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兰矮宽为什么不一样
⑴ 野生矮种春兰的标准是怎么样的
1、春兰性喜凉爽,忌酷热,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度到25度之间,夏季温度超过30度以上时候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这时候要减少水肥量,避免出现伤根,烂根的情况。冬季时候要将春兰搬至室内种植,虽然春兰能够耐受短暂的零度以下的低温,但是极易被冻伤。
2、春兰对光照要求不高,忌阳光直射,明亮的散射光就能满足它们的生长需要,有种植兰花的老花友总结出:兰花耐阴程度以墨兰为甚,建兰次之,而春兰及蕙兰则需阳光较多。冬季时候可以将春兰放置再南向的阳台上接受短暂直射,其余三季只要有明亮散射光即可。
3、春兰和其他品种的兰花一样,对盆土有要求,选土不对很容易造成春兰生长迟滞甚至死亡的情况出现。一般我们建议大家使用腐叶土、腐殖土和粗砂或者是赤玉土等大颗粒的介质混合而成的盆土,以充分保证透气和排水性,避免因为盆土过于潮湿造成烂根情况出现。
4、春兰浇水不宜过勤,这是因为兰花叶片有较厚的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比较耐干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经常保持兰土"七分干、三分湿"为好。生长期可以适当多浇水,夏季休眠期和冬季低温生长缓慢的时候,一定要控制浇水量。
5、春兰对肥料要求不高,新种植的春兰当年不要施肥,等到经过一两年培养之后,根系充分舒展发育了再施肥,施肥不能用速效的化肥,而应该施用稀释过的液态有机肥,建议大家用稀释的自制沤肥即可。
(1)春兰矮宽为什么不一样扩展阅读:
野生矮种春兰生长于海拔300-2200米(在中国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的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性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稍耐寒,忌高温、干燥、强光直射。
生长适温15-25℃,冬季6℃左右低温下能正常生长,短期的0℃也无碍花芽冬季休眠,10月至翌年2月,需10℃以下的低温处理,才能正常开花。夏季需遮荫,蔽荫度70%;冬季要求阳光充足。宜用腐殖质、疏松肥沃。透气保水、排水良好的湿润土壤栽培,pH为5.5-6.5为好。
⑵ 如何识别春兰
1.春兰的识别
春兰株型娇小,叶片细窄,叶子的高度约为6~25厘米之间,略微弯弓下垂;春兰是一箭一花,偶尔有2花,称之为“并蒂兰”;花期为每年的2~3月份,花箭比较直立,略微粗壮而低矮;春兰的绝大多数是一箭一花,因此,古人云“一径一花为兰”。春兰的品种最多,也是目前栽培最多的兰花品种。春兰着名的品种有:绿云、大富贵、张荷素、宋梅、春一品、龙字、汪字等等。
2.蕙兰的鉴别
蕙兰株型比较高挺,每苗上有5~7片叶子不等,叶片的长度在70~90厘米左右,甚至有的可以达到1米左右的高度;叶子的宽度比较窄,大约在8~12毫米左右;叶片比较硬挺,表面很粗糟,叶片的边缘长有叶齿,剪断叶片的横截面略成“v"型;叶脉向叶片的背面突出,迎着光观察会发现浅黄色的叶脉条纹;蕙兰的花期比春兰稍晚,在每年的3月~5月份开花;花箭高度30~70厘米左右,每个花箭上带有7~13个花苞。蕙兰的芦头不太明显,其着名的品种有:程梅、关顶、大一品、温州素等。
3.建兰的识别
