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央行放水猪肉为什么便宜

央行放水猪肉为什么便宜

发布时间: 2022-11-18 22:07:54

① 猪肉价格突然反弹,价格为何高居不下

猪肉价格突然反弹,价格高居不下,首先前段时间的非洲猪瘟造成了我国生猪养殖规模急剧下降,养殖成本高。其次上半年货币政策宽松,央行在一月份连续两次降准,释放出1.5万亿的流动资金,导致大量流动性流向资本市场和农产品市场, 所以价格高居不下。

② 玉米涨到1.5元,鸡蛋6.8元,猪肉涨到30,到底是何原因

美元超发导致的,大家都知道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可以全世界买东西,美国印钱,结果全世界买单,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跟大家聊聊不对的请指出,勿喷。

原因就是超发货币,通俗来讲就是中国印钱,物价上涨。

美元超发货币,中国也在印钞票,实际上全世界国家都在印钞票,为什么会这样?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工厂,我们为全世界提供廉价商品,其背后目的是为了发展经济,实际上是为了中国大部分人们脱贫,我国有14亿人口,大多数是农民,农民种几亩地是脱不了贫的,中国开始工业化,农民可以打工赚钱,只要省吃俭用,勤劳肯干,就可以慢慢过上富裕的生活。

作为世界工厂就必须保持货币利率的稳定,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直接影响我们国家,比如1美元买7个鸡蛋,1人民币买一个鸡蛋,美国超发货币,中国不超发货币,1美元的购买力就会下降,在中国只能买5个鸡蛋,人民币就会升值汇率就会变成1美元换5元人民币,美国人只要拿着刚印的钱就可以买走我们的东西,关键这个发行权没有节制,等于掠夺我们的财富,所以我们也必须印钱,物价高了,大家钱都贬值了,买等值的商品必须付出更多的美元,有人说这样很好,等于大家的钱值钱了,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没有选择权,因为中国有大量的出口代工型企业,这些企业大部分客户都是国外客户,人民币升值,最直接得影响就是他们,他们出口的商品贵了,但是原材料也贵了,我们必须保证平衡,不吃亏还不能伤害本国企业,如果贵到一定程度,工厂就会搬到印度去,目前已经有很多外资工厂搬走了,我们如果不卖给外国人东西,很多人就会失业,这些人绝不在少数,中国为了保持出口稳定,美国印钱,中国就必须跟着印钱,一直保持稳定对等的利率。

有人说了,以前美国也印钱,中国物价也没涨啊,这是因为,我国是外汇管理局管理外汇,也就是说A赚了一万美元,美元是不直接给A的,外汇管理局会给7万人民币跟A结算,这7万人民币实际上就是根据A的一万美元来印的,以前中国有个蓄水池,就是房地产,货币经过国家引导进入了地产,换成了房子,这就是为什么房价会一直上涨,因为每次美国印钱,中国也跟着印钱,中国印的钱都进入了房地产,所以我们没感觉到物价上涨,这次不同了,国家打压房地产,钱不再进入房地产了,股市老百姓又不相信,所以很多钱进入了流通,我们的直接感受就是物价上涨,近期拜登又在喊1.9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中国如果找不到新蓄水池,那么物价还会上涨。

2021年怎么保值手中的钱?

1.股市会涨,但是不建议大家进入,如果不懂,只是看到别人买就跟着买,最后只能当韭菜,被资本收割。

2.买黄金,美元超发,人民币超发,黄金必定上涨,适当买点黄金是不错的选择。

3.房地产,这个不确定,本来房地产是最具有保值的商品,但是中国地产基本是政策,国家不允许房地产上涨,地产就涨不了,反而会下跌,不过我认为一些核心区域的地产还会涨。

问的好,但是问错了人,应该问专家,我们万能的专家都可以解释,农村不适合养家禽,家畜,原因是污染环境,不利于传染病防控,几亿农民一家养一头猪就就几亿头,肉价怎么也不涨,现在不让养,也不愿养了,价高了,又没人说话了,农民不种地了,粮少了,价又高了,小麦也开始被饲料企业抢购了,请问大家粮食都涨了,肉不涨可能吗?

