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地形不好农业为什么发达
① 美国大平原农业生产发达的自然原因有哪些美国农业生产具有哪些人特色
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② 美国作为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美国农业为啥如此发达
美国是当今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除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还包括“以农立国”的传统和完备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
起先根据美国无可比拟的地理条件,宽敞且平整的田地,平原区面积占全国各地面积的绝大多数,农户能够耕地的面积十分宽阔,有28亿亩,且人烟稀少,农户的人都有着农用地面积超出1000亩,这促使美国特别适合选用规模性机械设备的农场生产模式。美国大农场面积一般都非常大,单一农作物经营规模特别大,合理的降低了成本费,相对应的肯定生产量也非常大,产生的收入就较为客观性。
③ 美国地理环境与美国发达农业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美国的农业发达根本是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地理环境这个说法只能说美国在其合适的地方进行了合适的种植。
西方国家的农业都很发达,全球核心的种子公司和化肥农药公司都是西方国家的。现代农业一定是资金和技术投入才会强大。
④ 美国农业的特点,为什么生产效率高
1、农业特点:主要特点为区域化、高效化、专门化,生产期间体现为高度良种化、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2、生产优势特点:高度一体化、区域化,农业生产率水平和商品率较高,雨热同期,灌溉水源充足,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3、生产弱势特点:农民老龄化严重,农民数量和耕地面积正逐渐减少,生产品种缺乏多样性,比较依赖国际市场。
一、美国农业的特点
1、农业特点
(1)区域化、高效化、专门化(农业地区专门化、农业生产专门化)。
(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体现为高度机械化、化学化、电气化、良种化。
2、生产优势特点
(1)农业生产高度一体化、区域化。
(2)农业现代化水平、生产率水平、商品率较高。
(3)雨热同期,气候温和适中,具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4)具有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政府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3、生产弱势特点
(1)农民数量和耕地面积在慢慢减少,农民老龄化严重。
(2)农业生产品种缺乏多样性,出现生物病害的风险较高。
(3)农产品的供求平衡不稳定,制作乙醇需要大量的农作物。
(4)比较依赖国际市场,消耗的能源较多,且能源的利用率较低。
二、美国农业为什么生产效率高
1、美国的农业科技比较发达,且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因此生产效率较高。
2、美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0-50°,主要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3、主要地形为平原(面积超过全国50%的土地),耕地面积较广阔(耕地面积在全世界的占比达到10%左右),土地的利用率较高。
4、密西西比平原为全球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壤较肥沃,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
5、东部、南部沿海地区雨水充足(但往中部、西部地区会慢慢下降),且拥有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贯穿南北方),农业用水较充足。
⑤ 美国农业称霸世界的原因
在地里学习中我们就知道美国是个科技水平非常高的农业大国,农业集约化水平非常高,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在世界的农业霸主地位其他国家无法撼动,它为啥能称霸世界呢?那么下面我带大家去了解下,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美国位于北美洲中部,北邻加拿大,南接墨西哥,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国土面积为93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国土面积的55%;耕地面积28亿多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0%以上,占世界耕地总面积的13%。而且,约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积连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内陆低原,且土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钙土)、栗钙土和暗棕钙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特别适宜农作物生长;天然草原面积36.3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26.5%,占世界天然草原面积的7.9%,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积约2.7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约33%,即国土面积的1/3为森林。本土为北温带和亚热带气候;而佛罗里达南端属热带气候;阿拉斯加为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威夷则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国大部分地区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平均年降雨量为760毫米。
这种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化的适宜气候以及富饶的国土资源为美国成为全球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美国一直在世界农业生产领域和出口领域等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因素