建兰原产地为福建及其相邻地区的山地,一箭可以开数朵花或十几朵花。建兰的整体株型偏中矮,叶片宽度在1~2厘米左右,叶面平展有光度,叶尖属于钝尖,叶色黄亮有光泽,蜡质感比较好;中脉向背后凸出;芦头较小呈椭圆形;根部粗壮有分叉;建兰秋季开花或四季多次开花,花期在每年的7月份到9月份,每支花箭可以盛开3朵以上的花儿;养护得当每年可以盛开多次。因此,建兰非常勤花,也被称作“秋兰”、“四季兰”,是新手养兰的首选兰花品种。建兰的着名品种有:龙岩素、仁化白、宝岛仙女、金丝马尾、银边大贡等。
4.寒兰的识别
寒兰的株型比较高大,颜色翠绿,叶片长度在50~80厘米左右;叶片的形状多为直立叶,叶尖顺尖,叶面比较粗糙,而且叶柄很细,叶脚比较高,迎着光观察,叶子的背面除了主叶脉之外,叶子的副脉也很明显向外突出;寒兰的花期在10~12月份,是典型的冬季开花的兰花品种。寒兰的花箭窜出很高,花苞排列疏密有序,花色多样;由于寒兰与其他品种的兰花生长在一起,经过蜂蜜传粉杂交,会出现寒兰在夏季开花的品种,所以人们又叫它“夏寒兰”。
5.墨兰的鉴别
墨兰的株型高大,花箭直立高出叶片,有花7~17朵;花瓣较短而宽,向前伸展在花蕊柱上;叶片硕大肥厚而且也比较宽,呈现出“宝剑”型状,叶片亮绿有光泽。墨兰的花期在每年的春节前后,所以又叫它“报岁兰”,一箭开数花至十数花,花色较深。墨兰的假鳞茎为椭圆形,墨兰的根较长,而且粗壮。其着名的品种有:企墨、达摩、大屯麒麟等。
⑶ 寒兰和春兰有啥区别怎么辨认
一、花期不同
1、寒兰:寒兰的花期为每年的8月~12月,寒兰耐寒性不强。
2、春兰:春兰的花期为每年的1月~3月。
二、生长环境不同
1、寒兰:生于林下、溪谷旁或稍荫蔽、湿润、多石之土壤上,海拔400-2400米。
2、春兰:生长于海拔300-2200米(在中国台湾可上升到3000米)的多石山坡、林缘、林中透光处。
三、花瓣不同
1、寒兰:寒兰的花瓣是狭卵形或是卵状披针形,长度为2-3厘米,宽度为5-10毫米左右,它的唇瓣近卵形。
2、春兰:春兰的花瓣是绿色或是淡褐色,呈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仔细观察,它比前者的叶片要常,长度为2.5-4厘米左右,宽为8-12毫米。
⑷ 叙述中国兰花的形态特征和主要习性
中国兰花是指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的一些种,它们包括墨兰(C.sinense)、寒兰(C.kanran)、四季兰〔夏兰或建兰(C.ensifolium)、春兰(C·goeringii),(现在有人认为应该包括兔耳兰C.lancifolum等种,品种及其变种和变型)。除兔耳兰外,它们的叶一般为剑形或狭剑形,叶端尖锐,质地近纸质或薄革质。成株叶长细叶类一般为20~70cm;宽叶类为40~80cm甚至达150cm。由于物种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与本种形态特征差异的品种,而矮种奇叶类就是它们典型的表现型。
矮种是指它们的成株形态比它们的原种矮化了许多,但叶片不一定比原种窄,甚至更宽。而奇叶类的形态比原种产生了异化,甚至偏离了原来形状,也比原种矮化了。因此,往往矮种也兼具奇叶的特征。
矮种不能用一个固定的尺度来衡量,因小苗或环境不适造成弱小株与正常植株在高度上有相当距离,只能在其表现形态上来识别。其主要表现在叶片短厚,叶幅宽阔,叶柄短壮,叶尖圆钝,特别是叶裤(叶甲)尖端圆钝紧缩方为“珍品”。