过去的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太平盛世见不到了,都是专家的功劳,自古民以食为天,鸡鸭成群牛羊满圈的农村面貌看不到了!

货币贬值,钱不值钱了,物价一路上涨,打工的、创业的,收入不稳定,甚至部分人可能收入还在下降,但是退休人员及体制内人员收入稳中有增,退休人员涨一点点工资,物价就飞涨一大截。

前几天,老公说,肉又涨价了、油又涨价了,估计到过年的时候,还会涨,肉贵了,就少吃点吧,还有利于身体 健康 。

都是因为猪肉垄断造成的连锁反应,还有救是钱不值钱了。

玉米还可以再涨点,猪肉也正常,涨了我们大家都少吃一点。3、5年前我腌制腊肉100多斤,去年今年我一斤都没有腌,过去炼油都是30多斤,今年吃1斤炼1斤,少吃一点。

关注民生,探讨物价。随着春节来临,市场蔬菜价上涨,需求量增大实属正常。猪肉连续二年升升降降,价格居高不下。玉米售价年同期在每市斤一元左右,而现售价在一元伍角以上,创 历史 新高。玉米涨价对农民来说是件好事,对养殖户来说是提高了成本,对消费者来说增加了负担。今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存在,人们都停留在低收入的状态。导置涨价的主要原因,国家控制和减少了进口,从而形成供求增大,也与奸商乘机炒作有很大关系。

资本家不想让你吃便宜的

记得一九八四年,玉米一毛五一斤,鸡蛋供销社收一块零六分,人月工资五十块钱左右,现在工资大约涨到了原来的一百倍了,按这比例算,玉米应该十五块钱一斤,鸡蛋应该一百零六一斤。考虑生产力提高了,我想,农村农民生活比以前好过多了,但和城里人比还有很大差距,适当的提高玉米和鸡蛋价格,也能适当的提高些农民收入,减小城乡差别!

这些都是美国印钞的结果,目前疫情期间全世界的出口商品都是中国生产的,中国出口商在赚回美元后是不能直接在国内使用的,央行会给出口商等量的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在分配给原材料商,工人等,再有就是国家加大了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大量国外资本都到国内避险,都要换成人民币,最后就是钱多物少,价格上涨。国家也同时在发展证券市场,把多余的热钱引入到市场中,用于企业融资,避免对物价造成冲击。所以国内群主要想跑赢通货膨胀只能买股票基金,来避免人民币购买了下降。

③ 为什么物价越控越涨,猪肉都20元一斤了

一个国家的经济不是政府说的算的,现在物价上升是由于太多太多的原因了,前一轮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元贬值带来大件商品价格攀升(石油),还有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的需求都下降,中国的对外出口随和美元贬值和需求下降而遭受重大危机,看广东东莞大片三来一补的厂做不下去就是了,宽松货币政策和投资环境恶化一个会增加货币总供给,一个会把货币从生产行业逼到房地产,大宗商品任何可以进行投机的行业,这样势必会拉高物价,而美元贬值带来的是输入性的通胀,石油价格高,运输陈本就高,物价也必然上升,还有就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只要存在,热钱就会涌入,热钱来了肯定是炒房子,搞投机,那样物价想降很难,国家现在的货币政策连货币增量都没有压制住,谈何说控制物价呢
我是不想把问题扯到政治上,cpi上涨里面难道没有油价的因素吗?而且你知道央行控制货币,之前4万亿的政策难道对物价一定影响都没有,如果你看看现在央行的数据就知道,央行连货币的增发量都没有控制住,你讲美国国债那里是讲错了,购买美国国债是中国没办法的方法,中国没有为了买美国国债而发行货币,而是外资和热钱流入导致中行的外资占款上升,发行人民币给外商,而换来的美元如果不买美国国债,难道堆在央行的国库里面,而美债下跌人民币下跌更是错误的,这中间没有任何的必然关系,美元贬值,对应的就是人民币升值,但是为什么人民币会对内贬值对外升值呢,因为对外升值是美元贬值造成的,而美元贬值,就会让中国大量的三来一补的厂倒闭,这些人没有钱赚了还会把钱放在制造业吗,当然是去炒房子,炒大宗商品(大蒜这些农产品就是这样炒上去的),你知道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胀,那个只是总量,但是货币跑到什么地方了才是真正影响通胀的,如果货币都跑去开工厂了,cpi要升都很难,但是货币跑去炒房子,炒大宗商品,cpi会不高吗,

