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釉在陶胚上效果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3-03-11 09:29:39
① 烧陶素烧,颜色不一样
陶瓷素烧
未施釉的陶瓷生坯的烧成过程叫做素烧,施釉后的再烧成则称为釉烧。
素烧的主要作用是使坯体内水分挥发,有机物挥发和燃烧,碳酸盐分解,矿物组成和结构初步形成,提高坯体的强度以利于装饰等加工过程,减少损耗。
古代许多着名陶瓷如唐三彩,耀州瓷,郎窑红,钧红,部分青瓷的瓷胎均经过素烧后再施釉。
采用熔点较低的釉时,如精陶,为使坯体达到较好的烧结程度,先将生坯在较高温度(1200-1500℃)下素烧,施釉后再用较低温度(950-1050℃)釉烧。釉烧时虽然温度比素烧时低,但是它的表面多了一层釉料,当表面这层釉料与坯体的膨胀系数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变形,所以新手在初次制作时,有的会产生釉裂,有的会分层剥离,或者变形严重。如果是陶,则只需要800度的温度就可以素烧了。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