叶形矮种一般在整片叶的形态上具有三个特定的条件:(1)叶尖突然收缩为顺尖形态,平伸或紧缩成小尾尖向叶背倒钩。多数叶片具有手指头般圆钝。(2)叶幅宽阔,其最宽的地方为叶尖下方1/3处,一般宽度与叶长之比为4:1~9:1。因为矮或短是相对而言,而叶长与宽之比就较好地描述矮种叶片形状。(3)叶的整体形态呈龙船肚形或纺锤形,甚至是“汤匙”形状。后出的叶具有这种形状尤为重要。
叶厚度矮种的叶片多为厚革质。观感上为叶质肥厚,比一般叶片厚1~2倍。有些矮种叶片较“硬”,遇到高温干旱天气不易失水而产生脱水状态。就是一些具有矮种叶形而叶片较薄的“矮种”在品质上就打了折扣。
甲形“甲”指俗称的叶裤,是判断一棵兰林是否为矮种的一个主要参考性状。一般认为,矮种的叶甲必须短而尖圆钝。甲与甲之间距离较小,相互之间紧凑,大小差异不大,且所有叶甲紧抱叶柄,甲尖与叶柄紧密相靠。而有些矮种的叶甲向外叉与叶片分离者,在品质上就差一些了。而叶片具矮种叶片形态,但叶甲尖长而外又者,可能为“炮艇”了,当来新芽时,叶片就会产生了非矮种的正常形状。叶甲的形态与花艺也具有一定相关性。故而矮种的叶柄的短圆一定要与叶片短钝相配合,方能控制到整个植株的形态。
叶柄矮种的叶柄短壮且宽,俗称矮脚。一般其为“指环”(叶片与叶柄接合部)不露出叶甲,这样才能显得整个植株矮而壮。
奇叶类往往与矮种联系在一起的。因矮种有许多品种的叶形的表现上具有“奇形怪状”,当然也有许多奇叶类具有一些矮种的特征,而植株相当“高大”。总之,奇叶类的叶片形状与原种正常形态出现在高度、排列及直曲的差异,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皱纹指叶面不光滑而高低起伏,具有相当粗糙的直观感觉。皱纹的起伏并不是叶片的底与面的平行起伏,而是由叶片的栅栏组织排列不整齐而有些细胞向上凸起排列而使叶面高低起伏,形成了“丘”形突起,俗称“蛤膜皮”,如“慈龙”、“龙梅”等。皱纹有多种形式,有的细幼紧密均匀,有的粒粗深厚如龙鳞起伏,很具“质”感。皱纹在叶片前部较为突出。
高瓢叶片的形态犹如日常使用于舀水的“瓜瓢”而称之。这种叶片叶柄较长,而叶片下半部较窄小,但从“指环”处逐渐向叶尖增大,到近叶前端最膨大后而突然紧缩收尾形成钝圆。这种奇叶类的叶甲也较长但较为钝圆。具有头重脚轻的感觉,而富有艺术感染力。
水晶体 水晶体有否是造成奇叶类品种的主要因素。它在叶片组织中不含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而呈透明状形似水晶矿而得名。它不均匀地分生于叶脉、叶的栅栏组织或叶桶内。在叶柄内尤为大量。因它的存在而造成了叶片的生长不均衡,产生皱折,起伏、扭曲、皱纹而造成奇叶形态。这种叶片虽然较尖,叶甲也尖长,但由于水晶体在叶基部生长而限制了其叶片增长,故含有水晶体植株较矮,如“言龙”(新品种)。水晶体有时呈“线艺”形状分布,造成叶片纵折。如“安龙”(新品种)。但水晶体分布于叶片项部而形成“水晶项”。
“水晶体”在兰株体内的机理尚不清楚。
虬蜷 这是由于叶片纵向“行龙”造成。叶片的叶肉组织在叶片纵向上生长不均匀,产生“行龙”使叶片严重扭转生长,在叶片的整体排列产生“紊乱”而无序的感觉。这是非均衡的艺术构图,具有相当的动感和力感。如“文山佳龙”是这一奇叶类的代表作。这些奇叶类品种在叶片、叶甲方面多数具有矮种所应有的特征。
矮种奇叶类在形态的归类上细分尚有许多类型。但是,我们从兰株的整体组合上观察,要考虑它们之间形状叠加或涵盖,当然,所有的特征集中于一植株上那是“理想”或“完美”,而矮种奇叶类的艺术欣赏的源泉也就源于此了。
⑸ 兰花越养越小、越矮是怎么回事