④ 现在猪肉价格为什么会上涨呢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一反过去三年的跌势,大幅反弹。短短数月,猪肉涨幅已超30%,创下三年内新高。
猪肉和生猪价格疯狂上涨的原因:供给与需求两大因素。从供给上看,由于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生猪养殖亏损扩大,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大大挫伤了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市场生猪供给,导致生猪和猪肉价格直线上升,而不管是炎热的淡季。从需求上看,虽然在夏日酷暑淡季,但是前年底开始的这一轮货币超宽松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多次降准降息,使得本来流动性就不缺乏的市场货币信贷过于充裕,而由于实体经济不能吸收,大举流向了股市里。而从六月中旬以后股市震荡,使得一大部分资金又从股市里流出,只有在房地产乃至大宗商品市场包括生猪市场寻求出路。楼市的复苏以及猪肉价格的暴涨,应该说都与宽松的货币政策不无关系。货币信贷放水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物价上涨,这已经是一个基本规律。

⑤ 论2019年猪肉价格波动,中央银行应该怎么办

中央银行没什么关系的。
主要是国家物资储备管理方面的事儿,投放一部分储备的猪肉到市场上,慢慢就缓解了。
银行无非给养殖户提供更多贷款罢了。

⑥ 猪肉为何贵被政府买去了

这次猪肉价格的上涨和过去的历史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因为增发货币所导致。这个时候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

我们的猪肉怎么了?看我们媒体最近的报道,看得我惊心动魄,好像我们猪肉的价格几天翻一倍。虽然部分猪肉的价格已经超过了牛肉的价格,但是我们仔细研究的结果是发现猪肉的价格在稳定地上涨。

四大涨价原因不成立

对于此番猪肉价格的上涨,我们的媒体给出了四种原因:第一是供给不足;第二是猪瘟;第三是饲料的价格上涨;第四是其他各种类型的成本上涨。很多人认为这四个方面可以勾画出这次猪肉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其实这四个原因都是不成立的。

第一个原因供给不足。我们查的资料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出栏的生猪是2.3亿头,比去年增长2.5%,从这里我们没有发现供应不足的情况。

对于第二个原因,我们研究之后发现,2011年5月份圈养的生猪4.528亿头,2010年同期存量也不过是4.3亿头,因此说病猪造成大量的死亡现象是不存在的。

第三,饲料的价格上涨。以玉米的价格为例,我们做了非常详细的计算,发现商务部发言人所说的饲料价格上涨9.8%是有出入的。东北的玉米2011年6月份同比上涨14%。我们把这个14%的上涨率换算成猪肉价格的话,每斤猪肉要涨7毛钱,这解释不了每斤上涨5块钱的原因。

第四,其他成本问题。养猪除了饲料外,只有40%是其他的成本比如人工、水电等,这些成本加起来要翻一两番才可能造成猪肉上涨5块钱一斤。事实上,水电、人工都不可能翻一两番。另一个数据显示,一年多以前每一头猪能赚100元,2010年12月变成300元,2011年变成600元。如果成本推动猪肉价格上涨,养猪的利润应该会大幅下跌,我们发现现实情况不是这样。

猪肉价格是真实的

今天猪肉价格上涨不是猪肉的问题,而是你的购买力在下降,这就叫通货膨胀。CPI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它的成分很多,包括各种各样的消费品,它的整个计算过程是不透明的。可是猪肉价格不一样,这是非常透明的。我们把统计局的数据、商务部的数据和猪肉价格网里面的数据作对比之后发现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猪肉价格是真实的。这一年来猪肉价格上涨接近50%,乘上它在CPI的10%的权重,就能解释今天5%的通货膨胀率。

