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这部电影为什么不好看
‘壹’ 守望者这部电影怎么样
电影《守望者》是DC旗下的一部反映超级英雄的电影。其内容是讲述在那个冷战的时代的超级英雄。这些英雄有的是正常人,有的却非常的极端,极端的好、伪装的恶、伪装的好。整个电影比较黑暗,看起来并不像当今超级英雄电影那样非常爽快,反而很压抑。
‘贰’ 如何评价电影《守望者》
好久没写守望者的答案了……
原本今晚帮朋友做LOGO但刚才喝了点酒现在有点晕……随意写点。
同样都是比较有深度的漫画英雄电影,《守望者》的评价为什么明显不如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
这个问题里 @孙小方说的已经很好了,我大概评价下守望者的电影吧。
至今我所看过的所有超级英雄电影里,没有能超过守望者的。
这句话前提是我的主观臆断,不讨论票房,电影高度还原原作漫画。
全世界范围内刮起超级英雄电影旋风是在二十一世纪初蜘蛛侠三部曲问世的时候(我个人更喜欢现在的超凡系列)。后来漫威的复仇者计划让这一风暴持续,但是,现在的超级英雄电影还是爆米花属性居多,最多看得爽看得过瘾。
守望者不是。
不论是从叙事手法,还有电影镜头语言的运用上守望者都甩其他电影几条街。
最先令人惊艳的是片头笑匠死后鲍勃迪伦的《 the time they are a change》歌声中回归历史。还有插叙,令人推敲的画面细节等等。
姜文八年磨一剑的《让子弹飞》赢得业界观众双口碑,靠的就是把掏钱的过审的大爷们讽刺了个遍顺便展现一下自己的情怀——最后一人一马走天涯。守望者里,不止讽刺,深刻揭露,而且个人命运以及政治大势都拿捏得非常到位。
举个例子。
夜枭在笑匠葬礼上回忆自己和夜枭的一次行动,看到混乱的场面,年轻的他感叹:
‘叁’ 你如何评价《守望者》这部影片
你很难说这部电影里的角色们孰对孰错。矛盾就在于此: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作战。而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罗夏的自我牺牲、曼哈顿博士的离开、数百万无辜群众的灭亡,以及法老为达成目而密谋的笑匠之死、达成目的后同为守望者的夜枭的愤怒。每个人都是正义的。即使是看似反派的法老,也愿为了一个“团结和谐的世界”而自我牺牲,承受来自同伴的不理解和负罪感。这是我至今为止看过的最棒的漫改电影,没有之一。
‘肆’ 美国的电影《守望者》好看吗
电影《守望者》改编自雨果奖获奖漫画《守望者》,主要讲述了一个架空的上世纪80年代的某一个月之内发生的事情,中间渐次插叙守望者及守望者前身民兵组织成员各个历史时期的所作所为,高明之处是将上世纪历史中的着名事件跟这些人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用一种讨巧的方式饱满了人物的背景形象。
如果你是个冷战历史爱好者,你或许会对里面各种历史秘闻的细节看得津津有味,比如片头蒙太奇式的着名事件过场,电视访谈中的嘉宾,都有历史上的真实痕迹。
如果你是动作片爱好者,那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可能不会太令你惊喜,招式慢动作充满了扎导的画面艺术构思,但缺乏痛快的打击感;另一方面露骨地表现了各种血腥场景(骨头断裂出体、人体分解等),即便是减掉了很多的版本。在一些场面的处理上过度地使用了慢镜头,使得打斗节奏过于迟缓,缺乏真实感。
故事基调不同于一般的阳光向上的超级英雄,而是用一种更现实主义的态度组合了一个能力非常不对称的英雄团体。这个团体名义上是自由的义警,实际上却尽受外部世界的压力,被割裂成了不同的个体:有的成了国家机器,有的成了私营企业主,有的因为害怕被政府通缉隐姓埋名。
主线剧情从一个被称为喜剧演员comedian之死开始,到最终发现幕后黑手是自己的昔日同志,再到最终剧情反转发现幕后黑手是为了拯救世界才犯下了滔天恶行,各种事件讽刺地暴露了那个时代美国大都市的世间百态人性缺陷。最后的结论:在势力相对平等的人类群体之间,会不断地陷入自发性的竞争和阶段性的毁灭,而最快而有效的解决方式,是创造一个更可怕的共同敌人,来换取人类之间短暂的协作共存。
看了这部电影的人,可以知晓,不应对西方文化抱有任何类似共赢的幻想,因为人家早就看明白人类达尔文主义的生物本质,并且为了方便,很可能去拥抱这个本质而不是回避。
‘伍’ 守望者为什么是烂片
对于这部电影的安排和任何镜头的设计,可以说扎克施耐德吃了阿兰摩尔的很大的红利,几乎完整地复制了漫画中的镜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