(1)、农作物生产。以2007年为例,美国共有农场207.6万个,粮食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1/5,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作物产品出口国,如:小麦56(百万吨),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9.3%;出口量35.5(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2.1%。玉米332(百万吨),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42.6%;出口量63(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64.5%。大豆70(百万吨),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32.0%;出口量29.7(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9.4%。大米(已加工)6.3(百万吨),世界第十二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1.5%;出口量3.0(百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9.7%。棉花21.6(百万包),世界第三位,占世界总产量比重的17.7%;出口量13.0(百万包),占世界总出口量比重的34.9%。
此外,美国其它一些农作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同样也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2008年,美国根茎类植物产量为1956万吨,居世界第八位;花生233.5万吨,居世界第四位;油菜籽66万吨,居世界第十三位;甘蔗2760.3万吨,居世界第十位;甜菜2683.7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水果(不包括瓜类)2820.3万吨,居世界第四位;等等。
(2)、畜牧业生产。美国一直是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超级大国,以2008年为例,主要产品如牛肉1223.6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猪肉1046.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禽肉2014.1万吨,占世界产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鸡蛋533.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牛奶8617.9万吨,占世界产量的15%,居世界第一位;奶酪482万吨,占世界产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3)、渔业生产。以2007年为例,鱼类产量为410.9万吨,居世界第六位,其中海鱼379.1万吨,淡水鱼31.8万吨。
(4)、林产品生产。以2008年为例,主要产品如榛子3.3万吨,居世界第三位;核桃29万吨,居世界第二位。
美国的人口只有3亿左右,其中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不过区区六百万人而已,但却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情况下,生产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究其原因,除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外,美国农业的成功还应该归功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美国农业种植带规模最大。
其农业种植带的形成和分布是气候(气温、降水、光照、湿度等)、地形、土壤、水源、人口(市场、劳动力、经济)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种基于地理环境的大面积种植模式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以形成规模效应;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以及提升农产品品质;有利于农业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大型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直接帮助了美国的农场主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达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美国的农业种植带主要分布在五大区域,其中:
(1)、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乳牛带。指西弗吉尼亚以东的12个州。自然条件是气候湿冷,土壤贫瘠,无霜期短,不宜耕种,但适宜牧草和青贮玉米的生长,故适合发展畜牧业。此外,该地区也是马铃薯、苹果和葡萄的主要生产区。
(2)、中北部的玉米带。指五大湖附近的8个州,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层深厚,春夏两季气温高,湿度大,极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因此,该地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产区;同时,这里也是美国大豆的最大产区,大豆农场占全国总数的54%;此外,此地小麦的生产在美国也占有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麦带。位于美国中部和北部地区,跨越9个州。这是个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较长而严寒,适宜于小麦生长。该地区的小麦播种面积通常占全国的70%。
(4)、南部的棉花带。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个州,该地区自然条件是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纬度低,热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干燥,适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国大约1/3的棉花农场,播种面积超过160万公顷,产量占全国的36%,其中,阿肯色州还是美国最大的水稻产区,总产占全国的43%。此外,美国的西南部包括以“阳光地带”着称的加利福尼亚州和亚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区生产的棉花也占全国产量的22%。
(5)、太平洋沿岸的综合农业区,主要包括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该农业带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和湿润,宜于多种农作物的生长,美国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干果就出自此地;此外,这里还盛产水稻和小麦等。
2、美国农业科技最发达。
纵观历史,农业科技始终领衔和贯穿美国农业的整个发展过程,其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庞大体系加巨额经费投入的模式做得极为成功,对推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农业强国起到了关键的主导作用。