4、兰花越养越小、越矮主要是您施肥不足甚致完全不施肥所造成。凡是动物当然包括人都需要吃食物,吃不饱、吃不饱就会影响健康,完全不吃食物就会饿死;同理,凡是植物当然包括兰花都需要肥料,肥料营养不全面,施肥不足就会影响兰花健康,如果完全不施肥,兰花同样会被饿死;您的兰花就是因为您长期不施肥才会越养越小,越矮,兰花幼苗生长所需营养首先是依赖母株供给,由于母株所含营养有限,您又不施肥,母株和幼苗毫无营养吸收。所以,新苗生长越来越小,也越来越矮。这就是所谓清养不施肥的恶果。我希望您改变观念,不要受所谓清养观念的影响,那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我建议您加强施肥,保证营养的充足供给,选用好肥料,如蜀光兰花专用肥试试,该肥使用方便、卫生、效果好,且无任何毒、副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蜀光兰花专用肥一定会使您的兰花越养越壮、越来越高。
⑹ 兰花叶子宽的好,还是叶子窄的品种好
兰花品质的高下,叶片的宽窄不是必要条件,也没有固定的标准,例如在细叶品种中,宽叶好一些,而在宽叶的品种中,叶片相对较细一些或许好一些,不能一概而论。
从叶片看兰花,宽窄长短只是一个小方面,此外还要看它的叶片的叶型、叶姿、叶色、叶艺等等方面,这些方面在品评兰花的优劣时哪一种都比大小来得更重要。
⑺ 兰花的矮种是什么样的一般生长在什么样的地方
兰花的矮种即正常的一半高以下的称呼,一般生长在历史上有过火山爆发的附近或者有幅射的矿物质附近。 追问: 貌似有的兰友说的又不一样!也有说在蕙兰的矮种是长在春兰和蕙兰生长交界的地方!春兰的矮种则是大半长在杂木林里面!真的吗? 回答: 你所指是不同兰种的海拔高度分布,大多数兰都是是生长在混交林中或小竹林下,山涧边的。但对于矮种来说将另当别论:首先它是非正常生长的变异兰,要得到变异必须有前提条件,(环境、土壤、光照的特殊性)。所以它的环境和普通兰是有所差异的。 追问: 象这样的草属于矮种吗? 回答: 是矮种?不有横龙呢。
⑻ 叶片较窄,较短很矮是什么兰花
在兰花中,春兰的叶片与其他兰花相比要较细较短较矮一些,但各类兰花都有矮种,叶片较细者有春兰、建兰、蕙兰、寒兰等。
⑼ 北方养兰花为什么会矮化,如何解决
这是因为养护不当造成的,如果长期不施肥,营养不足就会造成兰花越长越小、越矮,除此之外,根系或者土壤不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兰花生长。
兰花的根系如果用人体来比较的话,就相当于肠胃。根系的功能就是汲取养分,土壤中的养分就像粮食中的营养一样,通过肠胃的消化才能变成对人体有益的养分,如果兰花的根系不好就不能及时将兰花所需要的养分转变成植株所需要的能量,造成僵苗等不良影响。
正确的养护方式:
1、更换植料
必须、一定要用透气性好的植料,板结而憋气的植料是很难养好兰花的,建议腐殖土+烂松树皮结合,另外还可以再加上一些苔藓下的碎石粒。
2、光照
多给兰花一些光照,可以促进其叶片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越充分,植株越健壮。
3、增施磷钾肥以及宴沃根享生根剂,助力兰花强壮根系,提高植株长势,另外兰花要注意磷肥的施入,缺磷会造成兰花病态性的矮化,而不是健康的矮化。
⑽ 兰花开得太矮什么原因