猪肉引发政府宏观调控

政府整个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调控提猪肉价格,而不是简单的CPI。在中国经济波动里面,猪肉价格一直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意义。每次猪肉的价格上升比较快的时候,就意味着经济可能到了一个拐点,每次猪肉价格的上涨都会启动政府重视的决心。

我们过去有四次通胀,这四次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1985年,短短几年内货币增发了63%,通货膨胀高达6%。解决方法就是打击当时大量的基础建设投资从而控制通胀。第二次和第三次分别是1988年和1995年,也都与货币超发有关。第四次就是2007、2008年,也是猪肉的价格又达到一个历史的高峰之后政府打击的决心就出来了,因此2007年开始严厉的宏观调控,2007年6次提高利率,从而导致2008年6月广东、江浙制造业的民营企业百分之二三十倒闭的情况。在金融海啸之后政府推出4万亿元的投资方案,而政府的配套有16万亿元,总共20万亿元的钱只能靠央行投放货币,也就是投放银行信贷,从而造成2010年年底我们的货币高达73万亿元。

真应担心地方政府的债务

这次猪肉价格的上涨和过去的历史是一模一样的,都是因为增发货币所导致。这个时候真正应该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2011年政府因为猪肉价格上升,要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是不用怀疑的,而且我也相信我们政府会像过去四次一样进行严厉的打击,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银行利率,但是空间不是很大。我们的贷款利率目前是6.8%,只能涨到7.5%,这就是央行为什么2010年开始到现在只有4次提高利率的原因。根据国家审计署的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0.7万亿元,2010年的土地出让金是2.9万亿元,2011年可能只有去年的20%,还清这些债务的银行利息已经很悬,更不要提本金了。这就是地方债务危机,是我们真正担忧的问题。 看下是否满意

⑦ 大放水,冲垮世界

一、放水的正当性

现在大家是越来越明白,活在市场经济里,光储蓄是干不过通货膨胀的。最近朋友圈的理财广告时常是这个味道:我一个月薪4000的朋友,一年攒了30万……

有点闲钱的朋友现在要么配了点基金,要么配了点股票,保险也是越买年龄越小。大家伙都明白过来了,赚钱的时候,得学着对抗通胀,政府一放水,存的钱一下就都不值钱了。

2020年各国央行集体大放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呢,也是该放贷放贷,该发补贴发补贴,降准也降了三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危机。

各国心急火燎提高流动性,是因为曾经的灾难太刻骨铭心了。

上世纪80到90年代,亚洲可是国际投资者眼里的香饽饽。东南亚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大量的国际资本进入了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却处在一个低迷时期。战争对于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消失了, 科技 革命带来的经济红利也走到了尽头,美元开始走弱。

这时,国际资本都开始向的东南亚流动,资产泡沫也就慢慢起来了。但是逐渐地,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尖端技术的迅猛发展,掀起了美国经济复兴的浪潮。

为了对付过快的通胀,美联储便提高了联邦基金利率,美元马上进入强势周期。当时东南亚不少国家,采用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一涨,相当于本国货币也上涨了,一下子就影响到吃饭赚钱的主要方面——出口。

科技 发展、美元走强、东南亚的固定汇率制度、出口走弱,这几件事加在一起,导致了一个灾难性的结局: 资本大量回流美国,亚洲当地没外汇了,流动性危机来了。

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先后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度,以降低出口成本,可这一下子带来了更大的灾难。浮动汇率后,市场上美元减少,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又充满泡沫,一下子就导致了本国货币严重贬值,股市崩盘以后,更多的资本逃离,最后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当中。

这次金融风暴由于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大,成为了经济学家们不断复盘分析的 历史 事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外资流出,会对新兴市场造成多大影响。