目前,美国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所属),130多所农学院,56个州农业试验站,57个联邦与州合作建立的地区性推广站以及农业合作推广机构3300多个,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9600名农业科学家,1.7万人左右的农技推广人员。另外,美国还有1200家主要服务于农业领域不同性质的科研机构,其服务项目主要有承接委托开发、转让科技成果等。除此之外,美国农业高科技的优势还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农业机械化、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信息化。
(1)、高度机械化的农业生产。
美国农场现有的机械化设备种类繁多、配套齐全,如各种型号的拖拉机(500万台左右,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达276KW);各种联合收割机(150万台);各种深松机械(凿式深松、翼铲式深松、振动深松和鹅掌式深松等);各种整地机械(圆盘耙、齿耙、滚耙、镇压器、轻型松土机等);各种播种机械(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播种机、牧草撒播机等);各种植保机械(喷雾机、喷粉机、土壤处理机、种子处理机、撒颗粒机等)以及各种联合作业机械和各种沟灌、喷灌、滴灌设备等应有尽有,基本实现了从耕地、播种、灌水、施肥、喷药到收割、脱粒、加工、运输、精选、烘干、贮存等几乎所有农作物生产领域的机械化。而在畜禽饲养尤其是养鸡、养牛方面,由于大量采用饲料粉碎机、挤奶机、牛奶保鲜加工等等成套机械设备,畜产品的生产也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还有其它许多农产品的加工,同样只需要按按电钮即可自动完成。
如此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现在美国农场平均每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耕地450英亩,可以照料6-7万只鸡、5000头牛,可以生产谷物10万千克以上以及生产肉类1万千克左右,养活98个美国人和34个外国人。
(2)、领衔世界的农业生物技术。
美国农业高科技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始终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广泛应用,原因就在于经过生物技术改良的动植物品种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动植物的品质、产量和抗病性,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如杂交育种这种传统农业生物技术的重大突破就为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某种高产杂交玉米品种,1994年,其平均单产已达8697公斤/公顷,比1970年提高了92%;某种优选杂种猪,日增重可提高1.5%,降低饲料消耗5-10%;而优质杂种牛往往也能够多产牛肉10-15%。还有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在美国奶牛、肉牛、羊、猪和禽上的广泛使用也明显地提高了这些动物繁殖率。
目前,转基因植物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点领域,在这方面,美国已经遥遥领先于其它国家。转基因植物指的是利用重组DNA技术,把不同植物甚至动物具有的各种新性状基因转移到所需要的植物中去,以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抗虫、抗病、抗旱涝等特征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把一些高蛋白基因引入谷物作物,从而获得高蛋白小麦和高蛋白玉米;将细菌的杀虫基因转入到棉花中,使棉花能够抗棉铃虫;将冷水鱼的抗低温基因克隆到西红柿中,得到抗冻西红柿;把仙人掌基因移植到小麦和大豆植株中,获得了可在旱地和贫瘠土地上生长的高产谷物新品种等等。
截至2004年,通过基因重组这种生物技术育种方法,美国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玉米、抗虫马铃薯、抗除草剂大豆、油菜、棉花等许多转基因作物,其中59个品种(包括生物技术玉米品种17个,油菜品种9个,棉花品种8个,番茄品种6个,薯仔品种4个,大豆品种3个,甜菜品种3个,南瓜品种2个,水稻、小麦、亚麻、木瓜、罗马甜瓜、菊苣和葡萄剪股颖品种各1个)经过批准被投入商业化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如2004年美国生物技术大豆面积为2573万公顷,生物技术玉米面积为1474万公顷,而生物技术棉花面积则为421万公顷,均为世界之最,同年,美国农作物多增产66亿磅,多增收23亿美元,但抗虫用品却减少了34%,减少量达1560万磅,为美国农场主节约了不少成本并大大地减少了环境的污染。
在农业生物技术的其它领域,美国同样也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如:在生物农药方面,美国已经能够提取害虫天敌中的有用物质,或者在害虫天敌体内合成致毒等物质来制成生物农药以防治植物病虫害;美国还利用生物农药的思路和转基因技术,生产出了杀虫广、毒性强的微生物菌株,只要把其喷洒在侵害作物的害虫上便可以“以菌治虫”,达到既杀虫又环保的目的。
在转基因动物方面,美国科学家已经成功地把某些动物基因转移给牛、猪、羊等家畜家禽的受精卵中,从而获得了性能优异的畜禽良种;另外,美国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动物生长激素基因转移到细菌中,然后由细菌繁殖产生大量有用的激素。这些激素在畜禽新陈代谢过程中,能促进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从而加快生长发育,即在不增加饲料消耗的情况下提高畜禽的产量,改善产品的质量。
在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美国已能分离、克隆免疫基因,向控制和消灭畜禽疾病迈出了一大步;利用生物技术,美国还成功地开发出了一些兽用基因工程疫苗和药品(包括畜用生长激素)以及准确快速检测诊断方法。
此外,美国尤其在农业生物技术基础研究方面,如植物分子生物学、动植物基因图谱、外源基因导入技术和染色体识别等领域领先世界;而美国的动物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等其它生物技术在世界上也同样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全球前20大农业生物技术公司中,美国就有10家;前5家,美国就有3家。由此可见,美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先进性。
