏览:792
为什么叫最新款手机 发布:2025-08-10 20:18:26 浏览:184
角膜塑形镜为什么会有两种颜色 发布:2025-08-10 20:09:44 浏览:32
路由器为什么信号不好 发布:2025-08-10 20:08:17 浏览:5
为什么电脑桌面画报不更新 发布:2025-08-10 19:47:35 浏览: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