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弥补了扎克施耐德在叙事和控制电影节奏方面的不足,因为他只需要阅读原着,理解,基本上节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从视觉上讲,这部电影没有太多可以分析的地方。如果你想比较电影镜头的组合,你可以根据《守望者》的原创漫画进行比较,重读原创永远不会浪费时间。
而且在营造氛围上,无疑不是扎克施耐德的一大优势,尤其是笑匠葬礼的场景。冷清的画面搭配《the sound of silence》继雨天为背景的经典名曲之后,蒙太奇一段一段地交叉,在葬礼上营造出庄严沉重的氛围。
‘陆’ 如何评价电影《守望者》
从传统技法来说,片子的摄影和音乐都用得很漂亮,也有很多严密的草蛇灰线,考据党会很喜欢。但在节奏把握上问题严重,片长也没能很好的控制,终极剪辑版达到丧心病狂的215分钟,导致片子缺乏调动观众情绪波峰的力量,很多时候会显得沉闷。当然,我们看电影不能片面强调故事性,“讲好故事”那是被国产院线片不断拉低底线后衍生出来的核心痛点,而不是所有片子的普世标准。
从主题深度讲,非常厉害,秒杀诺兰的黑暗骑士。守望者主要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这个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母题之一,曼哈顿博士以神性的视野,在面对罗夏对真实偏执的追求、和法老王以谎言和罪行建立和平这两种极端立场上,最终选择杀死罗夏、帮助法老维持“高贵的谎言”。这样的反高潮结局,分分钟摧毁超级英雄电影观众的核心价值观,不得不说:太帅了。
‘柒’ 怎么评价《守望者》这部电影
《守望者》就是自电影诞生以来我们所能看到过的最高境界的终极电影,当然,我指的是导演终极剪辑那一版,而且我不单只是从它的故事情节或它的特效画面或它的每一个单独方面去说,我指的是一个电影可以达到的最高艺术表现程度。就像电影的概念所曰,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这一点,在《守望者》身上得到了全然的体现。
‘捌’ 同样是英雄电影,《守望者》的评价为什么明显不如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
任何试图用漫画中的细节解释影片中细节的行为都是不尊重观影群众的。
这都归功于诺兰团队的创作,而不是漫画的优秀。
‘玖’ 您对《守望者》(2009年电影)有何评论呢
尽管忠实于消息来源的一般故事情节和视觉效果,但这部电影自命不凡。
古德的外表不仅使他看起来显然是故事的坏人,由于某种原因,剧组允许他编造一个背景故事,韦德是纳粹逃亡美国的孩子,因此在公众场合扮演美国人,但使用了德国人。与同事交谈时的口音…
‘拾’ 如何评价电影《守望者》
从传统技法来说,片子的摄影和音乐都用得很漂亮,也有很多严密的草蛇灰线,考据党会很喜欢。但在节奏把握上问题严重,片长也没能很好的控制,终极剪辑版达到丧心病狂的215分钟,导致片子缺乏调动观众情绪波峰的力量,很多时候会显得沉闷。当然,我们看电影不能片面强调故事性,“讲好故事”那是被国产院线片不断拉低底线后衍生出来的核心痛点,而不是所有片子的普世标准。
从主题深度讲,非常厉害,秒杀诺兰的黑暗骑士。守望者主要探讨的是“什么是正义”这个政治哲学中最核心的母题之一,曼哈顿博士以神性的视野,在面对罗夏对真实偏执的追求、和法老王以谎言和罪行建立和平这两种极端立场上,最终选择杀死罗夏、帮助法老维持“高贵的谎言”。这样的反高潮结局,分分钟摧毁超级英雄电影观众的核心价值观,不得不说:太帅了。
忍不住再黑一把诺兰:编剧罗伯特·麦基的评价很准确,诺兰“假装很有精神诉求的样子,他可能有一些精神上的理念,但并不意味着他拥有对灵魂的洞察力,不意味他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懂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编剧界奉为大神的罗伯特·麦基,说《星际穿越》不是好故事)蝙蝠三部曲中,也只有第二部蝙蝠侠跟小丑的对峙中,加入了一些貌似深刻的因素,最后却还是以“人性是可期待的”这一经不起推敲的立场破局,看到两艘船上的平民和罪犯不约而同放弃炸死对方、“和谐社会 你我共建”,我简直就要期待蝙蝠侠一脸严肃地对小丑说出国内肥皂剧名言“你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爱!”星际穿越也是老毛病,引入一大堆设定,最后还是落到鸡汤味儿十足的“爱”上面。
PS:我绝不是说扎克施耐德比诺兰强,作为一个导演,他还是以偏风格化的摄影调度见长,且发挥极不稳定;守望者电影的主题深度大部分也归因于漫画原作,其他方面不管成片质量,还是对超级英雄在严肃主题的探讨所能达到的可能性的开拓上,扎导远远不及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