兰花品种繁多,株型各异,变化万千,使人眼花缭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识者是宝,不识者是草。没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选育知识,可能投入大量资金,一株佳品都选不到,并与好花失之交臂,令人扼腕叹息。那么,怎样才能选到自己较为中意的兰草,就让我们以春兰、莲瓣为例,来共同探讨一下下山兰的选择问题。从花上来选择冬末春初,是大部分兰花的花期,也是购兰的黄金季节,爱兰人士可以凭花看出兰花的优劣。在具体选择时,要注意选择瓣型优、色彩好、带线艺、造型奇的兰花。一是以花香醇正清远的幽香、安息型为优,浓烈香、檀香型为中,无香者为次,四季开花、逢佳节开花者为珍。二是花色以素心、高品位色花为优,花被纯色、复色为中,色彩过淡无序、麻杂为下。三是以花香、花奇、花开叶上、花期长者为佳。四是瓣型以梅瓣、荷瓣、水仙瓣和这三者的混合瓣为优,蝶瓣、奇瓣(多瓣、少瓣、并蒂)为上,竹叶瓣、柳叶瓣为次。五是萼片以质厚,两侧萼以“飞肩”、“一字肩”为优。六是蕊柱(鼻头)以小巧为上,多鼻头为佳。七是捧瓣以质硬、硬捧、两瓣不开窗为好。八是唇瓣(舌头)以端正、短圆、宽厚、起兜、色糯、多舌、舌面分布有规则的朱红点、色块或纯色为优,如如意舌、刘海舌、大圆舌、龙吞舌、红舌、素舌等。九是花葶以出架、细圆、挺直,颜色与叶相映衬为好。从叶上来选择兰草一年到头着花期就那么几十天、个把月,且受阳少、病害严重、苗单的几年都见不到花,嗅不到芳香的下山兰占大多数。不见花的兰草,兰友俗称“赌草”、“哑巴草”。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看叶选草。一是下山兰叶态较杂乱,叶质较粗糙,叶片多缺损,要侧重选择叶型,兰草叶片要相对宽、厚实、凝重、富有弹性、有光泽,主脉要显、中骨透明、沟槽要深,成鱼肚型、起皮折皱、迭波起浪。二是急收尖、叶尖圆钝、圆头开*、叶尖帽白亮、叶尖起兜成条匙状、叶尖有异色、叶尖特硬粗糙、有刺感、甚至角质化了。三是鞘壳包脚要紧要高,鞘叶要向外扩张,苞尖质地厚硬极锐,这样,着花的花瓣结构根部才收得紧,花瓣前端放得开。四是鞘壳有沙晕,筋脉透顶,颜色单一而无杂色或整体显糯、透亮、筋纹通梢者,常有素花、色花出现。五是矮种草要小巧灵秀,具有短、圆、阔、厚、粗、龙、起7个特点,看其是否代代相传、相似。六是叶尖、叶甲向叶心部扣卷,挂有粗筋纹,叶片修长、端扭而弯垂,叶尖出现“走丝嘴”,叶片呈现“放角”、“行桥”、“蝉衣”者。七是叶片数特别多,叶姿奇特多态,呈燕尾叶、阴阳叶、鸡冠状、鹰嘴状、顶端长毛刺的,兰株为两种以上不同兰类串种等。这些兰株所表现出的特点,出好花的比例会多一些。从叶艺上来选择叶艺草又叫线艺草。叶艺线纹美丽、新颖奇巧、变化万端,有图斑艺、中透艺、缟艺等等,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还有先明性、后明性之分。在选择时注意选择稳定型、期待型品种,选择不同凡响的叶、花双艺草。真正天然的线艺草具有界清、位符、甲有、尾鲜的特征。假线艺兰往往色晦、界散、位移、甲无、尾焦。选择抽心叶带艺、鼻龙开阔、中骨明亮、甲尖白红、银丝成群、背银浮现、叶艺对比度鲜明、艳丽、通尖达底的,日后艺向进化比较稳定可*,容易上花,出好艺、高艺的情况也相对多些。从假鳞茎及根上来选择根深则叶茂,茎壮则花好。下山兰要看根是否横生曲折,多有龙根或姜饼根,根向四周平展,并带有山基土和自然界的腐殖质。选择根系多、没腐根的下山兰,发芽多、易栽培。兰根状如鹿角根、人参根、墨鱼须根、鸡爪根、树杈状根、多分节根的兰草易出好草。假鳞茎作为兰花生长和繁殖的重要器官要粗大圆实。外形特殊的假鳞茎,形如“橄榄形”、“冬笋形”、“葫芦形”、“圆锥形”等,往往有奇花、良种出现的可能。从花芽、叶芽上来选择一是叶芽、花芽纯色或色彩异常鲜艳,如茶色、黑色、血红色、深紫褐色等,有色花和变艺的可能。二是新芽呈现黄白色或绿色上泛黄白斑,甲尖有米粒大的晶亮点者,便是出艺之征兆,如甲尖晶亮点上又现红晕,将是出高艺之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