2020年,魔幻的一幕发生了。受疫情影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发达国家在不断放水,但外资还在从某些经济受挫的发展中国家流出。比如说印度疫情控制不住,国外投资撤得比谁都快,印度现在打算继续放宽投资条件,求着国际投资赶紧回来,包括前一阵特别看不顺眼的中资。

欧美国家需要保住本国经济不崩盘,创造就业,提振消费,新兴市场上半年也在面临流动性风险。

怎么办呢?各国央行, 开始史诗级别的大放水

二、两个结果,都不太好

美国在疫情危机之下,进入了25年来金融环境最宽松的时期。疫情一开始,美国释放了3.7万亿美元,到现在已经释放了7万多亿美元。要知道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美联储用了3年多时间,经过4轮量化宽松,才将1万亿美元扩张到2012年末的2.85万亿美元。美联储买的政府债,现在已经占到了美国生产总值的20%。

欧洲央行在2014年就开始实行负利率,今年3月以来更是加大马力持续放水;日本央行则持续购买政府债、企业债,央行总资产已经相当于GDP的107%了;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也以不同方式放水,甚至直接发钱,以推动经济回暖。

很多人自然想问了,政府印那么多钱,欠那么多债怎么还?从现在来说, 可能各个国家的政府,压根就没想过还。

虽然不明说,但是很多国家已经采纳了“现代货币理论”(MMT)进行货币管理。这套理论认为,现代货币体系其实是政府的信用体系,至于货币,其实是政府的债务凭证。只要政府信用不信用破产,多印钞票也没关系,赤字多一点也问题不大。 唯一有关系的,就是通货膨胀。

只要通胀率 健康 ,多欠钱和多印钞,都是可取的行为。

但是,这种放水往往有两种令人不太开心的结局:通货膨胀来了,或者通货膨胀没来。

很多人都指望着,拜登登场以后,这个魔幻的世界能够恢复一点理性,但是理性地说,无论谁登场,美国都会出现大规模的刺激政策。

刺激政策越多,美元贬值速度也就会越快。中国今年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以降低未来可能由通胀带来的损失,但这仅仅是可能面对的麻烦之一。随着美元的进一步走弱,中国经济的复兴,越来越多的资本又开始进入中国,可能在中国市场造成泡沫。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0.4%。上海2020年吸收外资首次就突破了200亿美元,创下了 历史 新高。此时此刻去看这些数据自然是美好的,但假如未来美元一旦走强,泡沫破裂,那么很可能就会出现东南亚曾经面对的危机。

当然,通胀过快是有害的,可比通胀过快更可怕的,是通胀来不了。

一般来说,大放水的副作用是本国逐渐出现通货膨胀,经济缓慢复苏。但是摩根大通首席美国分析师迈克尔·费罗列分析美国的经济状况时表示:“鉴于失业率居高不下,通货膨胀将会减弱。劳动市场仍然富余,薪酬也将因此受到压力。”

美联储放水之后,一部分钱通过政策直接到达了企业和个人手中,但是大部分钱都是通过商业银行下发到企业或者个人,当商业银行贷款动机不足时,这些钱最后又会回到准备金账户上。 最后可能被拉高的只有资产价格 。11月以前,很少有好消息出现。

直到疫苗来了。

三、稳住货币不放水

即便是疯狂放水,在9月到11月间,美国通胀并没有快速上行。疫情的反复和财政政策的见底,让通胀率在1.6%-1.8%之间徘徊,一直没到预计的2%。12月之前,美国复兴的底色还是非常苍凉的。

12月,随着美国宣布紧急授权新冠疫苗,加上9000亿新冠救助计划达成协议,圣诞节前终于迎来了好消息,美国通胀突破了前期的高点,盼星星盼月亮的复兴终于有些眉毛了。

不过,2021年, 美联储还是会继续维持货币宽松,新的财政政策也将落地 。水,还是会继续放的,这时候就要小心不被水淹到了。

目前美联储的“放水”规模,已经到达了7万多亿美元,最终到达10万亿也不是不可能。

中国已经在面对“热钱”流入的局势,如果不加以控制,大规模进入中国,最后可能会波及中国的货币政策,带来输入性的通货膨胀。

可有时候真得夸一夸,我们在财政和货币政策上自己的制度优势。

在疫情之下,中国央行也通过降准、再贷款等工具释放了一定的流动性,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释放了1.75万亿元的长期资金,两次下调了中期贷款利率。疫情间也有了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动作。在2020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让货币政策工具直达实体经济。算是演绎了中国特色版的“宽松”。