现在美国已经进入了由传统农业向生物工程农业过度的时代,随着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里的广泛应用,美国已初步地实现了能够按人类的意志改良动植物的愿望,这意味着未来美国在提升农产品品种、品质、产量,解决人类饥荒等能力方面,拥有无限潜力,显然,农业生物技术对于美国确保世界第一农业强国的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信息化技术造就美国“精确农业”。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信息化社会的国家,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达为美国农业信息化创造了必要条件。目前,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美国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国“精确农业”的兴起,大大地降低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美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⑥ 美国农业发达的最主要原因是 这是以什么为基础的
主要原因么:地广人稀。中部平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产业利润高。
基础:巨大的石油消耗。美国的农业号称石油农业,它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是中东有大量的份额油,成品油及石化产品便宜,而农业机械、化肥等都来自于此。
⑦ 美国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①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而且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广大,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③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雨热同期,又有多样性的特点.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水分条件较好;
④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中部平原的中部和北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是小麦分布区。亚热带气候分布在美国东南的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和佛罗里达半岛地带,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亚热带作物的生长。美国有广阔的黑土,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之一,对农业很有利。
⑧ 美国地理特点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要详细
美国的地理特点:1、地形:中部为中央大平原,西侧为落基山脉,东侧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2、气候特点:阿巴拉契亚山脉东侧及弗罗里达半岛与中央大平原南部为压韧带季风气候区;整个中部区域包括五大湖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西部位高原高山气候区;西海岸南部依次向上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水资源分布状况:中部有密西西比河,中北部有五大湖流域。
4、矿产资源分布:五大湖地区及阿巴拉契亚半岛有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墨西哥湾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有以上特点分析美国地理特点对农业和工业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1、中部平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是和发展种植业,是美国传统的小麦及玉米的种植区域;
2、西北高原高山地带,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且受地形限制适宜发展畜牧业;
3、东部距离美国大城市较近,切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园艺及乳畜业;
4、南部墨西哥湾地区地区亚热带,降雨充沛,热量充足,适宜发展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2、对工业的影响:1、五大湖及东北阿巴拉契亚半岛地区资源丰富切水源充足是美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
2、墨西哥湾沿岸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且有着天然优良的出海口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石油化工业;
3、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海运交通便利,且有美国高等学府斯坦福大学,科技相对较为发达,为美国的高新科技产业区。(旧金山硅谷)
⑨ 分析地形对美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平原:适宜种植业,对农业生产影响和限制较小,生产的规模也较大.
丘陵:有一定的坡度,可以根据需要并适当地改造为梯田,但易引起水土流失,适合种植果树,茶叶,可进行适当的放牧业.
山地:地形起伏,对农业限制较大,一般只能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高原:塬面开阔,发展畜牧业,也可以适当发展种植业
盆地:水热条件好的发展水果种植业,若盆地内部地形较平坦,如我国的四川盆地里的成都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
⑩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
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如下:
地理优势先决条件就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美国有4多万平方公里的农业用地,占国土面积的4%,仅美国中部就有15万平方公里的平原。
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推动的农业高度现代化得益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使得美国在196年已经完成了农业现代化。
本土高科技农业公司的技术扶持农作物的单产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指标的重要依据,国内精耕细作的单产,应该会大于集中化粗放式管理的单产。
政府给农民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每个国家对农业都非常重视,美国也不例外,农民除了会参加各种协会,还会经常跟政府提各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