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便宜好货 » 并分析为什么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

并分析为什么孔子的回答是不一样

发布时间: 2022-04-24 18:39:20

1. 樊迟三次问仁孔子三次回答不尽相同,为什么

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明“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即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

孔子回答仲弓问“仁”,以及回答子贡问可以终身实践的“一言”,主要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回答子贡问“仁”,则主要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回答仲弓问“仁”,就是“爱人”,其内涵跟他所说的“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致的.

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孔子是一位因人施教的大师.他能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因此同样的问题孔子常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一现象,孔子回答“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更清楚.子路与冉求都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即听到什么要立即做吗?结果孔子回答子路,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而回答冉求由说,听到了就立即去做.另一名学生公西赤很不理解.孔子告诉公西赤原理:子路比较急进,所以有意让他退缩;冉求比较怯懦,所以要鼓励他.

这就是孔子同一个问题,经常会给出不同答案的原因所在.

2. 为什么子路和冉有同样的问题,孔子的回答却不一样

冉有做事畏缩,所以孔子鼓励他看到应该做的事就“闻斯行之”,立刻做;而子路就比较激进,所以孔子叫他保守一点
这是典型的因才施教
过与不及都不好,需要向中间修正
即中庸之道,凡事求适当

3. 闻斯行诸里面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因为孔子他的想问题的方向和常人是不一样的,所以他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

4. 闻斯行诸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为什么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答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子路性子比较急,说干就干,孔子让他冷静下,等一等;冉有遇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马上就干。

对待同一个问题,根据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建议。这就是典型的因人施教。

我们平时给别人建议,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做事情,都应该向孔子学习,紧紧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结合不同情况给出合适的联系、做出准确的决策,万不可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用老眼光、老方法处理问题就会出问题。

5. 题2:面对同样的问题,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之一。原文孔子的解释是,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教育没有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根据受教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才是真正的教育。

6. 同是“问政”,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7. 为什么每个人问孔子孝道,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

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孝论的灵活性。
孔子之所以成为着名的教育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坚持因才施教的原则,因问而有答。问者不同,回答就不同,即使问的是同一个问题。孝的内容是广泛的,如同对其他概念一样,孔子对“孝”也从未作过全面的定义。因为他明知,这种做法不仅过分学究气,而且难以收到现实针对性的效果。所以,最合理也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不同的人,针对着对孝有着不同的理解,针对着在孝行方面有着不同表现的人,孔子对于他们的“问孝”,予以不同的答复。对于自己的弟子,孔子告诉子夏的是“色难”,告诉子游的是“敬”,这可能是由于,子夏和子游都是年轻时进入孔子门下,一方面是生活阅历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生活在社会下层,日常生活相对艰难,就简单地认为“孝”就“养”,就是对父母的物质供养。针对这样的片面认识,孔子强调了敬养之态度的重要性。对于孔门之外的人,特别是社会上层的人物,比如孟懿子和孟武伯之类,孔子则针对他们个人孝行中出现的问题,发出了具有批评性的指导意见。在这方面,与后代某些时期的儒生们用某一条具体的孝行原则要求所有社会成员的做法相比,显然是更加合理和有效的。

8. 为什么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弟子的答案不一样呢

因为孔子是一位因人施教的大师。他能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因此同样的问题孔子常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这一现象,孔子回答“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更清楚。子路与冉求都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即听到什么要立即做吗?结果孔子回答子路,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而回答冉求由说,听到了就立即去做。另一名学生公西赤很不理解。孔子告诉公西赤原理:子路比较急进,所以有意让他退缩;冉求比较怯懦,所以要鼓励他。
这就是孔子同一个问题,经常会给出不同答案的原因所在。

9. 孔子对不同弟子提出的同样的问题为什么回答都不相同因材施教吗

除了因材施教以外,还有不同的具体情形与问题细节,被辑录进论语里来,被忽略、或节省、或屏蔽了;因为,辑录论语的门弟子们认为所辑录的话语,“正实而切事”,但首先是“正实”;而子的不同回答还有问题的析分,或叫角度;总之,“子曰”的,后人基本都可以奉为常法。需要,当你遇到具体问题(哪怕编出来的小说也行,但要具体),你再查寻各种思想资料,进行比较,然后再做事后分析;做多了以后,才可能慢慢理解,原来圣人就是经常吃亏的剩下的人,当然也包括老子儿。

10. 同是“问政”,孔子为什么分别作了不同的回答

因为问政的对象不同。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尚未入仕参政,需要告诉他立国的必备条件;而季康子是大权在握的重臣,且有“暴政”倾向,因而孔子希望他能“为政以德”。体现了孔子以德治国、以信治国的思想。

热点内容
电脑为什么一直用流量 发布:2025-05-21 06:58:58 浏览:82
今日头条为什么要分享到微信 发布:2025-05-21 06:57:03 浏览:14
为什么晚上受伤地方剧痛 发布:2025-05-21 06:57:03 浏览:166
为什么师傅老是遇到不好的人 发布:2025-05-21 06:56:56 浏览:814
菌菇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发布:2025-05-21 06:56:12 浏览:957
为什么晚上钓的鱼比较小 发布:2025-05-21 06:55:35 浏览:204
男生头发干枯毛躁为什么 发布:2025-05-21 06:55:29 浏览:543
宝宝睡觉醒爱闭着眼睛哭为什么 发布:2025-05-21 06:34:57 浏览:252
为什么微信接收信息不会提示 发布:2025-05-21 06:23:34 浏览:740
猫为什么要咬我手机 发布:2025-05-21 06:20:12 浏览:385