别国央行救市打面,但是我们救市打点,让钱进入需要的企业手里,

可全局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却非常稳健,不但没有放水,12月央行释放的信号,多次强调了“ 维护正常货币政策空间 ”,这意思是不跟风,走大水漫灌的道路。

当然,这自然会带来一些令人紧张的消息。

11月份,中国的居民消费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双通缩”。在之前猪肉价格疯狂上涨时,消费指数算是正的,但是如今猪肉因为存栏量上升,价格已经下去了,除去猪肉以后消费指数同比降至负值,这可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首次。不少人都担心,中国进入通缩时代可怎么办。

可央行呢,目前看来是铁了心稳住货币不放水,坚持去杠杆力度,控制房地产泡沫。这个决心,可是别的央行没有的。

德勤目前发布了2021年对中国经济的预测,GDP增速可能会达到7.5%,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则预计会到达8.1%。复兴的脚步是很坚定的。民生银行智库宏观分析师习文就表示,因为春节的原因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会下行,但是不用过分担心,3月以后会回升。至于生产物价指数,11月可能也会迎来增长,加上美元未来可能还会下行,大宗商品价格会回暖,消费价格指数,2月会逐渐转正。

加上国内目前建立了一套领先国际的疫情控制和追踪体系,疫苗接种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经济全局要比年初预计地乐观许多。

过些年回看中国财政和货币机构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很可能会被载入经济学史。比起全球央行不节制的大水漫灌,我们真的好太多了。

四、明年,世界经济会怎么样?

如果不出幺蛾子,明年中国经济恢复正增长,将继续担当世界经济增长引擎的角色。加上目前中国的利率还在正区间,且仍在继续货币正常化的进程没有停止,比起别的国家,倒是省心不少。

眼前最大的麻烦,是需求偏弱。内循环怎么建立起来,建立要多久,都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局势。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表示:“在消费水平还没有回归正常增长之时,消费的边际改善幅度就已经下降到了正常时期之下,从国内大循环角度看,终端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企业扩大生产和投资扩大再生产的关键因素。”

另外企业生存也是个问题。现在不少企业立得住,是因为政策的手扶得稳,等回归常态后,这些企业是否能够良好生存,现在还是个未知数。出口企业倒是不用担心,还在走强过程里,但是别的部门怎么样,很难说了。

至于大放水的国家呢,未来可是充满了麻烦。

美国如果玩赖,不光自己国民会受到通胀影响,新兴市场可会受到冲击。20世纪30年代美国面对大萧条时,就曾经对黄金和白银有过一次大贬值,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倒掉时,美元又来了一次大贬值,这么搞一下子就稀释了本国对外债务。手里拿着美国国债的债权国,以及被美国收购了大量资产的企业, 相当于自己卖力,替美国还债。

至于欧洲和日本,已经在麻烦中了。

欧洲央行12月初再一次大放水,已经激起了德国的愤怒。欧洲央行决定继续扩张政府债务,加强紧急债券购买计划,但是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指责,这样子做在削弱市场纪律,破坏金融秩序。

如果扩张政府债务成了个习惯性动作,那么欧洲可能全部也都会进入到现代货币理论的逻辑里。央行成了政府支出的免费提款机,人们只能持续性地透支未来,以填补眼前的危机。这对未来的年轻人,可是非常不公平。

日本“安倍经济学”的恶果已经显现了。多年来宽松的货币政策,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最后让大企业受益,但是个人和工薪阶层,并没有看到薪水提高的可能,食品和日用品价格却大幅上升,普通老百姓,其实并没有获益,实际工资水平甚至还下降。最后呢,2%的通胀没有完成,银行却购买了大量的债务,资本进入股市,最后陷入流动性陷阱。

而今,全球央行,都开始进入大放水时代,可是还有很多黑天鹅和灰犀牛在地球村上乱跑。疫苗成功了,但是新的变异也来了,尽管各国政府都提醒大家不要害怕,致死率没有提高,可 谁知道未来还会出现什么不确定性的灾难呢?

你说大疫情之年人们有什么改变,好像是已习惯了灾难发生。这种态度,可能对我们面对未来有些好处吧。

⑧ 全球央行“大放水”,新一轮通胀来袭你的“钱包”会缩水吗

众所周知,由于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去年全球的经济形势都不太乐观。虽然我国的GDP在2020年实现了“逆增长”,超过了100万亿元大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国内不少行业的发展,都发生了“滞退”。

当然,通过对比来看,我国的情况还算是好的。像是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的经济都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而面对低迷的经济情况,很多国家的央行都选择“放水”,也就是把大量资金投入到市场当中去,以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激活市场活力。




不过,根据专家的话来看,未来很可能不会加剧,我们也不用担心人民币在未来会大幅度贬值的问题。或许不久后,我国的商品价格就会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

对于全球央行“放水”,你们觉得是好是坏呢?大家认为万一发生“通胀加剧”,那购买什么产品会比较保值呢?请谈谈你们的看法吧。

⑨ 为什么猪肉价格爆涨后不下跌了

在猪肉价格的带动下,国内的物价指数节节攀升,牵一猪而动全身,猪肉涨价也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了极大的掣肘。央行近期就表示“食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幅度较大。

⑩ 疯狂的猪肉来了!我国产能恢复90%,为何猪价重回“40元时代”

应该放开农村养殖,农村就是种地养殖的地方,但是现在禁养,不明白养个鸡养个猪咋就不环保了。涨价高峰时,别说一个月不买,就是一个季度不买,价格照样不下来。那时候好多肉铺都关门了。肉价还是照旧。资本垄断行业,还怕百姓小打小闹。胳膊拧不过大腿的。

老家河南农村,我爸自己在家建了一个200头猪的养猪场,之前的时候,每年的年出栏量大概500头左右,从2019年开始年出栏不足300头,但是因为猪价上涨,2019年却比之前三年的总和赚的还要多,这么赚钱为什么不多养些猪呢?最大的原因就是非洲猪瘟的影响,一场猪瘟,倒下了多少养猪场,多少养殖户血本无归,所以不敢扩大规模,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猪价上涨,猪仔的价格也同样上涨,像我们这种养殖场,全部是外购猪仔,每头30斤猪仔的成本基本上都要2000左右,要知道2018年每头2 00多斤的猪也不过才卖1800元,再加上非洲猪瘟的影响,所以基本上家庭养殖户都不敢扩大生产。

养殖是个风险很大的行业,不是暴利行业。在确保环保的前提下,农户基本存栏的保有量才能缓解压力。实行区域化种猪市场管理是有效防止役病的措施,防止跨区无政府检役引种行为。养殖者更应注意饲料来源的安全性。饲料厂家对基础原料来源的绝对零风险容忍。

热点内容
为什么手机显示3g 发布:2025-07-08 15:42:21 浏览:774
为什么晚上想吃早上又不想吃 发布:2025-07-08 15:33:12 浏览:747
黑莓手机为什么要充电 发布:2025-07-08 15:21:50 浏览:173
女人的手臂为什么会粗 发布:2025-07-08 15:21:12 浏览:176
长时间健身为什么生命短 发布:2025-07-08 15:15:08 浏览:221
为什么手机有的安卓软件下不了 发布:2025-07-08 15:13:28 浏览:961
为什么有的宝宝喜欢丢东西 发布:2025-07-08 15:11:55 浏览:882
为什么手机经常定时报警 发布:2025-07-08 15:11:53 浏览:356
微信读书伴读书童为什么老是一等 发布:2025-07-08 14:59:50 浏览:666
护眼软件为什么变暗 发布:2025-07-08 14:59:43 浏览: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